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语类》卷四十五 论语二十七大纲 ◎卫灵公篇△卫灵公问陈章问:"'明日遂行。在陈绝粮。'想见孔子都不计较,所以绝粮。"曰:"若计较,则不成行矣。"〔焘〕周问:"'固穷'有二义,不知孰长?"曰:"固守其穷,古人多如此说。但以上文观之,则恐圣人一时答问......

  • 《孔子集语》卷二大纲 孝本二《尚书大传》孔子对子张曰:"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二十而通织瑽绩纺之事,黼黻文章之美;不若是,则上无以孝于舅姑,下无以事夫养子也。舜,父顽母嚚,不见室家之端,故谓之鳏。"《尚书大传》《书》曰:"高宗梁闇,三年不......

  •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 陆氏大纲 性质。陆子美。精神。子静。〔若海〕问陆梭山同异辨。曰:"若本有,却如何扫荡得?若本无,却如何建立得?他以佛氏亦晓得理。如既晓得理后,却将一个空底物事来口头说时,佛不到今日了。他自见得一个道理,只是空。"又曰:"佛也只是......

  • 《荀子》賦篇第二十六大纲 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為天下明。生者以壽,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軍以強。粹而王,駁而伯,無一焉而亡。臣愚不識,敢請之王?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歟?簡然易知,而致有理者歟?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歟?性不得則若禽獸,......

  • 《朱子语类》卷八十二 孝经大纲 因说孝经是后人缀缉,问:"此与尚书同出孔壁?"曰:"自古如此说。且要理会道理是与不是。適有问重卦并彖象者,某答以且理会重卦之理,不必问此是谁作,彼是谁作。"因言:"学者却好聚语孟礼书言孝处,附之於后。"〔士毅〕问:"孝经一书,文......

  • 《家范》家范卷六 女/孙/伯叔父/侄大纲 女子也应学诗书【原文】《礼》: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

  • 《朱子语类》卷八十 诗一大纲 ◎纲领只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振〕"温柔敦厚",诗之教也。使篇篇皆是讥刺人,安得"温柔敦厚"!〔璘〕因论诗,曰:"孔子取诗只取大意。三百篇,也有会做底,有不会做底。如君子偕老:'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 《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大纲 大略:--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天子外屏,諸侯內屏,禮也。外屏、不欲見外也;內屏、不欲見內也。諸侯召其臣,臣不俟駕,顛倒衣裳而走,禮也。詩曰:「顛之倒之,自......

  • 《中論》亡國第十八大纲 凡亡國之君,其朝未嘗無致治之臣也,其府未嘗無先王之書也,然而不免乎亡者,何也?其賢不用,其法不行也。苟書法而不行其事,爵賢而不用其道,則法無異乎路說,而賢無異乎木主也(两'"乎"字《治要》作"於")。昔桀奔南巢,紂踣於京,厲......

  • 《中論》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大纲 宋南豐曾氏起于五代純學之後,程學西顯之前,文章本原六經,世稱江漢星斗矣。編校館阁羣書,取《中論》二十萹序而傳之,何哉?漢自桓靈以後,姦雄濁亂,海内俗儒,騖於曲说,黨權營利,求其究觀道妙而不汙於世者盖寡矣。偉長獨能恬淡體道,......

  • 《朱子语类》卷十七 大学四或问上大纲 ◎经一章△或问吾子以为大人之学一段问友仁:"看大学或问如何?"曰:"粗晓其义。"曰:"如何是'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曰:"放心者,或心起邪思,意有妄念,耳听邪言,目观乱色,口谈不道之言,至於手足动之不以礼,皆是放也。收者,便於......

  • 浅谈儒家德育 一、回归传统是有效达到当前高校德育目的首选 (一)传统德育体系至今仍极具实用价值 总体说来,儒家文化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围绕育人形成的德育体系,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并且至今仍全面深远地影响着当前我国德育体系及治国大计......

  • 《荀子》宥坐篇第二十八大纲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歎曰:......

  • 《荀子》哀公篇第三十一大纲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欲論吾國之士,與之治國,敢問如何取之邪?」孔子對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不亦鮮乎!」哀公曰:「然則夫章甫絇屨,紳帶而搢笏者,此賢乎?」孔子對曰:「不必然,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

  •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 杨氏门人大纲 ◎总论问:"程门谁真得其传?"曰:"也不尽见得。如刘质夫朱公掞张思叔辈,又不见他文字。看程门诸公力量见识,比之康节横渠,皆赶不上。"〔义刚〕程子门下诸公便不及,所以和靖云:"见伊川不曾许一人。"或问:"伊川称谢显道王佐才,有诸......

  • 《中論》賞罰第十九大纲 政之大綱有二,二者何也?賞罰之謂也。人君明乎(《御覽》卷六百三十六作"于")賞罰之道,則治不難矣。夫賞罰者(《治要》無"夫"字),不在乎必重,而在於必行。必行則雖不重而民(《御覽》作"人",下同)肅("肅"字原缺,據《治要》、《......

  •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五 历代二大纲 大乱之后易治,战国嬴秦汉初是也。〔扬〕周太繁密,秦人尽扫了,所以贾谊谓秦"专用苟简自恣"之行。秦又太苟简自恣,不曾竭其心思。太史公董仲舒论汉事,皆欲用夏之忠。不知汉初承秦,扫去许多繁文,已是质了。〔至〕学蒙录:"汉承焚......

  • 《盐铁论》卷八大纲 ◎结和第四十三大夫曰: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纪重质厚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以诛厥罪;功勋粲然,着于海内,藏于记府,何命‘亡十获一’乎?夫偷安者后......

  • 《盐铁论》卷七 ◎崇礼第三十七大夫曰:饰几杖,修樽俎,为宾,非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故列羽旄,陈戎马,所以示威武,奇虫珍怪,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远国莫不至也。贤良曰:王者崇礼施德,上仁义......

  • 《中論》審大臣第十六大纲 帝者昧旦而視朝廷(《治要》無"廷"字),南面而聽天下,將與誰爲之,豈非群(各本皆同,徐本據《百子全書》本改作"辟"。並曰:"辟公,此指諸侯。《詩·周頌·烈文》:'烈文辟公,錫茲祉福。'朱熹《集傳》:'辟公,......

  • 《孔子家语》卷第九大纲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顏回,魯人,字子淵,年二十九而髮白,三十一早死.孔子曰:「自吾有回,門人日益親.」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稱其仁焉.閔損,魯人,字子騫,以德行著名,孔子稱其孝焉.冉耕,魯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有惡疾,孔子曰:「命也夫.」冉......

  • 《朱子语类》卷五十七 孟子七大纲 ◎离娄下△舜生於诸冯章"若合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则左右相合以为信。"先生曰:"古人符节,多以玉为之,如'牙璋以起军旅'。周礼中有以玉为竹节。又有竹符,又有英荡符。荡,小节竹,今使......

  • 《朱子语类》卷二十一 论语三大纲 ◎学而篇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周伯寿问:"'为人谋而不忠'三句,不知是此三事最紧要,或是偶於此照管不到?"曰:"岂不是紧要!若为人谋而不忠,既受人之讬,若不尽心与他理会,则不惟欺人,乃是自欺。且说道为人谋而不忠后,......

  • 《朱子语类》卷五十六 孟子六大纲 ◎离娄上△离娄之明章"'上无道揆',则'下无法守'。傥'上无道揆',则下虽有奉法守一官者,亦将不能用而去之矣。'朝不信道,工不信度'。信,如凭信之'信'。此理只要人信得及,自然依那个......

  • 《荀子》解蔽篇第二十一大纲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惑矣。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亂國之君,亂家之人,此其誠心,莫不求正而以自為也。妒繆於道,而人誘其所迨也。私其所積,唯恐聞其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