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優】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優】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7.92K 次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優】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六年級的語文教學內容很多很雜,對於複習,一直讓我很為難,如果一味地將知識重新再現,學得好的學生認為自己都會了不要聽,學得不好的學生也沒有定心聽,老師覺得上覆習課很痛苦,該怎樣避免枯燥重複,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呢?

一直有一個信念在支撐着我:複習課我該給學生些什麼?難道僅僅就是一些題海戰術嗎?我想應該給學生系統的複習方法,這才是學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實上,每一門學科有自身的特點,而同一學科的不同類型的課也各有特色,閲讀的複習重在強化轉化思想,基礎知識複習課重在計算的策略與實際運用,學生能對之整體把握,進而形成清晰的認識。因此我覺得“浪費”點時間,讓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來的知識體系,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特別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複習課的重點在培養學生學會複習語文知識的方法,所以課堂教學中以學法指導和知識梳理為主,主要讓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訓練。

一、導入實際,不求花樣

導入直接切入主題,同學們,課前你們梳理本冊書的閲讀知識點,整理舉手示意,願意小組交流嗎?組內交流分工明確。

二、重視知識點的梳理

我在複習時,採用小組交流的方式梳理知識要點,學生表現得熱情高漲;採取學生輪流當小老師上台講解自己梳理的知識點,學生不亦樂乎;充分利用課件講解閲讀中的難題,讓學生在欣賞情景畫面時解決不懂之處,可謂是一舉兩得。總之,在複習任何功課時都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願學、愛學。

三、學法指導到位

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在梳理知識時,讓學生梳理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舉例,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提高學生的能力。

需要加強的地方:

1、學生在學習中舉例子有難度,在備課時備學情不足,以後備課要充分考慮學情。

2、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特別強的基礎學科,內容龐雜,頭緒繁多,複習時給師生帶來不小的壓力不小。要改變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在安排複習時,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結構體系都應該呈現出新的勢態。本課這一點做的不夠。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回顧一個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的感覺還比較滿意,幾個以前學習上無所謂的孩子對語文感興趣了,對於語文學科來講,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大部分同學進步很快,讓我感到自己平時的工作已經得到了回報。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覺得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不錯。

一、以賞識的教育喚醒孩子的自信心。

有了興趣,沒有信心也不能在學習上有大的突破。一些孩子之所以成績差,因為其在學習上沒有成功的信心。因為很多老師課堂的目光多停留在優生身上,提問時不注意,好不容易給個機會學困生生,可能是道難題,只會讓其丟臉,沒有成功怎會開心?我提問會根據難度來,簡單的讓學困生回答,正確率自然高,讚美的語言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常常喝一肚子蜜,精神爽,信心自然上去,他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腦子不如人。即使答錯了,也要找個理由誇一誇。我就是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眼裏,大家都一樣,只是態度不同造成成績的差異。態度改變,成績必須進步。

二、夯實基礎知識,抓實基本技能。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只有夯實基礎,學生的語文成績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雖然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依舊不能忽視。這個學期,我要求學生從把字寫認真、清楚開始做起,明確了學生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平時加強了生字和新詞的聽寫,從源頭上堵住了出錯的概率。其次,分階段、分資料注重了對語文基礎的回顧和複習,如:結構相同找詞語,修辭手法、改病句、縮句的操練,名言警句的'積累、重點句的理解、把握課內外閲讀、加強了寫日記和即席作文等。此外,對於語文的作業,要求上課專心,不懂多問,力求掌握於課內。在充分了解、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精講精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抓好各單元的過關,從字詞、段落到篇章,要求學生逐個過關。

三、重視學法指導,注重積累,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學科尤其重視知識的積累,我曾多次告訴學生,語文課上,老師講了再多的方法,如果自己不去記憶,課外不去超多閲讀,積累好詞佳句,是無法寫出的好的文章來的。優生為什麼經常有玩的時間,可成績卻不錯,這是為什麼呢?我想:學習最重要的莫過於是學習方法了。俗話説:”磨刀不誤砍柴功“。老師重視了學法指導,學習效率將會大面積提高。首先,我要求優生小結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在班隊課中介紹給大家,其次,學生要做好課前預習,專心聽課,及時作業,認真複習,平時要學會思考找規律學習。最後臨睡前好好回顧當天所學,到雙休日再重新温固知識。要求背誦的課文,詩詞,名言警句,日積月累的成語,都務必熟練背誦,當然,如果不願意背誦,還能夠選取反覆地抄寫。背誦或抄寫,能夠自己選取,目的只有一個,牢記於心。數學老師常説舉一反三,語文一科中有些題同樣如此,同一知識的測試,有很多種方式,老師平時加以訓練,學困生才不會再考試中束手無策。如把轉述的話變成引用的話,那麼又怎樣把引用的話變成轉述的話呢?人稱代詞怎樣變化,意思才不會變化,練習多了,學生自然就有感悟了。

語文教學因為其學科的特殊性,涉及的知識面很廣,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因為工作量大,我感覺自己的閲讀還不夠,個性是理論書,下學期還要在這方面下功夫。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教學,才能成為一個學者型的教師,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讓學生學得搞笑、學得有味,致力於學生終生、全面發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職責。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透過幾年的閲讀積累,已儲備了必須的知識,也有着相應的閲讀理解和寫作潛力。他們正處於生理髮育的初期,心智正在發展,血脈正在構成,這些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展他們的語文潛力呢?

(一)因勢利導遷移應用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裏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裏塗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着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用心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恰逢學校歡慶百年的盛事,校園面貌有了大改觀,組織學生為新砌的花壇寫温馨的宣傳用語,為新建的大樓內部選取格言警句、寫凡人小語,為校園電視台用心撰稿。在練筆、討論、推敲中學生樂而不疲,尊師愛校、友愛同學的完美情操得到提升。例如,為了給學校的百年紀念石碑起個悦耳的名稱。

(二)融會貫通,以一當十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閲讀潛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到達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閲讀觸及其餘,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搞笑有味地學。例如在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後,相機返顧或推薦《小珊迪》《小音樂家楊科》等課文,引導學生把幾個人物作橫向比較,培養學生讀書思考、分析感悟潛力,這是從文章的資料方面相串聯的;還能夠從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學習小組裏交流安徒生這位“世界童話大王”的名作,花時少、收效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廣讀博覽的興趣;還能夠進行讀寫知識的遷移,在閲讀教學中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新年的陽光照着小女孩小小的屍體上,她的手裏還捏着一把燒過了火柴梗。新年的街頭熱鬧依舊,可憐的小女孩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家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他們的思維活動向縱深發展。由此,教師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求,讓這一久遠的童話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小女孩被奶奶緊緊地摟在懷裏,她倆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飛到那沒有飢餓、寒冷、痛苦的餓地方去了。她們向着光明和幸福飛去。看,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潑的孩子們把她們吸引住了,她們來到了,來到了你們的中間。你會……,你會……,你會……。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生的閲讀潛力得到了培養。

(三)開發課程薰陶情感

在實際課堂中,個性是六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於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為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必然會摒棄。學校廣播電視台對六年級的這一活動進行了全場攝像在全校播出了。這一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同學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裏、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在他們的影集裏、校園網裏有珍貴的鏡頭;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我想,這是在問老師,又不僅僅僅是,我們該認真反思反思教學中的一些行為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決非上幾節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含涵蓋的,我想,它的用心實施是體此刻每個教學進程中的,六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共享一片豔陽天。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裏、在豐富搞笑的活動中,六年級學生的知識、潛力會喜獲“雙贏”,他們的情感會得到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語文課難上,詩歌分析課更難上,詩歌意境的鑑賞更是難上加難。但難上也得上,何況我們也想借這個機會證明一下,語文絕不應該僅僅被看作是工具課,它應該是美育課,是人文課……因為有那麼多困難存在,因此在整個備課的過程中的確是步履艱難,儘管得到眾多同行的協助和專家的指導,自己也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在上課鈴響之前那一刻依然是忐忑不安,沒有把握的。現在回顧當時的過程不禁讓人產生些許感慨,比如,上課的形式可以再靈活點,語言可以再準確點,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再充分點……更重要的就是:想得太多是不對的,因為瞻前顧後必然取捨艱難;想得太少也是不對的,因為捉襟見肘必然貽笑大方,所剩的.只有不多不少那麼一種境界了,難啊!這有點象法國作家福樓拜所説的那樣,一個作家想要表達一個意思只有一個動詞或一個形容詞供其選擇,也許,我們語文課也是這樣,只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可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找到,唯一能做的就是無限的接近。這一次的努力使我接近了一點點,相信下次能再接近得多一點,取得更好的效果。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手指》是 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後,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於是,我設置了一個問題,作者是如何運用哪些寫作方法把這些手指寫得栩栩如生的呢?抓住你感受最深的來談談自己的體會,説説運用這樣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運用排比的寫作手法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這樣寫的好處是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

以文章的知識點為準繩,從而瞭解了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所藴含的作者的思想是我這節課教學的思路。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教學反思】

《麋鹿》是一篇説明文,從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傳奇經歷三個方面介紹了麋鹿這一珍稀動物。因為文章的語言淺顯易懂,所以我對本課教學作了一些修改。對課堂教學的處理重在選擇教學方法上。對課文的教學,我採用了先激發興趣,再教學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傳奇經歷。在教學麋鹿的奇特外形時,我先讓學生讀書,然後看圖斷哪是麋鹿。在學習外形特徵和生活經歷時,我讓學生看看書上是如何介紹的,最後再讓學生模仿講解員的形式來介紹麋鹿或把自己當作是姜子牙來向眾神仙誇耀自己的坐騎,學生很感興趣。在學習麋鹿的傳奇經歷時,我採用長文短教。並讓學生説説從這裏你感受到了什麼。課文教下來,感覺環節設計很流暢,教學的方法也很適合。

在這兒,我想説,教學方法處於不斷的更新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更沒有可以運用一輩子的.方法,不斷地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地推陳出新,才是課堂教學的出路。

【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後説説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有關麋鹿的哪些內容。為了能更好地瞭解麋鹿外形特點,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找到描寫麋鹿外形特點的句子,邊讀邊想像麋鹿的樣子。有條件的可以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在朗讀和觀察中瞭解麋鹿的外形特點。

2、課文介紹麋鹿的“傳奇經歷”這一部分,作者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寫的,條理很清楚。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體會經歷的“傳奇”。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麋鹿這種珍惜動物,幾經滅絕的危險,如今又回到了故鄉中國,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在授課之前,我們組的四位老師利用空節時間,不斷進行研討,從授課內容到授課方式,從鑽研教材到分析學生,從課件製作到課前準備,大家都是不分你我,分享各自的經驗,充分體現了團隊精神,也達到了進行小組教學的目的之一。

本次小組教學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淡化講解,體現語文學習的自主性。

《荔枝》、《長征》、《梅花魂》都是平實易懂的課文,以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完全可以自讀領悟。在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繁瑣的講解,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使學生在讀中感悟。

二、優化討論,體現語文教學的創新性。

討論是閲讀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促進智力發展,提高創新意識。這三篇課文雖然平實易懂,但要從細微處讀出真情,還得讓學生在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充分地交流、探索。所以都設計了“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最感動?課文中批註,相互交流,談體會”這些環節。

三、深化感悟,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梅花魂》《荔枝》《長征》都是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這樣文質兼美的課文,都讓學生在讀中悟境,議中悟情,寫中悟意。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情感,我們都設計了“歌曲渲染”,“補充文章結尾”“看圖寫話”等環節。

我們通過這次小組教學,再一次領悟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會水到渠成。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學《魯班學藝》這一課將近尾聲時,在體會魯班學藝的堅持不懈、不怕艱辛等精神後,問學生:“你知道魯班後來的成就嗎?”學生根據書上最後一段談了魯班的成就,還有些學生也提到了自己在課外掌握的關於魯班成就的知識,然後我比較完整地出示了介紹魯班成就的資料,接着要求學生聯繫魯班學藝的經過,談談自己此刻的所思所想。

話音剛落,馬上有學生站起來説:“看到魯班的成就,我想到的就是魯班學藝時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其他的學生也都不假思索地馬上舉手,紛紛要求發言。

我先示意那個學生坐下,説:“剛才這位同學的發言比較簡練,但是老師現在希望的是你們能根據課文結合自己的感受,談得深一點,而且作為六年級的學生,語言上也應該豐富一點,而不能三言兩語帶過去。我們應該將每一個發言都作為展現自己才能的一個機會。現在你們再想想,想好了後也可以和同桌先交流一下,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我們再來個精彩紛呈的語言和思想齊飛的展示會。”

學生聽了就低頭思索,有的還拿起筆寫幾句,有的和同桌後前後桌討論幾句。我看看時間差不多了,相信大部分的同學都準備好了,就請學生髮言了。

學生1站起來説:“看到魯班的成就,想到魯班學藝的艱辛,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你能夠引用平時積累的詞句來説,這一點非常好,我們可以看出你的古詩文底藴不錯!”我誇他説,同時也點了一下他説話的方法,提醒一下其他學生。

學生2説:“看到……我想到的是‘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去。’魯班如果沒有經歷學藝時這麼刻苦的過程,是不可能有後來的成就的!”

學生3説:“……我想到的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其實做任何事就成功都要刻苦、堅持不懈地去努力,魯班學藝很刻苦,我們想獲得好成績更要刻苦!”

這個學生能聯繫生活實際,我讓學生把掌聲送給他。

學生4説:“俗話説一份耕耘一分收穫,魯班在勤學苦練的基礎上,才會有這麼大的成就……”

由這個教學環節我意識到,如果我們每次請學生髮言,都要求他們認真地思索,在思維和語言上都給以比較高的要求,相信他們應該在説話能力上是提高得比較快的。我們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充分地關注學情,一旦發現學生學的環節不紮實應該馬上調整,正確地把好舵,那課堂上會不會來個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轉眼間本學期即將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一個小結,藉以促進提高:

今年我主要任教六年級的語文和品德與社會。六年級對我來説是第一次任教,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挑戰自我、充實自我

我平時遵紀守法,堅守工作崗位,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時刻提醒自己勤於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我想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曾經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於是我及時充電:

1、培訓學習。我珍惜每次外出學習機會,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本科函授,聆聽報告,案例研究……終於看到了屬於教師頭上的那一片天空,而這片天空有多廣闊、多美麗、多動人,全由我自己把握和努力。

2、向書籍雜誌學習。在空餘時間我閲讀了《江蘇教育報》、《七彩語文》、《江蘇教育》等教育教學類書本雜誌,還有一些法律法規知識,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學習收穫總是大於我的學習投入。

3、傾聽學習。每一位同事、每一位校長、每一位領導都是我的老師,我本着學習的心態,耐心地真誠地去傾聽,我收穫的都是最鮮活、最切合實際、最個性需要的知識和經驗,我慶幸自己掌握了傾聽這門學習的技術。

二、鑽研教材、瞭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六年級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最後時光,這就要求老師的教學要計劃周密,因人而異,採取令學生易學、好學的途徑去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達到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教學工作中,我按照《語文新課程準》的要求,本學期新課開始之前即已擬定周密詳盡的教學計劃。按照學校工作管理規定,認真備好課,寫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我認真地分析六年級教材的編寫特色及體系,懂得了小學最後階段必須要求掌握的學習內容,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有目的的組織教學。我覺得教師對自己的學生真正地有所瞭解,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説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

三、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我在教學中體現了以下教學理念和教學特點:

1、 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創設了寬鬆的學習氛圍。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學會創造,是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主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讓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展開合作,通過分角色朗讀、體驗、相互啟發、評價、激勵,彌補了自己的不足,發展了學生的特長,使學生樹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學習時,教師注意了指導和參與。合作學習以學生為主體,但並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合作應該是在教師引導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應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要求。然後由學生自主選擇合作學習方式。同時,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合作之中,及時發現問題,引導交流,促進合作的實效性。

2、 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展開教學活動。“競爭”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習的需要。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他們喜歡競爭的.。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這是教學組織的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正是抓住了學生的這種需要,平時展開講故事比賽、朗讀比賽、寫字比賽、習作比賽,同時用激發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大膽的參與,調動每一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既面向了全體又照顧了個性的差異,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3、 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課文內容。課程標準指出:“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體驗”。因此,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可以讀一讀、想一想、説一説、畫一畫等多種方式來體驗。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產生了極大的樂趣,有的學生説,有的學生讀,有的學生畫。教師順勢利導,再讓學生談出各自的感受,可見,挖掘了學生思維,拓展了學生想象,訓練了學生語言概括的能力、對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

4、 探究問題,展開討論。問題是打開思維、喚起想象的鑰匙,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問題意識。把問題儘量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的發現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的問和學生的問相互的融匯。問題還要由學生自己來解決,最好的方式是展開討論,鼓勵學生髮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統一。教師在鼓勵學生問的基礎上,也不乏教師的問,教師的問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在於有思考的價值。例如,學習《天遊峯的掃路人》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文中的人物對話及生動的神態,動作的描寫,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你們認為掃路人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意義深重,既啟發了學生有價值的思維,又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通過討論,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理解、體驗。

課堂上我時而穿插於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時而用情境方法導入教學,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時而開展以鼓勵性的語文學習評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後我還查閲各種資料,上網查找好的教學材料、教學課件,把它們和我所從事的工作結合起來,為我所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不斷更新的社會,不僅需要教師掌握必要的知識,還應當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起到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我在平時能自己利用電腦製作課件,課堂中利用電教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和氣氛,加強學生的閲讀感悟,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總的説來,本學期教學工作順利圓滿完成,學期中為張甸教研區的品德教師上了一堂課公開課——《我和小動物》,受到與會教師的好評。期末畢業統考中,我班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雙率在年級中均名列前茅。但也還存在不足之處:在啟發和引導學生積極創新能力的方法方式上,還存X個體差異不同對待的欠缺;課堂教學中不完美現象的應對策略等問題。這些將是我以後要努力探討的重要內容,當然教學中存在缺點也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是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下一學期的工作中要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績!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本班學生58人,總分4510.5,平均77.77,優秀率31%,及格率93%。

本次試卷題型多樣,題量適中,難度適宜,覆蓋面較廣。試卷緊扣語文訓練的三大板塊:基礎知識、閲讀、作文,對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書寫習慣進行考察。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語文基本功方面:

試卷答題中可以看出:字、詞、句基本功的訓練不夠到位,同音、形近字不能正確辨析,該掌握的基本字也容易出錯,對要背誦的語段部分學生不能準確記憶。

2、閲讀積累方面:

學生閲讀理解能力不夠強,學生缺乏對一篇文章整體意思的把握能力,對部分含義深刻句子不能準確領會,特別是語言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欠缺,缺乏從文字中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習作方面:

個別學生習作審題不清,選材新穎的不多,不善於從生活中選取真實、鮮活的事例來編寫寓言,所選事例不夠具體生動,思路不夠開闊,部分學生習作內容空洞,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具體清楚表達的能力較弱。文中出現錯字、錯句情況嚴重。反映出學生語言基本功不夠紮實。學生的試卷書寫不夠工整、卷面不夠整潔。

4.學習習慣:

學生的書寫習慣不是太好,部分試卷卷面亂髒。答題時不能認真審題,仔細思考。有G題漏題現象。

二、對今後教學的幾點看法

1、重視字詞教學,夯實語文基礎

要學好語文,首先要識字,並掌握一定數量的字和詞。從本次檢測中,我們很明顯地感覺到,基礎知識對小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性。試卷中從字音、字型、字義考察學生,設計了多樣的題型:形近字、同音字、四字詞檢查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考查的字、詞都是本冊教材學生必須掌握的。這些知識在學生的練習中出現,仍有學生的失分較多。

要提高學生的成績,首先應重視字、詞的過關。期中試卷中,字、詞類的題目只要學生平時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詞語聽寫,詞語抄寫和組詞的訓練作業設計更科學、合理,嘗試分層作業,力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同時還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訓練和鞏固學生對詞語的掌握。

2、教學中注重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

從答卷情況分析,學生閲讀的能力還不強。雖然本次試卷的.閲讀題並不難,只要學生認真閲讀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但學生失分還是較多。所以以後的教學中還課堂給學生,引導自讀自悟,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用心讀書,獲得個性化的體會。今後的閲讀教學中要還學生朗朗的讀書聲,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3、注重積累,提高語文素養

積累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試卷情況看,課內的積累,課外的拓展,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至關重要,讓學生讀好書,多讀書,愛讀書,並指導他們做好摘抄和讀書筆記語文教學必須採取語言積累和語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積累,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本課是一篇説明文,譯自前蘇聯著名作家伊林的著作《十萬個為什麼》,語言通俗易懂,學情分析後,我認為,學生在文章表達方面的理解上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是文中提到的一些科學知識有些難度,但是老師在課堂上不能做過多的講解,那樣語文課堂就會變成科學課了。解決這個難點我有兩個思路:一是讓學生課前充分的預習,通過查找資料自己弄清楚;二是在課堂上提供相應的幫助,以圖片加簡單的解釋為主。所以在課件製作上我花了不少的工夫,主要是想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順利的.突破這些知識難點。

而如何在這節課中凸顯語文性也是我思考的重點,這堂課我究竟要做什麼?僅僅是讓學生明白幾種大自然的語言嗎?如果是這樣也不需要上這節課了,學生自己讀課文後查閲資料就可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文天祥》是一篇寫人的記敍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變賣家產招募士兵、拒絕投降並寫下《過零丁洋》的詩句等,尤其通過文天祥的語言描寫,更能體現出文天祥身上的愛國熱情和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教學本課,為了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我將任務課文劃分為三個大問題,然後將整個課堂拋給學生:

首先,我們所要學習的是一個怎樣的人;

其次,我們為何要學習這個人;

最後,我們要學習這個人的那些品質。用三個問題將整篇文章融為一個整體,讓學生通過自讀、默讀、指名讀。教師範讀等方式,瞭解文章梗概。通過重點句子以及主要人物文天祥的神態及語言描寫,感受人物的性格魅力,感悟民族精神!

不足之處:

1、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緊扣文本,通過具體的語句以及文本中對文天祥神態、動作以及語言的描寫,來領略文天祥的精神品質。

2、教學結束後,缺乏對課堂教學以及學生的收穫做簡單的小結。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把新型的教學理念運用於教學過程,揚長避短,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致力於學生終生、全面發展,突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通過幾年的閲讀積累,已儲備了一定的知識,也有着相應的閲讀理解和寫作能力。他們正處於生理髮育的初期,心智正在發展,血脈正在形成,這些學生即將邁入中學的大門,如何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呢?

(一)因勢利導遷移應用

六年級學生在校園裏顯得更為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裏塗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着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

(二)融會貫通,以一當十

六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閲讀觸及其餘,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例如在學習了《風雪重圍》後,相機返顧或推薦《劉鄧大軍渡黃河》《礁盤》等課文,引導學生把幾個人物作橫向比較,培養學生讀書思考、分析感悟能力,這是從文章的內容方面相串聯的;還可以從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花時少、收效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廣讀博覽的興趣;還可以進行讀寫知識的遷移,在閲讀教學中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學生的閲讀能力得到了培養。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我把教學定位放在引導學生體會作品“讚揚了主人公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善良品質”這一目標上。語言大師托爾斯泰把桑娜心裏活動刻畫得非常生動,只要啟發學生自己去細讀課文描述桑娜一家的生活與西蒙之死,學生就能感悟其中藴涵的意思,完全能領悟的。首先讓同學們説説預習後,你有什麼感受。大家發言踴躍,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學生會指出相應的段落,在進行教學。

學習第一段。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詞“温暖而舒適”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從中體會主人公桑娜的勤勞能幹。用對比的方法,體會窮人悲慘的生活。

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學生繼續自由朗讀,瞭解故事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對桑娜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感悟。説説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去讀,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複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寫作方法,瞭解心理活動的.概念。

1、有情境,即發生了什麼事之後,產生了想法。

2、有想法,想法複雜,又這樣想,又那樣想;最後拿定了主意。

3、寫真實的生活,有真情實感:什麼是心理活動描寫呢?心理活動描寫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通過文字描繪出來。

第三段集中表現了漁夫夫婦倆的善良。但從中也流露出一種無奈,一種悲哀。為了幫助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感情,我抓住重點詞、對話、表情、動作的描寫,讓學生自行品味。結尾一行,我主要讓學生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謀而合之時迸射出的燦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與低年級教學相比,六年級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六年級是一個過渡期,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如六年級識字不是重點,但生字學習對部分學生來説又有困難,故必須佔用一定教學時間,無法輕視;拼音知識在一年級就該完全掌握,而本班學生卻有聲母混淆、韻母不會的現象,還得再來一次拼音教學;閲讀中,對文本的理解不夠深入、全面;寫作練習要求不拘形式的寫出見聞,感想等,但新教材中跨度太大,學生對作文深感頭疼······面對新教材的這些問題,我在在實踐中反思,摸索中前進。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用活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在對教材、教參深入學習、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運用能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如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瞭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的瞭解後,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揚長避短,相互補充。如教材着重培養邊閲讀邊思考的習慣,注重學生對課文的獨特感受。教材中的閲讀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從而不至於挖得過深,學得困難,讓他們覺得無話可説,無感可發,這又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真正實際,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説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科學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生成有效課堂。只有這樣,才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案,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當然,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情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着重培養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六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限,教師的指導作用尤為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小結,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教學行為,使課堂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總結,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反思中成長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一起成長,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如果只掌握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作文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講要求,讀讀例文,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拓寬課堂領域,最近我又在思考,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曾經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將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已到了及時充電的時候了!多讀些教育理論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藴,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反思語文課堂中的幾種現象:

1、自由的價值在於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教師的主導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夠的鋪墊,學生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對一個問題能以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過程,可也不能忽略結果,探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

3、盲目活動很可怕。雖然新課標強調對話,認為閲讀是教師、學生、文體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但是並不等於在課堂中教師、學生的一問一答就能實現教學目標。整課堂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閲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4、語文學科要有語文學科的特色,語文的文學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視。盲目綜合、把語文課上成科普、生物、思品課不可取。不管你在課上擴充的事,什麼材料,採用什麼活動,其落腳點都必須為聽説讀寫服務,為積累語言,積澱語感服務。

5、課文不能丟。不能拿新課標中提倡的“否定‘課本中心’”的説法為尚方寶劍,完全忽視文字本身所承載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去追求所謂的“創新”“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