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篇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W 次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篇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一.對課本的閲讀太輕描淡寫

在文本的處理上我基本上用了提問的方法,如讓學生説説“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學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輕描淡寫的帶過了。沒有讓學生針對性的讀一讀,使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不夠深。

二.閲讀的針對性不強

對於課文我我讓學生們一直在讀,但是學生們雖然在讀,可我感覺他們只是在配合我,他們心裏是不清楚為什麼老師讓我們讀課文。我現在想來,其實每一篇課文每一次讀的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如可以分1.有感情地讀.2.因為深入了課文,以讀來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這方面做的很欠缺.讓學生讀的有點不知所謂。

三.目標不明確

現在想來我本課的目標沒有很的完成。我現在上課我感覺我一直在設計一個過程,常在想最好學生們回答的和我一樣,然後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一旦學生偏離我就不知道如何應付,常會想方設法把他們引導到我的思路上來。過程和我一樣了,我就覺得成功了似的`。其實現在想來,這跟我對教學目標不明確很有關係。我覺得我們不管課怎麼上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完成教學目標,只要圍繞着教學目標,不偏離。站在學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學生上也未嘗不可。

這堂課中,也有經過自己反覆研讀教材,迸發出來的亮點,與學生能夠融入課文情境,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討論問題,體現了新課標中強調的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本課的課件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在視覺上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感染,做到課件與授課內容保持一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學生的互動當中。另外在處理教材的重難點上也做到了完善的突破,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巨石到底怪在哪裏時,能夠指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找出相關的句子,並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達到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還有在針對課文中李四光提出的那些問題進行逐步分析,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李四光是個怎樣的孩子。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不斷地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去品析人物特點,這是傳授給學生的捕魚之術,更是一種學習的技巧。

讀文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藝術,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文的方式方法不夠新穎,只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去讀,中間的過渡語句沒有設計得更加精確優美,學生是在老師的感染下去體會文中的思想,而這堂課中,學生也只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去完成學習讀書任務。這點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習!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老師的語言語調是整堂課的血脈,是連串珠子的繩子,所以在這方面,還要不斷的練習説話,説話不只是簡單的説,而是要説出一種情,道出一種味,這才是課堂的精華,這也是為學生的學習注入新鮮的血液。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奇怪的大石頭》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着求索的可貴品質。我想:李四光是一個善於發現問題、勤於動腦的人,這節課不正是要讓學生學習他這種優秀的品質嗎?於是,我便改變了以往師提生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來解答。

課堂上學生跟着李四光的思路,學生提出了三個問題:

1、這塊大石頭從哪兒來的?

2、是誰把它放在那裏的?

3、這塊大石頭為什麼沒卧進土裏?

接着針對提出的問題展開教學,逐個分析問題,找出答案,探討李四光解決內心疑惑的整個過程,跟着這種思路把學生們引入課本內容的學習中,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着求索的可貴品質,整節課學生們聽得很投入,發言也很積極。

這節課結束了,可是留給我的思考依然沒有結束,總覺得有點美中不足。因為是教學觀摩活動,所以我儘量追求教學問題設計的巧妙,追求教學語言的優美,追求教學形式的`新穎等,只要學生順着老師預定的方向走,教學任務就算大功告成,而缺少考慮——這些問題是否是學生所關注的,是否是學生想急於弄明白的。從這一點上來説,我還沒有真正“放手”,解學生之所疑,思學生之所思,想學生之所想,把語文課堂真正地還給孩子們。這應該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今天,我在班裏公開教學《奇怪的大石頭》這一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興趣,並不斷探索研究,最終取得了震驚世界的發現,為中國人爭光。文章內容通俗易懂,學生一讀便知,關鍵是要讓孩子們體會李四光的精神,李四光對大石頭所表現出的興趣是不一般的,他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李四光對大石頭所持的恆心是令人動容的,從小到大,從國內到國外,經歷那麼長時間,他的痴心不改,他的執着依舊,這是怎樣一種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呀!李四光提問題的方式方法也是與眾不同的,他很會觀察,也很會思考。所以我將教學的重難點確定為從該文中受到啟發。我想:教學本文,惟有讓學生多讀讀課文,學生才會從中受益

上課時我先讓學生們通讀全文,搞清楚教材講了一件什麼事,接着讓學生説説李四光給你留下了一個什麼印象?讓他們去思考,去提問,積極發言,並針對提出的問題去展開教學,逐個分析問題,最後探討李四光是怎麼樣解決內心疑惑的?帶着這種思路把學生們引入課本內容中,整節課學生們聽得很有味。

但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許多問題:

一、時間的把握上不夠充分

對於課堂時間的把握,我還欠成熟。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有些前鬆後緊,一開始我讓同學們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的`時候,我總怕指導不到位,叫了許多同學發言,結果浪費了時間,致使在最後體會李四光精神這一環節上時間不夠充裕,重點不突出了。

二、目標意識不夠強烈

由於以往教學總是認真地參考教參中的教學過程,而對於課堂教學的整體目標給於的關注偏少。對於本節課的設計,也是過多的把時間花在了過程的設計上,對整體上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卻沒有充分全面的思考。尤其是語文技能性目標定的不夠準確、全面,課堂上注重了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但是段的訓練還有些欠缺,沒有做好語文低段和中段的銜接。

仔細地反省一下,課堂上出現了這些問題,首先是我對學生的瞭解還不夠,不清楚三年級已經有了什麼樣的能力、什麼樣的基礎。其次是我在備課時鑽研教材不夠,沒有定位出準確的目標,當一個環節沒有明確目標的時候,環節便淪落為只是老師的一種修飾,而學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師的演出。這怎麼能夠是一堂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課呢?再次我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預設也不夠全面,造成課堂上應對不靈活。

今後我將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和學生上,找對教學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爭取得到更大的進步。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課《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侯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自己通讀了教材,認真鑽研了教學用書,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引導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展開討論:(1)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裏?(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讓學生反覆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展開討論,進行探討。學生抓住“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頭是獨立的一塊;從“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夥伴圍着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這句話知道了這塊石頭非常大;從老師説的話“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明白了這塊石頭已經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了;老師説它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想這麼大的石頭“為什麼沒卧進土裏去呢?”而且連大人也説不清楚。通過這幾方面,學生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這塊大石頭確實“怪”。正是因為這樣,李四光才產生了疑問,緊接着,我引導學生討論第二個問題。我讓學生反覆朗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感受李四光思考問題的過程。雖然老師和父親都説不清楚石頭的來歷,但是李四光沒有放棄求索,我教育學生要學習李四光這種執著求索的精神品質,又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的最後幾段,重點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現”等關鍵詞語來體會,學生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解決了第二個問題,進一步理解了李四光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在教學這一課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時,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加以理解和體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多注意這一點。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的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長大後靠自己出國解決疑惑的故事。

一、教學中我首先明確教學目標:

1、讓學生們正確流利的朗讀全文

2、瞭解童年李四光對石頭產生的疑問及他後來震驚世界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係,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上課時先讓學生們通讀全文,搞清處“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讓他們去思考,去提問,積極發言,並針對提出的問題去展開教學,逐個分析問題,最後探討李四光是怎麼樣解決內心疑惑的?説實話因為是隨堂上課,我在上課之前是做好準備的,我想好了上課應該説什麼,學生可能會説什麼,我又該怎樣回答他們。可是一上課,好多東西都跟想象的不一樣。

二、對本堂課的不足點我總結如下:

1、對課本的閲讀語言平淡,我基本上用了提問的方法,如讓學生説説“奇怪的'大石頭”到底奇怪在哪裏?學生能找到,但是我就輕描淡寫地帶過了。沒有讓學生針對性的讀一讀,使得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不夠深。

2、閲讀的針對性不強,課文讓學生反覆讀。但是學生雖然在讀,可我感覺他們只是在配合我,他們沒有讀出人物對話的語氣情感來。我現在想想,其實每一篇課文每一次讀的要求應該是不一樣的、如何分。

(1)、解決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

(2)、有感情地讀;

(3)、因為深入瞭解了課文,以情景讀來加深印象等、但是我在這方面做的很欠缺、讓學生讀的有點不知所謂。

3、我本課的教學目標沒有很好的完成。我在上課時感覺是在設計一個過程,好學生回答的和我的想法一樣就可以了,然後按照我的想法一直上下去。如果學生偏離我的想法就會想方設法把他們引導到我的思路上來。過程和我一樣了,我就覺得成功了似的。其實現在想來,這跟我對教學目標不明確很有關係。

我覺得我們不管課怎麼上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完成教學目標,只要圍繞着教學目標,不偏離、站在學生的回答角度跟着學生上也未嘗不可。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自己通讀了教材,認真鑽研了教學用書,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第二課時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引導學生圍繞下面三個問題展開討論: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裏?李四光提出了哪些疑問?李四光是如何解決自己的疑問的?

通過以上三個關鍵問題統領全文的學習,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目標、有重點、有任務、有興趣,彙報起來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我覺得語文課我們不管課怎麼上,萬變不離其中,那就是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完成教學任務,讓孩子學會、會學,只要圍繞着教學目標,不偏離學生的回答角度,其實跟着學生走、跟着孩子學也未嘗不可。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奇怪的大石頭》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大石頭產生的疑問,問老師和爸爸沒有得到答案,長大後靠自己出國解決疑惑的故事。由於這節課是新教師亮相課,所以我打算用一課時完成教學內容,展現完整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之前,我首先自己通讀了教材和教學用書,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我打算引導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1)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裏?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然後讓學生概括出李四光善於思考、善於提問、執着追求的優秀品質。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於提前對學生的瞭解不夠,在生字的學習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加上自己課堂語言瑣碎,使得整個課堂節奏過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己品味課文,概括問題。並且課文內容沒有完成,只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重點問題還沒涉及到,顯得本末倒置。總之給人的感覺是很失敗。

課後我自己做了認真的反思,從自身來説首先是自己對新教材的認識不夠,沒有深入研究課文內容,重點把握不到位,課堂上線索不明確,思路不清晰。其次是自己上課語言太過隨便,話太瑣屑。第三是自己的課堂評價語言不到位,而且太過消極。應該多表揚學生,多肯定學生,讓學生在一種積極地的狀態下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與能力。

另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1、加強學生識字的自主學習。到了三年級,識字寫字部分已不是教學的重點,此時就應該根據兩年多學習的識字方法,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自學生字後,讓學生説説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後我再挑幾個重要的字範寫、講解、書空、強調。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培養了孩子自主識字的能力。

2、問題由學生中來再由學生來解決。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獲仔細讀課題,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經過歸併、篩選後將問題呈現作為課堂主要研究的方向。這樣的方法學生會仔細地去讀課文,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在課堂上努力地解決問題。

3、重點語句的探究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懂。三年級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辯能力,一些重點的語句在每個孩子讀來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過個別發表見解的互補及點撥,讓孩子自主理解重點語句,通過抓字、詞的體悟,幫助理解含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連感情朗讀的任務也由學生完成了。

我想自己確實還是太年輕了,我不瞭解不懂不明白的東西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課,多去向老教師學習,把握好自己成長的每一步。

《奇怪的大石頭》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奇怪的大石頭》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於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於動腦、執着求索的可貴品質。我想:李四光是一個善於發現問題、勤於動腦的人,這節課不正是要讓學生學習他這種優秀的品質嗎?於是,我便改變了以往師提生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來解答。下面是我的一段教學片段:

師:古人説:“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即提出一個小問題,就會有小進步,提出一個大問題,就會有大進步。提出的問題越多,進步就越大。沒有問題的同學可能是你全懂了,呆會兒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就由你來答或者是你沒有一點進步。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劃出你的疑問,批出你的感受,比比誰的進步最大,好嗎?

生:讀課文,認真批註。師巡視。

師:哪一個愛思考的孩子先來發言?

生:這塊大石頭是從哪兒來的?怎樣來到這裏的?

生:這塊大石頭是從秦嶺被冰川帶到這裏來的。

生:那“這裏”指的是什麼地方?

生:“這裏”指的是李四光的家鄉,我從資料中得知李四光的家鄉在湖北黃岡。

生:這塊石頭究竟是什麼時候被帶過來的?

生:老師不是説了嗎?是第四紀的時候,大約從250萬年前至今。

生:那究竟是哪一年呢?

(看來,這位同學不問出個具體的年月誓不罷休)

(學生們個個沉默無言,眼神裏充滿了疑問。)

師:這位同學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的學習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關於這個問題,課後我們去查一查,好嗎?

生:第四紀冰川怎麼只帶來了一塊大石頭呢?

生:是呀,這裏怎麼只有一塊大石頭呢?(同學們紛紛向我發問)

師:我想,這是這塊石頭與這個地方的緣分,是緣分讓這塊大石頭來到了這裏。其餘的石頭大概與這個地方缺少緣分吧。就像我們班的同學來自四面八方,是緣分讓我們相聚、相知,我們彼此間應互相尊重、團結友愛,珍惜這份難得的緣分才是啊!

生:老師,這塊大石頭怎麼這麼大,它是怎麼形成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備課時還真沒有想到,情急之中,我把問題推給了學生。)

師:有哪位同學知道呀?誰能答出來,誰就是這位同學的老師。

(誰知,學生們一個個都皺着眉頭,連連搖頭,用疑問的眼光看着我,等着我給他們指點迷津呢!可我也不太清楚啊,怎麼辦呢?沒辦法,只有推到課後去完成了。)

師:這位同學的問題提的很棒,老師把這個問題作為作業,留給大家課後思考。”

教學反思:

這節課總算結束了,可是這節課留給我的思考依然沒有結束。課堂上孩子們那咄咄逼人的質疑讓我驚喜,也令我不知所措、備受尷尬。為什麼孩子們提的問題,自己備課時卻沒有想到呢?反思自己的備課,老師只顧追求“先聲奪人”的效果,追求教學問題設計的'巧妙,追求教學語言的優美,追求教學形式的新穎等,只以教師成人的眼光來備課,這樣的備出來的課堂完全是老師在牽着學生表演,老師牽哪兒,學生走哪兒。只要老師所提的問題被一一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就算大功告成。從不考慮這些問題是否是學生所關注的,是否是學生想急於弄明白的。這樣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抹殺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於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努力為學生創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機會,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解學生之所疑,思學生之所思,想學生之所想,把語文課堂真正地還給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