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大眾文化時代文學批評走向個性化閲讀理解

大眾文化時代文學批評走向個性化閲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7W 次

大眾文化時代文學批評走向個性化

大眾文化時代文學批評走向個性化閲讀理解

吳琪

隨着媒介技術的發展、市場化原則和消費主義的普及,精英文化日漸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大眾文化的流行。這種文化觀念具有強烈的反傳統傾向,它的最重要之處在於,破除了精英文化高貴血統的一枝獨秀,並賦予大眾文化經驗和價值的話語以合法性。大眾文化並非是烏合之眾享用的文化,而是大眾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負載並傳達個人生命體驗和文化價值的活化石。

作為消費社會的主導性文化類型,大眾文化兼具商業生產和文化傳播的雙重屬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帶有多元複合的價值因子和美學質素。作為商品生產,大眾文化必須嚴格遵循商品的生產邏輯和消費倫理,物質主義遂成為大眾文化無法剝離的價值訴求。而作為文化產業,大眾文化又必須成為負載大眾感性經驗和理性意識的文化母體,進而在塑造大眾文化習俗和文化心理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文化軟實力的作用。

大眾文化的轉向與文化觀念的變革,在改變時代人文精神的同時,必然引起文學話語和批評觀念的變革。過去,文學一直被視為高雅文明的化身,它集真、善、美於一身。文學是文明社會的偉大的傳統,文學以詩性話語重構生命的形式,以理性之真、情感之美和倫理之善的方式塑造國民性。現代性文學更是被賦予審美自治的權力光暈。文學以其獨特的語言、形式與結構,生成自己的本質文學性。文學引領人性走向美與自由的聖殿。然而,隨着大眾文化轉向與文化觀念的'變革,文學不再拘泥於原有的領地,而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大眾社會的市場法則與消費文化的遊戲規則,在改變文學的文化地基的同時,也徹底置換了現代性的文學遺傳密碼。文學開始與市場聯姻,與消費媾和,與愛慾狂歡。文學不只是表徵領域裏花團錦簇的葳蕤,它也成為娛樂世界風塵不羈的浪漫。文學既沿襲體制的命脈,傳承文明的血統,又追趕時代經驗的步伐,迎合大眾感性的一晌貪歡。文學不再專注於紙媒的書寫空間,反而同電子媒介喜結連理,分娩出網絡文學、手機文學、短信文學等新的文學樣態。文學的泛化與擴容,文學審美經驗的變異,最終祛除了現代性賦予文學的審美本質主義迷魅。文學曾經風華絕代,而今卻洗盡鉛華。這是文學在大眾文化時代必然的命運,也是歷史為人性寫就的最平凡傳奇。

文學經驗與文學觀念的改變,必然帶文學批評方法的革新。在大眾文化的語境之下,文學批評不再把文學性視為文學唯一的美學質素,而是轉向豐富多元的文化性。這也就意味着,文學批評將不再拘泥於審美批評的話語屬地,而是不可避免地走向個性化。個性化的文學批評,倡導多元、民主、寬容與綜合的批評意識,反對精英話語的美學獨裁與理論獨白。個性化的文學批評,要求以跨學科、跨文化的對話主義姿態介入文學的文本肌理,最大限度實現文學的價值閲讀、文化理解和意義闡釋。個性化的文學批評。關注文學多層面、多雛度的存在狀態與話語症候,由內而外地開釋出文學活動中無限量的文化韻味。個性化的文學批評,並非是如某些學者所言的泛文化研究,它追求個體在文本閲讀中審美同情與文化批判的辯證耦舍。個性化的文學批評,同樣不失為人性通往文化救贖的審美歷險。當然,作為一種方法學和話語範式,個性化的文學批評,還亟待理論的深入反思和實踐的不斷檢視。

1.下列對大眾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隨着媒介技術的發展、市場化原則和消費主義的普及,大眾文化流行起,從而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為一枝獨秀。

B.大眾文化負載並傳達了大眾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個人生命體驗和文化價值,並不是烏合之眾享用的文化。

C.大眾文化必須嚴格遵循商品的生產邏輯和消費倫理,所以大眾文化具有商業生產的屬性。

D.大眾文化必須負載大眾感性經驗和理性意識,塑造大眾文化習俗和文化心理,所以大眾文化具有文化傳播的屬性。

2.下列對文學的發展變革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過去,文學一直被視為集真、善、美於一身的高雅文明。隨着大眾文化的流行,現在,文學成為融市場、消費、愛慾為一體的娛樂世界風塵不羈的浪漫。

B.過去,文學是文明社會的偉大的傳統,引領人性走向美與自由的聖殿。現在,文學更注重追趕時代經驗的步伐,迎合大眾感性的一晌貪歡。

C.過去,文學尤其是現代性文學以其獨特的語言、形式與結構,生成自己的文學性本質,可謂風華絕代。現在,文學已經泛化與擴容,祛除了現代性賦予文學的審美本質主義迷魅,可謂洗盡鉛華。

D.過去,文學拘泥於紙媒的書寫空間,樣態固化。現在,文學樣態全新,同電子媒介喜結連理,呈現的都是網絡文學、手機文學、短信文學等嶄新的文學樣態。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精英文化追求把文學性視為文學唯一的美學質素,賦予現代性文學審美自治的權力光暈。

B.大眾文化的流行,使得文學經驗與文學觀念也發生改變,進而帶文學批評方法的革新。

C.在大眾文化的語境之下,文學批評不可避免地走向個性化,反對精英話語的美學獨裁與理論獨白。

D.個性化的文學批評,關注文學多層面、多維度的存在狀態與話語症候,將推動中國文化沿着精英文化大眾文化泛文化的方向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答案

1.A(從而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為一枝獨秀錯,大眾文化流行並不意味着精英文化不復存在,原文是破除了精英文化高貴血統的一枝獨秀。)

2.C (A項屬斷章取義,原文説文學不只是表徵領域裏花團錦簇的葳蕤,它也成為娛樂世界風塵不羈的浪漫。B項表述片面,原文説文學既沿襲體制的命脈,傳承文明的血統,又追趕時代經驗的步伐,迎合大眾感性的一晌貪歡。D項原文説文學不再專注於紙媒的書寫空間,反而同電子媒介喜結連理,分娩出網絡文學、手機文學、短信文學等新的文學樣態, 紙媒的書寫空間依然存在。)

3.D(將推動中國文化沿着精英文化大眾文化泛文化的方向不斷向前發展於文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