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集錦30條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集錦30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冥想的頭腦是沉靜的,當所有的思想都歸於沉靜時,我們的感知就進入一種冥想的狀態。下面是關於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30條,歡迎閱讀與收藏。

克里希那穆提的語錄集錦30條

1、我們一旦進入全觀的覺知狀態,自我感就不見了。由此可知,冥想彙集的能量不是由衝突的思想製造出來的,而是在;衝突徹底停止之後產生的。也就是說,真正處於冥想運動的心是精進不懈的,它充滿關懷、警覺性而又富有觀察力,而且在那份觀察力之中還蘊涵着熱情與慈悲。如果只知道專注於選擇、執著和排斥,那麼我們是不可能有這份覺察的。

2、娛樂是一種自我逃避的形式。在沒有曲解、沒有偏見、不牴觸自己究竟是什麼的情況下,理解我們是什麼的本質,纔是樸素的開始。

3、如果我們時時刻刻都很警覺,能覺知一言一行以及所有發生的事,能察覺思想的活動,能覺知到自己如何說話、如何走路、如何反應、如何擺姿勢等,那麼所有深埋的東西就會很容易地暴露出來。這不需要花什麼時間,因爲我們已經不再抗拒什麼,也不再刻意挖掘什麼,我們只是一直在觀察與聆聽。處在覺知的狀態裏,所有東西都會暴露出來。

4、只肯獲得,不願失去,這似乎是人類的一大通病。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一種接連不斷的獲得之中,總想得到更多的、更好的東西。然而,大多數人都生活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境地。比上不足,能激發鬥志,但也容易帶來精神壓力:比下有餘,能讓人知足常樂,但很多人也擔心因此而不思進取。所以我們總能給慾望和貪婪找到很好的藉口,總能把野心標榜爲責任、理想、上進、奮鬥。

5、概念即語言、觀念、理論。現實不是概念,而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在一堆語言裏打轉,不願去面對生活中的事實。

6、對許多人來說,語言、概念無比重要,似乎有了這些我們才能去行動。如果沒有概念,我們似乎根本無法理解地球上的任何事物,包括人類。

7、我發現我在哪裏追尋快樂,哪裏就一定深藏着冷漠的根源。哦,請務必看到這一點!天堂不在快樂中,快樂中只有冷漠和痛苦。

8、快樂是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尋找的一個東西。人類千萬年的歷史其實說起來也就是一部追求幸福快樂的歷史,所有的宗教也無不把幸福快樂作爲對人的許諾。

9、現在的生活、每天的生活是活躍的當下。因此,如果我們試圖用過去的東西即思想來了解當下的行爲,那我們就根本不會明白愛意味着什麼。於是分裂就出現了,生活就變成了衝突。

10、對於每天反反覆覆的生活感到疲倦,厭倦過去的日常經驗,所以人們越老成、越聰明,就越只想活在當下,併發明瞭關於當下的哲學。不幸的是,過去的每個經驗都在我們的頭腦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記,快樂的或不快樂的,而且我們都想保留那些快樂的記憶或經驗。我們的思想總是懷舊的,而我們的慾望又想在未來獲得更多的快樂,所以我們的心被分裂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回憶過去,另一部分用來幻想未來,唯獨沒有活在當下。

11、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寫過一篇寓意深遠的文章——《生命的五種恩賜》。文章大意是,在生命的黎明時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帶着她的籃子跑來,對一位少年說:"這些都是禮物,你挑一樣吧,而且只能帶走一樣,把其餘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擇,因爲這些禮物當中只有一樣是寶貴的。"

12、世間沒有一種永恆的東西存在,青春不能永駐,唯有衰老纔是真實。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說:"我們肯定會衰老,歲月會在生活的過程中顯現,會在我們的臉上刻下印痕,不管我們是否過得快活如仙、隨心所欲。"

13、如果你追問真相,你就會認清恐懼不是愛,依賴不是愛,嫉妒不是愛,佔有控制不是愛,責任義務不是愛,自嘆自憐不是愛,不被人愛的痛苦不是愛。愛不是恨的另外一面,正如謙卑不是虛榮的反面一樣。如果你能毫不強制地,就像雨水洗去綠葉上的積塵一般除淨那些假象,也許你會突然見到那朵人們所渴望的奇葩。

14、失去這個人之後所感受到的寂寞、蒼涼、痛苦,在你還沒戀愛以前就存在了。你所謂的愛只是一種刺激,暫時掩蓋你的空虛。你通過另一個人來逃避寂寞,利用這個人掩蓋寂寞。你的問題不在於這段關係,而是你自己的空虛。逃避很危險的,因爲它就像某種藥,把真正的問題隱藏起來。這是因爲你心中沒有愛,所以不斷從外在尋找愛來填補自己。這種缺乏愛的表現導致你寂寞,等你看清楚這個事實,你就不會再靠外來的人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15、我們都喜歡炫耀自己,顯示自己擁有一些什麼東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者一朵玫瑰。他從來不假裝,它的美就在於他本來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16、一個真的想了解人生的人,不會渴望擁有信仰。一個有愛的人是沒有信仰的 ——他只是去愛就夠了。《生命之書》

17、真正的自由是一種精神狀態,沒有恐懼和勉強,沒有求取安全感的衝動。《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18、只要成功成了我們的目標,我們便無法免除恐懼,因爲成功的慾望滋生了對失敗的恐懼。《一生的學習》

19、只有在我們並不是真的愛自己所做的事情時,我們纔會以成功或失敗的觀點來考慮事情。《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0、內心的富足比起外在的富足要困難多了。

21、年長的人對那些自己都不明白的事,就不該在孩子面前提起,相反的,他們應該製造一種氣氛,使孩子可以在其中自在而無懼地成長。

22、生活中有一件不平凡的事,就是做個默默無聞的人,既沒有名,也不偉大,不是非常有學問,也不是驚人的改革者或革命家,只是一個無名氏。

23、大部分人都不快樂,他們不快樂,是因爲他們心中沒有愛。如果你與別人之間沒有隔閡,對於相識的人你只觀察而不批判,愛就在你心中升起了。

24、要得到內在美,你必須要放下一切,具有一種不被捆綁,沒有限制,防備或抵抗的感覺。

25、這種被特定的文化或文明所侷限及牽引的整個過程,就可以稱爲"命運"。

26、生命是很奇怪的,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許多事情就會發身,一切都會如願。一旦你開始冒險,你的心及你的周遭就會發生變化,生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滿足你的願望。

27、社會並不想要那些靈敏、銳利,具有革命性的人,因爲這種人不可能適應社會既有的模式,他們會粉碎舊有的一切,這就是爲什麼社會希望你的思想合乎它的模式,也就是爲什麼你們所謂的教育總是鼓勵你們去模仿、跟隨與馴服。

28、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心沒有覺察的能力,不能瞭解內心微妙的活動,這樣的心纔是庸懶的,無知的。

29、除非你的心中有愛,否則永遠不要和僵化的傳統以及社會抗爭,因爲缺少了愛,你的抗爭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行爲是出於愛,就會帶來不尋常的意義,就會充滿活力和美。

30、只要你還想得到安全感,也就是那些在婚姻、工作、地位、責任、理念、信仰以及與世界和神的關係中的安全感,你就有所恐懼。只要你心中存有任何形式及任何程度對安全感和滿足感的需求,你就必定有恐懼。重要的是,你必須對這個過程覺察並且瞭若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