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9篇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2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四年級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端午節四年級作文9篇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1

我有一位很樂於助人的朋友,平時大家有什麼事情都願意找他幫忙。

這次端午回威海,一起喝茶,中間他微信一直響。原來是他在京的一位女性朋友因為遇到了感情困擾找他傾訴。

之前朋友就對她的這段感情不看好,多次勸她當斷則斷。可是她就是戀戀難捨,堅持這段感情還時常懷疑對方在外邊有人。結果這次吵架時她一氣之下出走。她自己一個人在賓館裏越想越難過,半夜的時候甚至想要割腕自殺。還拍照發給朋友看。當時因為時間太晚,朋友已經休息了,早晨起來一看微信嚇了一大跳。很是勸解了一番。可是她依然放不下這段感情,想要和對方和好。問朋友能不能幫她。

旁觀,覺得全是心理問題,解決了就好了。

其一,她發照片給朋友有依賴要挾的意味。在她周圍的異性裏,朋友是像父親的存在。因為別人不會這麼站在她的立場出於為她好而批評她訓她,她像是在跟自己的爸爸説你忍心看着我這麼傷害自己嗎,那你幫我呀;你之前都幫我的現在我都這樣了你更要幫我呀。

其二,衝突疊加。衝突一:她也知道自己喜歡了不該喜歡的人,又不願意放棄;衝突二:別人都不認可我和你在一起,我還和你在一起,我多不容易多喜歡你,你竟然還傷我的心,你真是太壞了,但是我真的是想和你在一起沒辦法給你找個理由吧,就是外邊有人纏着你所以你才不能像我想象的那樣全心全意的對我。此外,她還難受的是:我還在這麼努力的給你找藉口,你卻輕鬆轉身,我接受不了。我不要讓你稱心如意。無論採取什麼方式我都要重新和你在一起。於是她甚至希望朋友能有什麼辦法能幫助自己還和對方在一起。

朋友讓她等待對方的答覆。我問他有沒有考慮過她現在這種心理狀態,會不會為了避免出現自己不願看到的結果拼命聯繫對方?朋友不置可否。後來我走的時候,朋友跟我説她一點也不聽話,拼命給對方打電話卻聯繫不上對方。我説我已經説過了吧。

我説你應該建議她去找個心理醫生。不然即使這段感情她按照你的建議結束了,在她心裏會認為她這段感情沒有成功沒有得到自己期望的結果都是因為聽從了你的建議,不然她是有可能得到的。這種可能會折磨她,讓以後她碰到類似的人還會這樣還會折騰還會因為這些問題打擾你。

朋友笑了:你説的都對,但是你讓她去找心理醫生,她肯去嗎?

我無語。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2

“五月裏,端陽到,汩羅江上好熱鬧……”每到端午節,家家户户吃粽子,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熱鬧極了。

據説,這一天是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國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了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汩羅江。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和奶奶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第二天的上午,就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我把粽子捲成圓筒形,把糯米放進去,再放一些大棗和花生。然後,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用繩子紮起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包了一大鍋。奶奶煮了3個小時,終於可以吃了,真是又香又甜,我吃了一個又一個。

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每家每户都要在這一天包粽子呢?這兩個問題我能夠來回答: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之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是因為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也一起包粽子。媽媽早上很早起牀,到市場買配料。到了中午,各方面準備完成。開始,我把兩片竹葉疊在一起,在三分之一處折一個角,形成三角體。然後,我把一塊綠豆沙塞了進去,再放一點糯米。最後,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香腸和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孔露出臉來,我用夾子把那個小孔夾住,可是媽媽説:“不可以這樣,待會兒怎麼煮啊。”

我把夾子取了下來,學着媽媽的樣子把孔縮小。最後,我順利的做好了第一個粽子,我越做越有勁,一共做了18個。我把我的幾個優秀作品拿去煮。一會兒後,我把我最得意的作品拆開竹葉往嘴裏送,頓時,一陣芳香在嘴裏飄來飄去。吃完粽子,我感到非常自豪。我們一家人吃完了粽子,便舉行了一個小遊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的粽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嚐出那一個是自己做的。我一開始,總是品嚐不出我做的粽子。最後,我發現最後一個粽子的底部,有一塊綠豆沙露出了來我高興的指着它,爸爸開翻下面的答案,結果被我猜中。

這個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4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期盼的日子。

這一天,我想學包粽子,可媽媽始終不答應,生怕我包的不像樣,沒法送人,但我並不氣餒,非要包給她看才行!

下午媽媽開始包粽子了。我目不轉睛地看着,把媽媽包粽子的每一步方法牢記在心。接着,我偷偷拿了兩張粽葉,包了一些糯米,躲在自己的小房間練習。練了一遍又一遍,我覺得差不多了,就跑到媽媽面前説:“媽媽,我會包粽子了。”媽媽用似信非信的眼光看着我説:“你包一個試試。”我説:“試試就試試。”我拿了兩張粽葉,先把他們疊在一起,然後折成一個上圓下尖的錐形,接着把泡好的糯米和大紅棗捏成一個三角形,再拿一根細長的粽繩,把粽子纏得結結實實。

媽媽看了連忙誇讚:“真不簡單,這麼快就學會了包粽子,第一個就包得這麼成功。”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經過我再三懇求,媽媽終於同意我幫她包粽子了。我非常高興,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好。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5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來嘍!

端午節不掛艾草怎麼行?每次端午,奶奶都會在門口掛一株艾草。別小看了這株草,不僅可以驅蚊蠅,還能淨化空氣呢!

端午節不喝涼茶怎麼行?端午這天,在我們這,有空的人家都會去摘一些草藥,用小火煮一個下午就行了!這可是端午的“王牌飲料”。

端午不戴香囊怎麼行?香囊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奪目。既可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還方便攜帶,這簡直就是端午時節的“最潮時裝”啊!

最最重要的,端午節怎麼能少了粽子呢!天剛矇矇亮,我和奶奶便早早起來,準備包粽子。包粽子必須得用現摘的綠油油的粽葉、甜甜的蜜餞、脆脆的花生,不然包出的粽子就像被風吹焉的花兒,沒有生氣。我雙手合十,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對着放在木桌上的粽葉先下了“毒手”。好好的粽葉到我的手裏,轉過來、拉過去、抻起來、壓下去,硬是給做成一隻“粽子精”。再瞧瞧奶奶,那叫一個得心應手!動作如此嫻熟流暢,手中的粽葉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就在我愣住的瞬間,奶奶又包好了一個粽子。我不能輸!我又試了一次,小心翼翼地將粽葉捲成海螺狀,再往裏頭塞上適量的糯米、蜜餞。另一隻手拉着粽葉的尖,葉子360°度轉了個圈,終於完成了!我高興得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想和奶奶炫耀一下。萬萬沒想到,沒用線包好的粽子,裏頭的餡“譁”一下灑落一地……奶奶看着我哭笑不得。

端午節,傳遞的是地道的故鄉情,傳承的是古老的文化傳統。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相傳古代詩人屈原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投入汩羅江自盡。當地人民駕舟奮力營救,便有了今天的競渡風俗;人們又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喂蛟龍以保全屈原的肉身,後來,人們把竹筒盛米改為我們所吃的粽子形狀。

去年的端午節。大街上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在幹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早就去買艾蒿了,聽奶奶説,往門上插艾蒿能驅邪。沒什麼事幹的媽媽便包起了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我看見媽媽首先把西米浸泡,接着在粽葉表面塗上油,因為這樣防粘。然後把粽葉捲成窩形,先填好西米和餡料。要注意壓緊了,包裹後捆緊,最後再放入鍋中煮半個小時,撈出來放涼後便可以吃了。吃着香噴噴的粽子,爸爸給了我一個香囊,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我很喜歡這個香囊。

隨着時間的推移,端午節過去一年多了,但在我的心裏卻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7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五月節、女兒節、詩人節等20多個。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據説,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知道此消息後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後來,漸漸發展成賽龍舟。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原因。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我映像最深的就是戴香包。香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比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高本行等。戴香包很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等形狀的,象徵着鳥語花香,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鬥雞趕免等。

因為相傳端午節是惡日。所以,端午節那天,家門口都要掛艾草、菖蒲或石榴。通常把這些東西綁成一束,然後掛在門上。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插在門口可保健康。菖蒲等也各有寓意。

中國的文化真奇妙、豐富啊,吸引了多少外國人關注啊!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8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也就是贛州全南,在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可熱鬧了!

“權權,起牀啦!今天是端午節,快起來幫我包粽子吧!”媽媽興致勃勃的喊道。我一聽是端午節,馬上蹦下牀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先把粽葉放入熱水中變軟,再把兩片粽葉疊成一個三角形的窩,把調配好的糯米和肉放入三角形疊成的窩。眼看就要成功時,角里的糯米像調皮的小孩一個個急着跑出來,媽媽幫我解了圍之後又跟我説了一遍包粽子的方法與步驟,我按照媽媽説的方法又包了一遍,然後繫好細繩,放入鍋中,大火蒸了一個小時,小火一個小時,熱氣騰騰的粽子就好啦!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粽子,解開繩子,剝開粽葉,我便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吃完粽子,遠處突然傳來“加油、加油”的吶喊聲,我從窗户上往下看,原來賽龍舟開始啦!他們分為紅黃藍綠四個隊,龍舟的中間有9—10個人,龍舟的前面有個打鼓的,要用力地打鼓,其他人喊“一二、一二……”氣氛非常熱烈,觀看的人們不顧炎熱,奮力地喊着自己喜歡的龍舟隊,有的高興地手舞足蹈,龍舟越劃越遠,知道無影無蹤……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了包粽子的“手藝”,還觀看了一場精彩的龍舟賽,真是愉快的一天!

端午節四年級作文 篇9

“農曆五月五,家家稻米香。”這是我們家鄉流行的一句對歌詞。

往年的粽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着外婆,硬是要學包粽子,外婆拗不過我,只好答應。

星期天下午,我就跟着外婆學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着,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勺子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塞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説:“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外婆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扎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外婆的方法捆好了我的第一個粽子。看着我包的這個歪歪斜斜的粽子,心裏真是説不出的高興。外婆説,熟能生巧,我又一連包了好幾個。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更要有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