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學習《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學習《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文章導讀】 華為狼性文化的背後,是無數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基層員工,沒有他們就沒有華為的奇蹟。 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 《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學習《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篇一】《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企業的最低綱領是什麼?顯示是活下去,長期活下去,能夠活到最後的企業一定是最好的企業。這個簡單的道理又被稱為企業的硬道理。企業長期要研究的問題是如何活下去,積極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企業長期生存的理由首先是客戶需要你,為此,企業必須不斷地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什麼是價值?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表述,價值表現為企業現實的獲利能力和未來潛在獲利能力的貼現。如果用更樸素易懂的標準來衡量企業的價值,那就是看這個企業能不能長期有效的增長,這就是華為對企業價值的理解。

華為人力資源分三個系統進行,一是企業職業通道,華為最早在中國企業中打破官本位,我不當部門經理,不當副總裁,就按專家這條線走下去,做到足夠專業,也能拿到副總裁的待遇,而且不光拿到待遇,還有權調動資源,叫“有職、有權、有責”。二是建立一套嚴格的任職標準;三是一套嚴格的以行為和事實為依據的任職資格認證。

在這種機制下,企業有勃勃的生機,但是也讓企業的員工長期處在一種重壓下,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華為狼性文化的背後,是無數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基層員工,沒有他們就沒有華為的奇蹟。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多麼出彩,也沒有傳說中那樣的輝煌和不可思議。轉念一想,坊間傳聞:“每一臺掉下來的飛機都有華為人”,這一句話就可以提現出,華為人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他們餐風宿露、飢一頓飽一頓;他們甚至遠離家鄉,分佈在世界各地,有些正經歷著疾病、戰爭……

更不用提本就身處IT行業這種朝不保夕,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柯達,Nokia,跟華為跟近一點的北電,摩托羅拉等等,一個個本以為會成為百年老字號的企業,就這樣轟然倒下,留下的是一群看熱鬧的觀眾,和立馬掉頭的消費者,如此想來,華為的董事長任正非的焦慮不是沒有道理的

  【篇二】《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有一個高中同學,曾經是華為的員工。而離開華為之後,也經常能在她的朋友圈中看到關於華為的各種資訊,以及對於華為的留戀和愛。說實話,我曾經對華為沒有太好的印象,總覺得這個公司以勞動密集型為主,使用廉價勞動力,唯有剝削。可和同學聊過之後,發現這些固有印象都是我個人的固執偏見而已。而這一本《以奮鬥者為本》,更是讓我瞭解了華為對人才的重視,對勞動者的尊重,對於員工的培養。

《以奮鬥者為本》,是華為對於人力資源的一本管理提綱。這本書以摘抄和歸納短章的方式,將華為對於員工的管理及培養方針整理完整。每個公司,都有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華為是以客戶為中心,以員工為核心競爭點。與我之前所以為的勞動密集型不同,華為是人才密集型企業。勞動密集型主要是大量重複的簡單勞動,而人才密集型則注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員工的成長與培養建設,更注重管理、整合。這也是這本書的目的和作用。可以說,這本書不僅僅將華為這些年的發展經驗集合彙總,也給華為未來的發展提供的.更好的經驗和溯源。

作為企業的管理檔案,很多都會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形式重於內容,大段大段的陳詞濫調和空洞的唱高調,並沒有切實可行的方針方案。《以奮鬥者為本》,以論語的短小句子的方式,避免了這類檔案所存在的缺陷。而這一條條論述,又踏踏實實地說到問題的點子上,通過這些文字,能讓讀者更加了解華為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方向,也讓如我般對企業有誤解的人重新認識這個群體。

以奮鬥者為本,祝福華為,帶著這份努力與堅持,取得更好的發展。

  【篇三】《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華為是個有文化的企業,所以華為成為全球通訊裝置產業的領先企業,華為成功的奧祕,和很多成功的企業一樣,譬如阿里巴巴、微軟、通用、大眾、三星一樣值得關注和探究。透過黃衛偉主編的論語體的《以奮鬥著為本》,可以窺一斑知全豹。

當我們還在混淆著企業的生命和企業家的生命的同時,可能華為就已經有了領先一步的卓識, 從企業的生命究竟以客戶為中心還是以企業家個人的決策制度為中心的爭論中,我們就可以從中看到企業價值觀的不同,企業文化的差異,這種先天的基因深深根植於華為,也為華為成為全球優秀的企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以客戶為中心,以生存為底線的管理體系,而不是僅僅依賴於企業家。企業之魂在它進行規範運作之時,企業之魂就變成了客戶需求。在客戶為王的時代,華為為全球通訊裝置產業的領先企業就不足為奇了。

靠什麼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靠什麼贏得客戶,靠什麼把15萬知識型人才聚集在一起,靠什麼使團隊始終保持著昂揚的鬥志、飽滿的活力、開拓進取的勇氣,華為崇尚的可能就是現代管理機制和現代企業制度,加之以追求機會的企業家精神,輔之以強調知識、勞動的力量,這就是華為所說的知識資本,華為稱之為的“知本主義”,這也許是這本論語體的著作最為顯著的特色吧。

說它是論語體,源於語錄式的講話、摘抄式的引用、經典式的語句,現代人講的現代的管理經營,既是對現實的感悟,又是對歷史的呼應,更是對過往經驗和實踐的歸納,也許華為的傳奇延續,就是華為管理智慧不斷深化、延續的不竭動力源泉。

高科技企業重視知識,倡導知本主義,這是天經地義的哲學。這容易理解,究其實質,企業成功各有各的奧祕,各有各的途徑,為什麼華為成功了,還有其他一些企業也成功了,成功在外人看來顯得很神祕很難理解,對於公司來說,對於員工來說,其實很簡單,三言兩語就是經驗之談就是點睛之筆,為什麼呢,因為越是簡單的道理越容易被人忽視,人和人的差距其實並不大,企業和企業的差距其實就是那麼一點點,跨過那一點點鴻溝,也許就成功了,但是有些人、有些企業為什麼一致沒能實現這種跨越,就是先天的基因決定了一個人走多遠,一家企業能走多久,百年企業也許在創辦者之初就決定了它自身的命運和時間,這也許有點宿命,但又是確確實實的現實。

以奮鬥著為本,書名就傳播著一中奮鬥者的自豪和自信,更透露出企業精神和文化氛圍,也許正是對知識天然的崇拜,正是以人為本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使華為有這樣的氣魄和勇氣面對競爭,面對公眾的質疑和批評,這種精神值得學習,這樣的競爭對手值得尊敬!因為這本書,瞭解到中國也具有成為世界性大企業的潛質感到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