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在山的那邊》導讀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在山的那邊》導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在山的那邊》述說的,顯然與他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隨他的挫折經驗以及在這種挫折中他的日見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關。然而,詩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它要求詩人用“形象”而非簡單的、概念化的語言來處理他所反覆體會的痛苦、激情、信仰和經驗。王家新沒有像很多人一樣把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折磨變成一種憤懣的喧囂,而是從中體驗出所有的理想的破滅之苦,並把它轉化成一種以“山”與“海”的對立為基本模式的沉思詩意。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在山的那邊》導讀教案

從表面上來說,“山那邊還是山”這樣的發現,自然不過是“山那邊是海”一類幼稚幻想的破滅。然而,“山”在詩中,是阻礙詩人通向他無比嚮往的“大海”的一個屏障,是一種阻礙他夢想實現的現實存在。所以,這種挫折也就喻示了詩人生活中所有的傷痛和失敗,它超越了具體的生活經歷而成為一種普遍性的情感經驗的象徵。

與之相對應,“海”則是那種永遠呼喚著我們出發的誘人的願望的象徵:“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詩人相信,“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這“海”,“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山”與“海”的對立,往往是一種無法打破的對立,正如另外一位詩人在《山民》中所說,“他想,這輩子是走不出這裡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遙遠/所以沒等他走到那裡/就會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可是,在王家新的這首詩中,“山”與“海”的對立,“山”對“海”的隔絕,因為一個“一次又一次失望”卻一次又一次攀登,不停地翻越群山去追尋大海的倔強的“孩子(我)”的出現,而告克服。這“孩子”可以說正是那不屈的“信念”本身。這個山與海之間的“追夢者”,體現了我們內心“隱祕的想望”,更體現了一代人在現實的重重磨難與對理想的苦苦堅持之間的精神歷程。

在藝術上,《在山的那邊》看似線條單純,卻又波瀾迭出,緊扣人心。詩人富有堅韌的信念,但他的語調並不總是高亢的。他沒有迴避生活的真實,在詩歌的第一部分,他甚至以一個孩子的語調這樣寫道:“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在山的那邊,仍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些從負面描寫的挫折感,反過來從感官和情緒上增進了“山/海”對立的真實性,使詩歌得以在一種強有力的衝突中,飽滿地完成了最後的“海”對“山”的逆轉。同時,這種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詩獲得了一種恰當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