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4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9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4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

王國己,男,1971年出生於甘肅省民勤縣。現任教於一省級示範高中。

讀書,正在為一家雜誌英譯論語供連載。有多篇教學論文發表。

“當年,在我國的朝廷上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這一段可謂是為《萬曆十五年》整本書定下了基調。後面的內容恰是圍繞它逐次展開,讓我們看到明朝歷史錯綜複雜的局面,那種表面上平靜而其實暗流湧動,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者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然而並非是帝國的發展和強盛,而是走向式微和衰敗。此書在以後的敍述中則讓人深刻地感受到歷史並非總是在辯證中展開,也不是黑格爾所謂絕對理念的最終勝利。

正如作者所言,這本書對“中國以道德替代法律”“已經批評得很透徹”。皇帝,無非是象徵,是抽象的道德和智慧的代表。而所謂德行大部分就體現於各種禮儀之中。“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規範”“任何個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責為逾越道德規範”。所謂“有德者居之。”正是聖賢的訓誡。皇帝即是以自己的德性為國家做出貢獻。然而道德規範的解釋卻屬於文官。從此書的敍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九五之尊的皇帝實在是在臣僚們以道德的名義為要挾而牢牢地被控制在文官集團之下。然而“四書”中的原則,在有些人無非是具文,拿來做職業上的口頭禪。從皇帝親手安排皇太后入殮時的一切細節,卻又以偶患濕毒、敷藥未愈、行走不便作為理由,免除自己應該在眾目睽睽之下參加的繁文縟節就可以看出文官制度對皇帝本人的要挾與節制已經超出了皇帝本人所能接受的程度。這正是文與質的矛盾。在此種較量中,萬曆皇帝遭受了越來越多的挫敗感,最後以“罷工”作為對抗的武器,帝國的衰亡也就是遲早的事了。

從前邊的敍述可以看出,倫理道德無非是拿來作為維護帝國統治的工具而已。這正是儒家倫理道德的虛偽性,對此,鄧曉芒寫有一篇長文《從康德的道德哲學看儒家的“鄉愿”》對此加以了批判,令人信服。

“表面看來皇帝具有傳統賦予的權威,他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而其實皇帝是在臣僚們以道德的名義為要挾下按照文官集團所確定的規範來行動。任何超越和違背此種規範的行為將被加以“昏庸無道”之罪名,萬曆皇帝就曾受到臣下如此的指斥。原來,“百官之所以絕對服從皇帝,即使不是有條件的,但也決不是無目的.的。君主專制本來與文官制度是相輔相成的。”皇帝越過這個界限行事的不是沒有譬如萬曆的叔祖正德皇帝就曾經“毫不費力地作弄了他的臣僚”正德皇帝有“超人的膽量、充分的好奇心、豐富的。”他曾親自訓練老虎,差點就此死於非命;親自操練兵馬;率軍作戰,得勝回朝;自己給自己加封“威武大將軍”稱號……諸如此類自然引起了文臣們的惶惑以至憤慨,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於“皇帝挖空了他們苦心構築的政治體系”。萬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氣、積極性和尋找快樂的情趣”,那就只能當“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那就是參加代表着道德的各種禮儀。苦悶之餘,只有“用一些更為無聊的消磨時光”。一個喜歡活動的人物具備着充沛的精力,但又無法用之於作出積極的創造。”自此埋下歷史悲劇的禍根。

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乃人性、社會責任、道德倫常、體系的文化語法規定等等交織而成。其間的複雜很難用一個維度講得清楚。而且只有拉伸前後的歷史歲月,方能看清楚一部分的歷史走向。這也正是黃仁宇提出大歷史觀的一個原因。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2

我對明史感興趣,要從《明朝那些事兒》説起,這是我高中歷史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本書,受其鼓勵,我用攢下來的錢買回了這一寶藏書。這套書開啟了我探索明朝歷史的大門,而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則是我對明朝歷史隱祕之處的窺探。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xxxx年,這是中國歷史長河中普通的一年,但是作者卻以這年前後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為中心,抽絲剝繭,在發現存在的種種問題之後,探討了那個時代應該吸取的教訓和經驗。全書選取了七個主要人物,有萬曆皇帝朱翊均,大明內閣臣子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特立獨行的思想家李贄,他們或遺臭萬年,或抑鬱而終,或家破人亡,沒有一個人脱離了這段歷史的影響。書中也還提到一些人物,如內閣大臣高拱、萬曆大伴馮保、福王常洵等,也難逃當時歷史的漩渦。

結合以往的讀史感想,我來談談對本書的幾點看法。

萬曆皇帝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一方面,人們詬病他沉醉在深宮,連續30年不上朝,另一方面,人們好奇他這麼久不上朝,統治下的國家竟然可以正常運轉。要知曉這些,我們從萬曆的`童年説起,萬曆九歲登上寶座,一直到他18歲親政,在這長達十多年裏,他就像一個傀儡一樣,被他的兩位母親和內閣首輔張先生控制和束縛着,朝廷內外的一切事物大多是由能幹的張先生打理,而他就只需要做一個聽話的木偶和道具。剛上朝的時候還不懂得處理朝廷政務,能有一個賢能的張先生輔助,什麼也不用幹,萬曆當然是很高興的,可是時間一長,就沒意思了,萬曆會想我已經18歲了,我才是這個帝國的皇帝,憑什麼管這麼多,憑什麼搶奪我的權利?萬曆八年發生的一件事,足以激化了師生二人間的矛盾。在這一天,萬曆喝醉了,在宮裏閒逛上,突然冒出一個想法,讓剛遇到的太監唱首歌,可這太監站在原地半天沒唱歌,這可惹惱了皇帝,特別是已經喝醉了的皇帝,於是萬曆下令把那個太監打了一頓。這事被萬曆的小夥伴馮保知道了,馮保立即報告給李太后,李太后大怒,數落了萬曆一頓,並拿出了《漢書》,打開霍光那篇,萬曆熟讀史書,當然知道其中的含義:如果不聽話,就像霍光一樣,廢了你。而萬曆知道,這個明朝的霍光就是張先生,一個可以威脅到自己皇位的人。這一件事情讓萬曆印象深刻,也成了後來張居正死後被清算的根源。再加上後來長達30多年的國本之爭和僵持許久的立儲事件,萬曆傷透了心,他像一片落葉一樣,遭受風風雨雨的殘酷衝擊,於是萬曆選擇了一種最消極的反抗方式——“罷工”,即《明史》裏面所説:“繼乃因循牽制,晏處深宮,綱紀廢弛,君臣否隔。於是小人好權趨利者馳騖追逐,與名節之士為仇讎,門户紛然角立。”可以説,這是萬曆性格的悲劇,被壓抑太久,解脱之後又容易走極端,所有這些應激事件讓性格內向孤僻乃至很可能罹患抑鬱症的萬曆皇帝更加消極萎靡,心灰意冷,不以為意了,而這些只能讓這個傷痕累累的大明帝國和無辜的百姓臣民來買單。而此時,運轉了兩百多年的大明帝國,封建管理體制已趨近完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峯,科舉制為帝國的運轉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其後的張居正的十年改革也讓明朝能夠苟延殘喘近半個世紀。

結尾黃仁宇老先生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軍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都無法扭轉時局”。這是一個朝代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無論是天子還是普通百姓,都未能夠力挽狂瀾。當西方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時,昔日雄赳赳下西洋的帝國卻已經走下了下坡路,弊端長久,積重難返,政治生態亦為人所,誰之過錯,歷史給了我們答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3

這本書真的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讀。在書中,你會參悟到一些歷史的發展。

本人所學十分有限,尚不能參悟歷史中的諸多奧義,只摘錄書中部分內容作為啟示。

讀書摘錄:

1當時正值台北影印出版了《明實錄》,此書為明代史料的淵藪,自然在所必讀。全書一百三十三冊,又無索引可資利用,所以只好硬着頭皮,在教書之餘每週閲讀一冊。這一走馬觀花式的閲覽就花去了兩年半。

除此之外,參考奏疏筆記、各地方誌,搜尋國內外有關的新舊著作,費時更多。此書從計劃撰寫到殺青定稿,歷時七年,1974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

2中國的過去,禁忌特多,所以説話作文時有隱晦,或指彼而喻此。或借古以諷今,這在明朝人更為慣技。

本書論述明朝此事,舉凡有所議論臧否,都是針對十六世紀的歷史而發的。

如果我要對今人今事有所議論,自當秉筆直書,絕不願學明朝人的辦法,否則就是違反了自己寫書的目的。當然,另一方面,以古為鑑,今人也未嘗不能得到若干啟示。

3申時行的老成來自長期處理各種人事的經驗;這種經驗,使他深知我們這個帝國有一個特點: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踐,實施後或成或敗,全靠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憂,否則理論上的完美,仍不過是空中樓閣。

這一帝國既無崇尚武功的趨向,也沒有改造社會、提高生活程度的宏願;它的宗旨,只是在於使大批人民不為饑荒所窘迫,即在“四書”所謂“黎民不飢不寒”的低標準下以維持長治久安。

所以説來説去,施政的要訣,仍不外以抽象的方針為主,以道德為一切事業的`根基。朝廷最大的任務是促進文官之間的互相信賴與和諧。此亦即鼓舞士氣,發揮精神上的力量。

4要影響全體文官,申時行必須首先提供自己的的誠意。他寧可被目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評為犧牲原則的政客,也要堅持他調濟折衷的原則。

他確實看透了國家為解決問題而設立文官,但國家的最大問題也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張居正的精明練達,競忽視了這樣基本而簡單的事實。

5他們要求這位守成之主與日常的生活隔絕,在仲裁爭端中不狹帶個人的嗜好和偏愛以引起更多的糾紛。

坦率地説,就是皇帝最好毫無主見,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

這種關係,已經由萬曆的曾叔祖弘治作出了榜樣。弘治皇帝愈是謙抑温和,聽憑文臣們的擺佈,文臣們就愈是稱頌他為有道明君。

這樣的一個皇帝,實際上已經不是國事的處置者,而是處置國事的一個權威性的象徵。他應該做到寓至善於無形。

如果他能夠保持感情與個性的真空,經常演習各種禮儀,以增強抽象的倫理觀念,他就和上述要求恰好符合。

6與海瑞同時期的人所不能看清楚的是,這一段有關司法的建議恰恰暴露了我們這個帝國在制度上長期存在的困難:以熟讀詩書的文人治理農民,他們不可能改進這個司法制度,更談不上保障人權。

法律的解釋和執行離不開傳統的倫理,組織上也沒有對付複雜因素和多元關係的能力。

個人道德之長,仍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之短。

8在本朝的社會中,儒家的仁,類似於憲法的理論基礎。全國的讀書人相信性善,則他們首先就應該抑制個人的慾望,不去強調個人的權利。

9現代先進的國家以商業的法律作高層機構及低層機構的聯繫,落後的國家以舊式農村的習慣及結構作為行政的基礎。

10受過被裁失業、與家人一起感受經濟危機和被人歧視景況,才越來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個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義,要在歷史上獲得,而歷史的規律性,有時在短時間尚不能看清,而須要在長時間內大開眼界,才看得出來。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4

萬曆十五年是公元1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黃仁宇開篇即説道"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敍",既然如此,作者又是為何執意將此年份用作書名?作者指出,該年份發生的一些不為史學家注意的小事,雖是"末端小節",但實質上確是"前事之節症、後事之機緣,期間因果,恰為歷史之節點"從這些小事上,也許更能看清楚歷史的真面目,還原一個本的神宗,和神宗統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開篇即為讀者介紹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慶節封賞、見賓閲軍等等活動都是由皇帝親為,並按照嚴苛的禮儀行事。皇帝貴為天子,即為天命所選之人,是全國臣民無上權威的象徵,也是全國臣民行動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許多行動也帶有象徵性,不可過分隨性,以亂禮法。

事實上,作為龐大的帝國,要想井而有序地運行,包括皇帝在內的整個人官僚階層都明白,僅依嚴刑峻法是不夠的,甚至是錯誤的。有效的統治必須以"禮"治人,儒家的禮教已實行千年,"禮"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貫徹並非強大行政力量的強制,也不是嚴酷懲罰性後果的威懾,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實行和"上行下效"的學習、模仿。這一系列活動的`關鍵人物即是皇帝,這位天選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親"地踐行禮教規範,再由官記錄並撰,傳頌天下以為範。

儘管皇帝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掌有至上權利,但皇帝在維持統治的禮教面前也是無能為力的。中以早朝為例,從朱元璋時起就確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動了解國情,行使權力。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後,早朝制度逐漸成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這種百官受累、皇帝厭倦的制度卻又不得不實行,原因即在"禮"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僅百官要遵守,當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訓。

弘治皇帝因宮中失火徹夜未眠,精神恍惚之餘用央求的語氣要求免朝一日,經過大學士們的商議才同意輟朝一日,足見皇帝為"禮"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禮教之態,整個官集團,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員會羣起而攻之,進而矯正,以復規矩,達到合"禮"十七歲的萬曆皇帝因一場縱酒狂歡、恣意而為的遊園鬧劇被認為是有失禮教,皇太后自責督育不足,眾百官齊奏何為之過,甚至皇太后以廢失德之君以立新主為要挾迫使萬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處處受張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為,更不得恣意妄為,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禮"的規制。但在其成年後,張居正去世時,神宗儘管已經大權在握,卻絕望地發現縱使再無喋喋不休的張嚴師和皇太后,他依然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獲得突破"禮"的自由,這一點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時。

"立長不立幼"的固化觀念使得整個官階層不懼嚴刑、前赴後繼地反對神宗,使得他連立皇子都不能自己決定,因為不守祖訓即是違背禮教,而不守禮教將會被推向道德的反對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則就必須被官集團牽着走。此時的官集團已經成為禮教的象徵,而在強大的禮教面前,即便貴為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為禮教的代言人。

皇帝從禮教中受益,統治全國,同時也為禮教所虜,成為禮教的代言人。沒有禮教,就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而沒有皇帝,禮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實施。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使得皇帝逐步淪為統治帝國的工具,藉助這個工具,官集團可以盡享魚肉百姓之樂,而免受嚴苛禮教之苦。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5

《萬曆十五年》,名頭很大,總覺得自己之前讀過,即使沒讀過,也考慮到曾經讀了《明朝那些事》,或許沒必要專門去讀《萬曆十五年》。

也是這次讀書會,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來好好讀一讀這本書。讀了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包羅萬象,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一方面是黃仁宇獨特的寫法,似乎能證明科學與藝術是相伴相生的。黃先生雖然是研究歷史的,但不得不説他寫這本書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許這也是搞研究的科學方法吧。首先他選擇了一個科學研究最標準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擾法,選擇最平淡、無其他因素干擾的一年——開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説研究封建王朝,探詢王朝興亡的本質。其次他選擇了不同個體比較的方法,從七個不同的人物視角描述了巍然聳立的王朝內部細節。最後是他選擇客觀真實地記錄“實驗”結果,不摻雜個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間已無張居正”,描寫沒有張居正的王朝運轉日常,表現出黃先生很喜歡也很善於用側面細節描寫反襯主題主線。總之,黃先生的寫法讓我感覺到,不管文科還是理科,研究問題的方法是一樣的,最終兩者終能殊途同歸。

另一方面是申時行的生平,好像在説讀書就能夠讀出個宰相來。我們承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也承認每個讀書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終目標就是當宰相,但我們也要承認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趙恆的《勸學詩》中寫到的'那樣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因此,讀了“首輔申時行”的章節,我有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讀書就能做大官?申時行是靠讀書讀出來的,是在張居正的提拔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只知道他考上進士,進了翰林院,後來當了首輔。他被人評價“老成”,是因為編撰整理了本朝的歷史,其實可能就是眼界開闊些,經驗豐富一些,但他處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説還差一些。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毫不影響他的仕途晉升,毫不影響他拿幾千年來的經驗穩住當時的王朝。真真的應了《聖經》裏那句話“太陽之下沒有新鮮事”。

第二個問題是京官就能管天下?這一章節裏也介紹過,申時行之前的大多數首輔,都是終身在京為官,從未到地方上去任職,這不得不令人懷疑,沒有基層經驗能夠管理好國家嗎?且不説我們現在常常提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拿秦朝和宋朝來説,商鞅是變法前實地查看了秦國的風土人情,王安石年輕時不願做京官只願做地方縣官,莫非這只是謀劃改革、胸懷大志的官員的特質?

第三個問題是個人人生規劃到底應該是什麼?不得不説,我們現在的國家體系比封建王朝完備許多,當然也還能看出不少以往傳統的痕跡,畢竟我們的歷史上下五千年,還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個人的人生規劃,還是要到歷史中去尋找答案,同時要把握現實需求,真正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説我個人,作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員,如果僅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學習晉升級別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時代,必須看到現在是人才引領發展的時代,沉下心來到科研一線看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才是正確的成長途徑,才能找到正確的管理方法。而且,黃先生已經教了我們方法——從不同的人物視角探尋單位運行的細節——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實踐檢驗真理了。

最後呢,還想跟大家探討交流一個問題,萬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而我們目前的單位,尤其是企事業單位,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祖宗呢?面對這樣的祖宗我們又能夠採取什麼辦法呢?而這樣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預示着什麼樣的王朝發展局勢呢?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6

讀罷,其實不僅是為這歷史中的每一個人所歎息,更是為整個國家以及民族所感到悲哀。

萬曆皇帝也好,張居正也好。這歷史中的每一個人,都只能在這個封建的制度之中運行。而這其中儒道又起了關鍵作用。自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的兩千多年,儒家一直被封建統治者所運用來壓抑住廣大羣眾的思想。不可否認儒家有其可取之處,然而一旦淪為統治者的工具,就成為了束縛整個民族發展的毒瘤。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社會的日常運行不是靠有創造性的法治而是依靠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那麼這個社會的創造性必然是收到了極大的限制。中國近代史的屈辱歷史,事實上早已在那個四海昇平的萬曆十五年埋下了伏筆。一個被儒家所束縛,眾人閉目塞聽,關閉大門的古老國度,早已經註定了他的悲劇結局。在萬曆十五年,不論是即將不再上朝的萬曆皇帝,還是要勵精圖治想要扶大廈之將傾的張居正,或者是想要調和百官矛盾的申時行,還是恪守絕對原則的海瑞。他們所作的'努力,都只是侷限於封建制度之下的小修小補或者小打小鬧。大明王朝就像歷史上其他王朝一樣,也無法擺脱封建制度下的歷史規律,走到了他的發展盡頭。

我還想説一下萬曆皇帝。事實上在過往對於他我是有很大的偏見以及不滿,覺得他三十年不上朝,致使國家中樞趨於癱瘓。並且橫徵暴斂致使民眾怨聲載道。但是一個朝代發到了晚期,實際上走向終結已經是脱離了皇帝乃至整個官僚機構的控制,除非進行土地改革,否則每個朝代都在土地兼併下不可避免的走向矛盾激化的深淵。而作為全國最大的地主—皇帝怎麼可能會對自己階級的人開刀?只是説皇帝的個人能力,能為這個國家續多幾年的命。

事實上,萬曆皇帝也是凡人,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作為一個凡人,在皇帝的位置上事事卻都要按照羣臣所限制的儒家的思想來行事,按照所謂皇帝的準則來行事,使得他身心俱疲。我覺得有四件事是讓我十分感慨的。一是萬曆想要進一步的學習書法卻被張居正所制止,張居正舉出了陳後主,宋徽宗等人來警醒萬曆不可對於藝術過於沉迷,於蒼生並無補益。二是萬曆在王儲選擇上與羣臣們鬥爭了長達幾十年,原因皆在必須按照傳統的長子制度來選取皇儲。最終這場鬥爭以羣臣的勝利而結束,以致他灰心喪氣只得用“無為”的消極態度來報復羣臣,長達數十年不上朝以及不選補官職,從而使官僚機構陷於癱瘓。三是萬曆在二十幾歲之時就以及開始營造自己的陵墓了,而他也欣然接受了這精神上的活埋。四是他想要出城視察陵墓卻遭到了羣臣的反對,而他也於1588年之後三十多年再沒有踏出過紫禁城一步,不免讓人唏噓。

事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無法發揮自己的個性,也無法把自己的創造力用於政治之中,只能恪守祖宗之法,恪守儒家之道。這種一眼看到盡頭的生活,哪怕貴為九五之尊又有什麼意義呢?在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本應是大展宏圖,發揮自己創造力以及實現自己勵精圖治的大好年華,卻事事受到羣臣的反對掣肘,事事都要按照所謂的“祖宗之法”來行事。這樣的生活實際上相當於行屍走肉罷了。在羣臣的眼裏,在他們監督下成長起來的朱翊鈞,勢必要充分的體現他們的意志,也勢必要按照一條早已鋪好的道路一路走到頭。這不得不説是萬曆的悲哀,也是這個國家的悲哀。這樣陳腐的思想,扼殺創造力的思想與制度,怎麼還能指望可以使得國家長久的發展呢?把希望寄託在所謂的一兩個明君身上,卻不去改變整個制度讓國家得以長治久安,所有的結局必將是一個又一個的歷史輪迴的悲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7

《萬曆十五年》雖然以此為題,但實際上萬歷十五年不過是個引子,黃仁宇只是借在這一年發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開文章,把萬曆十五年作為敍述的線索和落腳點,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後期萬曆年間從皇帝到官員國家暗藏的癥結,顯示了在落後的制度裏無論怎樣的個人,身處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樣的努力,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所想改變和擺脱的社會環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錮着,讓個人成為了這制度的犧牲品。既然個人憑一己之力已無法做出任何改變,這制度讓明王朝離開了世界的中心,甚至無法跟上白山黑水邊上一個小部落的節奏,明王朝已經到了沉沒的邊緣,落日沉沉,敗落已經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來黃仁宇只是選擇了幾個獨立的人物作為章節來撰寫,而實際上他選擇的這些人頗具代表性,作者總是把他們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制度與背景中來敍述,他們看起來是個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時代前進與滯後的碰撞中所出現的問題,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們都是作者認為那個時代中的佼佼者,但無論是堅持道德的力量維持復古亦或是某種程度追求自由和變革,結果對於個人命運或者個人的社會追求來説都是失敗的。因為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對抗制度,每個人都是制度鏈條中的一分子,當他想改變這鏈條時,他無疑會被鏈條上的其他人所殘酷打壓,維持守舊平衡的集體力量是強大的,而想阻擋時代的前進也是個人辦不到的。因此即使某個人意識到了現實與社會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只能感受着社會的暗流湧動而束手無策。

第一章從小事切入萬曆的宮廷生活和處處被安排好的成長環境,他最終清算了自己堅持原則的老師和首輔張居正,想獲得自主的權力,最後發現皇帝只不過是制度的執行者而已,並不具備自主權。而第二章裏繼任的首輔申時行則努力在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折中共濟,小心謹慎地維持文官集團內部的.平衡,使國家機構能夠正常運轉,但這種處世態度並不為文官集團接受。第三章皇帝為立儲一事與羣臣對抗,認清了自己所處的環境無法實現自己的個人意志,最終對百官採取疏遠、消極應付的態度,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義,也採取消極敷衍的做事態度。第四章進一步借內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個人意志做出決定而實際決定於羣臣,活着的皇帝個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沒什麼區別。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復洪武皇帝時的制度和風氣,然而這樣做無疑與社會時代相悖離,雖然道德值得敬佩但無法真正施行。第六章從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角度敍述了明朝武官處於被文官壓制的境地,而無法有所作為。第六章社會名人李贄的思想與社會的衝突,其實是儒家內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學與傳統朱熹理學的對立,然而李贄的思想雖然批判時弊,但並不能建立新的思想體系,故而本質上無法改變社會反而顯得自相矛盾。

總而言之,作者的觀點是認為明代當時的制度已然極為落後,財政與組織上極為鬆散,導致國家實力名不副實,而微薄的薪水也導致文官陽為道德,陰為私利,實際主導國家的文官集團都處在此種陰陽衝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圖的改變都遭到了強烈的攻擊和反對。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海瑞、武官戚繼光、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面對混亂的現狀希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藉道德的力量恢復平衡,但種種努力在對抗現實的龐大羣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為力,因為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於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小心謹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間而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8

三月十七,帝都飄雪,盛世之瑞雪。

但對於四百多年前的帝國,異常的天氣並不是好事,在1587年,或者1587年之前的嘉靖時期,正是明朝小冰河期的開始,很多國外的學者認為小冰河期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北方、華北、中部地區因氣温過低導致糧食持續減產導致流民徒增;牧區草場乾旱導致少數民族南下掠奪,引發社會的動盪,流民而引發的農民起義迸發不窮。而帝國的統治者們,依靠道德和禮儀代替法制,低效、低能的處理着各種危機,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在這種制度下成為犧牲品。

《萬曆十五年》就是這樣一本,通過很多細節的事實,從技術的角度去還原歷史真實面目,以一種不帶有主觀的論調去帶你認識明朝幾位印記很深的人物,從而通過人物去感受下明朝中後葉時期的上層建築。

1、制度的僵局

帝國經歷了200多年的統治,以保護傳統農業及維持帝國的穩定性作為主旨,文官集團作為統治的主體,以儒家的“仁”作為核心理念,團結整個文官集團的精神,但只是以“道德代替法制”,忽視文官集團個體“陽與陰(陽只指明面的仁義道德、陰是指個人的私慾)”存在割裂性,而作為帝國最高權威的皇帝只是一個牌位,逃離不了制度要求其承擔虛位,成為一個禮儀上無缺的象徵,喪失其作為“人”的特點,臣子給予不了其同情和關懷。在實例上,萬曆從開始的勵精圖治到中後期的消極怠政説明了這點。而從洪武皇帝開設的軍户供養政策(如金吾衞由附近的民户供養),則從客觀上減少了長途交通運輸的必要性,從而降低了商業發展。

2、個體的掙扎

書中一共主要描寫了:萬曆、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其中李贄的章節我還是難以領會,怪異的哲學家太多的批判,和各種哲學流派的分析,底藴不夠,就不詳説了。

萬曆掙扎於制度所給其限定的角色,作為皇帝的角色,雖是九五之尊,但是權利給予了你相應的位置,也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不是開國之君,也不是中興之君,只能按照設定好的崗位職責行事,雖然皇權具有一定範圍的伸縮性,但由於萬曆性格趨於懦弱,只能以不配合態度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帝國經過長年的運轉,在缺位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低效的運行。

首輔張居正、申時行,前者權傾天下,懂得與宦官妥協,是備受後世稱譽的政治家,後者雖感覺任期無功無過,但是用心良苦。體制裏絕對的精英和領袖,也深知帝國運行的體系,和文官集團下的各種規則,但終免不了人亡政息和整個文官集團的壓下辭相。張叔大是因為英年早逝,而申時行卻受制於整個規則體系,雖知道政策的實施依賴於文官集團的共同習慣,不去追求理論上的完美,但是由於上述的`割裂性,導致也難以取得所有文官的一致認可,只能把施政的目標定為“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這個低標準,其實這也是很難量化的標準。

極端的清流海瑞大人,以固化的祖製為精神及施政要領,實施最高標準的法制,但因其行事及名聲,成為體制內難以容忍的存在,但又不得不供起來。可敬又可悲的人物,極度自律自虐(可能他並沒有覺得自己自虐)的人物。在帝國,遵循着位卑者服從於尊上,女人服從男人,愚民則以讀書人作為楷模的邏輯,單純靠着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的宣傳去治理,不用技術和經濟手段;正如只畫餅,而不給予直接的技術、數據、平台支持。

戚繼光智商、情商高,又努力又勤奮,貴人也多的將領,在文官集團最高點,武將最低點的時期,能夠有所成就,完成消滅倭寇的任務,不得不説,這種被各種事情牽制、環境又差,人員不行的情況下,還能適應於環境發揮其天才的將領,真是跪服,但戚繼光的成就與譚綸、張居正密不可分。

想想在那個年代,就算你是穿越回去,也難改變歷史的洪流。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9

最初對這個書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同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説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麼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説,只有通過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複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美麗,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後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閲讀。(説實話,我認為對於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因為抽離和宏觀天然就多。但是對於激盪三十年這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節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

黃仁宇對於歷史細節的把握源於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研究,這種態度在現在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並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並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但是其中所表現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麼簡單。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但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認識歷史,怎麼去認識歷史,這個東西我現在也還不知道,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可以啊。我覺得這個書是紮實的,也是有趣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此定下了三國的基調。萬曆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就是大風起於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後來的演變,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於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律認識。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曆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天天做。隨着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決定的,文人集團過於勢大,程朱理學深入人心,那個時候什麼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秀自不待言,但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後卻如此蕭索,這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得不出可以一句話總結的原因。但是我想到了俾斯麥,他在位時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於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這麼優秀的人,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套長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麼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能力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範啊。

還有兩個人的對比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對比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可以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積極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況下,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説,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於李贄,我沒什麼想説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説一些膚淺之言,但是這次看了之後,我卻不敢説什麼了,以後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瞭解再説吧。

這個書挺好的,以後有機會還要重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0

最初對這個書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一樣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説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麼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説,僅有經過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複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美麗,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後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閲讀。(説實話,我認為對於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因為抽離和宏觀天然就多。可是對於激盪三十年這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節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

黃仁宇對於歷史細節的把握源於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研究,這種態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並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並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現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麼簡單。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認識歷史,怎樣去認識歷史,這個東西我此刻也還不明白,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能夠啊。我覺得這個書是紮實的`,也是趣味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此定下了三國的基調。萬曆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就是大風起於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之後的演變,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於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律認識。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曆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天天做。隨着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決定的,文人集團過於勢大,程朱理學深入人心,那個時候什麼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後卻如此蕭索,這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得不出能夠一句話總結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麥,他在位時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於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這麼優秀的人,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套長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適宜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麼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本事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範啊。

還有兩個人的比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比較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能夠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進取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説,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於李贄,我沒什麼想説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説一些膚淺之言,可是這次看了之後,我卻不敢説什麼了,以後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瞭解再説吧。

這個書挺好的,以後有機會還要重讀。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1

《萬曆十五年》,由歷史學家黃仁宇所着,作者將眼光放在1587這個“無關緊要”的年份,利用萬曆皇帝朱翊鈞、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這六個人物分別代表着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行政首腦、官僚階層、模範官員、軍事將領、思想界的翹楚,通過對他們的描述和點評,側面描繪出明王朝的衰敗。文中六個人物都試圖有所突破和改變,但被制度所禁錮着的他們,只能成為制度的犧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這是“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黃仁宇以“大歷史觀”而聞名於世,在《萬曆十五年》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他認為以道德為標準來評判歷史有失它的合理性,於是他另闢蹊徑,從技術的角度,從制度框架來進行分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黃仁宇拓寬了歷史研究視野,從歷史的小細節出發,探究宏觀的歷史問題,這也是他所説的“敍事不妨細緻,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黃仁宇更加註重歷史為什麼會發展至此,所以他通過聯繫比較、歸納等等方法來得出結論。那麼,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結合《文藝復興》一課的教學案例,來探索一下在“大歷史觀”的指導下,歷史教師應當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以“問題”開始,以“問題”結束黃仁宇以“中國社會為什麼不能實現代化”這一問題,而展開一系列對幾千年歷史的探索,在《萬曆十五年》亦是如此,為了解釋為什麼明王朝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從各個角度,各個細節來論證它。以前的我們一直被框死在歷史是怎樣的,而不去尋求歷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所以,對於歷史,學生需要建立起問題意識,只有腦中有疑問,有了好奇心才會去探尋原因,帶着問題去尋找史料,才會對歷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而於歷史教師而言,創設問題情境,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還能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以《文藝復興》為例,在進行歷史教學設計時,可以設計“文藝復興是如何產生的”,“文藝復興是簡單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嗎”這些問題來貫穿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現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對古典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利用問題來建構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同時也能使學生對於歷史課堂中學到的歷史有更深的理解,也利於師生一起挖掘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培養學生的史料運用和分析能力《萬曆十五年》採用了紀傳體的鋪敍方式,黃仁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記敍史實,增強了可讀性和趣味性,雖然結論看似平白無奇,但是它的背後,需要大量的史料來支撐,第一章《萬曆皇帝》所參考的書目,便有《神宗實錄》、《穆宗實錄》、《大明會典》等等。

同樣,在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也要牢牢抓住史料,提升對史料的整理和理解能力。在《文藝複習》為例,在講述到文藝復興的背景時,便可利用史料進行引導。如“意大利,那裏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這客觀上需要促使一種不同於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並且發展起來……”通過這則材料,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繫材料和書本內容進行思考,從經濟的角度的出發,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根據材料,學生可以總結出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對史料的閲讀和剖析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論從史出”的治史精神,形成歷史學習的正確方法。

無論是從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出發,還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都對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融入“大歷史觀”,對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內容組織的豐富和發展有着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史料分析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意識和整體意識。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2

《萬曆十五年》雖然以此為題,但實際上萬歷十五年但是是個引子,黃仁宇只是借在這一年發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開文章,把萬曆十五年作為敍述的線索和落腳點,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後期萬曆年間從皇帝到官員國家暗藏的癥結,顯示了在落後的制度裏無論怎樣的個人,身處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樣的發奮,無論是他個人,還是他所想改變和擺脱的社會環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錮着,讓個人成為了這制度的犧牲品。既然個人憑一己之力已無法做出任何改變,這制度讓明王朝離開了世界的中心,甚至無法跟上白山黑水邊上一個小部落的節奏,明王朝已經到了沉沒的邊緣,落日沉沉,敗落已經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看起來黃仁宇只是選取了幾個獨立的人物作為章節來撰寫,而實際上他選取的這些人頗具代表性,作者總是把他們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制度與背景中來敍述,他們看起來是個人,他們認識到了自己時代前進與滯後的碰撞中所出現的問題,也付出自己的發奮,他們都是作者認為那個時代中的佼佼者,但無論是堅持道德的力量維持復古亦或是某種程度追求自由和變革,結果對於個人命運或者個人的社會追求來説都是失敗的。正因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對抗制度,每個人都是制度鏈條中的一分子,當他想改變這鏈條時,他無疑會被鏈條上的其他人所殘酷打壓,維持守舊平衡的羣眾力量是強大的,而想阻擋時代的前進也是個人辦不到的。因此即使某個人意識到了現實與社會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無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只能感受着社會的暗流湧動而束手無策。

第一章從小事切入萬曆的宮廷生活和處處被安排好的成長環境,他最終清算了自己堅持原則的老師和首輔張居正,想獲得自主的權力,最後發現皇帝只但是是制度的執行者而已,並不具備自主權。而第二章裏繼任的首輔申時行則發奮在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折中共濟,留意謹慎地維持文官集團內部的平衡,使國家機構能夠正常運轉,但這種處世態度並不為文官集團理解。第三章皇帝為立儲一事與羣臣對抗,認清了自己所處的環境無法實現自己的個人意志,最終對百官採取疏遠、消極應付的態度,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好處,也採取消極敷衍的做事態度。第四章進一步借內外政的大事證明了皇帝不能以個人意志做出決定而實際決定於羣臣,活着的皇帝個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沒什麼區別。第五章清官海瑞期望恢復洪武皇帝時的制度和風氣,然而這樣做無疑與社會時代相悖離,雖然道德值得敬佩但無法真正施行。第六章從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角度敍述了明朝武官處於被文官壓制的'境地,而無法有所作為。第六章社會名人李贄的思想與社會的衝突,其實是儒家內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學與傳統朱熹理學的對立,然而李贄的思想雖然批判時弊,但並不能建立新的思想體系,故而本質上無法改變社會反而顯得自相矛盾。

總而言之,作者的觀點是認為明代當時的制度已然極為落後,財政與組織上極為鬆散,導致國家實力名不副實,而微薄的薪水也導致文官陽為道德,陰為私利,實際主導國家的文官集團都處在此種陰陽衝突之中不能自拔,而任何企圖的改變都遭到了強烈的攻擊和反對。皇帝、首輔張居正和申時行、海瑞、武官戚繼光、思想家李贄從個人的角度應對混亂的現狀期望有所突破和改變或者憑藉道德的力量恢復平衡,但種種發奮在對抗現實的龐大羣體時都顯得無可奈何和無能為力,正因他們既然無法改變制度,就無法避免的遭到來安於此制度的文官的攻擊,因此即使是小的改良也無法推行,留意謹慎地持續平衡也不可能,國家此時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問題只是時刻而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3

在過去的一段很長很長的歷史中,我們中國人的歷史書很多情況下都是帶有強烈的意思形態,史學家治史都是帶有各種限制,都要規避統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諱。例如有着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記,也是要避過漢武帝。黃仁宇先生能夠寫下如此鉅著,以我之見,其實是有時代的推動之功。何解?黃仁宇先生生於晚清民國時期,但是中晚年卻在美國居住,一直從事歷史方面的研究,涉獵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並且常年在西方工作與生活,思想方式也受西方思維的影響,所以,其寫下如此一步鉅著是有一定的客觀要求,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時代的推動性,既是順應潮流與時代的發展而生。但是,我們卻要認同黃仁宇先生的非凡之間,和創新精神。

《萬曆十五年》一書運用了全新的分析手段,一種結合數據,理性的方法,通過厚重的,塵封的歷史畫卷富有想象力又不失嚴密的描述了明朝萬曆年間的各種人與物,還有那種歷史軌跡,這確實開了華人治史之先河,為後人展現了一種新的視角。

在本書中,作者非常智慧與獨特地選擇起一個時間點——萬曆十五年,這個節點展開描述。正如作者所説:“當年,在我國的朝廷上發生了若干位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時間。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來雖似末段小節,但實質上確實從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作者以詼諧的語言,故事般的語氣,極為生動的描述了事件的線索發展,但是每個細節都根據數據與文獻的論證,有強烈的説服力。於本人之間,這書完全沒有其他歷史書的枯燥無味。但是其思想確散發着智慧的光芒。不失為適合大學生的讀物之選。

書中的第一個章節:萬曆皇帝。一個富有爭議的皇帝。一個飽受歷史學家爭論的皇帝。作者在描述這一關鍵人物之時,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去解讀。萬曆,是個無奈的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作者在描述這個有君主之名,而少君主之實的皇帝時,對中國歷史上的文官集團作了深刻的嘲諷。文官官僚體制,是一個穩定的體制,作者揭示了這種體制的極大弊端。這時,作者拋出了了首輔——張居正,一個智慧的相國,深諳文官羣體的行為。其中作者提到了陰陽之説,深刻揭示中國道德治國的嚴重缺陷和政治的醜陋。作者對張居正的描述是較正面的'。張居正是一個託孤大臣,作為皇帝老師,其一邊要管好年幼的萬曆,一邊要協調文官集團的利益,使文官集團的運轉正常,但是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書生,不可避免又要胸懷百姓,總之,張居正是一個無奈的人物,他最後的下場卻道盡了文官集團的畸形。

其次,最有爭議的人物,海瑞出場了。這是一個獨具個性的文官,作者對其進行了一個深刻的描寫,分析其處境,還原歷史的情形。海瑞是一個激烈性格的官員,其這種飽含正義的性格為其他官員所憎惡。但是他思想迂腐,做的很多工作沒有根據實際情形開展,僅憑胸中的正義,作者再次深刻揭示這是行不通的。但是作為文官集團合性的要求與基礎,海瑞儘管與世道各個不入,但是他卻很長一段時間受到重用。者再一次批判了該道德制度的奇怪之處。

相對比於史記,史記更多的是生動的還原事件的本來性質,在語言中透露作者的觀點,本書更多從事件與史料出發進行分析,從而理清線索,從小事着手,在讀者前面一步一步展示歷史背後的發展規律,正如文中最後所説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願行事,這體現出了皇帝的苦惱。“帝國的傾倒是尤其歷史的必然規律的。

後記:多讀書是有好處的,讓你可以看到大師的視角,從更客户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膚淺的哭爹罵娘,還是一句話:歷經千年的洗禮,經典,會帶給你千百年眼。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4

萬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黃仁宇開篇即説道"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敍",既然如此,作者又是為何執意將此年份用作書名?作者指出,該年份發生的一些不為史學家注意的小事,雖是"末端小節",但實質上確是"前事之節症、後事之機緣,期間因果,恰為歷史之節點"。從這些小事上,也許更能看清楚歷史的真面目,還原一個本來的神宗,和神宗統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開篇即為讀者介紹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慶節封賞、見賓閲軍等等活動都是由皇帝親為,並按照嚴苛的禮儀行事。皇帝貴為天子,即為天命所選之人,是全國臣民無上權威的象徵,也是全國臣民行動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許多行動也帶有象徵性,不可過分隨性,以亂禮法。

事實上,作為龐大的帝國,要想井而有序地運行,包括皇帝在內的整個文人官僚階層都明白,僅依嚴刑峻法是不夠的,甚至是錯誤的。有效的統治必須以"禮"治人,儒家的禮教已實行千年,"禮"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貫徹並非強大行政力量的強制,也不是嚴酷懲罰性後果的威懾,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實行和"上行下效"的學習、模仿。這一系列活動的關鍵人物即是皇帝,這位天選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親"地踐行禮教規範,再由文官記錄並撰文,傳頌天下以為範。

儘管皇帝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掌有至上權利,但皇帝在維持統治的禮教面前也是無能為力的。文中以早朝為例,從朱元璋時起就確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動了解國情,行使權力。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後,早朝制度逐漸成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這種百官受累、皇帝厭倦的制度卻又不得不實行,原因即在"禮"。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僅百官要遵守,當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訓。

弘治皇帝因宮中失火徹夜未眠,精神恍惚之餘用央求的語氣要求免朝一日,經過大學士們的商議才同意輟朝一日,足見皇帝為"禮"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禮教之態,整個文官集團,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員會羣起而攻之,進而矯正,以復規矩,達到合"禮"。十七歲的萬曆皇帝因一場縱酒狂歡、恣意而為的.遊園鬧劇被認為是有失禮教,皇太后自責督育不足,眾百官齊奏何為之過,甚至皇太后以廢失德之君以立新主為要挾迫使萬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處處受張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為,更不得恣意妄為,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禮"的規制。但在其成年後,張居正去世時,神宗儘管已經大權在握,卻絕望地發現縱使再無喋喋不休的張嚴師和皇太后,他依然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獲得突破"禮"的自由,這一點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時。

"立長不立幼"的固化觀念使得整個文官階層不懼嚴刑、前赴後繼地反對神宗,使得他連立皇子都不能自己決定,因為不守祖訓即是違背禮教,而不守禮教將會被推向道德的反對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則就必須被文官集團牽着走。此時的文官集團已經成為禮教的象徵,而在強大的禮教面前,即便貴為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為禮教的代言人。

皇帝從禮教中受益,統治全國,同時也為禮教所虜,成為禮教的代言人。沒有禮教,就沒有穩定的社會秩序,而沒有皇帝,禮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實施。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使得皇帝逐步淪為統治帝國的工具,藉助這個工具,文官集團可以盡享魚肉百姓之樂,而免受嚴苛禮教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