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以文明禮儀伴我成長為主題的作文有哪些?

以文明禮儀伴我成長為主題的作文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9W 次

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以文明禮儀伴我成長為主題的作文有哪些?

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文明禮儀對我們來説十分重要。我們每一個人在家裏不僅要懂禮貌,在社會上更要如此。例如一句“對不起”,一句“沒關係”,説不定就化解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相處,要文明先行,胸懷坦蕩。正如世界著名文學家雨果所説:“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還要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要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記得有一次,我到南京書城去買書。當天坐車的人很多,車上的座位都坐滿了人。當車行駛到大橋南路時,一位老奶奶上了車。這位老奶奶的鬢髮全白了,臉上佈滿了皺紋,眼睛也不太好使,看人總是眯縫着眼。她這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滄桑。從老奶奶走路的動作來看,她已經行動不便了。可車上沒有一個人願意讓座。這時,我突然站起來,説:“老奶奶,您到我的位子上來坐吧。”老奶奶看我是個孩子,連忙搖搖頭説:“我這把老骨頭還算硬朗,你坐吧。”我説:“您年紀都這麼大了,站時間長堅持不住,您坐上去吧。”説着,我便把老奶奶扶到座位上去了。“謝謝你,小朋友。”老奶奶對我説。“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我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説。一路上,老奶奶一個勁兒地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心裏比吃了蜂蜜還要甜。

讓座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件極其普通、極其常見的小事,但是讓我感受到生活的快樂,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感受到文明之花處處綻放。事實上,文明禮儀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一句“請”、“謝謝”,説不定別人就會幫助你;一句“對不起”,説不定別人就會原諒你……只要你做到這些,就會人見人愛,就是一個文明的人。

來吧,讓我們人人都做一個文明的人,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美好。讓文明禮儀伴我們成長!

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古人説,“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你不學習“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足。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説,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增強個人素質,還能夠改善人際關係。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其實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很簡單,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文明也許是一張紙的厚度,也許是一點耐心的等待,也許是一句善良的問候,更也許只是一個微笑。一言一行總關情,在不經意間,我們傳播着熱情,關愛,友誼和尊重。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小食品袋,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就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推推搡搡,追逐打鬧把這些都早已習以為常;甚至還有同學會故意損壞學校的公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和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並不應該是我們21世紀中學生的作為。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文明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根基,是我們素質的前沿。千真萬確學做人,就是説的學習先應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文明校園,文明環境,就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伴我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