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合集9篇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合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43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合集9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端午節,大家都應該挺熟悉的吧。這個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民間傳統節日。而紀念的方式也有點特別,就是吃粽子。

姥姥住在她自己家,每當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去看望她。她坐在沙發上為我們包肉粽子。由於我的好奇心強,所以有時就看姥姥是怎樣包粽子的。姥姥笑眯眯的説:“為什麼總看我包粽子,是不是想學呢?”我點頭稱是。“那我就教你吧!”姥姥爽快的答應了。首先,準備豬肉、粽子葉、醬油、雞粉、鹽和糯米。先把豬肉切成一塊一塊的,用醬油、雞粉和鹽淹上。再把糯米洗乾淨,等豬肉淹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只見姥姥先把粽子葉折成一個不封口的三角形,放上糯米和豬肉,並一層一層地疊上去。再用粽子葉封上口並拿線紮緊就可以入鍋了。現在輪到我了,由於我是第一次包粽子,餡放得太多了,都被擠了出來,餡放的太少了,粽子癟了,線繃得太緊了,把粽子葉都繃破了。再包第二個時我就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慢慢包,終於包出一個和姥姥差不多的粽子。

在這個端午節裏,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端午節這天上午,我正在和妹妹做遊戲,突然發現廚房裏放着一些竹葉,媽媽正在忙着什麼。我沒有看明白,跑過去問媽媽,媽媽説:“今天是端午節,我正在做粽子。”我和妹妹高興的跳起來,大聲呼喊:“今天有好吃的嘍!”

過了一會兒,我又很好奇的跑到廚房對媽媽説:“媽媽,我也和您一起包吧!”媽媽撫摸着我的頭説:“先去把先去把小手洗乾淨,我來教你。”

我把手洗乾淨了,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粽葉,先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再把泡好的米和煮熟的小棗放在裏面,再把粽葉一圈一圈的包好。最後用細線把它捆牢。一個粽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拿着自己做好的粽子去給爸爸看,爸爸笑着説:“這個粽子要留給你自己來吃才有意義。”

過了好大一會兒,粽子才煮熟了。一大盤子的粽子都是圓圓鼓鼓的,為什麼只是我包的是軟軟扁扁的呢?先嚐嘗味道吧!怎麼跟水泡了似的一點也不好吃呢?我又嚐了一口媽媽包的,咦!為什麼味道不一樣呢?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這時我才明白爸爸為什麼讓我吃自己做的原因了。因為媽媽把勤勞和愛心包在裏面了,所以味道就不一樣了。

吃着香甜的粽子,聽着端午節的故事,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幸福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奶奶學習包粽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細繩、粽葉和調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奶奶先拿起一張粽葉,熟練地將粽葉捲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着,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時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麼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果。”聽到奶奶的話,我非常羞愧,臉紅得似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奶奶又耐着性子對我説:“天豪,彆着急,左手拿住粽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粽葉,再用右手將它捲成一個漏斗形。”奶奶一邊講解一邊示範。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於將粽葉折成漏斗形了。接着,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後,奶奶教我將粽葉層層包裹、穿過粽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這樣,一個不太似樣的粽子終於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奶奶還告訴我其他粽子的形狀和品種,在奶奶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着,奶奶將粽子放進鍋裏開始煮,等到屋子裏飄滿了粽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粽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奶奶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文化,如戲曲、剪紙、相聲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午日節等,聽説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我國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每到端午節,人們會買來菖蒲、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避邪。有的人還用它們熬水洗澡,聽老一輩説用這種水洗澡,夏天蚊蟲不叮咬,不長痱子。

端午節那天還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尤其能吃上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粽子有不同形狀的,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正方形的……粽子主要由粽葉、糯米包成,有的還會放點肉、紅棗、鹹鴨蛋黃等,使粽子的口感更好。

端午節最有趣的要數賽龍舟了。河面上一字排着十幾條龍船,每條龍船上坐着二十個划槳手,他們穿着整齊的隊服,手握船槳,蓄勢待發。而河岸上早已站滿了觀看賽龍舟的人。只聽一聲槍響,划槳手們一齊奮力向前劃,唯恐落後。船頭站着的隊長邊擂鼓邊喊着口令:“一、二……”隊員們士氣高漲,隨聲附和着。岸上的觀眾邊拍照邊聲嘶力竭地喊着:“加油,加油!”那吶喊聲一浪高過一浪。有的甚至追着自己理想中的龍船跑,那場面真是壯觀!

端午節不僅讓我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還讓我看到了賽龍舟的壯觀場面。這真是一個美好而有趣的節日,我愛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隨着夏季的熱風,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大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在遠古時期屈原對楚懷王忠心耿耿,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鑲王因聽信讒言將屈原流放,最後,自沉汨羅江。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所以,將飯糰用葉子包起來扔進江裏,演變成今日的吃粽子;百姓們還帶着自家的小船在江中尋找,打撈他的屍體,變成裏現在的划龍舟比賽。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比如:綁五彩繩,插艾草,喝雄黃酒……而我,最喜歡吃粽子這個習俗了。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媽媽總會用糯米包我最喜歡的粽子。媽媽先用兩片粽葉捲成一個漏勺形狀,再放一些糯米進去,因為我喜歡吃蜜棗粽子,所以,叫媽媽放進去一顆蜜棗在中間,然後,再用糯米蓋上,最後,在用粽葉的另一端封口,然後,用繩子綁好。好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現在,只需要放進鍋裏煮一會兒就好了。可是,看着容易做着難,在媽媽手中那麼聽話的粽葉和糯米在我手中忽然就變的不聽話了。我無論怎麼卷都卷不成漏勺那種形狀,最後,在媽媽的幫助下捲了一個漏勺,開始放米了,本以為會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卻那麼難。要不就是米從下面漏了,要不就是米放多了罩不住,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包了一個似粽非粽的粽子。當最後吃着自己的勝利品時,心裏那才叫一個開心。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要發揚下去。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事古人 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羣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這首詩所描述的正是我國農曆五月初五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的風俗習慣。而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也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不滿祖國被霸,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希望世人得以清醒。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子定為端午節。

説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了。每年端午節,我們家都會自己包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幾天,爸爸就會把包粽子的粽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豆子、排骨、臘肉等。接下來,就輪到媽媽大顯身手了。首先,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然後往粽葉裏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粽子寶寶就誕生了。

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賽龍舟。我的家鄉剛好在湘江裏四面環水的一個小島上,那裏每年都會賽龍舟。在端午節那一天,我走到湘江邊上,看到江中有一艘像龍一樣威武的船,龍頭精緻小巧,十分漂亮,龍尾上掛了一面正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湘江兩岸有許多煙花鞭炮,發出一陣又一陣巨響,那聲音震耳欲聾。龍舟上,幾十個水手都握着船漿,動作協調,齊心協力向前划着木槳。擂鼓的水手甩開膀子,使出渾身力氣,用力敲着鼓,為隊員們打氣、加油,指揮着他們向終點衝去。“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也不甘示弱,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那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江面上此起彼伏,水手們士氣高昂,鼓足了幹勁,勇往直前。隊員們劃出的水波快速向後退,龍舟像箭一樣在湘江上飛快地向前行駛。“噢,勝利了!”隊員們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悦……每年賽龍舟的場面都深深刻入了每一個家鄉人的心扉。

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媽媽親手包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為國投江。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時,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的時候,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粽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説,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為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為什麼要賽龍舟、投粽子了。

我愛家鄉的粽子,愛家鄉的香囊,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8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是我們紀念投江自盡的偉大詩人——屈原!

在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有的吃食餅筒)!你肯定想問為什麼吧?我來告訴你。因為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説,不過是紀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個楚國人,他的父親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幫助吳國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墳墓用鞭子打楚王,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希望講和,夫差允許了。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居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也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而現在,我們正在吃食餅筒,看龍舟賽,紀念先人。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中國傳統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來到了江邊看龍舟!

陽光明媚,萬里無雲,今天是一個極好的天氣,來到江邊放眼望去,之間沿岸紅旗招展,彩旗飄揚,人山人海,還熱鬧啊!我擠過人羣,終於來到了大堤上,之間河面上停着數十條龍舟,龍舟上坐着十多個壯漢,他們手握船槳,蓄勢待發,等待着指揮員的哨聲準備衝刺。我細細的數了下,龍舟上一共有是19人,船頭沾着一位指揮的人員,然後船頭和船尾各有兩名大打鼓的人,其餘的人都市划船的人。我只聽見一聲尖鋭的哨聲,爸爸説:“比賽開始了。”只見龍舟迅速向前,在划船人員的奮力划槳下。龍舟像離玄的箭一樣飛快的向前移動。鼓聲震天,岸上的人們在為他們加油鼓勁,划船的叔叔們也更加賣力了,你爭我趕 ,誰也不想落後,龍舟不一會兒就劃到了終點只是人們歡呼雀躍,大家都高興極了。

這是我難忘的一次端午節,我體會到了划龍舟的那種激情,那種興奮,真高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