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初中語文哲理性散文的閱讀有什麼技巧?

初中語文哲理性散文的閱讀有什麼技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舉凡操作性的東西,總得講究個方式方法和先後順序。散文教學,我以爲得有序地唱好三部曲:

初中語文哲理性散文的閱讀有什麼技巧?

1、感知形象。散文,不管是敘事散文、抒情散文還是說理散文,一般都是通過具體的形象(景、物、人、事)的記述來抒情寫意、明理言志。通過閱讀文本,弄清文章的脈絡,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徵,這是閱讀散文的第一步。 2、把握情感。感知形象只是對文本內容的形式感知,接着要深入解剖,通過聯繫背景、捕捉動情點、連接感悟線,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 3、賞析語言。散文的精妙或體現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體現在其謀篇佈局的匠心獨運,或體現在表現手法的多姿多彩,或體現在遣詞造句的精煉生動。散文的教學難得面面俱到,在對文章內容與思想情感有了宏觀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就語言的表達應用方面細心揣摩咀嚼,說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處,那麼就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揣摩咀嚼的過程有一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答案的過程,既是對文章的反芻,也是對自己思維的開發。揣摩咀嚼還可以藉助聯想,圍繞文章內涵作發散思維。這樣的品賞,也可以說是讀者自身思想性情陶冶的過程。

當然,在依次研討“形象”、“情感”、“語言”的過程中,“朗讀”這一最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不能疏忽的,是要貫穿始終的。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助於學生熟悉課文,有益於煥發課堂的生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散文尤其要讀,只有多讀,方能品出蘊藏在字裏行間的韻味與真情實感,才能體會文章的精妙。優美的篇章與文段若能熟讀成誦,對於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提高寫作水平也將大有裨益。

那麼,散文怎麼分類呢?我覺得可以把它分爲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抒情、議論隨筆等三大類:寫人敘事類的散文是以記敘爲主要表達方式,以人物、事件爲主要表述對象,借寫人敘事以抒情寫意的散文;寫景抒情類的'散文是以描寫和抒情爲主要表達方式,輔之以記敘、議論、說明等手段,以表現人文環境、自然景觀和特定的物件爲主要內容,重在作者主觀情感抒發的散文;議論隨筆類的散文是指用來表現作者的思維成果、顯示出一種理趣與哲思的散文。

不同類的散文,雖有它們各自的個性,但它們又有其共性——“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最大的共性——散文不管如何縱橫馳騁,汪洋恣肆,都有線索可循。“不散”的擔子是由線索挑起來的。這就告訴我們,教散文有一個不可忽略的技巧,那就是要善於找線索。提領一頓,百毛皆順。抓住了散文的線索,文章的脈絡就清清楚楚了。

散文的另一個共性是語言美。文學是語言藝術,應當說無論何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都不乏語言美,只是散文的語言美顯得更突出一些。在不同類型的散文作品中,其語言美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寫景的散文一般是一種華美、雅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徐志摩的《翡冷翠的夜》等。這種美是外顯的、張揚的,它的美感常常像梔子花香潮般地撲面而來。寫人敘事散文的語言美一般是在描寫中表現出的一種傳神的美或在敘事中表現出的一種張力美。它的美需要定睛細看,需要摩挲和掂量;它把機杼和匠心像花雛蹲在雜草中似地藏在平實的語言中。議論隨筆類的散文一般是一種嚴密、凝練、精闢的美。它美在理趣,美在哲思,美在思想的光芒。散文的語言美,確定了朗讀在對它的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語言越美,朗讀越重要。要根據各段落語言美的程度來確定其朗讀強化的程度。教師要善於靈活運用朗讀的多種形式,以保持學生的朗讀興趣,避免學生對重複朗讀的厭倦。

散文的第三個共性是情感的外顯性。任何文學作品都要表達作者的情感,但小說表達起來是隱忍的,有些現代詩歌表達起來是朦朧的甚至是暗晦的,唯有散文中的感情不能隱忍,無法暗晦。散文是最易於見人肺腑見人性情的一種文體。

下面談談各種不同類型的散文在共性之外的個性——

1、寫人敘事類的散文。這類散文相對來說與小說比較接近;因此在教這類散文時,應該借鑑教小說時的一些方法:1、注重人物形象的分析;如教《藤野先生》時對藤野先生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就顯得很重要。2、注重細節的揣摩;3、注重描寫方法的運用。如上《背影》一課時,必須抓住幾個“躊躇”幾個“終於”特別是要抓住父親攀臺買橘等細節來着力分析,要讓學生體會到第6段中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在全文中的突出作用。否則,感人的《背影》就不可能被你教得感人,沉甸甸的父愛就會被你教得輕飄飄的。

寫景類的散文。教這類散文時,要注重對象徵、託物言志、烘托等表現手段的揭示和領會。在結構上要從畫面、層次、動靜、虛實等方面疏理。畫面包括色彩和線條,層次有遠近之分。這類散文,一般在語言上具有明顯的優勢,要特別注重語言的品味。修辭手法的分析在這類散文中是必不可少的。朗讀在這類散文的教學中顯得尤其重要。

議論隨筆類的散文。教這類散文要引導學生領悟它們的立意美、哲理美、思想美。要將人文性的充分拓展,要注重課文內容與社會現實的聯繫,要注重思想與思想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