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案《快樂的木頭人》

幼兒園中班教案《快樂的木頭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快樂的木頭人》,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教案《快樂的木頭人》

幼兒園中班教案《快樂的木頭人》1

活動目標:

1.能在遊戲中控制自己的身體,在規定時間內努力做到一動也不動。

2.能根據指令變換模仿動作,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

3.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制“摩棍”一根,口哨一隻。

2.地面上畫好寫有數1-10的方格。

活動過程:

1、玩民間遊戲“我們都是木頭人”。

幼兒集體念兒歌,扮演木頭人,“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木頭人,不準說話不準動”。要求幼兒唸完兒歌后做一個造型動作,在規定時間內不準動。

2、師幼共同玩遊戲“魔法師”。

(1)教師手持“魔棍”,口唸“變變變,變變變,變成長鼻子大象”,幼兒扮的“木頭人”馬上“變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魔法師”巡視,變得不像的用“魔棍”一指,這個幼兒便停止動作,還原成“木頭人”。遊戲中“魔法師”不斷髮出“變成小馬”“變成小兔”等指令,“木頭人”按指令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聽到“魔法師”吹口哨,“木頭人”就要停止動作。

(2)“魔法師”組織“木頭人”玩跳數字遊戲。引導“木頭人”按照1-10的順序跳。如跳錯,“魔法師”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動。

(3)“木頭人”跳舞。播放節奏明快的音樂,“木頭人”隨音樂起舞,“魔法師揮動魔棍”,音樂停止,木頭人擺好造型不動。

(4)隨著音樂,魔法師送“木頭人”回家。

活動反思

本次《快樂的木頭人》採用了多種遊戲的方式,每個步驟緊緊相連,以不同的遊戲方式來完成同一個目標,增加了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又強化了活動目標。讓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其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通過不同的遊戲形式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既豐富了活動的形式又強化了活動目標。最後送“木頭人“回家的環節讓幼兒知道“木頭人們”累了,該回家休息了,充分尊重幼兒的生長髮育規律,及時調整活動強度。

幼兒園中班教案《快樂的木頭人》2

活動目標:

1.能在遊戲中控制自己的身體,在規定時間內努力做到一動也不動。

2.能根據指令變換模仿動作,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

3.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自制“摩棍”一根,口哨一隻。

2.地面上畫好寫有數1-10的方格。

活動過程:

1、玩民間遊戲“我們都是木頭人”。

幼兒集體念兒歌,扮演木頭人,“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木頭人,不準說話不準動”。要求幼兒唸完兒歌后做一個造型動作,在規定時間內不準動。

2、師幼共同玩遊戲“魔法師”。

(1)教師手持“魔棍”,口唸“變變變,變變變,變成長鼻子大象”,幼兒扮的“木頭人”馬上“變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魔法師”巡視,變得不像的用“魔棍”一指,這個幼兒便停止動作,還原成“木頭人”。遊戲中“魔法師”不斷髮出“變成小馬”“變成小兔”等指令,“木頭人”按指令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聽到“魔法師”吹口哨,“木頭人”就要停止動作。

(2)“魔法師”組織“木頭人”玩跳數字遊戲。引導“木頭人”按照1-10的順序跳。如跳錯,“魔法師”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動。

(3)“木頭人”跳舞。播放節奏明快的音樂,“木頭人”隨音樂起舞,“魔法師揮動魔棍”,音樂停止,木頭人擺好造型不動。

(4)隨著音樂,魔法師送“木頭人”回家。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下來,其實還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兒在玩木頭人的時候,堅持沒幾秒,就開始動來動去,覺得很好玩。我就有些著急,提醒亂動的幼兒,木頭人是不能動的哦。但是,時間稍長,更多的幼兒也堅持不住,開始微微動起來。在活動到這種過程中,我及時分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對遵守規則、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關注和表揚。在再玩“木頭人”這個遊戲的時候,我就注重欣賞和關注孩子的造型,誇讚好的造型,來肯定孩子。幾個調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行動,不再因為得不到關注而表現出混亂。

小百科:木頭人這種遊戲考究令行靜止的能力。這種“木頭人”的遊戲,就是幾個小孩子圍在一起,嘴裡唸唸有詞:“三三四四,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然後擺個姿勢就不動了,誰能堅持住到最後誰就是勝者。雖然自己從來沒有勝利過,卻總是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