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讀書的閲讀評價解析

關於讀書的閲讀評價解析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6W 次

導語:書籍浩如煙海,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會讀不可能也無此必要,但是選讀又常常感到無所適從。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關於讀書的閲讀評價解析,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讀書的閲讀評價解析

“目標—策略—評價”,構成了閲讀教學的一條完整的鏈,在這個“鏈”中,評價發揮着導向、激勵、驗證、提升等重要作用。這一節,我們將要簡要探究閲讀評價的基本原則和策略,通過教學實例感受閲讀評價的目的、範圍、深度、過程和方法等。

語文課程目標的實施必然要有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這個體系不僅要有全新的評價理念與理論,而且要在評價功能、主體、內容、過程、方式等方面有可行的策略與方法。目前,人們對閲讀評價尚處在探索和完善階段,下面我們就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提示的有關閲讀評價原則和評價建議,提供一些初步的、嘗試性的評價策略,供評價實施時參考和運用。

一、閲讀評價的基本原則

1. 閲讀評價的目的不僅是考查學生達到閲讀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閲讀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閲讀評價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2. 要突出閲讀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閲讀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閲讀評價的主要手段。應避免閲讀評價的煩瑣化。

3. 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採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閲讀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如關於學生平時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和同學的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等。

4.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更應重視定性評價。學校和教師要對學生的閲讀檔案資料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客觀地描述學生閲讀學習的進步和不足,並提出建議。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事實來評價學生閲讀。對學生日常閲讀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從正面加以引導。

5. 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名學生的健康發展。要綜合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考試只是評價的方式之一。

二、閲讀評價的策略建議

1. 閲讀評價

要綜合考查學生閲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查其閲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以及閲讀材料的選擇和閲讀量。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閲讀的評價。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

2. 朗讀、默讀的評價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根據階段目標,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評價學生的朗讀,可以從語音、語調和情感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查,還應注意考查對內容的理解和文體的把握。

注意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評價默讀,應根據各學段目標,從學生默讀的方法、速度、效果和習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查。

3. 精讀的評價

重點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根據各學段的`目標,具體考查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

4. 略讀、瀏覽的評價

評價略讀,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閲讀材料的大意;評價瀏覽能力,重在考查能否從閲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 文學作品閲讀的評價

根據文學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強的特點,可着重考查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

6. 古詩文閲讀的評價

評價學生閲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於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查他們能否憑藉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查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a. 朗讀、默讀的評價

評價朗讀,首先要評價朗讀能力:“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次評價語言構成技能要素———語音、語調和感情。朗讀能力和語言構成技能,在閲讀目標裏都是分學段作出要求的,體現了閲讀評價以發展性評價為主的思想。因此,各學段應分層次進行。

先説“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個學段的評價重心不同,第一學段重點是“學習”二字,關注的是興趣、習慣、方法和程度等,第二學段重點是“用”的程度,第三學段重點是“能”的程度,內含的“正確、流利、有感情”三項要求不能一次性要求完美盡善。再説語音、語調、感情。第一學段一開始就要做到語音、語調的“正確”,讀準字音是閲讀最起碼的要求,在正確的基礎上,逐步指導和評價運用長短、輕重等語言技巧的能力。感情要素的評價可以隨着兒童能力發展和情感體驗的深入逐步達成。

總之,由於朗讀、默讀是閲讀教學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手段,它是每個學段的共同培養任務,也是各學段共同評價的內容。

此外,朗讀評價必須與閲讀實踐和具體內容教學相結合,一方面考查技能、技巧水平,更主要的是“還應考查對內容的理解和文體的把握”等。離開了閲讀實踐,朗讀的技能、技巧就變得毫無意義。因此,評價主要在課堂進行,多采用即時評價、延時評價等策略。

評價默讀,應根據各學段目標,從學生默讀的方法、速度、效果和習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查。如從習慣上,第一學段要求“不出聲,不指讀”,從速度上,一、二學段不作要求,第三學段要求“默讀一般性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從方法、效果上,三個學段要求“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b. 精讀的評價

精讀評價的重點是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具體着眼點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例如:我們在前面介紹過的《草船借箭》教學片斷當中,學生在閲讀課文後説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首先算到了大霧漫天的天氣,”老師並不罷休,隨之板書:“大霧漫天”,接着要學生解釋,這是詞語的教學,同時意在考查學生對詞句理解的情況。《詹天佑》教學片斷裏,學生交流後得出結論:“本文寫詹天佑是從語言、動作、神態三個方面寫的,與別人寫人的文章寫法一樣。”這就是“要點概括”能力的評價。《再見了,親人》中,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大娘、小金花、大嫂説的話、做的事,想象當時的心情等,就是為了探究內容,感受作品形象。這些正是精讀評價的關注點。

精讀評價策略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

(1)考試評價;

(2)成長記錄袋評價;

(3)觀察記錄評價;

(4)作業分析評價;

(5)活動評價;

(6)調查問卷評價等。

必要時還可以借用“工具性”的評價方案,如編制閲讀學習評價表(見附表)。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家長、社會多元主體參與評價,融課堂評價和平時評價於一體。

c. 略讀、瀏覽的評價

評價略讀,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閲讀材料的大意。評價時,我們注意考查:“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等。”

評價瀏覽能力,重在考查能否從閲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如,閲讀一段文字,看能否很快歸納出要點或找到需要的詞語,看能否排除紛繁的干擾因素選擇得到正確的答案或識別錯誤的説法,會不會根據自己的探究主題或新觀點,尋找、剪輯相關的資料等。有人採用“問題菜單”形式評價學生的閲讀能力,也是一種較好的策略,其操作程序是:

(1)提供相關閲讀材料。材料可能是直接有用的,可能是間接需要歸納的,供給量一般大於實際需求量。

(2)列出“問題菜單”。如:“的中心詞是哪一個?”“你能用一句話概括的大意嗎?”“從哪些地方説明是正確(或錯誤)的?”

(3)回答“問題菜單”問題。

(4)定性、定量分析略讀和瀏覽水平。

d. 文學作品閲讀的評價

根據文學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強的特點,可着重考查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例如:第一章曾舉例提到的古詩《早發白帝城》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聯繫李白當時的社會背景,合情合理地解答了“李白為什麼要寫‘難聽’的猿聲”問題。對學生的這種獨特閲讀應當給予鼓勵,從中我們看到了師生對文學作品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評價也應當着眼於此。

e.古詩文閲讀的評價

評價學生閲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於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查他們能否憑藉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是考查對詞語、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考查學生記誦積累過程,積累主要在平時,檢測可以集中進行,結果作為檔案資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