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王韜五歲巧應對名人故事範例

王韜五歲巧應對名人故事範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9W 次

王韜,江蘇長州(今蘇州)縣人,出生於公元1828年,字仲鎪,又字紫詮、子潛,清代著名文學家。

王韜五歲巧應對名人故事

他五歲的時候,有一個“巧應對”的故事,反映了他非凡的才智。

王韜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機警聰慧,有過目不忘之能。兩歲開始識字、詠詩,三歲讀經書,到四五歲的時候,便開始博覽羣書,有問必答,出口成章,被時人稱為神童。

他五歲那年的`一天,他父親的幾位客人來到家中,聽説他五歲就有神童之稱,甚感驚奇,而且也半信半疑,便向他的父親提出,要一覽神童風采。

他的父親心中明白,這是客人不相信他兒子的才華,於是,便喚王韜出來與客人相見。

客人中有一個姓龐的學者,見王韜生得天庭飽滿,雙目有光,心中有幾分喜歡,便笑着順口來了個上聯:“魯男子”。

王韜則毫無拘束地立即對了個下聯:“徐夫人”。

從字面上看,這個下聯,已經對得十分工整了;而更重要的,是上下聯又各含一個鮮為人知的典故。先説“魯男子”,是在春秋戰國時,魯國有一個男子,單獨住在一間卧室中,在他的隔壁房間裏,也單獨住着一個寡婦。夜間,天下暴雨,兩房中間的牆受損害,那寡婦便來到男子住室,欲以身相托,那男子堅持不肯接納她。後來,人們便用“魯男子”稱讚那些在處理男女關係中以禮自持的男子。“徐夫人”,則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位姓徐的男子名叫夫人,當時燕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時,所用的那把匕首就是他獻的。因此,王韜用“徐夫人”對“魯男子”。客人們感到他小小年紀,對掌故如此熟悉,的確令人折服。

可是,又有一位客人覺得這次聯對可能是一種巧合,王韜正好知道這個歷史典故,便又對他説:“你還能另外對個下聯嗎?”

王韜説:“這有何難?”

於是又對了個下聯:“莽大夫”。

這“莽大夫”又是一個典故,是指西漢末的揚雄,原為西漢大臣,王莽篡朝後,他又在王莽所建的新朝稱臣,時人恥笑他沒有氣節,後人便用“莽大夫”專指那些沒有氣節的人。

客人聽了,這才對王韜的才思敏捷和淵博的歷史知識大加讚賞。

王韜九歲那年,參加童子試,以優異的成績考中貢生(即秀才)。他長大後,成了一位著名的學者,時人稱讚他作文章以“直抒胸臆,不假修飾”為宗旨,開一代先河。其詩的成就更為突出,當時的大文學家黃遵憲則稱之為:“凡意中所欲言,筆皆隨之,宛轉屈曲,天矯靈便而無不達。”其著作有《淞隱漫錄》、《弢園經學輯存六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