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7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7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多角度觀察實物——杯子,自主參與繪畫,畫出杯子的主要特徵。

2、鼓勵幼兒用點、線、圖案等大膽地裝飾。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體驗寫生畫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杯子。

2、畫板、筆、紙等。

3、四個角度畫的杯子,五角星貼花。

4、幼兒圍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1、觀察杯子,瞭解杯子的結構。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呀?(杯子)師:杯子上有什麼?

幼兒觀察講述。

師:(指杯口)這又是什麼?(杯口)除了有杯口,還有什麼?(杯身、杯把、杯蓋等)

2、學習從不同角度取景寫生。

師:我很喜歡這隻杯子,想給它拍張照,用什麼拍呢?

(1)教師示範取景框的使用,及時畫下所拍照。(勾畫的要大)

師:你想給他拍張照嗎?站在哪裡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麼變化。

(2)帶領幼兒圍著杯子用取景框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3)幼兒講述。

3、出示範例畫,請幼兒對照找出各個角度的杯子。

4、提出幼兒繪畫要求。

(1)引導幼兒進行裝飾。

(2)提出要求。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6、評價。

你最喜歡哪一張照片,請你把五角星送給它,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張照片。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側面騎自行車人的身體各部位的遮掩關係。

2、能恰當地勾畫出人與自行車的比例,表現出自行車的簡單外形,發展幼兒日常觀察能力。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課前已進行過《快樂騎車遊》的戶外活動。

2、《快樂騎車遊》的PPT。

3、小自行車一輛。

4、圖畫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欣賞PPT,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快樂騎車遊》的戶外活動你們玩的開心嗎?今天我這兒也有一輛自行車想看嗎?

2、引導幼兒觀察騎自行車的人及自行車的結構。

教師:請大家看一看,自行車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它們是什麼形狀的?人騎在車上上什麼樣的?

幼兒議論、回答,教師總結:自行車的下部有兩個大大的圓輪子,中間有一個象三角形的架子把輪子連在一起,前面輪子的上面是彎彎的龍頭,龍頭上還有鈴鐺,後面的輪子前上方是坐墊,後輪上面是書包架。

請一幼兒示範騎車:人騎在自行車上是兩手握把手,坐在坐墊上,兩腳踩著腳踏,從側面看過去,只能看到騎自行車人的一部分。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我們畫時要先畫出自行車,接著畫騎在自行車上的人,畫完後,還可以在馬路旁添畫些樹、樓房等。

幼兒作畫,教師輔導。提醒幼兒注意,人與自行車的正確比例,根據自行車的不同,啟發幼兒畫出不同的人物。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佈置主題牆飾《快樂騎車遊》,請小朋友將自己的畫貼上去。

教師:小朋友,我們找找哪一輛自行車最好看,最穩,騎上去不會倒?我們再看看哪一張畫上的人騎車最快樂、姿勢最好看。

幼兒評價作品,教師對好的作品加以表揚。

活動反思:

又到春暖花開時,孩子們來到學校最多的話題就是: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春遊去了。孩子們說到春遊都比較興奮,有的看到了粉色的桃花、有的看到了白色的梨花、有的看到了金黃色的油菜花、有的還在公園裡放風箏呢!一個個說的眉飛色舞,那是一個熱鬧啊!但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們會發現,幼兒在外出活動時,場地寬敞,對外界新鮮事物特別好奇,以及幼兒與生俱來的活潑、好動,孩子經常會好奇地去“探險”,他們不能預見行為的後果,非常缺乏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在本次主題中我設計了《快樂春遊去》的安全教育活動。

一、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活動一開始的談話匯入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教師:春天有哪些美景呢?幼兒將自己在春天裡看到的,聽到的進行講述,有的說“油菜花”、有的說“有蝴蝶”、有的說“小草綠了”……幼兒講述後我將春天的美景圖片展示在幼兒的面前,幼兒都感嘆到:真美啊!從而提高對春天大自然的嚮往。教師:在週末爸爸媽媽和我們都去哪裡春遊了呢?幼兒踴躍回答,自豪地介紹了自己的春遊經歷,有的去了花海、有的去了公園、有的去了動物園……幼兒的活動情緒一下子提高了,為下面的環節做好了鋪墊。

二、故事貫穿,聯絡實際

大班幼兒的規則意識已經初步形成,但是由於他們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在活動中經常會忘記規則的存在。我就運用故事中八隻小熊在春遊中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製作成了PPT,在與孩子一起講述故事的同時,孩子們越來越明白,原來排隊可以避免發生危險,原來遵守紀律可以讓很多人都想做的一件事情又快又好地完成,防止意外的發生。遵守紀律能讓本來很擁擠的地方變得不擁擠,大家很容易就通過,保證了安全。這些故事情節很快將孩子帶入了情境並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絡起來,在孩子戶外遊戲時,我抓拍了幾個幼兒爭搶玩登高遊戲的鏡頭,在與幼兒討論時孩子的參與積極性也非常高,激起了幼兒的經驗回憶,引發了幼兒的共鳴。

三、判斷對錯,積累經驗

幼兒在《八隻小熊春遊去》懂得了遵守紀律,排隊等待,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平常的生活行為。在能夠遵守紀律懂得排隊的同時,在春遊活動中還有一些我們經常忽略的安全細節,在活動第三環節我將一些常見的安全小知識製作了PPT讓幼兒直觀地進行判斷。在觀看每一幅圖,首先讓孩子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它提醒我們要注意什麼呢?孩子們平時的安全知識比較豐富,很快準確的判斷出了圖中小朋友行為的對於錯,這個環節提高了幼兒辨別是非的實際能力。

四、搶答遊戲,鞏固知識

為了讓幼兒鞏固知識,加深印象,我設計了一個搶答的遊戲,男女小朋友分為兩組,各組推選一個拿搶答器,當老師說到“搶答開始“兩隊就敲響搶答器,最先敲響的回答問題,回答錯誤就把回答問題的權力讓對方,這個遊戲我們在平時課堂中也玩過,所以幼兒熟悉了遊戲規則,玩起來也相當投入,一個個情緒高漲,這個環節更好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快樂中鞏固了安全知識。

五、精彩評析,注重細節

在整個活動中我精心的準備給孩子帶來了收穫,當然在活動中還有欠缺的地方,在姐妹們的評析中我也有不小的收穫,如何園長的建議:搶答題的第一題中“樂樂穿鮮豔的裙子去春遊”中辮別時提出了“不要穿豔麗的衣服預防蟲子盯”這個注意點時,在說法上最好再斟酌一下,指出穿裙子因為腿露在外面容易讓蟲子盯咬,同時裙子容易被掛在其他東西上,增加不安全機會,影響遊玩。沈愛琴老師的建議:在最後一個安全知識搶答環節,由於時間的關係可以進行一部分,剩下的放到日常生活的智力遊戲時完成。看了這些建議,我覺得自己在活動細節上還是要考慮的多一些,感謝姐妹們中肯的建議,我會不斷提高自己,不斷提高我的教學水平。

小百科:快樂,漢語詞彙,讀音為kuài lè。快樂是人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是由內而外感受到的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比喻人的一種開心、高興的狀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父親節快到了,幼兒能自發組成小組並選擇某個主題進行商討。

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為幼兒準備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2、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主題:

教師:父親節快到了,作為小記者,你有什麼打算呢?

2、幼兒分組商討採訪主題

效果分析:對於父親節的話題,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他們的打算有:

1、採訪爸爸,瞭解爸爸的有關資訊。

2、採訪爺爺奶奶,瞭解爸爸小時侯的資訊。

3、採訪整個大班的爸爸,統計出爸爸“打呼嚕”的有關情況。

4、採訪媽媽,瞭解媽媽眼中的爸爸。

5、採訪爸爸的工作,並進行統計。

6、採訪小朋友,瞭解小朋友眼中的爸爸。

7、瞭解父親節,孩子想送給爸爸的禮物。

8、收集爸爸的照片,並舉行“爸爸照片展”。

9、比帥(把爸爸小時侯的照片和小朋友比比,看誰帥。)

接著,孩子開始自由組合,分組並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話題,而後,小記者開始行動了。

小百科: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裡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所喜歡或參加過的運動專案。

2、藉助圖片和人物動作的表演,用簡單的線條表現不同人物的動態。

3、體驗將美術作品編成小故事的成功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幼兒晨練錄象、體育專案圖片(正面和側面形態)、黑色勾線筆、繪畫紙人手一份,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錄象,並進行自由討論。

教師:你看到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在做哪些運動?

2、觀察運動圖片,感知人物的動態。

----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運動?他的四肢是怎樣的?

----請個別幼兒上來模仿圖片中的運動,做一個身體動作給大家看(正面或側面的形象),引導幼兒觀察四肢的姿態。

----教師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上描繪出小朋友鍛鍊的身姿。

3、幼兒嘗試畫出自己所喜愛或參加過的運動專案,教師巡視。

鼓勵幼兒自由選擇,畫出一種自己喜歡的運動專案,教師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在畫紙上畫出自己和同伴一起參加運動的情景。

4、遷移幼兒已有經驗,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運動場上,小朋友積極參與運動鍛鍊身體的情景。

觀看錄影有點吵鬧,所以我在放錄影之前提了要求。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觀看,去尋找。

活動反思:

在美術活動的講評時,我嘗試改變策略,讓評價活動不再以老師為主角,而是注重體現幼兒的主體性,用信任的眼光尊重他們的看法,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體驗,變換採用幼兒個體的、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以及師生間的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通過這些積極互動的方法,鼓勵他們在美術作品中大膽的展開想象,自由的展現自我,釋放出各自的與眾不同,在欣賞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快樂中,激發幼兒和老師、和同伴之間的共同交流與分享,在輕鬆、友善、鼓勵、肯定的氛圍中,互相學習,相互發現,在共享成功的喜悅中共同成長。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l、學習運用泥板造型、刻畫等手法表現古淹城的建築特徵。

2、對我國古代建築感興趣,樂意用陶藝表現。

1、有條件的可組織幼兒參觀古淹城。

2、古淹城建築物圖片若干。

3、陶泥、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喚起幼兒的'回憶:

(l)教師:上次我們一起參觀了古淹城,你們還有印象嗎?誰來說說,你看到那裡的房子、城牆等建築是什麼樣的?

(2)出示圖片,幼兒自由交流,進一步瞭解、掌握其建築特徵。

●通過提問,喚起幼兒對已有經驗的回憶;通過交流、觀看圖片,使幼兒對古建築特徵的瞭解更為清晰,為幼兒開展製作打下基礎。

2、教師交代活動內容。

教師:今天我們就運用已學過的泥板造型、刻畫等手法把你看到的古淹城表現出來。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提醒幼兒要大膽表現出古建築的特徵。

4.展示作品,教師進行講評。

(1)教師:你最喜歡哪個建築?為什麼?

(2)鼓勵幼兒進行自評或他評,教師對個別有創意的、能突出建築特徵的作品進行重點講評,供幼兒相互學習。

●通過展示作品,讓幼兒進行互評,達到了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的點評更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為幼兒今後的製作開拓了廣闊的思維空間。

活動建議:

☆環境創設收集有關古淹城的圖片,張貼於活動室牆面供幼兒欣賞。

☆家園共育請有條件的家長帶幼兒到古淹城走一走、看一看,並給幼兒講講有關卉淹城的故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樹林色彩的豐富。用遮擋的方法畫出樹林,嘗試有目的地選擇顏色,運用點彩的方式進行漸變色點畫。

2。喜歡水粉畫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用水粉點彩的經驗。

2。教具準備:彩色的樹林圖片一幅 。

3。材料準備:水粉顏料、油畫筆、素描紙、鉛筆。

活動過程:

1。提問匯入,引起興趣。

師:"你喜歡樹林嗎?你心中的樹林是什麼顏色?"(幼兒自由回答)

2。欣賞圖片,感受樹林遠近色彩的漸變。

(1)出示圖片《彩色的樹林》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彩色的樹林,我們一一看。"

(2)提問:"在這片彩色的樹林裡,你看到多少種顏色?""離我們近的這片樹,顏色有什麼變化?"(綠色和黃色之間的漸變)遠處的那片樹,顏色又是怎麼漸變的?

3。指導幼兒學習漸變色的點彩畫方法和過程。

(1)回憶點彩畫的繪畫方式。

"老師前兩天帶著小朋友們玩過點彩畫,你還記得是怎麼畫得嗎?"(對了,就是用密集的點來表示色塊,可以一圈一圈的由內向外點畫或一圈一圈的由外向內點畫。)"今天,我們要提高一點難度,學習用同一色系的漸變色來畫點彩畫《美麗的樹林》。先看老師來給你們畫一畫。"

(2)教師示範,並講解要點。

"在這張紙上有2棵重疊的大樹,我選綠色來點畫近處大的這棵。我想用一圈一圈由內向外的方式來點畫,你們仔細看哦!""咦,綠色畫好後,我是怎麼把畫筆弄乾淨的?哪個看得仔細的小朋友願意介紹一下?"(說得很好,我先在乾淨的水裡把畫筆洗乾淨,然後又在乾的抹布上把水舔幹。

"接下來,應該選擇哪種顏色才會形成同一色系的漸變色呢?"(淺綠色、黃色)好,讓我來試一試!"

(3)請幼兒參與,提高活動積極性。

"有哪位能幹的小朋友願意上來幫我用漸變色畫出這顆樹的樹幹。"根據幼兒的作畫情況,予以相應的說明和。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提出繪畫要求。

"下面,讓我們一起動手用點彩畫的方式畫一幅有漸變色的美麗樹林。畫之前,老師要提幾個要求:第一、先用鉛筆在紙上輕輕地畫出一片樹林,樹林裡的樹木要表現出遮擋的關係;第二、在點彩的時候,要選擇同一色系的顏料,換顏色之前一定要記得把畫筆清洗乾淨;最後,請大家安靜地畫畫。有問題或遇到困難可以舉手問老師。"

(2)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給能力弱的幼兒指導和幫助。

"下面,請小朋友輕輕地轉過你的椅子,拿好紙和筆開始畫《彩色的樹林》。

4。送貼花的方式評級作品。

標準:樹林之間遮擋關係明顯,顏色漸變的合理,好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橋的外形特點,提高觀察能力

2、欣賞橋的造型美,體驗寫生的樂趣

3、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選擇幼兒園附近安全的便於幼兒觀察的橋,畫板、圖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激趣

二、提出去附近觀察橋的要求

三、實地觀察橋的形狀結構及組成部分

四、引導幼兒選擇角度參與寫生

五、與橋合影延伸:引導幼兒完成學習包有內容

小百科: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