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北史 > 《北史》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大綱

《北史》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3K 次

  寇洛 趙貴 李賢樑御

《北史》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寇洛,上谷昌平人也。累世為將吏。父延壽,魏和平中,以良家子鎮武川,因家焉。洛性明辯,不拘小節。賀拔嶽西征,洛與嶽鄉里,乃募從入關。以功封安鄉縣子。及嶽為大行臺,以洛為右都督。侯莫陳悅既害嶽,欲並其眾。時初喪元帥,洛於諸將中最為舊齒,素為眾信,乃收集將士,志在復讎。既至原州,眾推洛為盟主,統嶽之眾,至平涼。周文帝至,以洛為右都督。從討侯莫陳悅,平之。拜涇州刺史。大統初,詔加開府,進爵京兆郡公,封洛母宋為襄城郡君。四年,鎮東雍州。五年,卒於鎮,贈太尉、尚書令,諡曰武。子和嗣。明帝二年,錄舊勳,以洛配享文帝廟庭,賜和姓若引氏,改封松陽郡公。

趙貴,字元寶,天水南安人也。祖仁,以良家子鎮武川,因家焉。貴少有節概,爾朱榮以為別將,從討元顥有功,賜爵燕樂縣子。從賀拔嶽平關中,累遷大都督。嶽為侯莫陳悅所害,將吏奔敗,莫有守者。謂其黨曰:"吾聞仁義豈有常哉,行之則為君子,違之則為小人。朱伯厚、王修感意氣微恩,尚能蹈履名節,況吾等荷賀拔公國士之遇,寧可自同眾人乎?"因涕泣噓唏,從之者五十人。乃詣悅詐降,悅信之。因請收葬嶽,言辭慷慨,悅壯而許之。貴乃收嶽屍還營,與寇洛等奔平涼,共圖拒悅。貴乃首議迎周文帝。周文至,以貴為大都督,領府司馬。悅平,行秦州事。

後以預立魏文帝勳,進爵為公。樑仚定稱亂河右,以貴為隴西行臺討破之。從復弘農,戰沙苑,進爵中山郡公。河橋之戰,貴與怡峰為左軍,戰不利,先還。及高仲密以北豫州降,周文迎之,與東魏人戰於芒山。貴為左軍,失律,坐免官。尋復官爵。後拜柱國大將軍,賜姓乙弗氏。六官建,為太保、大宗伯,改封南陽郡公。周孝閔帝踐阼,遷大冢宰,進封楚國公,邑萬戶。

初,貴與獨孤信等皆與文帝等夷。及晉公護攝政,貴自以元勳,每懷怏怏,與信謀殺護,為開府宇文盛告,被誅。

善,字僧慶,貴之從祖兄也。少好學,美容儀,沉毅有遠量。爾朱天光討邢杲、万俟醜奴,以為長史。普泰初,為大行臺尚書,封山北縣伯。天光拒齊神武於韓陵,敗,見殺。善請收葬其屍,齊神武義而許之。賀拔嶽總關中,迎善,復以為長史。嶽為侯莫陳悅所殺,善共諸將翊戴周文帝。魏孝武西遷,改封襄城縣伯。歷位尚書左右僕射,進爵為公。善性溫恭,有器局,雖位居端右,而愈自謙退。其職務克舉,則曰某官之力;有罪責,則曰善之咎也。時人稱其有公輔量。

大統九年,從戰芒山,屬大軍不利,善為敵所獲,卒於東魏。建德初,周、齊通好,齊人乃歸其柩。其子詢表請贈諡。詔贈大將軍、大都督、四州諸軍事、岐州刺史,諡曰敬。

李賢,字賢和,自雲隴西成紀人,漢騎都尉陵之後也。陵沒匈奴,子孫因居北狄。後隨魏南遷,復歸氵幵、隴。曾祖富,魏太武時以子都督討兩山屠各,歿於陣,贈寧西將軍、隴西郡守。大統末,以賢兄弟著勳,追贈司空公。

賢幼有志節,不妄舉動。嚐出遊,逢一老人,鬢眉皓白,謂曰:"我年八十,觀士多矣,未有如卿。卿必為臺牧,努力勉之。"九歲,從師受業,略觀大指而已。或譏其不精,答曰:"賢豈能領徒授業?至如忠孝之道,實銘於心。"問者慚服。十四遭父憂,撫訓諸弟,友愛甚篤。

魏永安中,萬俊醜奴據岐、涇等州反,孝莊遣爾朱天光擊破之。天光令都督長孫邪利行原州事,以賢為主簿。累遷高平令。賀拔嶽為侯莫陳悅所害,周文帝西征,賢與其弟遠、穆等密應侯莫陳崇。以功授都督,仍守原州。及大軍至秦州,悅棄城走。周文命兄子導追之,以賢為先鋒,至牽屯山及之。以功授假節、撫軍將軍、大都督。

魏孝武西遷,周文令賢率騎迎衛,封上邽縣公。俄授左大都督,還鎮原州。大統二年,州人豆盧狼害都督大野樹兒等,據州城反。賢率敢死士一戰敗之,狼斬關遁走,賢追斬之。八年,授原州刺史。周文之奉魏太子西巡,至原州,遂幸賢第,讓齒而坐,行鄉飲酒禮。后帝復至原州,令賢乘路車,備儀服,以諸侯會遇禮相見。然後幸賢第,歡宴終日,凡是親族,頒賜有差。恭帝元年,進爵西河郡公。後以弟子植被誅,賢坐除名。保定二年,詔復賢官爵,仍授瓜州刺史。

武帝及齊王憲之在襁褓,不利居宮中,周文令於賢家處之,六載乃還宮。因賜賢妻吳姓宇文氏,養為侄女,賜與甚厚。及武帝西巡原州,幸賢第,詔曰:"朕昔衝幼,爰寓此州。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瓜州諸軍事、瓜州刺史賢,斯土良家,勳德兼著,受委居朕,輔導積年。念其規弼,功勞甚茂。今巡撫屆此,不殊代邑,舉目依然,益增舊想。賢雖無屬籍,朕處之若親,凡厥昆季,乃至子侄等,可並預宴賜。"於是令中侍上士尉遲愷往瓜州,降璽書勞賢。賜衣一襲及被褥,並御所服十三環金帶一腰、中廄馬一疋、金裝鞍勒、雜彩五百段、銀錢一萬。賜賢弟申國公穆亦如之。子侄男女中外諸孫三十四人各賜衣一襲。拜賢甥庫狄樂為儀同。賢門生昔經侍奉者,二人授大都督,四人授帥都督,六人別將。奴已免賤者五人,授軍主;未免賤者十二人,酬替放之。

四年,王師東討,西道空虛,慮羌、渾侵擾,乃授賢河州總管。河州舊非總管,至是創置。賢乃大營屯田,以省運漕,多設斥候,以備寇戎,於是羌、渾斂跡。五年,宕昌寇邊,乃於洮州置總管府以鎮遏之。遂廢河州總管,改授賢洮州總管。屬羌寇侵擾,賢頻破之,虜遂震懾,不敢犯塞。俄廢洮州總管,還於河州置總管府,復以賢為之。

武帝思賢舊恩,徵拜大將軍。於京師薨,帝親入,哀動左右。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十州諸軍事、原州刺史,諡曰桓。子端嗣。

端位開府儀同三司,從平齊,戰沒,贈上大將軍,追封襄陽公,諡曰果。

端弟吉,儀同三司。

吉弟孝軌,開府儀同大將軍、升遷縣伯,後封奇章公。孝軌弟詢。

詢,字孝詢,深沉有大略,頗涉書記。仕周,累遷司衛上士。武帝幸雲陽宮,委以留府事。衛王直作亂,焚肅章門,詢於內益火,故賊不得入。武帝善之。累遷英果中大夫,屢以軍功,加位大將軍,賜爵平高郡公。隋文帝為丞相,尉遲迥作亂,遣韋孝寬擊之,以詢為元帥長史,委以心膂。軍至永橋,諸將不一。詢密啟請重臣監護。文帝令高熲監軍。與熲同心,唯詢而已。及迥平,進位上柱國,改封隴西郡公。開皇初,歷位隰州總管,以疾徵還京師。卒,帝悼惜者久之,諡曰襄。子元方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