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中文言文《出師表》教學反思

初中文言文《出師表》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2W 次

《出師表》教學反思一

初中文言文《出師表》教學反思

《出師表》是一篇上書言事的應用文,也是實用性很強的議論文。其中關於修明政治所作的闡述,對後世很有借鑑意義。這篇文章的寫作風格卻又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應用文迥異,作者以懇切的言辭,表達了真摯厚重的感情。多數學生是喜歡這篇課文的。除文中少數語句必須由教師解釋外,絕大部分語句可以讓學生對照註解,通過討論相互啟發,自行弄清大意。但文章內容上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學生往往把握不住;對於諸葛亮是怎樣突出他的論述重點的,學生更難以體會得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課文的重點、難點化成若干足以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並把這些問題按合理的順序編排,進而把學生的閲讀思考活動導向深人。

比如,我在上這篇課文前首先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表是古代臣民向帝王呈遞的公文的一種名稱。常見有疏表奏章幾種。本文為何用“表”這種形式?“表”具有什麼特點?課前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通過上網或閲讀歷史書籍查找有關資料回答問題。以下是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歸納整理出的答案:

表主要是用來陳情的。本篇是諸葛亮要出師北定中原前上給後主的表章,但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卻不同於一般疏表,它的特點是:1、內容上沒有陳述出師的利弊得失,而是追念先帝殊遇之恩,點明此次出兵非同一般,既是為了完成先帝統一天下的未竟之業,又是為了扭轉危急處境。全文有理有據、合情合理。2、表達方式運用議論、記敍,抒情相結合的手法使文章既有細緻的説明,又有感人至深的抒情。如勸戒劉禪説理深刻而充分,句句飽含着忠於先帝寄希望於後主的誠摯之情。

全文上完後,我又設計了這樣的作業:《出師表》中很多語句現在已經成了成語,如:三顧茅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計日而待、危急存亡、親賢遠佞等。哪些語句你最喜歡,試舉兩例,談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同學們在完成作業時,既對課文做了複習,又訓練了議論短文的寫作。

《出世表》一文的特點是在議論、敍事中包含着對蜀漢忠貞無二的深情。因此,理解語言的得體、含蓄,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學習此文的重點。在教授此課時,我抓住了這一重點,並圍繞重點設計了幾組思考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出師表》教學反思二

初中的文言文教學,看似教給了學生許多文言文知識,對學生來説,一提到學古文,從心裏就有一種害怕的情緒。雖然在新課程背景下,淡化了古文的翻譯。無論是在平時的教學中,還是在各類考試中,已不十分重視文言文的翻譯。但是,試想一想,如果學生連課文的基本語句的意思都搞不清楚,何談他們對文章的分析、理解?我上本課時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學習,有效的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1、組織同學在組內兩人一組,大聲對譯課文,互相質疑,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閲讀做了充分準備。

2、全班交流。在分組討論疏通文意後,指名學生翻譯。此時舉手的都是好學生,在他們釋義的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哪些句子字詞學生已掌握;哪些句子字詞學生還存在這困難,因為某些問題,對好學生都已成為困難,那麼這些問題更會成為差學生的困難。可在疏通文意後,教師再重點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這個方法,教師就為學生解決了疑難問題,化解了難題。

3、解決重點字詞,強化掌握重點知識

在指名疏通文意後,教師指名解釋黑板上板書的本課要重點掌握的實詞、虛詞的意義,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有能反映出本課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這一環節,教師應重點關注那些中差學生,讓他們多發言,回答正確的,多鼓勵、表揚,以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回答不正確的地方,教師應及時指正,引起學生的重視,最終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4、重視歸納,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積累了文言知識。

在古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一詞多義和多詞一義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指導學生歸納,就會變成千頭萬緒,學到任何時候,學生都會有知識零散的感覺,不會形成系統,更不利於遷移能力的形成。針對這一現象,教給學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歸納法。

針對初中學生學習興趣不能持久的實際,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維持其學習興趣。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摸到了索取知識的門徑,拿到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就會主動地去學習,從而養成習慣。養成了學習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將使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