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熱】感恩教育觀後感(通用37篇)

【熱】感恩教育觀後感(通用37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12W 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恩教育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感恩教育觀後感(通用37篇)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

今天早晨7:50分,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日照科教頻道專題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看後我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講座從電影《暖春》開始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簡單的故事,一段段樸實的情感。當演到《小男孩和蘋果樹》的時候,我的臉開始發燒,故事中的大樹不正是爸爸媽媽嗎?想想我以前做過的事情,真是慚愧萬分。每次爸爸媽媽帶我吃肯德基的時候,他們總是點一份讓我吃,他們説不喜歡吃;每天晚上媽媽從超市勞累了一天回到家的時候,還要把我明天穿的衣服洗的乾乾淨淨;每當爸爸媽媽讓我趕快寫作業的時候,我總會對他們説:“真囉嗦”……看到孔子、周恩來、田世國……他們尊老愛老的故事,我想以後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尊老愛老有孝心的好孩子。看完講座後,我懂的了要學會感恩,我要感謝老師,她們默默無聞的教會了我很多知識,教會了我堅強、勇敢;我要感謝同學們,是她們給了我友誼,給了我朋友。我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看了今天的講座,我覺得長大了,因為我懂得感恩了。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

週六早上,我觀看了于丹老師的感恩教育講座,講座結束後,我感受頗深。

于丹老師主要講了三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引導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強、自信以及抵擋挫折的能力。她在第一個主題上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孩子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説:“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説:“你把握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後,孩子只有秋天才會來到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長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我的樹枝砍了蓋房子。”又過了幾年,青年變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漂洋過海了,作為中年人我也應該到別處去看看。”大樹説:“你可以把握的樹幹砍了做成獨木舟。”中年人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中年人長出了一根根白髮,他來到樹樁前,樹樁説:“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更不會理我了吧。”他説:“不,現在我只想陪你一起曬太陽。”樹樁開心極了。

這個人的一生都在像大樹索取,而大樹所要的回報僅僅是他的陪伴。大樹就像我們的父母,為了兒女,給予他們所有的一切。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懂得感恩,勇於承擔責任。看完講座,我懂了想成才先成人的道理。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了自己的人生。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後談到“仁”。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心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人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陪伴,是一種信念和鼓勵,而最終的成全是每個孩子自己的人格和心靈。在人羣中學會愛,在山水中發現永恆,在社會的規則中勇於承擔,在這一切之中。這樣的一個孩子,站在一個起點上,我們才有理由去祝福他們所有的未來。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4

我很慶幸學校組織了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一衡老師《感恩教育演講》的活動,使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了一堂感恩教育的課程。

一衡老師的演講中講述了一個女孩受到了父母的批評,任性地從七樓跳了下去,原本幸福的一個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這樣家破人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由於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給家和家人帶來莫大的痛苦和悲傷。另外一個故事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給火災燒傷的女兒做植皮,這位母親為了不影響手術的效果,堅決不用麻藥,強忍着極大的痛楚,把自己身上的肉一塊一塊植到女兒身上,堅持做了五個多小時的手術,終於為女兒圓滿完成了植皮手術等一系列故事。生動形象的演講,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長和學生,使學生深深體會到做父母的艱辛和不珍惜生命的嚴重後果,體會到老師們嘔心瀝血為培養優秀人才付出的犧牲。

我希望通過這次《感恩教育演講》,孩子們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老師的教育之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做到不放棄,不拋棄,用實際行動體現出來,做一個有責任的岑小人。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5

今天,我們學校邀請了“感恩中國”巡迴報告演講團的專家到我的專家到我們學校舉辦以“感恩勵志教育”為主題的演講會。

演講專家關老師從感恩老師,感恩父母出發,用她那有震撼力的聲音,領導我們重温往事,想起父母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思考自己犯的錯誤。她還説了幾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還讓我們用行動來報答父母老師,從中使我們得到感悟。

我覺得這場演講會很有意義,它讓我明白了許多。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我們要常常帶着一顆感恩的心來感謝在生活中給你無微不至的照顧的父母,感謝在學習上指導你的老師。他們為我們費盡了心血,而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感恩呢?

感恩,可以從小事做起。幫父母洗洗腳,擦擦鞋,遞一杯熱茶,捶捶背……在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聯繫我的生活實際,在感恩這方面我還做得不夠好。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就和媽媽鬥嘴,讓媽媽覺得很痛心。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地報答父母老師。

父母如温暖的陽光般養育我們,老師如蠟燭般照亮我們。以後,我一定要做一個學會感恩的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6

有人説過:“會讀書不如會做事,會做事不如會做人,會做人不如會感恩,會感恩的人才是最快樂、最有價值的人。” 聽了“感恩勵志中國行”報告會,讓我深受感動。這次活動不但教育了孩子,也讓我們這些當老師的體會到“感恩”的重要性。學會感恩,才會擁有真正幸福、快樂的人生!

感恩勵志教育講師團專家的演講,為我們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創造了一個很好機會,實施感恩教育,培育校園的“感恩文化”,讓孩子們可能蒙塵的心靈得到淨化與滌盪,讓孩子們心存愛心、孝心和感恩之心,學會感激,學會共處,學會幫助,學會寬容,讓他們真正認識到:“感恩”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哲學,是一種學習、工作與生活的態度,更是人的一種大智慧!

“感恩”不能只用語言,而要用我們的行動。

作為老師,我們要以身作則,當好榜樣,為孩子塑人格、立信心、確定人生理想目標奠定基礎。

讓我們和孩子,對老師、對他人、對社會以一顆感恩的心、一顆充滿愛的心感受生活吧,“感恩”的人生 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7

我看了一個一橫老師演講的視頻感恩教育我覺的他説的那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發自內心每個同學都有的感受。

其實在媽媽眼裏我們都是她心中的寶貝,但是我們是一個小偷名富其實的小偷我們偷走了他們的青春,偷走了他們的時間,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那麼浪費父母的時間又怎樣?就是害了父母的生命。想一想你的生命是怎麼來的?是父母用血肉換來的我們犯下的錯誤永遠無法彌補,有時我嫌他們嘮叨早上出門他們就説;‘好好學習不要和同學打架早晨冷要多穿一些衣服,自從聽了一橫老師的演講之後我非常後悔,有時爸爸媽媽打我,我就和他們歐氣,我認真反思了一下這十二年我會了什麼?學會了歐氣嗎?學會了攀比嗎?

我曾經問別人幸福是什麼別人説幸福是有很多金錢,長大了我才知道幸福是由爸爸媽媽的愛組成的。有一天晚上我反覆的蠕身子突然蠕動到一個温暖的枕頭上進入了甜蜜的夢鄉,早晨發現那是媽媽的胳膊。正如雨果所説: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裏面怎能不甜!母愛是天下最無私的。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8

今天,我觀看了一橫老師《感恩教育演講》的一課,令我關注並體會到教育孩子的祕訣。

一橫先生的感恩教育演講,演講很感動,很激勵,看到我和孩子都哭了,想想現在的孩子都活在父母的呵護中、開心中、理所當然中,有幾個孩子學會理解、學會感恩?

“如果生活是一條船,感恩父母的心,則是讓船前進的槳;如果生活是一片樹林,感恩父母的。心,則是這片樹林裏的花朵,如果生活是一條河,感恩父母的心則是河中美麗的浪花……”感恩的思想可以淨化我們的心智,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明媚陽光;你若只知一味的怨天尤人,其結果也只能是萬事蹉跎!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出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心中培養一種感恩思想,那麼就可以沉澱出許多浮躁,不安,消除許多不滿和失意,因為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於生活中,同時感恩也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更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能讓你的生命變得無比珍貴,更能讓你的精神變得無比崇高!感恩使我們身心變得更加健康,使世界更加和諧。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9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早上,我準時收看了湖北體育生活頻道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這個節目令我印象深刻。

你們知道于丹老師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嗎?哈哈,不知道了吧!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自立,自強,自信心。現在我就帶大家走進這個節目吧!

我們先來看第一講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我們要有孝心,我們要孝順爸爸媽媽……因為他們為了下一代付出了很多,是他們給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

然後我們來看第二講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看了這一講,我覺得無論在什麼時候,只要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伸出援手來幫助別人,這樣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幫助你。有句話説得好: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最後于丹老師講到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心。聽了這一講我對自立,自強,自信心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老依賴別人。自強的意思就是堅強,我們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放棄,要勇於面對,並要想方設法去戰勝困難,從小就要有自信,也要大膽的去展示自,相信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取。

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受益匪淺,懂得了怎樣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懂得了怎樣關心別人,還懂得了要做一個自立,自強,自信心的好孩子。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0

和孩子一起看了于丹主講的《感恩教育》,令我們受益匪淺。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強調了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 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讓每一箇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通過這些小故事,帶給我們一次又一次心靈上的震撼。

今天孩子放學回家,主動幫大人擺放碗筷、收拾餐桌。我想,這也是懂得孝敬父母,增強自我更好地融入家庭,體現責任感的一種表現。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家長首先要常懷感恩之心,對老人關懷備至,注重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關心他人。節假日,帶孩子“ 行萬里路”,讓孩子開闊眼界,從人文古蹟中獲得人生的感悟。

看完節目後,我感慨良多,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收穫,認識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對以後孩子的發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瞭解。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1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充實了自己的人生!

節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

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

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

四、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所説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她精煉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歎為觀止。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温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愛心,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我們做一個會愛的人吧!自尊、自立、自強、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立、自強、抗挫的風帆,更加從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裏!

感恩,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今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2

今天,我觀看了一橫老師《感恩教育演講》的一課,令我關注並體會到教育孩子的祕訣。

一橫先生的感恩教育演講,演講很感動,很激勵,看到我和孩子都哭了,想想現在的孩子都活在父母的呵護中、開心中、理所當然中,有幾個孩子學會理解、學會感恩?

“如果生活是一條船,感恩父母的心,則是讓船前進的槳;如果生活是一片樹林,感恩父母的心,則是這片樹林裏的花朵,如果生活是一條河,感恩父母的心則是河中美麗的浪花……”感恩的思想可以淨化我們的心智,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明媚陽光;你若只知一味的怨天尤人,其結果也只能是萬事蹉跎!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出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心中培養一種感恩思想,那麼就可以沉澱出許多浮躁,不安,消除許多不滿和失意,因為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便會將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實踐於生活中,同時感恩也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更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能讓你的生命變得無比珍貴,更能讓你的精神變得無比崇高!感恩使我們身心變得更加健康,使世界更加和諧。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3

上週一學校有幸請來了心理諮詢師石凡老師給我們講課,主題是“感恩我們要行動”,是一個“惜福感恩”勵志報告會。在我們熱烈的掌聲中,石凡老師走進我們的視線,並開始了她精彩的演講。

會場開始有些喧鬧,漸漸地,在老師激情高昂的言語中,在老師悲痛欲絕的故事中,在老師深情實感的傾述中,所有人停止了他們的不專心,開始融入這讓人感動的場景中。

當老師問我們是否經常對家長髮脾氣,是否對家長有諸多抱怨,是否從來沒有對家長説過一句“謝謝”或“對不起”。在老師的嚴厲的指責下,在老師的沉重的教誨中,在自己深深的反省中,我們流下了後悔的眼淚。

當開始進入家長和孩子互動的活動時,現場一片哭聲,孩子們撲在親人的懷中放聲大哭,家長們默默流着感動的淚水。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深深的體會家長、老師的辛苦,他們心中的委屈,他們辛勞的付出,應該得到最真摯的回報。兩個小時很快過去了,我哭了,媽媽哭了,高老師哭了,所有受感動的人都哭了。

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做人要有責任感與使命感,要想成功就要付諸於行動,要帶着感恩的心回報所有愛我的人。

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所有愛我和我愛的人。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4

看完了于丹教師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之後,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心存感恩、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一切愛我們的人!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教育,都是盡心盡力的,不惜任何代價的。可我們是怎樣對待我們的父母的呢?我們只明白索取,覺得父母給我們的一切都是應當的,可我們又給了父母什麼呢?同學們,你為下了班的父母端過一杯熱茶,還是為父母洗過一次腳?記得民間有一句俗語: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動物都懂得感恩的含義,何況我們呢?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教師、朋友、和幫忙過我們的好心人,也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特別是我們的教師。教師您每一天都在默默的奉獻着,為班裏的事情操心着,多累呀!您從來都沒有抱怨過,我們還是總惹您生氣,不好好學習。教師您辛苦了!我們以後會好好學習的,不會惹您生氣了。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要學會感恩去報答,感恩是沒有界限的!讓我們每個人都報有一顆感恩的心吧,世界將變得更和諧,更友善!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5

今天,非常有幸地觀看了于丹老師《感恩教育》專題講座,她那温和慈愛的笑容感染着我,那娓娓道來的教導也震撼着我的心靈。

從前,我總認為感恩是長大以後的事,其實非也,感恩應從點滴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于丹老師強調:在我們中學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課中,不僅僅是學習,還要懂得怎樣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習慣,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懂得很好的處理一些人際關係、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等。

于丹老師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在我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幾乎都由父母包攬,即使洗衣服、洗碗這樣的小事都從未做過,從未給父母分擔過任何家務。記得小學時,為了參加學校的野炊活動,我們全班每位同學都在家練習了做菜,野炊那天,別説還真是色、香、味俱全,這説明我們具備基本的勞動能力,卻沒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勞作過。

觀看于丹老師的講座,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中學生,如何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則是最重要的:在家,我們應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父母工作辛苦時,要關心體貼父母,比如給父母倒水、擁抱、洗腳等,讓父母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愛。在學校,要尊重老師,上課要認真聽講,作業及時完成。老師站着講課本來都很累,我們再不認真聽,真的是對不起老師。我們要用自己最好的成績來回報老師、感恩老師。將來在社會,我們才能感恩培育我們的父母、老師及祖國。

讓我們伴着愛成長,讓感恩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一刻做起,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6

今天對我來説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今天我看了一堂名為《感恩教育》的講座,它對我有很深的觸動。講課的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大樹和男孩的寓言故事,大樹為了男孩能交學費、買玩具、蓋房子、娶媳婦、增遠見而貢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想到大樹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不正如大樹那般的默默為我付出嗎?

想着想着我的思緒漸漸的回到了過去,記起很多和爸爸媽媽間的往事。每當我生日時,父母都會陪我過生日,但在我開心的點燃蠟燭的時候卻不曾想到多年前的那一天卻是媽媽的受難日,媽媽在那一天冒着生命危險生下了我並開始了永不停歇、不求回報的付出。還記得在我摔倒時是父母趕緊把我扶起並鼓勵我勇敢的向前走;還記得在我生病時是父母焦急的送我去醫院並默默的陪我到最後一滴鹽水掛完;還記得過新年時是父母陪我買新衣服,從鞋子、襪子、褲子到上衣,別人有的我也都有,父母從不讓我失望……可是,父母為我做了那麼多而我卻為他們做了什麼呢?“好嘮叨、真煩”、“不要你們管”,這一句句不經意的話卻深深的傷害了父母的心。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正為本孝為先。原有陳元帥為母洗腳、周總理替母餵飯,現有田世國瞞着家人捐腎救母、賴東進討飯養父母,還跪着喂他們吃飯。孝道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應該是社會上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這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

“天上的星星不説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耳邊不知道什麼時候又響起了這首歌,聽着聽着我慢慢的閉上了眼睛,輕輕抬了頭,緊緊握住了拳頭,那一聲發自內心深處的話語以我最大的聲音呼喊而出:“媽媽!我愛你!……”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7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 《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

我看完後,覺的我們不應該浪費,因為山區的孩子很苦,我們現在都不愁吃穿,要什麼玩具都拿錢買得到,壞了也不會去修,這很浪費,也缺少了自己做玩具的動手能力。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大多數時間都是電腦,電視陪着,這樣不好,我們要多出去走走看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後又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後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8

她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孩,4、5歲時,去一棵大樹下摘樹葉,拔樹枝玩,有時他不高興了,就會在樹上刻字。到了小學時期,孩子來到樹下一臉不快樂,大樹就問:“孩子啊,你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嗎?”

孩子説:“你看別的孩子有足夠的學費,有錢去買玩具玩,而我卻沒有。”

大樹説:“那這樣吧!你摘下我的果子去賣錢,就有交學費和買玩具的錢了。”孩子高興極了,每年秋天都來摘果,然後就不來了。到了成年階段,孩子又回到樹下開心不起來,再也結不出果子的老樹問:“孩子,你把書都念完了,還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啊?”

孩子説:“你看我的同齡人都有家了,可我沒房來迎接我的新娘。”

老樹説:“你看,我有很多又大又壯的樹枝,你能夠把它們砍了然後去蓋房。”孩子聽了立刻砍了老樹所有的樹枝走了。孩子到了中年時,又一次不開心的回到老樹下,樹幹問他:“你又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啊?”

孩子説:“我總要看看遠方吧!我的朋友都飄過大海去了遠方,而我卻不能。”

樹幹想了一會兒説:“你能夠砍了我的樹幹,做一個木筏去遠方。”孩子聽了興沖沖地把樹幹砍下拿走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頭上長出了白髮。一天,他來到樹前,樹根説:“我沒了果子,沒了樹枝,沒了樹幹,你就不會再陪我了吧?”

孩子説:“該去的地方我都去了,此刻,我就想陪着您曬太陽。”

其實,我們的父母一向像這樣滿足着我們,我們要抱着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父母,讓他們也體會到真正的幸福!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19

高山感激的身上的每一粒灰塵;江河感激懷中的每一滴水珠;穀穗感激太陽的映照,也感激大暴雨的身心的洗禮:垂柳感激春風的和熙,也感激秋露的凌冽。大家感激協助大家的人,一樣也應感激擊敗大家的人,大家感激身旁的一切。

感激父母

媽媽如初春中的細雨,滋養着花朵,澆灌着大地,大家吸吮着細雨健康成長;爸爸如秋天裏的輕風,吹黃了大地,吹金了水稻。大家獲得了大豐收的豐碩成果,父母給與大家性命,耗盡她們較大 的勤奮給了大家幸福快樂。

以前周總理去世了父親流鼻涕,現在田世園正在捐贈腎救母。這是為什麼?由於她們明白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

感激當然

在大城市的鋼筋混凝中,翠綠色僅有道旁樹,但早就被塵土吞沒了輝煌。每日身背厚重的揹包,應對着新科技的輻射源,少年兒童早就迷途了自身,使我們返樸歸真,領略到當然的風彩。只需攜帶一支筆,一個本子h。我用那幸福的雙眼去斬獲巍巍的大山,廣闊的江河,我用那機敏的兩手去描繪自然界的贈予,用最鏗鏘有力的響聲高喊:感謝你,當然,給與我這般美麗的禮品!

説白了的幸福是有着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幸福的家中,一幫你信任的盆友。我感謝父母無私的獻身,感謝盆栽朋友的純真友誼,我感謝自然界的禮物,我感謝身邊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0

在黑龍江七台,由於丹老師為我們講了《感恩教育》,它一共分為四段:第一段,培養孝心;第二段,培養愛心;第三段,培養自立、自強、自信;第四段,教育我們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在講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樹和男孩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孩男孩就好像我們,不斷的依靠父母。大樹好像不斷被依賴的父母。它為男孩失去了果子和樹枝,付出了所有。

我們也應該為父母付出些,就像漢文帝劉恆那樣。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牀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牀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牀邊睡一會兒。他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這也是感恩。

還有雞蛋、胡蘿蔔、幹茶葉的故事我也倍受啟發。

在故事中,鍋中的沸水是我們在人生中的逆境,而它們是經歷挫折的人。

雞蛋它雖然只是用了薄薄的蛋殼保護了自己,但它樂觀向上,並沒有被挫折打敗,而是經過了受挫的過程,使自己變得強大了。

胡蘿蔔剛開始也堅持自己的想法,可是它並沒有保持下來,直到最後,它被挫折打敗了,變成了一灘軟塌塌的胡蘿蔔泥。由於它半途而廢,所以我們不能像它這樣。

而幹茶葉與它們都不同,它不僅堅持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它最終改變了逆境,使沸水變成了茶水。

我們應該學習雞蛋或幹茶葉,沒有被沸水改變。在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人應該堅持不懈,改變逆境。這樣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這兩個藴含哲理的故事,加上于丹老師精彩的講説,使我懂得了,人不光是要學習,也要感恩,理解他人,使自己更加充實。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1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充實了自己的人生!

節目中主要講了四個方面: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和自信?四、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的講話極富感染力,所説的話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她精煉的語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人歎為觀止。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無限的思考:孝,是一句温馨的話語,揉搓父母疲憊的心;是一把親切的嘮叨,分擔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釋父母的情懷。讓我們做一個會孝的人吧!愛心,是患難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讓我們做一個會愛的人吧!自尊、自立、自強、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讓我們在面對人生的荊棘時,揚起自尊、自立、自強、抗挫的風帆,更加從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裏!

感恩,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總能引起人們的遐想,今天我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們做一個感恩的人吧!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2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傷心,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我以後回想周杰倫的這首《聽媽媽的話》中唱的一樣,不讓她受傷,而且要保護她,我看到了媽媽額頭上的被歲月無情的刻上那一條條裂痕,我的心如刀絞般的痛。我知道我的快樂是建立在媽媽的痛苦之上的!我後悔當初自己的所作所為,媽媽為了我含辛茹苦的操勞着。想一想,父母為了我有出息多麼不容易,風風雨雨,吃苦受累,從不言語,快把以前的我丟棄!

愛需要表達,就像耗電太快的電器,每日都得充電,愛,是一種勇敢和智慧的藝術!媽媽,燭光裏的媽媽,兒子一長大,我會保護你的,直到永遠!

從小,我就很愛我的爸爸。爸爸,小時候我常坐在父親的肩頭,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是那登天得梯!我的爸爸雖然很嚴厲,但是他對我的愛是如大山般的父愛,他很愛我。但他對我的愛不是那種溺愛,我很愛他,也很怕他,但是隨着時間齒輪的動,我變得不可思議,甚至有時對我最愛的人產生恨意,很他不給我留面子,但是現在我知道了:父愛和母愛是偉大的。看着父母那日益消瘦下來的身軀;我不由得心顫了一下,我要發奮。為了我,也為了家人,我不會讓父母的辛苦白費的!

親愛的爸爸媽媽,兒子已經長大,我懂得你們的用心良苦,女兒會對得起你們的!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3

我和兒子一起看了湖北電視台播放的于丹老師的感恩教育講座。感恩教育的信息非常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于丹先生的講解非常透徹,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教育,也給我們的父母帶來了啟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該節目講述瞭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和愛心,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和自信,並提到了我們的家庭教育問題;只知道該問什麼、不知道該付什麼、只知道該愛什麼、不知道該愛誰是當前獨生子女的常見問題;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就是讓他們知道在這個社會裏,不僅父母愛他,還有很多人關心他。要讓別人關心自己,首先要關心別人,給別人愛。“在家庭中”;仁愛;是人類最燦爛的天性和最高尚偉大的品德。要教兒子做人,首先要給他一顆仁慈的心。從小就給予孩子同情和憐憫,是培養他善良和仁慈的第一件事。兒童最初的同情心和同情心是成人同情心和同情心的反映。因此,父母對他人困難的同情和痛苦的言行會深深地打動孩子的心,感染和喚起孩子對他人的關心。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父母對孩子説:“孩子們;看,那個阿姨抱着她的弟弟多累啊。讓他們坐在那裏,“經常讓孩子們看到大人是如何同情、關心和幫助他人的,這是培養孩子良好素質的最好方法。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以身作則,善待父母和朋友,然後他們可以慢慢地引導孩子。如果他們的孩子有問題,你的批評和教育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好。”孩子們認識並糾正錯誤。此外,你經常説你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慢慢地發現孩子真的會改變。此外,孩子們通常會學習你的行為,他們會變得非常關心和負責。隨着孩子們的成長,我們應該逐步擴大教材,教孩子們愛家鄉。熱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愛勞動、愛事業、愛生活、愛點滴培養、言行引導、仁愛博愛、人道主義道德,將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並隨着孩子的成長而不斷擴展和提升。

孩子的愛是温柔的。如果你關心它,它就會長大。如果你忽視它,它就會枯萎。如果你打它,它會死的。如果你想有一個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在生活中培養和照顧它。十年樹百年人,教育和培養孩子的愛心和羣體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探索與研究。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家長都把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愛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世界一定會越來越完美!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4

聽完姚晨的講話後,我深受感動,恨自己不能用華麗的語言來描述我當時的心情。我深情地閉上雙眼回想以前那個不懂事的我,後悔不已。

父母對我們很親切,可我們卻處處與父母為敵,連烏鴉都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難道人類就不知道嗎?不,不是。而是現在家裏都是“獨苗”,所以父母對子女寵愛有加,所以使子女們不懂父母的辛苦。“你愛你的父母嗎?”

“愛——”我們表面上這樣回答,可心裏想的卻是相反。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你給父母洗過腳嗎?我們這些小學生很少關心父母。我們為什麼對父母這樣冷淡?我們的爸爸媽媽每天辛苦上班,而我們又不掙錢,還是家裏最大的一筆開支,天天看見爸爸媽媽辛苦的身影,我們卻連一句“您們辛苦了!”都不説不出口,現在想想真是太對不起他們了,我心裏酸酸的,今天回家,我要為我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對他們説:“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秋日暖陽照在臉上,心情變得那麼陽媚!剛剛聽了一場感恩教育演講,深受感動!我心好似擰在一起,怎樣也解不開!我想對爸爸媽媽説:“親愛的爸爸媽媽啊,十一年,您們辛苦啦!原諒女兒以前的不懂事吧,讓我在今後的日子裏好好報答您們,彌補我以前的過錯。”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5

今天,我讀了于丹的專題講座,感受很深。

于丹先生在講座中主要強調,我們的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同時,也應該懂得孝順父母、尊重老師、關愛他人,讓每一箇中小學生在道德上得到發展,在智力和身體上全面發展。

于丹先生首先談到了“孝道”。孝道是中國文化傳統所倡導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道和孝道。感謝你的父母,尊重你的老師。孝道不僅是一種外在要求,也是一種內在責任。

然後談談“仁”。仁愛就是學會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係,充滿愛心,善待他人。這部三個字的經典名著説:“我不知道;在人類生命之初,人性是善良的。性質相似,習慣相去甚遠Rdquo意味着當人們剛出生時,他們的天性善良,氣質非常相似,但隨着生活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慣都會有所不同。教孩子與他人和諧相處,理解一個人的痛苦,與兩個人分享,痛苦會減少一半。相反,與兩個人分享一個人的快樂,快樂會增加一半。與他人溝通,多關心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成長。

最後談談自力更生、自強不息和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將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兒童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們的經驗和理解。不要拘泥於規則和步驟,而是要學會在這個混亂和嘈雜的社會中找到有效的信息。

經過於丹先生的授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學生來説,最重要的是不要學習。首先要學會成為一個天才。如果他們不能成為一個人,即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很好,他們也不會成為一個健全的人。

當我想到自己時,有時我的父母督促我學習。我總是太羅嗦了。有時他們讓我做我能做的。我總是不情願。當我想到這一點時,我不禁感到非常內疚。我不知道我的父母為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和痛苦。我不懂感恩。他們總是讓他們生氣和悲傷。這太不合適了。在那裏,我想對我的父母説:我錯了。我以後會聽你的,尊敬你,報答你的養育之恩。

在我未來的生活中,我會改掉以自己為中心的壞習慣,與同學們快樂地學習,確立自己的崇高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成為優秀合格的人才。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6

今天上午八點零五分,我和媽媽看了威海公共頻道播放的《感恩教育》,這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于丹教授講的,有很多地方讓我很感動:

首先,田士國捐腎救母,田士國説:“母親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我應該做的。”看到這時,我想我一定要孝敬父母,盡孝道;

其次,于丹老師還説要有愛心,怎樣才能做到有愛心呢?只要我們做到關愛別人,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就可以了,孔子常説“仁”字,仁的意思是什麼呢?它是説二個人之間的關係,如果你沒有了朋友,你長大就會感到孤獨,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團結同學,多交朋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另外,于丹老師還講了人的一生成長需要的三個階段:學業,閲歷,人格,學業在學校裏就可以完成,閲歷和人格需要自己的辛苦努力才能夠達到,我想,我一定要有恆心,有毅力,最後才能夠達到我的目標。

第四,把雞蛋、胡蘿蔔、茶葉三樣東西分別放在一個平底鍋中,用同樣的温度加熱,到一定的熱度的時候三樣東西發生了變化,我們應該像茶葉一樣,尋找自己的方式,適應社會,成全社會。

説了這麼多,通過今天的觀看,我還是想對我的爸爸媽媽説:“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7

今天早上,我看了于丹老師關於感恩教育的電視節目,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于丹老師説了捐腎救母的故事。有一個名叫田世國的人,他的母親得了尿毒症必須換腎,田世國決定把自己的腎換給母親,以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多麼令人感動啊!

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要孝敬父母。小羊有跪母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父母是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人,他們為我們的學習操勞,為我們的生活奔波,為我們的一切而辛苦了一輩子。我們應該要感恩偉大無私的愛。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吧!

廣東汕尾陸豐市益智學校三年級:李威曄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8

山峯感激身上的每一粒塵土;江河感激懷裏的每一滴水滴;麥穗感激陽光的照耀,也感激暴雨的洗禮:楊柳感激春風的和煦,也感激秋霜的凜冽。我們感激幫助我們的人,同樣也應感激打敗我們的人,我們感激身邊的一切。

感激父母

母親如春天中的細雨,滋潤着花兒,灌溉着大地,我們吮吸着細雨茁壯成長;父親如秋天裏的微風,吹黃了大地,吹金了稻穀。我們得到了豐收的碩果,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用盡他們最大的努力給了我們幸福。

前有周總理失父痛涕,今有田世園捐腎救母。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懂得“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

感激自然

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綠色只有道旁樹,但早已被灰塵淹沒了光輝。每天揹着沉重的書包,面對着高科技的輻射,兒童早已迷失了自我,讓我們返璞歸真,領略自然的風采。只需帶上一支筆,一個本子。用我那美好的眼睛去包攬巍峨的高山,遼闊的江河,用我那靈巧的雙手去抒寫大自然的饋贈,用最嘹亮的聲音高呼:“謝謝你,自然,給予我如此美的禮物!”

所謂的幸福就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美滿的家庭,一幫你信賴的朋友。我感激父母無私的奉獻,我感激朋友純潔的友誼,我感激大自然的禮物,我感激身邊的一切!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29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懂得感恩就是幸福。就在這個週六,我觀看了于丹教授主講的中小學生人格教育之《感恩教育》,這使我獲益良多。

在第一講裏,于丹教授講述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和一棵蘋果樹,蘋果樹很愛這個小男孩,無條件地滿足他任何要求。但小男孩隨着年歲的增長,來找蘋果樹玩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後,在小男孩成為了一位老人的時候,小男孩才懂得蘋果樹對自己的付出。

聽了這個故事,我從而推想到父母對孩子的愛。那棵蘋果樹就好比我們的父母,他們什麼都滿足我們,可是我們卻驕縱,任性,從未去體會過他們的感受。回望自己的童年時代,父母和老師都有教育我們在家要孝敬父母,在校要尊敬老師。當時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愛,和想自己的孩子將來學業有成,能立足於社會。儘管他們每天工作早出晚歸,但也會關心我的學習情況。家裏雖然不是很富裕,但他們都會首先滿足我的學習和生活上的需求。所以我會永遠懂得父母對我的愛,是要用一輩子來回報的!

現在社會很多孩子都是侍寵生嬌,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根本不會有感恩和孝敬的心。有句口號:讓我們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德是排在首位。教育好有道德的孩子,父母的職責是很重要的,所以作為家長,在日常生活多抽時間和孩子交流溝通,不但要正確引導灌輸父母孝敬長輩的心得,還要多聆聽孩子的心裏話,走入他們內心世界,讓他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真誠的愛,是發自內心。

看完了講座,我受益匪淺。學會感恩,學會自信,學會自強,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0

今天晚上,吉林省教育頻道播出了于丹老師《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的講座,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學會感恩、學會獨立、學會面對挫折。

講座中,于丹老師引用了論語裏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對於任何知識,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歡它的人,喜歡它的人不如以它為快樂的人。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去做我就會成為一個快樂的學生。

于丹老師還給我們講了許多現實生活中的故事。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學會如何面對挫折。故事中説有這樣一對兄弟,他們靠賣陶罐為生。有一天,他們裝了滿滿一船的貨物,想去大海的對岸賣陶罐,但途中遇到了巨浪,陶罐全都碎了,哥哥哭起來。弟弟獨自一人來到街上,他發現這裏的人都在裝修房子,街上有很多商人在賣建築材料。回來後他就把所有的陶罐砸得粉碎,對哥哥説:“咱們賣馬賽克吧!”沒想到,賣馬賽克掙的錢比賣陶罐還多。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只有靈活運用自已的思維方式,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懂得了,做人要學會感恩,學會獨立,學會面對挫折,學會承擔責任和愛。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1

今天,按照學校要求觀看了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講座。于丹老師主要講了兩個主題:一是感恩教育,要培養孩子的孝、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懂得承擔愛與責任;二是人格教育,要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在社會交往中獲得自信與愉悦,成就別樣的人生。

類似講座聽了不少,聽時熱淚盈眶,心潮澎湃,過後,依然迷茫。一直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比任何一項任務都要艱難,這不是一個模具的誕生,這是一個生命的成長,結果莫測。就象我們雖已為人妻、為人母,依然無法預知自己的將來一樣,我們亦無法預知孩子的將來。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力所能及的硬件環境,給他愛,盼望着他無憂無慮的成長。沉思後,還是擠出些體會來。

體會一:教育趁早。“孝為德之本”。中國幾千年來世代相傳一個“孝”字,孩子雖然不能完全體會到做父母的苦心與奉獻,但至少從懂事就應該明白好吃的父母都留着給他吃的小道理。就象于丹老師講的故事一樣,一棵樹把果子、樹枝、軀幹都給小孩子拿去,就象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孩子遲早會悟的,只不過早悟、早獨立,晚悟、自哀傷。而我們做父母的也是,早悟,早教他獨立,晚悟,對誰都是一種傷害。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在孩子這張白紙上你起筆越早就竣工越早。

體會二:放手是愛。懷胎十月,常常捧着本書看咋當媽,還興致沖沖買了個琴,自我修煉點音樂素養,自然胎教是少不了的。呱呱落地後,真是捧着、抱着,恨不得天天含在嘴裏、揣在懷裏。直到現在,俺的長輩們都説:“看寶兒,真穩,學走步時一邊走一邊自己喊慢慢慢。”和寶兒一起走在大街上,二年級的小夥子了,快到我肩頭,我還有太多的不放心,忍不住都要拉着他的手走。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太乖,太循規蹈矩,做事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下一代不能再重蹈覆轍。有一天,聽寶寶説,他能自己打飯、自己睡覺、甚至能開導小朋友解開心中的難題,我滿是意外。所以,母愛,太多,就是溺愛,牽手是愛,放手亦是愛!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2

看了于丹老師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節目後,我不禁思考,感恩,到底是什麼呢?

感恩,顧名思義,就是感謝別人給予的恩惠。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學會感恩,常懷感恩之心,是進步與文明的體現,是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根基。值得感恩的不僅僅是對上蒼,我們對父母、親朋、同學、社會等等都應始終抱有感恩之心,我們的生命、健康、財富以及我們每天享受着的空氣、陽光、水源,都在我們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經請人在自己的乞討用的牌子上這樣寫到:“春天來了,而我卻看不到她。”我們與這位盲人相比,進一步説與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這樣快快樂樂地活在世界上,誰説不是一種命運的恩賜,我們還能時常憤怒得發抖而總去抱怨命運給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嗎?所以,儘管苦難不能忘記,罪惡必須得到懲罰,但我們也的確應常懷感激之心並努力回報那些給予我們恩情的人。

花兒,你要感謝小草,是它願做你的陪襯品,襯托了你的五彩繽紛,小草,你要感謝大樹,是它願做你的替代品,為你遮擋了洪水侵襲。大樹,你要感謝大地,是它願做你的滋養品,給了你肥沃的土壤,能讓你在這片黃土地上點綴自己的色彩。

早上,國旗下講話的老師向同學們述説感恩的知識。人們幫你,你要感恩,花兒為你綻放甜美的笑容,你要感恩;新鮮的水果為你解渴,你要感恩。我們要帶着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你才會更受尊重。

感恩,一個熟悉的字眼卻又不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我感謝父母,生我養我,給了我家庭的温馨;我感謝老師,教育我輔導我,給了我淵博的知識;我感謝周圍的每一個人,給了我人間的真情、友情和親情。

一顆感恩的心永存人們心間,它是黑暗中的火焰,給人們光明;它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給人們滋潤;它是沙漠中的一弘清泉,給人們期待。俗話説得好:“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有的人甚至説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報恩的。我贊成他的觀點,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我們一出世父母就有恩於我們,我們要懂得以德報德,以恩報恩,讓恩情融入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靈變得更加温暖,讓世界多一份愛,恩情滿天下!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而不要成為那冷酷無情的動物,感恩是人類的傳美德,讓我們把這美德代代相傳,讓世界充滿愛!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3

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還是成年人,人格健康總是人生的基石。人格包含:堅強的意志,敢於拼搏的勇氣,寬容、謙虛、善良、自信心、交往能力,獨立生活能力,自制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高尚的品質等等。一個人人格健康,猶如擁有一片沃土,它會使每一粒知識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如一個人人格不健康,它的內心猶如一片荒漠,即是給它栽上豔麗的花朵,隨着時間的推移,它也會凋謝。所以,一個人只有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擁有健康的思想,才會清楚地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人生位置,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一碗米的價值因人而異,一個孩子的空間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師和父母能夠幫助他發現最大的價值空間,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來認知自己的生命。

于丹教授説得對,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了我們的不朽,我們的墓誌銘。觀看于丹教授的講座,讓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種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己幸福的路。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寬恕自己,學會放棄,坦然與淡定地面對這個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遺憾。寬恕他人,更需要一種無畏的胸懷。這時,你會發現,身邊充滿了真誠、熱情和信賴。

都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只要我們從中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終身享用。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4

週六的上午,我收看了由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老師講的《感恩教育》,這個講座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1、孝心。孝心是一個人的重要品格,如果沒有孝心不管這個人多麼優秀,他一定會被社會淘汰。在2004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中的田世國,因為他的怒親得了很嚴重的病,必須做植腎手術,田世國偷偷的把他的腎捐給了母親。還有賴樂進,他的父母都是盲人,他上學從不曠課,放學回家後他就跪着喂父母吃飯。正是于丹老師所説責任是一種外在的要求,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願望。

2、感恩的信。在這個方面于丹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孩子在小時候總是在一棵大樹底下玩,大樹也很高興,可隨着孩子的成長,孩子需要的越來越多,大樹也不斷滿足孩子的要求,當孩子已經老了,大樹已經變成了沒有用的老樹根,這件事告訴我們人要有感恩的信。

3、自強、自信。自強、自信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比如説登山,也許在登山的途中你會受傷,但如果你要堅持下來,到達山頂的時候,你會真正的感受到“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的含義。我們要記住這世上知識很重要,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經驗,比經驗更重要的是悟性。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5

11月4日週日上午,我在法制頻道收看了于丹老師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這一欄目。

節目一開始,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三個故事。其中,《過獨木橋》這篇故事最讓我深有感悟:

一次,一位大學教授帶着他的10名學生去過一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屋中的一座橋。幾分鐘後,他們輕鬆自在的順利通過了這座橋。過完這座橋後,教授便打開了屋裏的其中兩盞燈。發現這座橋是一個很狹小的獨木橋,獨木橋的下面竟然是鱷魚池,鱷魚池裏的鱷魚在池裏爬來爬去。這10名學生被眼前的一切全給嚇呆了。教授説讓他們自己過着獨木橋從回去,幾個學生卻誰都不願意。過了一陣子,其中3名學生站了起來,過了這個木橋。剩下的7名學生還是在那裏呆呆地站着。於是,教授又打開了其中3佔燈,學生們發現獨木橋四周原來都裝有防護網。於是有5名學生又重新站了起來,順利通過了獨木橋。而剩下兩名學生卻遲遲不肯過橋。

這就像我們的人生,剛開始當我們是一個嬰兒時是對夢想充滿着自信。成長到少年階段,你就有些失去自信,最後在工作上,一些難完成的任務,讓你選擇了退縮。就看你能不能踴躍跨出去。

我們還要學會感恩父母。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對她像伺候公主一般。一次,她媽媽的手不小心被開水燙傷了,當她把手伸給正在看動畫片的女兒時,女兒卻不耐煩的把母親的手推到一邊,説:“幹什麼,沒看見我在看動畫片嗎?別煩我!”

父母供你吃穿養活你這麼多年,我們要學會感恩他們,要報答他們。

在人生道路上,要學會善於和他人交往,這是給你邁出自信的第一步。交往相處當然是你、我兩個人,所以要學會“仁”。“仁”這個字意思是兩個人之間的仁愛和不仁愛關係。

人的行為將會決定人的生活和人的命運,從小我們就要養成自強自立的好習慣。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會感恩,報答祖國吧。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6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于丹老師專題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才恍然大悟,學習固然重要,可比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感恩,學會做人!感恩你我他,將快樂裝進口袋。

其實現在的我都莫以為然的接受了長輩那無限的愛,卻忘記了自己因有的職責——感恩他人,早已把感恩從心靈深處擠走,把那無限的愛視為理所應當,當看了于丹老師專題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才知道我錯了,我在希望別人給予時,沒有動自己的感恩之心,就像于丹老師説的故事一樣“一個小女孩在看電視,她的媽媽手受傷了,拿給她看,她一手推開了媽媽,説;別打擾我看電視!”就這一個我們以為一個微乎其微的細節,卻傷害了我們最愛的媽媽,其實完全可以換種方式,温柔得吹吹媽媽的傷口,問一問還疼不疼?其實這樣的小動作還有很多,都發人深思。我們也曾有過許多這樣的案例,媽媽的嘮叨,爸爸的嚴厲,都是為了誰?在所有人心裏都是嚴父慈母,我也不例外。媽媽總是順着我的性子,那代表性的嘮叨也尾隨其後,當我難過時會安慰我,當我失敗時會鼓勵我,當我受傷媽媽比我更痛苦;爸爸不會跟媽媽一樣噓寒問暖,但那嚴厲的神情中流露出愛,至今我還記得那天,我被一個男生欺負了許多次,爸爸忍無可忍,星期五爸爸找到他和他的家長處理了這件事。以前我還以為他們不在乎我,甚至還發過脾氣,現在想想真是可笑之極。我想感謝親愛的爸爸媽媽,是你們生了我,撫養了我,呵護了我,沒有你們就沒有我。

我還有感謝教育過我的人,感謝幫助過我的人,感謝傷害過我的人。

感恩你我他,路漫漫,要經歷的還有很多,先學會感恩再説。

感恩教育觀後感 篇37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十分有感觸。他教給我很多對我有幫助的人生道理。

節目的開頭講的是一個小故事。把父母比喻成大樹,小孩每天去大樹下玩,可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説:“別的孩子都上學了,並且有好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説:“你把我的果子賣了,你就有玩具了。”以後每年秋天孩子才來。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説:“別人都有房子,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我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幾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説:“別人都飄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説:“你可以把我的樹幹砍了,做獨木舟。”中年人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後來,中年長出了一根根白髮,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吧?”這個人説:“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

這正是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又不求回報的養育着我們。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有孝心,有愛心,有自信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