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精選8篇)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64W 次

漫漫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在世界的東方獨樹一幟的中國建築。古建築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古建築的散文,歡迎閲讀!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精選8篇)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 篇1

這是一曲絕響,一曲我國古代純木結構的絕響。

它就是廣西容縣的真武閣,靜靜地聳立在繡江邊上,一立就是430多年。

真武閣是430多年前一位無名工匠創造的一棟技藝高超的純木結構建築,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它的驚世駭俗不亞於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和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真武閣與岳陽樓、黃鶴樓、騰王閣並稱古代“江南四大名樓”,並非過譽。

儘管它二樓以四根懸空的金柱承擔着三樓的重量,但狂風撼不動它,暴雨打不散它,雷電擊不碎它,地震搖不倒它,火災躲避着它,蟲蟻敬畏着它,人們更是小心翼翼地守護它。

由於時代和地域的侷限,真武閣沒能像艾菲爾鐵塔、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萬里長城等那樣引起世界性的關注,但它在建築史上的意義卻仍然是十分重大的。作為與黃鶴樓、騰王閣、岳陽樓並稱“江南四大名樓”的它,就現存樓閣的歷史和建築藝術而言,完全無愧於魁首的地位。黃鶴樓和騰王閣都是當代重建、年齡彷彿20出頭的小弟弟呢,岳陽樓也才100多年,而真武閣卻高壽達4個多世紀了!

這個奇蹟,建造的初衷,是因為容縣非常乾燥,一不小心就會引起火災。根據迷信的説法,人們想到了要建一座祭祀北方水神的天帝玄武的廟宇,也就是真武閣。

當年建造真武閣的工匠不會知道真武閣會如此驚世駭俗,他們只是默默地勞作着,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靈巧的雙手,不經意間就創造出另一個世界奇蹟。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 篇2

我的家鄉住在開封,那是聞名中外的七朝古都。有許多名勝古蹟,象鐵塔、繁塔、禹王台、延慶觀等,最有名的古建築還數龍亭。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龍亭,傳説龍亭是大宋朝皇帝趙匡胤登基的地方。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名揚天下,是開封的城市標誌。每天都有很多人從世界各地來這裏參觀遊覽。龍亭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高高的深紅色基台上,雄偉高大。有許多台階,上去一次要費很大勁,所以皇帝是騎馬上去的,現在還有當年的馬蹄印呢。站在龍亭大殿向前看,能看到開封市的全貌。

龍亭大門前有兩個大湖,一個是楊家湖,一個是潘家湖。連接兩個湖的是一座美麗的玉帶橋,玉帶橋上有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杆,象彩虹橫卧在波光瀲灩的湖面上。

到了深秋季節,龍亭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菊花花會,整個公園都成了菊花的海洋,只要你一進門就會陶醉在花香之中。

宋朝大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宋朝時龍亭大門口的這一條長長的大街,著名的開封市二師附小就在這條街上。

我愛龍亭,這個美麗、古老的龍亭。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 篇3

我的家鄉在佛山,這裏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古建築----南風古灶。南風古灶是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是中國乃至世界最久遠、保存最好的,最古老的龍窯,被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

從南風古灶正門進去,你會看到正門的西北方向有一座“龍窯”。龍窯四面通風,裏面可以放許多陶瓷,窯口放了很多木柴。

沿着龍窯旁邊的小路過去,就到了一條小巷,小巷兩旁有很多棟房子,有住的房屋、有監獄、有洗手間……

出了小巷後,沿着小路再走一段時間,你就能看到做陶瓷的大廳和展示區了。那裏天天都是人山人海,有的在做陶瓷、有的在做磚陶瓷、有的在大廳玩耍、有的在展示台看作品。

一進門,你的西北面就是製作陶瓷的地方了。那邊有10到20台製作陶瓷的機器,還有3到5個洗手池,還有收銀台,展示台……

你做陶瓷時,可要小心你的手了,那兒的轉盤很粗糙的,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劃傷你的手哦!

南風古灶是我們佛山一顆璀璨的明珠。

我愛你啊!----南風古灶!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 篇4

都説流水無痕,歲月卻常常用一種平和的,甚至是意興闌珊的筆觸書寫指縫間漸漸淡去的流年。

對於一個喜歡有“歷史”的人,會鍾愛一切帶着古典意味的東西。在金坑村,我所説的歷史,是指歲月在這裏留下的或深或淺的痕跡。大到這一羣的建築,小到這建築上的一個小小的構建。在這裏,所有的景物在緩慢中後退,彷彿是一部慢慢回放的老電影,那些依次出場、退場的人和物的片段,在歲月的印痕裏如水印般的逐漸清晰、明朗,從此,那些被淡忘在流年裏的歲月過往,就被一個模式固定下來了。

在金坑的這些明清時代建築羣裏,“危宅”和“儒林郎第”是最能體現其建築藝術精華和風韻。在以儒家倫理價值觀為主體的傳統文化裏,孕育、發展並衍生出的這兩座古民居建築的內部結構和格局,充分體現了當時宗法制度的觀念形態。竣工於明崇禎五年的“儒林郎第”,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擁有123間房間,是一座集建築、雕刻、繪畫藝術之大成的古民居,屋檐下長條形白底彩繪,歷經百年風雨仍鮮豔奪目。那些取材於民間生活場景或官場宴飲禮儀的壁畫,或濃墨重彩,或工筆寫意,或浩浩長幅,或盈尺小品,所及之物無不栩栩如生。這些頗具匠心的磚雕、石雕、木雕,不僅雕工精美,刀法明快,還融人物、山水、花鳥、故事為一體,意趣動人,寓意深刻。

在深深的庭院裏,雕樑畫棟的殘片停留在歲月深處,佈滿包漿的拙樸和凝重,滿覆時光的履痕。徜徉在幽暗並帶有一點殘破的院落,品讀着這裏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或與一棵樹獨語,或與一朵花對話,你會忘記身後的方向。這裏的建築都有自己氣場,這些看不見的氣場就如你正置身於民間的某些生活場景,一些市井的喧囂聲此起彼伏,你會發現它曾經存在的氣場的力量如此巨大,如今卻隨風飄散……

“危宅”是由五個大小一致,風格接近的大廳由東向西依次排列的建築。大門朝街,門上是青磚雕刻的飛檐,通過工匠們巧妙地組合,動物、花草、藤蔓不僅活靈活現,且形意俱佳。門內正對照壁,宅內不乏精美的木雕圖案。在大廳之間,有門互通,前廳是廂房,後廳是耳房,大廳與廂房、耳房之間各有一方天井,若是春日,在陽光充足的日子,在這小小的天井裏,置放上一把藤搖椅,窩於其中,慢慢品匝一壺高山綠茶,享受時光的悠閒,一種愜意便會戛然而起。

庭院有風穿堂而過,將暑熱吹薄,院門被斜陽拉長的身形,蕭索地罩在光暈裏,與靜謐面面相覷,思維越過悠長的午後,與蒼涼的古意便有了剎那間的融合。

穿過“危宅”的耳房,一座荒蕪的小花園把那些散亂的,擴展的思維裸呈在你的面前,如今房主人雖已將它闢為菜園,但園子西頭的一株古梅樹仍生機盎然,還保留着對遠去生活的記憶。幾株掛滿果實的桃樹和一畦畦蔬菜,規劃着歲月裏通俗與雅緻並存的生活形態,讓人在恣肆的綠色中,遐想自然弧線勾勒出的勃勃生機,並把這些生機,藏匿於宅院的每一個角落。

在山區,人們最為親切的,永遠是腳下裸呈的土地。如今,許多人背井離鄉,拋棄土地,去外面的世界尋求更好的發展,對旁觀者來説,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的權利,無可厚非,而這也僅僅是時代變遷中的一種過程。

對於古意,因不同的取向,所以每個人所喜愛的也各不相同。我所喜愛的古意,不是那種用現代材料構築的仿古建築,譬如那些影視城、仿古商業街等等,而是那種帶着包漿的,洗盡鉛華、匠心獨具,呈素樸姿態的古意。它可以通過內心的雕刻,細膩地再現出歷史與現實的吸納和遺棄,同時也能把思維的朝向引渡成一種生活中的習慣,讓遠古的意趣糾結在古典氣息的光芒裏、掩藏於歲月深處,欲罷不能。

洗去歲月的包漿,穿梭在理想與現實中,這些古建築經過年久日深的時光濡染與滲透,在濃縮的一寸寸光影裏,一些破損的未被人工休整的遺址裏的荒涼,滄桑和遁世的悠遠,暴露在光陰裏一望無遺的坦然,以及銜接着歷史內涵的外在斷裂的決然,自然並能夠接收到遠古信息的空氣,會令人有一份説不出的舒適和安寧。用眼角的餘光輕輕摩挲視線裏的一磚一瓦,會讓你觸及靈魂最深處的柔軟和幽古的恬靜,聽任歲月悠悠,芳草斜陽。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 篇5

建築作為人類生存活動的一種形式,與人類社會的進程密不可分。建築是人類文明長河中產生的一大物質內容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靚麗風景,是人類生活與自然環境不斷作用的產物。它並非只是簡單的一磚一木堆砌,而實實在在是人類文化的縮影。從原始建築的各種洞居、樹居、穴居,到古代建築的樓、閣、軒、榭,至現代建築的高樓林立,無不伴隨着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

據記載,建築被最早賦予實用功能之外意義的',應該是春秋時期的儒家。其時,百家爭鳴,建築的意義也成了先賢們爭議的對象,其中持明顯對立立場的是以管仲為代表的法家和以孔丘為代表的儒家。法家認為建築的意義應只在於適用,“不求其美”、“不求其大”,足以“避燥濕寒暑而已”。墨家與法家相近,認為建築只是為方便人生,而“不以為觀樂”。而與此相對,儒家特別注重藝術的教育作用,認識到建築也是教化的有力手段,所以,體現君王權威的宮殿就應該具有宏大、威嚴的所謂“大壯”風格。雖然儒學建築觀帶有很強的社會功利性,既不全面也不完善,卻第一次表明了人對建築藝術的自覺。因此,在宮殿羣裏“殿基高巨之風”和高台建築日盛。這種“高巨之風”即使到了詩文大盛的唐朝,在唐詩中也可窺一斑;如蘇軾的《花影》:“重重迭迭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駱賓王的《帝京篇》:“乃複道斜通鵲觀,交衢直指鳳凰台。”許渾《行次潼關題驛後軒》:“飛閣極層台,終南此路回。” 王勃《臨高台》:“紫閣丹樓紛照耀,壁房錦殿相玲瓏。”高台建築作為我國古典建築的一大風格,已經在唐詩這種主流文化中得以充分的體現了。至秦漢時期,隨着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傳統建築的抬樑、穿鬥和井榦三種主要木構架體系基本形成,採用木柱、木樑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和屋檐的重量通過樑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維護隔斷的作用,使房屋的其它構造從使用價值中解放出來,起到了更多裝飾的作用,讓民族智慧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得到更多施展、發揮空間。“斗拱”和弓櫞形成的“飛檐”上,任由蛟走鳳飛,每一片“秦磚漢瓦”,都可以着彩點墨,更兼那“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庭院式構造,把中國人文精神中的“含蓄內斂、古樸典雅”的氣質呈現出來。有誰能説其中的一磚一木不關情呢?

中國的建築美學,似乎一直被我們忽視,直到1932年11月,樑思成、林徽因在《中國營造學社彙刊》中的《平郊建築雜錄》一文中提出“建築意”的用語。他們説:“這些美的存在,在建築審美者的眼裏,都能引起特異的感覺,在‘詩意’和‘畫意’之外,還使他感到一種‘建築意’的愉快。頑石會不會點頭,我們不敢有所爭辯,那問題怕要牽涉到物理學家,但經過大匠之手藝,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頭的確是會藴含生氣的。天然的材料經人的聰明建造,再受時間的洗禮,成美術與歷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賞鑑者一種特殊的性靈的融會,神志的感觸。”“建築意”也如同“詩情”、“畫意”一樣,在訴説,在歌唱,充滿了感情。它與“詩情”、“畫意”的不同,只在於它的表述採取了建築獨有的藝術語言而已。一代才女林徽因認為建築是美學的、藝術的、詩意的。私下認為,正是林徽因本人具有非同尋常的遠見卓識,不僅博得“才女”之名,還讓樑思成、徐志摩、金嶽霖三個優秀男人珍愛了一輩子。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 篇6

其實,我們曾探討過這個故事,當時你只是草草的説你在學校裏看過也和同學們討論過。但我還是想請你現在用幾分鐘的時間,讓我們一起來重新温習一遍,如何?!

對了,你還記得英國那位名不經傳的建築設計師吧?當時他除了年輕,一無所有。但他幸運的是參加了當地一個城市政府大廳的設計。他運用自己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和憑藉自己多年的經驗,巧妙的設計了一個只需一根柱子就可以支撐大廳天花板的方案。一年後,那些權威人士在進行驗收時,強烈反對。為什麼呢?不就因為他們害怕自己頭頂的天花板只用一根擎天柱太危險,所以他們的決定是:要求他立即、趕緊多加幾根。可他的自信與固執惹惱了官員們,他險些被送上法庭。在迫於種種的壓力下,他最終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計策。他在大廳裏增加了四根柱子,但是卻又不讓它們與天花板真正的接觸。這個擺設一晃過了300年。在這300年中,官員們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支撐天花板的柱子還是那一根。

直到有一年,市政府要修繕天花板時才發現了這個祕密。消息一夜間不脛而走,可想而知,世界各國的建築家和遊客們都慕名而來。大家都想看看這根神奇的柱子,這個市政府大廳也因此得名——嘲笑無知的建築。

後來人們在僅存的一點資料中找到了這位建築師當時曾説過的一句話:“我很自信,自信至少90年以後,當你們面對這根柱子時,只能啞口無言,甚至瞠目結舌。我要説明的是,你們看到的不是什麼奇蹟,而是我對自信心的一句堅持。”

你説,當時那些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如今還活着的話要如何説、如何想啊?

300年的歷史不是足以説明、證明一切了嗎?也許300年前所有的官員都在嘲笑他痴人説夢,可他卻用時間告訴了世界,他可以把夢想擎到天堂的高度靠的是——自信。

孩子,最近你很自信地説過你已經是個大男人了,不需要我們管了。我也相信你的話是對的。因為這次藝考,你用幾乎完美的結果、從容的狀態、穩健和大氣的颱風、以至靈敏快速的聽覺征服了那所中國211中著名大學的眾位考官們 ,讓他們打出了管樂眾考生中的最高分。説實話,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清楚你完全可以獨立應對困難和考驗了。作為你的媽媽,真的很欣慰!這也是你,想成為一個大男人最基本的先決條件。

可是,最近你的狀態似乎出現了“疲勞”。遇到難題你開始煩躁,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安下心來去一步一步克服。我發現你藝考時的那種自信不是在增加 ,而是在減弱。我的擔心不是你説的“不相信你什麼的。”請你相信我!我只是希望你千萬不要丟掉你做大男人的——自信與堅持!

我們今天温習這個故事,就是説:這個設計師當時面對的困難和精神鬥爭,絕對不亞於你現在的狀態,是不是?!可是他都用自己的智慧,克服了那些重重包圍自己的所謂困難與壓力。他的堅持現在看來更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啊是不是?!孩子,我相信這點壓力對於你也應該不成什麼問題的,對嗎?!

想成為 一個大男人,是需要時間去磨礪的。一時的累、一時的挫折、一時的困難都不能克服,怎麼能造就一個真正的大男人呢?!孩子,你現在尚未滿十八歲,人生的美好才剛剛開始!

當然,人生,作為對一個真正大男人的考驗,也是剛剛開始。不過,你放心!我們作為你的父母一直都會陪在你的身邊支持你!當然,前提是你還需要我們。

我知道,面臨高三最後一個月的衝刺,對你來説似乎自己正處在一個風口浪尖上。但我相信,過了這個風口浪尖 ,你會迎來另一番人生的輝煌與燦爛!

人生,説長也不過幾十年。可是在這幾十年中要把一個男人打造成一個優秀的大男人,恐怕要經歷無數次的磨練。加油、加油、加油吧!因為一切才剛剛開始。

努力過後,我相信你再回頭看時,你會很自豪的説“我——很——棒!”

祝福你!祝福你! 祝福你!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 篇7

如今的城市,每一天都在長個。囿於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我所居住的這個承載着53萬人口的北方小鎮,同樣也迎來了一個乾坤大挪移。

新政府位於城市東側,一條十字街道的東北角上。這裏原是一片坡地農田,海拔高出兩側街道大約5——6米的樣子。

隨着新的政府大樓(12層)的崛起,附近,相應的商業建築也隨之落成。

在政府大樓西側,毗鄰南北街道,是一棟隨地形而建的直角型商業建築。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幾年了,終端服務設施仍未完善。

新政府設南北兩道大門。北門,地勢平坦,開闊。用作主門;南門,位於斷崖地勢的頂部。只好於前面狹長的綠地上鋪設一條小路,用作便門。一般步行上下班的人多由此經過。

每天上班,家住老城的我,一路向東,經過倒數第二個交通崗(東數),路北八十米右拐,一條坡路直指政府。

幾年裏,這條坡路左側,商業建築門前,或者豎起一道建築用臨時圍牆或者坑坑窪窪、瓦礫成堆。一颳風,煙塵陡起,一派凌亂的荒涼樣子。

今年夏天,終於又開始施工了。

以坡路的起點與南北街道交叉口為端點,在南北向和東西向分別進行回填與攔截。使商業網點呈階梯狀延展。這樣分段攔截下來,兩向交點處便出現一個倒寫的L型空間。面積正好相當於一所房子的大小(50平)。

幾天下來,一座座東朝西的小房子果真落成了。

灰色的牆面,百葉窗、半百葉門。西、南各裝一個排風口,各開一道門。呈兩個獨立使用空間的樣子。

為安全起見,沿着這座半地下建築(房頂與商家門前地面持平)的房頂外沿裝有一圈一米高的金屬護欄。並與周圍的垛堞一起,安上了亮化工程。這樣的設計,既不妨礙人們自由活動,又有效阻止了車輛通行。

(小房子)想用來做什麼?隨着工程的進展,潛意思裏,每一天都在認證着自己的揣度。

公廁。我信心篤定。像猜中一個燈謎似的,霎時,表情温暖。並討價還價似的默默為此提出種種論證。

這裏,是外來人口進城的第一站。臨近十字路口。視覺直觀,人流密集。又是一處獨立區域(距離商家50米)既不妨礙四鄰,又不涉及徵地。再合適不過。

其實,這樣的靈感不僅來自天時、地利、人和。更重要的囿於“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一種經歷。方處成這個終極想法。

那是一個初春的早晨,陽光盛大、明亮。我如往常一樣,習慣性的反向走在上班的路上(八點)。輕鬆步行中,遠遠地看見對面走過來一個女人。隨着距離拉近,確認那是一位四十多歲的農村婦女。目不斜視、正急急的奔我而來。這附近哪裏有公廁?驚異間,她已開口。明晃晃的急切讓我們剛剛對接的視線迅速岔開,迴轉、進行搜索。一分鐘、兩分鐘,無奈的否定中,婦人隨着我的搜索視線又將目力所及漸漸轉向南(主街道)、轉向北(廿米高的商業建築)。她,領口開合,隱隱有汗滲出。一副勉強支撐的難受樣子。惶急中,原地轉了一圈的我們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眼前的綠化帶上。可是,落在眼裏的,僅僅是一條匍匐在地上,大約八百高的小灌木。蓬蓬然,一副派不上用場的無辜樣子。

她,幾近極限。不行,你就隨便找個地方吧。實在……哦,謝謝!

為焦急同化的我,再不忍看她。落寞中,各自走開。直到單位,腦海裏仍在搜索沿途的公廁(1千米之內)。遺憾的是,這座每天都在瘋長的城市,又一次讓我失望了。而與這座城市蓬勃的外觀極不協調的婦人的焦急影像卻深深留存在了心海里。似一種痛,在胸中游曳。

目前,在城市經濟變革過程中,由於產業結構調整,城市進程加快,土地升值等諸多因素。當前的城市設計出現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如公廁問題、停車問題、站點問題等等。

小鎮像個蟻巢,越來越大。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政府投資興建了一批公廁。直到現在,人口翻了近兩倍,而公廁數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些隨着拆遷工程業已拆除。

偶然的經歷抑或不再年輕的生理,使得每次上街都有着與外鄉人一樣的困惑。

終於有一處公廁了(主幹道上)!也像是為上次的尷尬討出了説法似的,心裏暗暗高興着。

往返上班,總要不自覺地多瞧它幾眼。盼望着能早一天投入使用。

或許意念使然。再經過時,顯然比以前覺得更有温度了。並且不止一次的在心裏想象着投入使用後的便捷與受用的主流人羣。

毗鄰政府的這裏(150米),每天都有為數頗多,不同年齡的各類人羣往來(去政府辦理各項事務)。而所有外來人員,無論什麼自然情況,都要無條件的為責任與要求並重的門衞擋住去路。姓名、單位、電話、被找人的姓名、單位、全部信息例行登記完畢後方可放行。所以……每次想到這裏,腦海裏便不難想象因此而徜徉在街上的人們,表情是祥和的,步態是悠然的。然後平靜的表情下,長長的呼出一口氣。

那段,俗務纏身,曠工有時。

當我再去上班時,側目間,忽見一個條形的紅字牌立在了門上。讀着“高壓止步”四個字,立時,像是走到了懸崖邊上,愣住了。

幾個月來的沉澱一齊翻湧。

要建設好一座城市,必然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的城市規劃。並嚴格按照規劃來進行建設。城市規劃是一項系統性、科學性、政策性和區域性很強的工作。它要預見併合理地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規模佈局,做好環境預測和評價。協調各方面在發展中的關係。統籌安排各項建設,使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達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骨”肉協調、環境優美的綜合效果。為城市人民的居住、勞動、學習、交通、休息以及各種社會活動創造良好條件。

一座大的商業建築是必要有一個電力設施空間。選一處四鄰不擾、又不用徵地的位置固然不錯。然,公廁,這個與民以食為天一樣,不打任何折扣的大事是否也要與城市發展同步進行?

迷茫間,思維陷入模糊。像一場夢。夢裏,似乎又一個模糊的影像向我奔來。尚分不清男女,只是同樣一副焦急的尷尬樣子。

如今,這座建築已經投入使用幾個月了。每次經過,仍不忍再看上幾眼。然後心裏一陣唸唸有詞:

它怎就不是一處公廁?

描寫古建築的散文 篇8

是誰,穿越千年時空,百轉千回地縈繞一個個傳奇的演繹!

一座座妙韻十足的音符,佩轉着經久不息的旋律。當你佇足於她的跟前,品味那山那水那神奇的建築,你的心會被客家人的智慧與幸勤所折服……

——題記

南國的丘陵,疊脈的羣峯,彎婉的溪流,卻屹立着世界建築奇葩——永定土樓。曾經被日本人稱之為“落在羣山中的飛碟”,被美國誤以為新型導彈發射井!

一堆土,一堆生土,竟成了一部建築經典的史詩。永定客家人,用生土、石灰、紅糖、竹片、木條,經過反覆揉壓夯築成方的、圓的各式土樓。

伴着緩緩的樂曲,踏上那片神聖的土地,領略到的不只是神奇的建築,而那沉澱的文化韻味,碧水清山下勤樸的客家人,熱忱的讓你舒心地流連其中。

福建永定全縣有23000多座土樓,年代最長的距今1200多年曆史。承啟樓,位於永定高頭鄉高北村,創建者為江姓15代祖先江集成。全樓外徑62.6米,由四個同心圓組成,全樓共有370多間房子,號稱“最大的土樓”

還有一座享有“土樓王子”美譽的振成樓。建於1912年,佔地5000平方米,分內外兩圈,是典型的樓中有樓。按《易經》中的八卦設計,前門是“巽卦”,後門為“乾卦”,外圈樓4層,每層48間,每卦6間,卦與卦以拱門相通。樓內一廳,二井(象徵八卦陰陽兩極),三門(正大門和兩側門象徵八卦中的天地人)。

土樓,按照古代神奇八卦圖案和“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理念佈局,根據“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傳統風水格局嚴格選址。

圓型的土樓,是客家人智慧的結晶。圓是八卦圖案,符合客家人的風水觀;圓受到風的阻力相對較小,房間沒有死角,不易產生陰暗和邪氣。圓具有科學的抗震力,據史料載:1912年永定大地震,建於康熙年間的環極樓震裂20多釐米,震後卻合縫成一線。

圓樓的房間朝向科學合理,通風透氣,日照功能相對完備。在建造中,更節省建築材料,內院空間相對更大。

話語千論不足此,只須君躬一日行。在那裏少了城市的浮華,嫣然間多了鄉村的靜謐與清新。我相信,永定土樓留給你的不是幻影,而是一座建築藝術的盛典,那裏結集的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