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2016年中秋節黑板報設計內容及圖片資料

2016年中秋節黑板報設計內容及圖片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7W 次

導語:看着天上圓圓的月亮,想着遠方美麗的你,雖然我很想你,但我不會寂寞,因為我與你在分享同一輪明月。下面分享關於中秋節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年中秋節黑板報設計內容及圖片資料

  【中秋節黑板報資料:月餅的歷史起源】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由於時間的推移,月餅已經異化成中秋節食品和禮品。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出現,根據《洛中見聞》,唐僖宗曾在中秋節當日命令御膳房用紅綾將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曾經提及:“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當中的“小餅”也即是月餅。而“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樑錄》中,那時的月餅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物,後來才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相傳元朝的時候,漢人在元人的統治下苦不堪言,朱元璋揭竿反元,但元軍控制嚴密,義軍無法傳遞消息,為此劉伯温獻計,在中秋節互贈糕餅,並在裏面夾紙條,上面寫着“八月十五殺韃子”,作為起義的訊號。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提及:“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可見月餅於當時流行於民間。清代已有詳細記述月餅製作方法的書籍。清楊光輔即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還有另外一個傳説,在清代你如果要反清的話,不宜太招搖。因此有人在台灣反清時,用一張紙包在類似今日的月餅裏,告訴對方準備反清復明。因此也有一説,中秋節的起源自台灣明朝時。

  【中秋節黑板報資料:部分地區的中秋節習俗】

  明初南京

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為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無錫

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吉安

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茂源

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更多熱門板報資料推薦:

1.2015關於中秋節的黑板報

2.我們的節日中秋節黑板報版面設計

3.2016年歡度中秋黑板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4.八月十五中秋節黑板報設計內容

5.中秋節快樂黑板報設計內容

6.喜迎中秋節小學生黑板報設計內容

7.慶祝中秋黑板報設計內容

8.八月十五過中秋黑板報設計內容

9.2015中秋節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