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迢迢牽牛星》課文(七年級上冊)

《迢迢牽牛星》課文(七年級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W 次

 原文:

《迢迢牽牛星》課文(七年級上冊)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

牽牛星啊,你看起來這樣的渺茫

你可知對岸純潔的織女在遙望

她伸出纖細潔白的雙手

辛勤工作在織布機上

埋頭整天也不能織成布匹

思念的淚水沾濕了衣裳

清清的天河其實並不深

可我們相距卻是那麼漫長

碧波盪漾的河水讓我們相隔

我們只能含情脈脈地無語心傷

 鑑賞:

這首詩,整體來看是從織女的角度寫。詩一開篇,先寫織女隔銀河悵望對岸的牛郎。“迢迢”是織女心裏的感覺,情人眼裏的咫尺天涯。牽牛郎,既是“河漢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漢女”心中的牛郎。這第一句是立足織女的感覺來寫,第二句才正面寫織女。這一二句詩就為後文的種種場面描寫、情思描寫而張了本。“皎皎河漢女”是寫景也是寫人。“皎皎”不僅寫出了銀河的清亮,也是為後文的“清且淺”做鋪墊,同時也寫出了織女整體形象的嬌美姿態。

接下來,“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詩句,是描寫織女手的特徵、勞動的情景及其勤勞的形象。“纖纖”一詞,寫織女手的形態,纖細柔長。“素”字寫出織女手的顏色,白嫩嬌美。“擢”一個動詞,寫出織女伸手擺動的勞動姿態,嫻熟優美。“札札”疊詞寫出織女織布時不停的織機聲,一個“弄”字形象地寫出了機梭在織布機上的飛動,同時也寫出了織女織布動作嫻練和純熟。“纖纖擢素手”寫得如見其形,“札札弄機杼”寫得更如聞其聲。這兩句詩不僅寫出了織女的姿態美,也意在寫出織女的勤勞形象,更意在寫出織女因牛郎不在身邊的孤寂苦悶心情

詩的五六句“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寫織女織布的結果和織布時的情態。織女雖然整天在忙碌地織布,結果卻“不成章”;她整天鬱悶不樂,淚流如雨。織女勞而無功,眼淚如雨,什麼原因造成的?原來是織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緣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詩明寫織女,卻暗聯牛郎,意在點出織女的心理活動,説明織女無果的原因。這兩句詩,也意在寫出織女因愛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是寫景句。“古詩十九首”擅長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過景物描寫來表達情緒,從而達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詩中寫的景,“河漢”既“清”且“淺”,而且也相距“復幾許”,並不遙遠,本可以涉足而過,但為何織女反而感到“迢迢”呢?原因是“思情”的緣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勝天涯。這樣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織女的情緒,更有力地強調了織女離愁別緒的哀怨。借景襯情,借景寫情,景語即是情語,從而使詩具有意想不到的藝術魅力。

最後兩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詩句強調織女與牛郎雖只隔一水間,卻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來表達心中的渴念和愛慕情意。“盈盈”“脈脈”兩組疊詞的運用,更突出地表達了織女對牛郎之間的纏綿情意。詩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盡而意無窮,留下無限空間,讓讀者去思索、去想象、去體味,“河漢女”在愛情上的愛慕、思念、渴望的甘苦。正如古人讀“古詩十九首”時的評語那樣:“詩思深遠而有餘意”⑵。

《迢迢牽牛星》看似寫神話傳説,看似寫天上的愛情悲劇,而實則是人間愛情生活的真實寫照。此詩產生的年代,正是社會動亂時期,男子從征服役,人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別,尤其給勞動婦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雙重痛苦。夫婦久別是她們的生活,離愁別恨是她們的伴侶,夫婦團聚就成了她們的嚮往。此詩抒寫的就是這樣一種思想感情,這樣一種社會現實。

這首詩在藝術特色上為表達天上悲情人間寫照的主題,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首先,運用浪漫手法展開豐富的聯想。詩用浪漫手法借天上的故事來喻現實生活,抒發了織女的別恨哀怨及嚮往夫妻團聚的感情。詩的聯想也十分豐富,寫人、寫景、寫情、寫感,幾乎是句句明寫織女,而又句句不離牛郎。好似隨意而實則匠心獨運,“文温以麗,意悲而遠”⑶。其次,抒情和寫景的結合。詩不拘於神話傳説的故事,而立足於寫織女的感情。不僅通過織女悵望牛郎、無心弄機杼、泣淚落如雨、脈脈不得語等場景描寫來揭示織女的心情感受,抒發織女的離情別緒,也注意了和景物描寫結合起來,通過“皎皎河漢”、“清且淺”、“盈盈一水間”等景語的襯托和渲染,來達到抒發情感的目的。全詩似句句在寫景,又句句在寫情,情語景語融合無間。詩寫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卻又諧調一致,渾然一體。再次,詩的語言優美自然、精煉工切而又富於藴味。尤其詩中“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疊詞,不論是對寫景還是對抒情,都十分精練準確,藴味無窮,妙不可言。景新意深,全詩如行雲流水,自然流暢,不愧為古五言詩成熟之作。因而,古人在讀“古詩十九首”詩説:“學者當以此等詩常自涵養,自然筆下高妙。⑷”

⑴朱熹:《詩集傳》

⑵宋·何汶:《竹莊詩話》

⑶《中國文化小百科》

⑷宋·何汶:《竹莊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