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5篇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7K 次

篇一: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團結、勇敢、努力探索的科幻小說。書中的主人公巴比康和兩位朋友團結一致、積極探索生活的未解之謎。而且還很勇敢,不怕危險,竟敢乘坐著炮彈飛向太空,也不怕會就此犧牲性命。巴比康更有著豐富的想象力,竟然能想出乘坐一顆炮彈到月亮上去探險。當然,通過眾多人的努力,這個看似“不可能”目標終於實現了!另外,書中還描寫了許多有關宇宙的美麗景象,比如隕石碎片;月球的環形山;以及對各種星星、太陽和月球的描寫,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讚歎不已!

書中的巴比康想出了把一顆炮彈發射到月球的奇妙想法,並做出實際行動,終於乘坐著炮彈飛上了太空。我們熟知的偉大發明家愛迪生,為了發明出一種在夜間也能照明的東西,試驗了幾千次,終於發明出了電燈,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愛迪生正是靠著這樣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會成功的!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任何“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自己想到了,並且去試著做一做,用去全部的精力去解決它,就一定能成功。

只要做事有目標,幹什麼事都學會堅持,從一次次的失敗中站起來,勝利就在我們的眼前

從地球到月球優秀讀後感5篇

篇二: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

《從地球到月球》是科幻作家凡爾納的一部名著,講述一群人在和平年代克服種種困難,用大炮將人放在炮彈裡發射至月球,但“炮彈”最後變成了月球的衛星環繞月球飛行的故事。我很佩服他們的智慧與勇氣,他們逐一解決了時間、大炮、炮彈、火藥、速度、抗坐力、溫度、資金等問題,用自己無與倫比的想象力,創新開拓、勇於探索的精神,以及為人類科技獻身的精神,完成了這個壯舉。炮彈升空的確造成了不小的破壞,但與它的貢獻比起來,就算不得什麼了。

相比之下,現在的人們普遍缺乏想象力、創新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而是墨守成規、人云亦云、見風使舵,成為一個個“乖孩子”,這樣的人不能適應社會中的競爭,最後只能平淡地過一輩子。

改變這種狀況的方法:一。多質疑,就是問自己不懂的問題,如果對什麼定理不贊同的,也要提出來,培養勇於探索精神;二。善於觀察並分析,對一些任務可以嘗試自己設計方案,培養創新開拓能力;三。聯絡實際進行合理的想象,培養自己的想象力。當然,以上只是參考方案,培養這幾方面能力是要長期積累的。

願大家都具備這些能力,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好地發展。

篇三:《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從地球到月球》。裡面有許許多多精彩的小故事。比如說“主席講話的效果”、“坎布里奇天文臺的回信”、“關於月亮的浪漫故事”、“美國人對月球的瞭解”、“炮彈暢想曲”和“大炮藍圖”。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主席講話的效果”。我就從第五自然段說起吧。它寫的是人們把頭舉向天空,望著這個美麗的星球,給她送上飛吻,用各種各樣的名字來呼喚著她。瓊斯街一個眼鏡商人靠賣望遠鏡發了不小的財。人群用望遠鏡瞪大眼睛盯住月亮……這段話說明了人們是多麼愛這個星球,多麼渴望上去看一看。

我覺得《從地球到月球》太精彩了了,裡面充滿了幻想。

篇四: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

大家知道凡爾納嗎?凡爾納全名叫儒勒。凡爾納,是一位十八世紀的科幻小說作家,他的科幻小說具有驚人的預見性,潛水艇、直升機都曾經出現在他的小說裡,最令人驚歎的是《從地球到月球》簡直就是美國阿波羅計劃的草稿,假期裡我讀了這本有趣的書。

這本書講了這樣一件事情: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巴爾的摩城大炮俱樂部主席巴比康提議向月球發射一顆炮彈,建立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聯絡。美國人民熱烈響應,經過媒體報道後,全世界轟動,他們收到了來自全球不同額度的捐款,共計540萬美元。法國冒險家米歇爾。阿當知道這個訊息後建議造一顆空心炮彈,他邀請巴比康、尼科爾一同乘這個炮彈去月球探險。他們三人克服重重困難,終於乘坐這顆炮彈向月球進發,但是這顆炮彈卻沒有落到月球上,而是變成了月球的一個衛星……

讀了這本書,我認為凡爾納是一個懂得科學、知識豐富的人,比如書中所有的資料均有科學依據。我還十分佩服凡爾納的想象力,在阿波羅登月的二百年前他就已經預想到了這件事情,而且小說中描寫的炮彈發射地點、飛行時間和乘坐人數都跟阿波羅計劃一樣,這是多麼神奇啊!

這本書十分吸引人,書的內容起伏跌蕩、環環相扣,讀了一節你就一定想知道下一節是什麼內容,讓你放不下這本書。書中很多描寫很精彩,比如造炮的場景、發射的場景都很壯觀,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尤其是灌注鐵水,鑄造大炮的時候,我看的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結尾,書的結尾留下了懸念,給了人們想象的空間,三個人乘坐的炮彈繞月球無限的轉,結果會怎樣呢?也許有一天會落在月球上,也許會被別的星球吸引……

這本書太精彩了,希望大家都來讀一讀吧,一定有收穫!

篇五:從地球到月球讀後感

我喜歡科幻小說,特別是儒勒·凡爾納的作品,而要百裡挑一的話,《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這部著作又最讓我沉浸其中。

這本書講了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大炮發明家巴比康發明了一顆圓錐形的空心炮彈,打算將人類送上太空,建立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聯絡,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可巴比康和他的反對者尼切爾、法國的狂人米歇爾一心想進行一次飛行試驗。於是,在攻克了一道道科學難關後,終於在1865年12月1日乘這顆炮彈出發了,開始了太空旅行……雖說這是一個幻想中的故事,但,如果你認為吸引我的只是凡爾納奇特、大膽的想像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主人公巴比康超人的智慧,堅強的毅力,博大的胸懷,無不給我的心靈以強大的震撼。

我震撼——巴比康如何能突發“奇”想,在頭腦中誕生這個偉大的飛向月球的計劃呢!要知道“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很多時候,你只要想到了,你就成功了一半。就說我吧,一向十分的膽小。“書樂,咱們去參加全國××杯作文競賽吧?你可以得獎!”“別想了!就按我的水平,得什麼獎呀!”;“書樂,要不要把這篇作文投到報社去?”“不投不投!投了也不會上報,指不定讓人笑話!”……一個連想都不敢想的人,如何能成功呢?我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好機會,突然想挽回時,他們卻已遙不可及。我不知道,很多事情去做了我能不能成功,可我現在知道不敢想不去做,你就只能失敗!

我震撼——巴比康在人們對他的百般譏諷、強烈反對、公開挑釁之下能夠一如繼往地試驗,直到完成這一壯舉。在逆境中堅持,巴比康的“執著”讓我折服。你看,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他們的成功,哪一個不是執著;世界上每一位成功名人的經歷中不都有這一個字眼嗎?:居里夫人,在丈夫因車禍不幸逝世時,忍受著巨大的悲痛,還繼續放射性的研究工作,終於發現了“鐳”;愛迪生,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因“愚鈍糊塗”被勒令退學,挫折並沒有使愛迪生灰心,他不僅博覽群書,還承受著超乎常人的艱苦,堅持做試驗,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艱辛與失敗,但愛迪生從來沒有動搖過,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比起他們我只能汗顏。記得有一次老媽給我報了少體校的乒乓球班。第一次訓練結束時,一個比我大一點的學員走了過來,隨口對我說:“你的身體這麼笨重,怎麼適合打乒乓球呢?”我的心一下了涼了,是啊,我的體育不好,如何打好乒乓球呢?我放棄了,第二週的體校訓練室裡,我的影子就不見了……“只有堅持在那崎嶇的小路上奮勇攀登的人,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無法面對“挫折”,難以堅持不懈,我又一次失敗了。很多人說成功需要無盡的智慧,我也認同。可是,智慧的人其實不一定能成功,而一個堅持不懈的人永遠不會失敗!

巴比康與我比起來,偉大與渺小顯而易見,前者如同泰山,而後者卻好似鴻毛!

成功,需要智慧,需要勇氣,需要機遇……不過,最需要的應該是先有一個偉大或新奇的遐想,隨後再為此堅持不懈地付出全部努力。因為,敢想+執著=成功,我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