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眾字開頭的成語60個

眾字開頭的成語60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2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成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眾字開頭的成語60個,歡迎閲讀與收藏。

眾字開頭的成語60個

1、眾楚羣咻:指眾多的楚國人共同來喧擾。後指眾多外來的干擾。

2、眾川赴海:眾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眾多的力量彙集在一起。

3、眾多非一: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4、眾寡不敵:眾:多;寡:少;敵:抵擋。少數敵不過多數。

5、眾寡勢殊:眾:多;寡:少。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6、眾寡懸絕:雙方人力多少相差極大。

7、眾寡懸殊:形容雙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極大。

8、眾好眾惡:眾人喜愛或眾人厭惡。

9、眾虎同心:許多虎一條心做事。比喻眾多有本事的人團結一致,力量會更大。

10、眾毀銷骨:指眾多的毀謗,可以銷熔人的骨骼。比喻讒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11、眾口嗷嗷: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飢餓而嗷嗷哀號。

12、眾口紛紜:紛紜:多而紛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13、眾口交傳:眾人輾轉述説。

14、眾口交詈:眾人一致責罵。

15、眾口銷金: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亦喻眾口同聲可混淆視聽。見“眾口鑠金”。

16、眾口熏天:指羣言可以動天。比喻輿論力量大。

17、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説同樣的話。

18、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説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19、眾流歸海:大小河流同歸於海。比喻眾多分散的事物彙集於一處。

20、眾盲摸象:許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説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説象一堵牆,摸到象尾的説象一條蛇,互相爭論不休。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21、眾毛飛骨:指眾多輕物能掀起重物。

22、眾毛攢裘:攢:聚;裘:皮衣。聚集許多小塊皮毛,能夠縫成一件皮衣。比喻積少成多。

23、眾目共睹: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亦作“眾目共視”、“眾目具瞻”。

24、眾目共視: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同“眾目共睹”。

25、眾目具瞻: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顯。同“眾目共睹”。

26、眾目睽睽:睽睽:張目注視的樣子。許多人爭着眼睛看着。指在廣大羣眾注視之下。

27、眾目昭彰:昭彰:明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28、眾難羣移: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29、眾難羣疑: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30、眾怒難犯:犯:觸犯、冒犯。羣眾的憤怒不可觸犯。表示不可以做羣眾不滿意的事情。

31、眾怒難任:指眾人的憤怒難以抵擋。

32、眾叛親離: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

33、眾擎易舉:擎:往上託。許多人一齊用力,容易把東西舉起來。比喻大家同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

34、眾犬吠聲:比喻隨聲附和。

35、眾口交贊:眾人交相讚美。

36、眾口難調: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難做出一種飯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比喻做事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37、眾口如一:許多人都説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38、眾口鑠金:鑠:熔化。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一詞可以混淆是非。

39、眾口同聲:大家所説的都一樣。

40、眾口相傳:眾人輾轉述説。見“眾口交傳”。

41、眾寡不敵:少數敵不過多數。唐·孫揆《靈應傳》:“眾寡不敵,三戰三北。”魯迅《兩地書·二一》:“羣眾是浮躁,急不可待的。忍耐不過,~,自難免日久變生,越發不可收拾。”

42、眾寡懸殊:雙方力量懸殊。

43、眾好眾惡:眾人喜愛或眾人厭惡。《論語·衞靈公》:“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44、眾口紛紜:見“眾説紛紜”。

45、眾口難調:原意難以做出符合眾人口味的菜。比喻做事很難讓所有的人都滿意。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補仲山之袞,雖曲盡於巧心;和傅説之羹,實難調於眾口。”

46、眾口鑠金:鑠shuò。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眾口一詞可以混淆是非。《國語·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魯迅《三閒集·述香港恭祝聖誕》:“羣言淆亂,異説爭鳴;~,積非成是。”

47、眾口一詞:大家都這麼説。宋·歐陽修《論議濮安懿王典禮札子》:“眾口一辭(詞),紛然不正。”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適才仇老所言姻事,~,此美事也,有何不可?”

48、眾毛攢裘:喻積少成多。見“集腋成裘”。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九回:“常言道:‘~。’”

49、眾目睽睽:指在眾人注視之下。唐·韓愈《鄆州溪堂詩並序》:“公私掃地赤立,新舊不相保持,萬目睽睽,公於此時能安以治之。”

50、眾目昭彰: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在你家裏搜出人腿來,眾目昭彰,一傳出去,不到得輕放過了你。”

51、眾難羣移:眾人心中都有疑難。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羣疑滿腹,眾難塞胸。”

52、眾怒難犯:羣眾的憤怒不可觸犯。《左傳·襄公十年》:“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一回:“你們來意甚善,只是~,趕快去吧。”

53、眾叛親離: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54、眾擎易舉:許多人一齊用力,容易把東西舉起來。喻大家同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成。明·張岱《募修嶽鄂王祠姆疏》:“蓋眾擎易舉,獨力難支。”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現在我們大家替他打算,~,已有個成數了,不日便可奉請開復。”

55、眾人國士:指一般人和國中傑出之士。《戰國策·趙策一》:“臣事範中行氏,範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豈不聞豫讓‘~’之論乎?劉玄德待雲長不過恩厚耳。”

56、眾人拾柴火焰高:喻人多力量大。

57、眾矢之的:眾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擊的對象。

58、眾説紛紜:人多嘴雜,議論紛紛。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口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59、眾所周知:誰都知道。

60、眾望所歸:大家一致期望的。《晉書·列傳三十傳論》:“於是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宋·陳亮《復陸伯壽》:“舍試揭榜,伏承遂釋褐於崇化堂前,眾望所歸,此選增重,凡在友朋之列者,意氣為之光鮮。”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五:“他非去不可!~,還有什麼可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