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5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2W 次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範文5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內容:

繪畫:騎自行車的人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側面騎自行車的人身體各部位的遮掩虛實關係。

2、學習恰當地勾畫出人與自行車的比例。

3、培養觀察力。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騎自行車的人的圖片,範畫,油畫棒,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1、觀察騎自行車的人的及自行車的結構。

出示圖片,討論:自行車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它們是什麼形狀的?人騎在自行車上是什麼樣的?

2、教師範畫一遍,幼兒觀察。

出示範畫,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且範畫一遍:畫的時候先畫出自行車,接着畫出騎在自行車上的人,畫完後,還可以在馬路旁添畫些樹、樓房等。

3、幼兒作畫,教師輔導。

提醒幼兒注意,人與自行車的正確比例,根據自行車的不同,啟發幼兒畫出不同的人物。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討論:我們找找哪一輛自行車最好看,最穩,騎上去不會倒?

再看看哪一張畫上餓人騎車姿勢最好?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徵。

2.體驗用不同形式表現動物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圖,引起幼兒對動物的回憶,並提問:

(1)看,這是在哪啊?在大森裏裏會有哪些動物呢?

(2)你喜歡什麼動物?它是什麼樣子的呢?

2.教師小結:這麼多的動物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

二、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徵。

1.師幼談話:一天,森林裏面要開音樂會,讓我們請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來參加吧。

教師引導幼兒談談自己想請誰來參加。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進行交流。

師:先請小朋友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然後請你來跟大家説一説。

3.交代作畫材料。

師:現在請你們來製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老師這裏有很多的操作材料,你想用什麼方法和材料來製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呢?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地説一説。

4.教師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製作,教師巡迴進行指導。

三、講評作品,結束活動。

1.教師幫助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看,這些都是我們小朋友自己製作的動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請個別幼兒再集體面前進行交流。

2.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和小動物跳舞。

師: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和最喜歡的小動物一起跳舞吧。

活動反思:

動物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所以今天的活動孩子們非常投入,一些孩子的作品有創意,表現出色,全班孩子總體的在繪畫的操作方面能力都有所進步,只是到最後的遊戲時間,有些孩子比較着急,所以塗色方面有些粗糙,我也進行了相關的講解指導。從這次的操作中,我發現兩大弱點:一是孩子們對於自主的進行美術創作活動缺乏經驗和能力;二是材料不夠豐富,將在以後日常的區域活動中增加創作的內容,提供給孩子們更多的操作材料,引導他們自由創作,增強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幼兒園的主要建築物和景物的特徵,嘗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

2、注意表現畫面的背景,初步學習有層次地表現畫面。

3、發現幼兒園的美,喜愛幼兒園。

重難點: 觀察、瞭解幼兒園的主要建築物和景物的特徵,嘗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

活動準備:

1、幼兒園不同場景的照片。

2、畫紙、蠟筆等。

3、幼兒用書:《我愛幼兒園》。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幼兒園不同場景的照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能看出這是那裏嗎?誰願意來介紹我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有哪些漂亮的建築?是什麼樣的?我們幼兒園最有特點的建築是什麼?

2、教師與幼兒討論繪畫的內容和方法。

教師:你想畫幼兒園的什麼地方?怎樣讓畫面表現得更豐富?先畫什麼?然後畫什麼?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

1、在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上進行創作。

教師:畫的時候要注意有主有次,畫面的背景和主要建築物要由前後層次。

2、交流、幼兒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幅畫表現的是幼兒園的什麼地方?你覺得那幅作品的內容表現得最豐富,層次最分明?是怎麼表現的?用了什麼方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將正方形、長方形紙卷貼成圓柱體。

2、根據圓柱體的外形特徵大膽想象,並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3、保持桌面、地面清潔,知道將廢物等垃圾放到指定的地方。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重難點:

根據圓柱體的外形特徵大膽想象,並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在生活中認識過類似圓柱體形狀的物體,如小桶、樹幹、熱水品、杯子等。

2、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紙,彩紙、剪刀、糨糊、膠帶、抹布。

3、幼兒用書《圓柱體和圓錐體》。

活動過程:

1、出示一組圓柱體形狀的物品,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他們在形狀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嘗試用正方形、長方形紙變成圓柱體。

教師:圓柱體怎麼做呢?請你們用哪個紙試一試。説説你們是怎麼把一張紙變成圓柱體的?為什麼有的圓柱體又短又粗,有的又細又長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細的圓柱體該怎麼做呢?如果我們需要更粗的圓柱體又該怎麼做呢?(較細的圓柱體,可以直接卷搓;較粗的圓柱體,可以把長方形紙再加長。)

3、引導幼兒根據圓柱體的外形進行想象。

教師:你們覺得圓柱體可以變成什麼有趣的玩具?你還可以用圓柱體制作哪些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東西?怎麼讓它更像呢?圓柱體兩頭是通的怎麼辦?需要用到哪些材料?怎麼用?怎麼樣讓你製作出的物品更漂亮?

4、幼兒參考幼兒用書進行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耐心製作。

提醒幼兒注意保持桌面地面清潔。

5、欣賞作品並互相交流。

教師:和同伴説説你做的什麼,你用了什麼比較好的`方法?你製作的東西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教學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鬆導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小百科:圓柱:在同一個平面內有一條定直線和一條動線,當這個平面繞着這條定直線旋轉一週時,這條動線所成的面叫做旋轉面,這條定直線叫做旋轉面的軸,這條動線叫做旋轉面的母線。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的生成: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製作草葉版畫"也就是用小草的葉子進行版畫製作,這是一個貼近幼兒生活的美術活動。

來源一: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指出出百草園才是孩子的樂園。的確,我們平時帶領幼兒上廁所時,孩子們總會對小路兩邊的青青草流連往返,有的幼兒還會趁老師不注意時摘一些小花小草偷偷藏在手中當寶貝玩。

來源二:我班的幼兒剛學了吹塑版版畫,他們在做版畫時學會了顏色的調配以及版畫的製作。此時再向他們介紹版畫的另一種形式"草葉版畫"更順其自然,幼兒容易接受,且興趣更濃。

對於製作草葉版畫,其活動的材料來源於幼兒身邊喜愛之物,捉住了幼兒喜歡草葉、喜歡動手的特點。幼兒的興趣非常濃厚,也非常想親自動手去嘗試。

二、活動的實施: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製作葉子版畫的興趣,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2、引導幼兒學習用草葉做版畫,同時能拓印出不同的作品。

3、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製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去採集"漂亮"的葉子,將葉子夾在報紙內壓平。

2、準備好工作台、顏料、排筆、白紙、廢報紙、彩筆、濕抹布、鑷子

3、範例作品

(三)活動過程

1、用談話的方式導入請幼兒欣賞、觀察採集到的各種形狀的草葉,討論草葉的形狀,顏色等師:小朋友,請把你喜歡的葉子介紹給小朋友好嗎?

幼:老師我喜歡的這片草葉,外形是鋸齒狀的,好像被蟲子咬過似的。

幼:我喜歡的這片草葉長長的,綠綠的,如果把它染成各種顏色就象大公雞的尾巴了。

幼:我喜歡的這片草葉就像金魚的尾巴,你看他的外形一彎一彎的。

(通過討論,教師適時的引導,並向幼兒介紹葉子是有三部分組成的:葉柄、葉片、葉脈並請幼兒着重觀察一下葉脈的走向,感受葉脈的紋理美。葉子的紋理以及形狀都是天然而生的,今天我們就利用他們的這些特點學習草葉版畫。)

2、出示版畫範例,介紹草葉版畫的製作方法

(1)出示範例,向幼兒介紹每一幅作品的特點以及製作的材料,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演示製作的方法:

在樹葉下墊一張報紙,用排筆蘸色塗在葉子上,用鑷子鉗起樹葉放在作業紙上(塗色的部分向下),樹葉上面覆蓋報紙,用手按壓報紙(一定要保持紙面的清潔,勤用抹布擦手),樹葉的形狀就拓印在作業紙上了。

3、幼兒操作

(1)第一次:幼兒學老師的樣子,選擇一片喜歡的葉子及喜歡的顏色進行版畫的製作。

動手操作後討論自己的感受,探討簡便的製作方法幼:做的時候一定要用心,不然會把畫面搞壞。

幼:塗顏料時水分一定要少,水分一多印出來的葉子就沒有老師印的那種效果。

幼:我用了三種顏色塗色,也非常漂亮。

……

教師小結:在操作時要輕拿輕放,保持頁面的清潔,而且塗色時一定要少用顏料,才會把葉子的紋理表現出來。我們只是單純的一片葉子進行製作有些單調,如何利用多片葉子製作呢?

(2)第二次:幼兒吸取上次的經驗再一次製作版畫幼兒將自己操作的結果及感受進行探討幼:老師,我把一片一片的樹葉單個印製,讓他們重疊在一起,有點像秋天的樹林。

幼:老師,我把外形獨特的樹葉組成一幅畫,然後塗顏色再印製是這樣的效果。

幼:老師,我是按你的方法印製,但是我利用樹葉的外形組成了一隻大烏龜。

幼:我也是,我組成的是魚教師小結:我們可以通過對樹葉的外形和顏色展開聯想,用不同形狀的樹葉拼成完整的畫面。

(3)第三次幼兒吸取成功小朋友的經驗,自己展開想象力再次進行版畫製作。

經過反覆的練習、研討,孩子們一幅幅美麗的作品誕生了。

4、作品展示,體驗成功的樂趣請幼兒將作品張貼在展示板上,師幼共同欣賞,然後合影留念。

5、活動延伸小朋友想一下,我們美麗的樹葉還可以做什麼呢?

三、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操作能力進行了設計。在版畫材料的準備上利用孩子們喜愛的草葉,易於幼兒操作。在活動形式上,選擇讓幼兒做了講,講了做的方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極大提高了幼兒的製作熱情。在用水粉顏料塗樹葉上進行製作時,大家都覺得非常好玩有趣,塗上不同的色彩就會得到色彩繽紛的葉子,也可以一片葉子多種顏色。孩子們還發現塗顏料時水分一定要少,水分一多印出來的葉子不僅色彩淡,而且缺了肌理美。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來解決要比老師的説教更易接受。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同時這些遊戲作畫方式,讓孩子們享受了版畫的樂趣,知道版畫工具、材料、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最後的作品展評中,老師對作品沒有做太多的説教,因為孩子永遠是最棒的藝術家,只是用合影的方法,把孩子們的製作熱情再一次推向了高潮。總之,本次活動力求在貫徹新《綱要》精神上有所創新,尤其是在藝術教育領域方面有所突破。但在活動的組織中,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還請老師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