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含沙射影成語典故

含沙射影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52W 次

源於唐代白居易的《讀史》。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讀史》詩,它的內容如下:“含沙射影,雖病人不知,巧言構人罪,至死人不疑。”這首詩裏的“含沙射人影”源於一個傳説。

含沙射影成語典故

相傳古時候水裏有一種蟲,名叫蜮,又叫短狐,有時也稱作射衞或射影。它的頭上長有角,背上長有甲,沒有眼睛,長有三隻腳,有翅膀,能夠在水面上飛翔,嘴裏長着像弩一樣的東西,形狀像鼈,耳朵非常靈敏。當它在水邊時,如果聽見有人、畜從它身邊經過,就會從嘴裏噴出一種氣體,直射向人體,人畜如果中了這種氣體就會全身生病。它在水面時,如果聽見有人的腳步聲走近,就會用嘴含着細沙朝人或人倒映在水裏的影子噴射,人體或人影被射中後,也會生病不起。後來,人們把它改為“含沙射影”,用來比喻用心險惡、手段卑劣的人暗中進行造謠誣衊,打擊或者陷害別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