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大綱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1

看完《從地球到月球∕環遊月球》讀這部小說,我不得不欽佩凡爾納驚人的想象力。向天空垂直髮射炮彈,不正是九十年後發射的載人衛星嗎?阿爾當穿上潛水服,想在太空遊泳的念頭,不正是一百多年後的太空行走嗎?在凡爾納眾多的科幻小說裡,無不彰顯他無窮的想象力和天文、地理、物理、數學、化學等方面難以衡量的知識。

我特別喜歡一個細節:《環遊月球》第十五章《拋物線和雙曲線》裡介紹,炮彈經過月球南極看到的山脈、大海、森林,後面還加上一句:“是幻覺,還是他們看錯了,抑或是個光學現象?”,大概這樣不會讓反對月球存在生命的人掀起一波波浪潮吧。

在欽佩的同時,我也欣賞巴比康和尼切爾的機智,在不到半小時之內就算好了炮彈的準確速度;也喜歡阿爾當的可愛,葡萄秧、多米諾骨牌,甚至是兩條狗和六隻雞也被他塞進了十分擁擠的炮彈。此外,凡爾納還塑造了另一個可愛的形象——俱樂部常任祕書長J.T.馬斯頓。他身殘志不殘,永遠忠實地跟隨者巴比康。他大大咧咧的言語,冒冒失失的行為以及超人的幽默感,貫穿全文。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遐想:如果我有幸登上炮彈,我一定會用相機照下人類歷史上第一張月球照片!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帶給我無窮的想象空間,這是一本值得永久珍藏的好書。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從地球到月球》這篇文章,對此文作者: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的儒勒?凡爾納有深深的敬佩之情。

這篇小說講述了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火炮俱樂部”的成員想要造出一門超級大炮,讓人坐在炮彈裡,通過發射炮彈把人送到月球。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這項任務。但在前往月球的途中發生了一點小意外,使炮彈內的三人沒有到達月球,而被月球的引力吸住的故事。

儒勒?凡爾納是十九世紀的作家。在那個年代,月球,是一個既神祕又遙不可及的地方。沒人會打它的主意。但儒勒?凡爾納敢於衝破思維的束縛,而且他竟預測在未來,人們一定會登上月球,看到月球的面貌——而事實的確如此,1969年7月20日,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同學們,如果你生活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時代,你會想象到人類將來會登上那凌駕於萬物之上的月亮嗎?

儒勒?凡爾納的預言不止體現在了這一個地方——他在《海底兩萬裡》中準確的預測了南極的地質環境、在《八十天環遊世界》中預測了在八十天內能環遊世界一圈、還在《挑戰世界者》中預測到人類能在海上、海中、天上和地上以飛快的速度前進……而這些在現在都得到了證明。

俗話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在今天看來頗為奇蹟的想法,只要勇於探索,在未來就有可能實現!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3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從地球到月球》這本書具有科學的介紹也讓我們明白了科學的道理!

這本書主要講了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巴爾的摩城大炮俱樂部這是大炮發明家俱樂部)主席巴比康提議向月球發射一顆炮彈,建立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聯絡。法國冒險家米歇爾·阿當獲悉這一訊息後,建議造一顆空心炮彈,他準備乘這顆炮彈到月球去探險。

巴比康、米歇爾·阿當和尼卻爾船長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一日乘這顆炮彈出發了。但是他們沒有到達目的地,炮彈並沒有在月球上著陸,卻在離月球二千八百英里的地方繞月執行。

這三位冒險家的命運如何呢?據劍橋天文臺的觀測,只有兩種可能,月球的引力征服了這顆炮彈,三位旅行家最後到達目的地;另一種可能是炮彈被束縛在一個固定的軌道上,永遠環繞月球執行。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告訴我們科學的知識,也讓我們知道怎樣發明大炮……我看了這本書覺得我發現了一個道理只要努力學習,向學習有了解,長大後就無所作為。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4

今天,我讀了一本超級棒的書,名字叫做《從地球到月球》。

這本書主要講了,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一群退伍軍人無所事事。於是,他們突發奇想在當時那個沒有火箭的年代,用大發射彈到月球上去。這個訊息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但也有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在退伍軍人的堅持下,他們籌集了四百萬美元的鉅額經費,製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而就在準備製造彈時候,一位法國學者的發言引起了許多關注。他希望能夠製作一個空心彈,自己在空心彈裡飛往月球。最終,這名法國學者陪同兩名退伍軍人一同被打上天空。經過天文望遠鏡的觀察他們擦著月球的表面飛過,被月球的引力吸引。天文局當天宣佈,如果月球的引力大,有可能會成功到達目的地月球。但是如果沒有到達月球,他們的嘗試只會給太陽系新增一顆新星。這個結果可真是出人意料。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不要放棄,只要堅持就能成功登上“月球”。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5

這個世界,需要那些追求安逸的人,只有這樣,整個世界才不至於混亂不堪。這個世界,又需要那些大膽,敢於創新的人,正是這些人,世界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向前。今天我要說的.一幫人,他們就是專為冒險,專為完成人類未完成的事業而生的。

故事發生在1865年。美國的南北戰爭結束後。一群大炮發明家回到了巴爾的摩大炮俱樂部。當時全美國致力發展和平,當年風光無限的軍人都無所事事。在這時,大炮俱樂部主席提議向月球發射炮彈,以此建立兩個星球間的聯絡。沒想到,更瘋狂的法國冒險家——米歇爾·阿爾當提議讓他乘坐空心炮彈,前往月球冒險。終於,在克服重重難關後,巴比康,米歇爾·阿爾當以及尼切爾船長乘坐“子彈列車”飛向了月球。

三個主人公是偉大的,他們為了完成全人類探究其他星球的夢想。用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是生命。在人類的歷史長河裡,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正是那些用於創新,勇於革新的老前輩,我們才能有如今幸福,便利的生活。

《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一本超級棒的書,名字叫做《從地球到月球》。

這本書主要講了,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一群退伍軍人無所事事。於是,他們突發奇想在當時那個沒有火箭的年代,用大炮發射炮彈到月球上去。這個訊息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但也有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在退伍軍人的堅持下,他們籌集了四百萬美元的鉅額經費,製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巨炮。而就在準備製造炮彈時候,一位法國學者的發言引起了許多關注。他希望能夠製作一個空心炮彈,自己在空心炮彈裡飛往月球。最終,這名法國學者陪同兩名退伍軍人一同被打上天空。經過天文望遠鏡的觀察他們擦著月球的表面飛過,被月球的引力吸引。天文局當天宣佈,如果月球的引力大,有可能會成功到達目的地月球。但是如果沒有到達月球,他們的嘗試只會給太陽系新增一顆新星。這個結果可真是出人意料。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什麼事都不要放棄,只要堅持就能成功登上“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