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怎樣寫好作文?

怎樣寫好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79K 次

在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會遇到這種現象,有的學生對寫作文就提不起興趣,不願意寫作文,往往對老師佈置的習作要求,只是應付了事,學生在習作中,不知道寫什麼,還有是不知道怎麼寫,針對學生的這種不願意寫,不知寫什麼和怎麼樣寫這三個問題,我結合自己在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的實踐,認爲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要把握好三個方面,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加強學生的寫作方法訓練。

怎樣寫好作文?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願意寫作文和樂於寫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都喜歡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學生只有在自己有興趣的行動中才能樹立信心,寫作文也是一樣,只有讓學生在寫作中嚐到寫作的樂趣,才能克服寫作的畏懼感。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在指導寫作中,善於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鼓勵他們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1、結合學生的實際,設置富有啓發性的問題導入習作。

教學過程中必然要用到“提問”,要“提問”,必然先得“設問”。 好的課堂設問,可以使學生智力得到開發,能力得到培養,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係融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提問要抓住課文的關鍵處

2、創設習作的情境,寫學生自己想說的話。

新的教學法遵循兒童的心理思維規律,分階段分步驟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在兒童的思維形式中,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兒童主要是通過直觀形象的觀察和想象來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小學情境作文教學就要重視把學生帶進豐富多采、生動形象、真實可感的客觀情境,發展他們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想象能力,並把語言功能的發展與此緊密地聯繫起來。在兒童的心目中,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可以相互溝通。小動物可與人交談,天上的雲彩可以變成各種生物的形態,風雨雷電、是人的各種活動的表現形態,因此,我們引導學生用詞語、句子和語言片段來描述情境,生動地再現情境、也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提早進入創造性想象活動的領域,引導兒童運用語言片斷和段落描述情境、發展情境或創造新的情境。如設問:“假如你有大象的鼻子,你想幹什麼呢?”學生有說要把大灰狼捲起來扔進河裏的,有說要替小朋友夠下飛跑的氣球的,有說要開澡堂爲小朋友洗澡的。隻言片語的描述不就是篇篇童話故事嘛。隨着年齡的增加,又不時機地在情境中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提高他們在客觀世界中交流信息和表現自我的語言功能,如對自己最熟悉的人(同座)的描寫。對高年級的學生,在情境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審美素養,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學作文與學做人,作文與生活,語言實踐和社會實踐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如對“減負”的看法,有的同學就寫出與媽媽關於“減負”對白。

3、重視學生習作的點評與分享,在全班學生的合作交流中,學生能感受到成就感,能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人,早在童年時期,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就應學會獲得精神生活的圓滿的幸福,享受勞動和創造的歡樂。作文是學生的勞動成果,因此,每篇課文交上的仿寫習作,應讓更多的學生去閱讀,在學生中間形成交流,這篇習作寫的好,好在哪裏?哪篇習作寫的不好,應該怎麼修改。這樣的切磋交流,讓學生很容易看到寫作不足的地方,積累了寫作經驗。學生的話題,學生交流起來輕鬆、愉快、有趣。此外,我還注重對學生習作的批改,注意進行激勵性評價。我常用紅筆把學生作文中的好詞佳句畫出來註上批語並提到課上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學生見到教師充滿愛心的評語感到很受鼓舞,寫作興趣就更濃,寫起來就會更認真、更努力。不僅如此,我還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小學生寫完作文後,有一種期待的心情,他們希望馬上能見到教師的反饋,想知道老師是如何評價自己的,自己哪些地方寫得好受到老師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所以,教師儘快批改也是對學生寫作興趣的一種激勵,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趁熱打鐵修改作文。

二、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和寫得生動具體。

1、作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素材,寫身邊的人和事,抒發自己真實的感情。(1)農村小學生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農村有獨特的自然風光、農家生活、風土人情,這些爲小學生作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農村教師要善於發現農村生活的素材。(2)農村小學作文教學要緊貼農村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寫自己生活中的所見隨聞,不要讓學生認爲寫作文要寫具有重大意義的素材。積極鼓勵學生寫農村生活的。(3)教材中的作文內容已經考慮到城市農村,從命題作文走向了話題作文,作文教學中要從農村生活中尋找豐富的素材去寫,注重生活積累。

修訂版“大綱”在強調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同時,也十分強調學生生活積累,指出:“學生的習作,要開闊思路,放開手腳③”。同時也強調指出:“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④”觀察與思考是學生體驗生活的具體途徑,學生的靈性往往是在豐富的體驗中產生的,有了真正的體驗,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就會情動辭發,產生一種強烈的表達慾望。要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就要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實踐,切實體驗生活的方方面面,酸甜苦辣。爲寫作開啓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留心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的作文源於生活。學生腦子裏沒有用來寫的材料,是寫不出好的作文的,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文只能是“閉門造車”勉強地生編硬造,只有對生活勤於觀察,善於積累,纔有內容可寫,才能把作文寫好。平時,學生雖然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對生活有樂趣,但是,由於他們不會觀察,捕捉不了生活素材,很少注意積累寫作材料,因此,對周圍的人、事、物,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不懂得去積累,頭腦空空,無材料可寫,作文內容貧乏,所以,我們平時就要教育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指導他們注意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培養他們善於積累素材的好習慣。有經驗的作家說過:“豐富的作文題材是靠觀察和思考得來的。”因此,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分析,把事物的外在和內涵看清看透,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如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確定觀察的對象,然後設法接近他,觀察人物的肖像、衣着、舉止、言談、內心活動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識真面目”。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去細緻深入地觀察,提高觀察質量。再如,寫狀物的文章,就可引導學生抓住物的特點,從形狀、大小、姿態、色彩、變化、環境等方面,有重點、有目的的進行觀察、記錄。又如,在教學中,遇到要求學生寫《春遊》、《金色的秋天》等寫景的文章,在寫作之前,就有組織的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認識四季變化的美麗景象,瞭解太陽,花草,樹木,小昆蟲及自然界的各種各樣千變萬化的景物,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大自然美麗景色並把它記錄下來。

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爲寫作文積累了素材。

(2)開展活動,積累材料。

2、要學生多閱讀,包括課堂教材閱讀還有課外讀物。

(1)、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首先要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就爲寫作做好了鋪墊,讓他們在作文是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香上的紅葉》這課後,就爲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好了鋪墊。 然後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讀完一本書,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再有課堂上讓學生多做說話練習。

(2)、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 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侷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後,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爲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踊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走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覺我伴着,而且我還緊緊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牀了,發現媽媽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着發就在後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裏空蕩蕩的,怎麼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於作文、樂於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於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後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教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 總之,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啓發,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於學生有所裨益。

。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欣賞和摘抄中積累材料。比如,教完《頤和園》這課後,我們就可讓學生寫熟悉的景物,通過模仿寫景的語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掌握寫作方法。

3、通過日記積累。

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及時提筆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內容、感受,久而久之便不會再把寫作當成一件苦差事。讓學生在自己的日記裏無拘無束地表現喜怒哀樂,他們就能夠寫出真實的事情。

三、指導學生的寫作方法,讓學生會寫和寫得有條理、構思新穎。

1、讀寫結合。借鑑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從讀學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學習課文時,引導學生誦讀好詞佳句以及優美的段落,積累詞彙、品嚐寫作藝術,指導學生領悟寫作方法,並適當進行讀寫結合的小練筆。作文指導時,引導學生借鑑課文的寫作方法,還可以通過回顧課文,創設寫作情景、激發寫作興趣。例如學習的情景,勾起孩子們往日生活的美好回憶,因爲農村孩子對蜂窩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他們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共鳴,當然更重要的是還有更新更奇更有趣的故事了。教師順勢而導:這篇課文一定勾起了你們對往日生活的美好回憶吧。那時,你們也曾像“我”一樣頑皮任性,也曾因好奇貪玩、幼稚莽撞而幹過一些“傻事”吧。讓我們來寫寫這些“傻事”,注意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讓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中不斷激發起新的學習衝動,從而以熱烈而高漲的情緒投入到習作中去,最大限度地提高激發孩子習作的興趣。

2、練習仿寫。仿寫就是仿照例文的立意,構思,佈局,表現手法等進行作文訓練的方法,一般來說,作文由不會寫到會寫,由寫不好到能夠寫好,都要經過由仿寫到創作的過程。仿寫是小學生作文初步訓練的重點環節。首先要讓學生對仿寫的課文進行分析,學習表現手法,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其次,教師指導學生理清仿寫的思路,給出要求。要求學生去觀察生活、觀察自然;要求學生以單元課題爲話題,積累好詞好句。

3、課內素描。通過開展課內素描寫作練習,讓學生學會觀察、練好片段作文的基本功。讓學生觀察同學的外貌、寫同學的外貌、讀外貌描寫片段猜猜寫的是誰;讓學生觀察老師或學生表演一系列動作、語言等,引導學生說、寫看到的表演情景;讓學生表演課本劇,然後指導學生說、寫看到的劇情。

4、先“玩”後寫。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課外活動,活動前指導觀察的順序、方法、重點,活動後指導學生說、寫活動。實踐證明,讓學生先“玩”後寫,學生的興趣盎然,可以有效提高寫作水平。

5、由仿到創。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範文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作,每次仿寫突出一個訓練重點(比如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裏活動等描寫、場面描寫、細節描寫、開頭結尾佈局謀篇等訓練),只要學生基本達到就給予充分肯定,給予較高等級評定。在指導仿寫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創新寫作題材、寫作內容、寫作方法,寫出獨特的感受、獨特的個性、獨特的風格、獨具一格的文采。1、第一人稱敘事法2、第三人稱敘事法3、順敘法4、倒敘法5、插敘法6、補敘法7、分敘法 8、詳敘法 9、略敘法10、直接抒情法。

一、記人物。

人物的主要特點就是外貌、語言、動作,可是在描寫這些特點時,也不能面面俱到,也得抓住主要特點。

1:描寫人物外貌時,通常主要描寫人的眼睛和身材特點,因爲“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身材則可以判斷甲乙。要求大家,平時善於觀察。因爲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眼睛完全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時間、心情……其眼神也不一樣,寫出這種差異,就能發掘出深層的東西。

2: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最精彩的語言首推對話,對話最好要寫出誰說,怎樣說(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說什麼。

描寫語言時融入了性格特點,就會更加栩栩如生,如見其人。可見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是很難割裂開描寫的,它對錶現人物性格品質的起到很大作用

比如:小剛搓着朦朧的睡眼拖着步子進了教室,課代表正在收作業,叫道:“小剛,你的作業!”小剛一聽馬上直起了腰,呆呆地立着,突然,他一拍自己的腦門,弓着腰從書包裏翻找起來,課代表敲敲桌子:“還沒找到嗎?就差你的。”小剛一面找一面嚷着:“我做了,彆着急。”好不容易小剛把作業本從書包裏拽了出來,交給了課代表。課代表看看這本“蓬鬆”的本子,搖搖頭出了教室。

其實,對話描寫好了,連人物的思想感情也滲透於字裏行間了。

二、記事。

每天,我們都會經歷很多事情,這些事情或大或小、或在家裏或在學校。在這些事情中,有好事也有壞事,有趣事也有傻事,有苦事也有樂事……如果把這些事情寫下來,那就是記事作文。

記事就是給人講故事,學生大多憑藉記憶,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寫作文時要求首先要講清楚時間、地點、人物,然後再安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來寫,這樣既眉目清晰,又緊湊完整。事情的經過又是重中之重,應把它作爲敘述的重點。在技巧上,講究選擇重點,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而不是把瑣瑣碎碎、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樣樣都寫。

一篇好文章的最後要畫龍點睛,提示中心。因爲記事不是純粹爲了寫一件事情,而是有感而發。因此在作文的最後要給人一點思想上的啓發和教益。

記事的文章按原因、經過、結果,一般可以分三段來寫,當然經過部分也可以再分幾段。

例如:

第一部分,請你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把你要寫的這件事介紹清楚,一般要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但在這一部分中,不要字數不要過多。

第二部分,比較關鍵的部分。請你詳細地介紹事情的發展過程,結果怎樣,有時事情的發展過程中還涉及到許多人和事,在涉及到的這些人和事中,請你把重要的人和事寫得詳細些。因此,這一部分可以分成幾段來寫。

第三部分,寫事情的結尾和感想。你一定要把事情寫清楚,另外不要忘記這件事給了你什麼樣的啓發,你有什麼感想,都應該寫一寫。

寫好這三部分,一篇比較生動具體的文章就完成了。

三、寫景狀物。

1:寫景。

寫景的文章通常是按序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學生可以圍繞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居家的小區裏花園、廣場、經常玩耍的地方;或者附近的公園,湖泊,山坡,樹林,農田,果園;或者學校校園、花壇,只要是在某處看到過的具有特色的景物都是寫作的範圍。

寫景的文章,一般按照觀察的順序作爲寫作順序。

第一,觀察要有順序。應教會學生常見的觀察順序。否則,寫出的文章將雜亂無章。順序觀察又可分四種:

(1)按時間順序。諸如事物四季、早晚的變化。(2)按空間轉換的順序。由遠及近、從上到下,取一個觀察點觀察,有時也可變化立足點。(3)按內容順序。如從整體到局部、景物到人物、主要到次要等。(4)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第二,觀察要抓住特點。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任何一個人、一處景都是唯一的。

第三,觀察要細緻入微。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細緻觀察事物,積極調動各種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觸摸,親口品嚐,用耳傾聽,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與味,聲與色,動與靜等各方面的美。

第四,觀察要展開聯想、想象。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學識更重要”。這也是寫文章是否形象生動的保證。

生動描寫:寫景的文章重在將景物描寫形象。這就要求我們不但抓住景物的外形,顏色的特點寫出它們的靜態的美,而且注意用變換角度,時間,環境的方法寫出景物動態的美。與此同時,對景物靜態,動態的美用比擬的方法表現出來,景物的描寫纔會生動,形象。

2:狀物.

寫物的文章重在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物的諸多特點。

寫物文章的材料我們一般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或者它與自己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繫,或者它背後有感人的故事,或者它能表達自己要說明的一個人生的哲理。

描寫喜愛的事物,首先要對"物"進行細緻觀察,描繪"物"的特點,做到言之有物。每類事物如何進行描繪呢?

(1)日常用品。要逐一瞭解物體的整體和局部的大小,形狀,顏色,質地,用途等情況,抓住特點描寫。

(2)植物。從植物的外形,顏色,氣味三方面來寫。先描寫植物整體的樣子,姿態,再寫植物分幾部分的樣子,色彩,最後寫出它(葉子,花,果實)獨有的氣味。也可以寫出植物的生長變化。比如我們引導學生觀察月季花,師問:“你發現眼前的月季有什麼特點?”生:“高大、身上有刺。”師:“它的花也有特點呀!”生:“花瓣多,瓣上有絨毛。”師:“你再聞聞。”生:“有香味。”師:“摘一片嚐嚐。”生:“有點苦澀。”.......

(3)動物。首先會對它的外形有一個整體的評價。之後,就要將所描寫的動物按照頭,身,四肢(翅膀),尾巴等幾部分細緻描寫。抓住動物生活習性(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動,性情等方面。)的特點,進行介紹。

(4)建築物。從建築物的座落位置,外觀(樣式,顏色,建築材料,結構),內部結構或裝飾等方面介紹。

(5)自然景觀。對風,雨,雪,霞,山,河流等自然景觀抓住它的光,聲,色的特點,結合時間,季節的不同寫出它的特點。

要想使文章生動耐讀,要學會使用一些修辭手法,恰當的好詞佳句,這還需要學生較豐富的經驗和較豐富的想象力。

四、 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

小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缺少生活和語言積累,這給作文帶來了一定困難。學生寫作前,我常藉助一些有趣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例如,我在佈置“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作文時,先給學生講“觀察”對於寫作的重要,交給學生怎樣進行觀察,觀察後怎樣記錄,進行積累等等。之後,我沒有立即讓學生動筆寫,而是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做了兩個有趣的活動,一個是“拔河比賽”,一個是“貼鼻子”遊戲。拔河比賽時,學生們興高采烈,羣情振奮,他們的熱情北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不僅玩得開心,而且很專注地觀察比賽的細節,爲寫作做準備。在“貼鼻子”活動中,學生看到了平時被稱作調皮鬼的同學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向前摸索的滑稽樣子,笑得前仰後合。在這異常歡快的氣氛中我啓發學生:你們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有趣的活動記錄下來嗎?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記一次有趣的活動”的寫作,大部分作文寫得都很真實、生動、富有情趣。

五、 進行仿寫訓練,體驗寫作的興趣。

高爾基說過,對初學寫作者來說,不在讀書和模仿中寫些什麼,就很難有什麼創造。茅盾先生說得更明確:“第一步,模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可見,仿寫對於提高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每個單元的課文講授工作完成之後,我通常會要求學生模仿本單元某篇課文或某段落的寫作手法和行文風格,完成一篇仿寫文的寫作,至於模仿哪篇文章,則由學生自己決定。有的學生在學過《背影》一課後寫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學生在學過《談骨氣》之後,交上來一篇抒發志向、抱負和愛國主義情懷的文章;有的學生則在學過《故鄉》之後,用飽含溫情的筆觸回憶了自己和一位老友久別重逢的場面……這樣的訓練,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既體現了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又利用二者的有機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學生通過仿寫訓練,進一步複習和掌握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學生同過仿寫訓練,進一步複習和掌握了所學知識,並把學過的寫法初步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是把知識轉化爲技能的重要一環,爲以後的寫作打下了基礎。每當看到自己仿寫的內容被當做範文朗讀,學生便會從中獲得自信、體驗成功。實踐表明,在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方面,仿寫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仿寫中應鼓勵學生不要過多受原文的限制,而應在原文的啓發下力求突破和創新,並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抒發真情實感,拓寬思維界域,這樣纔會把學生帶入更爲廣闊的寫作空間。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作文需要寫的內容也是千差萬別的。寫人記事的、寫景狀物的,不同的內容需不同的方法。大綱提出“作文教學要閱讀教學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⑤”因而寫作方法的指導重點應落在閱讀課上,在閱讀課中,應自覺的、有目的的抓住重點句子、段或有特色的句子、段落,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還要引導學生按不同體裁積累寫篇的方法,使學生不斷從作者思路的“原型”得到啓發,從而積累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佈局謀篇的方法。

要使寫作教學貼近學生生活,教師要做好四件事情:第一,尊重並設法去了解、體驗豐富而獨特的兒童生活;第二,引導學生留意並學會觀察周圍看似平淡的生活;第三,引領學生學會體驗和思考身邊的生活;第四,指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反映身邊的生活。

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永恆的追求。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中的精華,同時應該以新課標的先進理念爲指導,積極探索作文訓練的新方法、新途徑,克服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努力開創作文教學的新局面。

實踐證明,興趣和積累是寫作成功的鑰匙,運用恰當的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培養學生的寫作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潛能,學生的寫作能力必將得到提高。

一、提高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 葉聖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於認識和經驗,有什麼樣的認識和經驗,才能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

二、把認識結構作爲作文的核心,包括學習知識,觀察積累,記憶儲存,訓練思維,豐富想象,培養情感,鍛鍊意志;從說到寫,推敲修改,多讀勤寫。

三、樹立大作文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

一要注重審題;二要明確寫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選材要有根據;四要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標題,作文提綱;六要注重文章寫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語言,用思想調遣語言。學會五種立意法:以事贊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觸景生情,託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標的逐年級分解:

一年級字詞,二年級句子,三年級片斷,四年級篇章,五年級綜合,六年級提高。

五、實施五項訓練

根據認識是作文的核心這一原則,圍繞這個發展學生心理機制的核心,紮紮實實地進行了五項訓練:

(一)、字詞訓練。學習掌握大量字詞。掌握運用字詞的金鑰匙:聯繫自己熟悉的事物;聯繫自己生活實際;聯繫自己學會的語言及字詞知識。運用“十引說”的方法,把字詞學習與說話訓練相結合。“十引說”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憑圖學詞;4、組詞擴詞;5、選詞填空;6、詞語搭配;7、調整詞序;8、觸景用詞;9、詞語分類;10、聯詞成句。豐富了說話訓練內容,使自己積累大量會說會用的字詞,爲寫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二)、句子訓練。只要是一個句子,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說的人、事、物、景,二是說目的。可有些教師指導學生說一句話時,沒有很好憑藉圖畫和事物,認真教學生觀察、認識、分析、表達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張圖或一事物讓學生說寫一句話,學生不知道爲什麼要說寫一句話,怎樣說寫一句話,說寫一句什麼句型、什麼句式的話,導致作文中語調單一、呆板、不活潑生動。可以改讓學生憑圖、看物、對話、練習說寫一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話,四種句型,九種句式的話。學生纔會在作文中運用不同句型、句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態度、目的。

(三)、段的訓練。結合八種段式:以事物發展爲序段,時間先後爲序段,空間變換爲序段,總述、分述結構段,因果段、轉折段,遞進段,並列段。以此認識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不論哪種段式,都是記敘事物的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即段的內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話一樣,也是對人、事、物、景的敘述,也是表達一個意思。只不過是把一句話進一步說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訓練。篇是由段組成的。通過對審題、立意、選材、謀篇、定法、用語的知識與方法,通過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四種表達方法,文章開頭與結尾、過渡與呼應方法,各種文章體裁的知識與方法。學會寫中心明確,意思完整,詳略得當的記敘文和應用文。

(五)、生活現場訓練。採用生活現場訓練,更好地體會“從內容入手”寫作文。通過各種作文教學活動,如“確定中心討論會”、“選材討論會”、“作文會診會”、“小諸葛審題會”、“妙用詞語比賽會”,從活動中生動具體地學到作文知識與寫作文的方法。另外,還可開展各種校內外活動,如跳繩、拔河、踢毽、球類、背書比賽,從而學會如何寫比賽作文;開展校內外義務勞動,學會如何寫勞動場面;舉行詩歌朗誦、講演會,學會如何寫會議場面及會議上的見聞;通過參觀訪問,瀏覽名勝古蹟,學會如何寫參觀訪問記、遊記。學習觀察方法,留心周圍的事物、事件,“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通過現場生活作文,進一步認識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從而學會寫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養良好的文風。

實行“互評互改”,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生作文寫好後,組織在小組內講評。先學習別人作文的.優點,再用批評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點,並指出改進意見。在此基礎上重新再寫,從而使學生每寫一篇都有收穫。

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寫誠實的自己的話”是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的。旨在營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謂“自主”就是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學生無拘無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寫作。“自主”作文就是“言爲心聲”,率性而爲,展現自我的風采,體現鮮明的個性

具體生動、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一篇好的作文代表了一個學生的個人素質。如何使學生的作文寫得有內容、有條理、有中心、有感情呢?
一、作文要寫具體。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作文一定要有內容。這就是說作文的內容要具體不能說空話。長期以來,作文空洞無物的問題一直困擾着同學們,而“內容具體”又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做到言而有物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b... 全部展開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一篇好的作文代表了一個學生的個人素質。如何使學生的作文寫得有內容、有條理、有中心、有感情呢?
一、作文要寫具體。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作文一定要有內容。這就是說作文的內容要具體不能說空話。長期以來,作文空洞無物的問題一直困擾着同學們,而“內容具體”又是小學作文教學的最基本的要求。如何做到言而有物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1、“多視角”觀察。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蘇軾一句充滿哲理的名言。這句名言精闢地道出了客觀事物具有多側面多角度的固有特徵。因此我們觀察必須採用與之相應的多角度方式。在觀察事物時必須要全面細緻。對靜止的事物構成它的各個部分都要看全,每一部分的各個方面要看細。每一具體事物,總是由幾部分構成的。如果我們在觀察的時候遺漏了某個部分,那麼觀察到的事物就是不完整的。例如,我們觀察一盆茉莉花,我要注意到他是有根、莖、葉、花四部分組成的。特別是可以看得見的莖、葉、花。在觀察時是不能遺漏的。如果遺漏了,我們觀察到的茉莉花就是不完整的,表達出來就不能使人清楚的知道它的整體。如果我們不注意觀察它的莖的質、色和形,就很難搞清它的莖的特點,如果我們不仔細觀察它的花色、形、味,也很難弄清花的特點。反之,如果我們把這幾方面的情況都觀察得很細,那麼對茉莉花的認識就不是籠統的,而是具體的。當然不僅對靜止的事物,對變化的事物整個過程也要看全,每個發展階段也要看細。
2、“多方面”思考
我們在寫作文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去認識,去思維。記事的作文,離不開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果這一發展變化過程。寫人的作文也離不開具體的事。因此我們在寫這一類的作文時,要注意寫好事情的發展變化。事件是伴隨着實踐的推移和地點的更替而變化的。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都有哪些不同的情況。我們把這些情況有主次的記敘下來,寫出的作文就具體了。同時,記敘一件事總離不開人的活動。因此寫作文時,必須注意對有關的人物進行描寫。通過對人物的神態、動態、語言和心理描寫,使作文充實。例如,《記一次乒乓球賽》爲例,想一想:從比賽雙方看,他們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各怎麼樣?從觀戰者的角度看,他們在比賽過程中有什麼議論、舉動?
我們這樣對事物進行思考和分析,就爲文章寫具體作了準備。但是要求把文章寫具體,並非是要寫成一篇“流水賬”,寫文章最忌說空話,言之無物最要不得。一些同學認爲要把作文寫具體就是字寫得越多越好。常見一些同學時間、地點、人物都交待了,事情起因、經過、結果也都很清楚,可就是平平淡淡,給讀者的印象不深,也不感人。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爲內容不具體。怎樣才能把內容寫具體呢?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寫的主要人物在事情發展的重要階段的表現,要多想一想他在這件事中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怎樣想的。不能滿足於對事情發展過程的陳述。
二、作文要有條理
文章的條理,是屬於文章的整體的問題,是指文章內部的組織結構。他就像一個人的骨架有力的支撐着文章的整體。文章的條理外部表現就是指文章的順序。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的重點就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描繪景色的美麗。就其組織結構來說,文章的條理內部表現則主要指作者行文的思路、線索。小興安嶺景色美麗、物產豐富,既是大花園, 又是寶庫。這片寫景物的文章,作者寫作時,則是以小興安嶺的樹木和其他景物一年四季的生長順序進行描寫的,這既符合動植物的生長特點, 又符合人們認識景物的規律,更有利於表現文章的中心。
在動筆前,先將作文的材料在腦子裏象演電影一樣過一遍,理全所有材料過程。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條理清晰。例如,一位同學寫“西紅柿炒雞蛋”的過程。只寫了買、洗、切、炸,卻丟掉了打雞蛋的過程, 使人讀了感到莫名其妙:什麼時候鍋裏出了雞蛋。

善於觀察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云.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爲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爲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裏編的準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準確地、細緻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 心》,併成爲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裏,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裏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爲,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 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爲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 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課內作文,要 求具體,學生各方面都受到約束,往往顯得比較被動,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爲此,我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採取 “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課內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筆.比如,去年我接了剛 入學的兩個高一班,除了兩週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個學生每週至少寫一篇隨筆,隔週抽查一次,並進行講 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容 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 有個學生對校園常作細緻觀察,從景到人,從人到事,連續寫了校園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隨筆裏,我 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也有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一年多來,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少學生談了寫隨筆的體會,一致認爲寫隨筆的要求促使他們去觀察,去 思考.有的說:“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裏尋找.”有的說:“由於寫隨筆的需要,無論在家裏、在車上 、在學校裏,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在諦聽……”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完成了我佈置的每週三篇的任務,而且由 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不少人自覺多寫,並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同時,在課內作文的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比如,我佈置一篇作文《記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學》,要求大家以班裏一位同學爲描寫對象,抓住其外貌特徵進行描繪、刻畫,看誰觀察得細,寫得 像.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寫的人的特徵來寫.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藍的製作》後,我又佈置一篇 作文《××菜的製作》,從而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於是乎,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創作熱情被激發了,紛紛 寫出了切合實際的優秀作品.總之,要想使學生寫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須讓他們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

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

我曾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寶商很會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銀首飾時,常常盯住顧客的 眼睛不放,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別人想探究其中的奧妙,他卻守口如瓶,直到臨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獨生子傳 授這一訣竅:“盯着對方的眼睛,不,準確地講,盯着對方瞳孔,瞳孔是不會撒謊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 澤使對方瞳孔擴張,你就大膽地把原價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條項鍊沒能使對方張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換一 只……總之,盯着對方的瞳孔!”

當然,這個珠寶商傳授的生意經,不是我們要學的,但這種抓住買主的外部表情,從而推測其心理變化的 方法卻很值得我們去借鑑.

在觀察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不只是“看”.現代文壇名將魯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觀察家.尤其是在觀察人物方面他實在是獨具慧眼而又細緻入微的.他曾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 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講授他的短篇小說《祝福》時,着重分析了魯迅對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寫.初到魯家時總是“順着眼”,表現了她的溫順善良;第二次到魯家時雖還“順着眼”,但“眼角上 帶着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刺激,極度悲傷;在淪爲乞丐之後,祥林 嫂整個人完全與先前不同了:臉上“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說明這時的她已瀕於死亡,精神麻木,內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魯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過對比 ,寫出了人物的悲慘遭遇和內心世界的變化.而後,我佈置了一篇作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我 們學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這位工人雖然幾年前就退休了,但負責收發報紙的工作一直承擔下來.每天早晨 六點半準時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點又準時把報紙、雜誌送到各教研組.除星期天外,從未間斷過.於 是,有的學生着重描寫了他的“那副眼鏡”;有的卻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穩的姿勢來寫;還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着上做文章.於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從每個學生的筆端躍出,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 .這樣,學生就慢慢學會了對周圍各種事物的“觀察”,而不只是“看”.

當然,我們在強調學生要注重觀察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去觀察.比如,有的學生 看到了我們社會現實中的種種腐敗現象、不正之風,便認爲在作文中聯繫實際就是揭露陰暗面,讓他們發牢騷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跟學生分析,生活中確實有愚昧落後、勾心鬥角,有挫折,也有失敗,這些東西不承 認不行.但是必須注意:什麼纔是我們生活的主流?從你呱呱落地到現在成爲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陽光雨露多,還是遭受的急風暴雨多?周圍的東西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風確實 今人痛恨,應該揭露、鞭撻,但決不能因此而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讓醜惡的東西佔據我們的心靈,而 應該讓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充滿陽光.經過我的引導,許多學生認識到,通過觀察寫出的東西一方面是真實的, 發自內心的;另一方面還應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由於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許多學生的作文水平漸漸提高了,尤其涌現出不少表露真情實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散文《搏》,記的是他的一位鄰居,一個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這位青年 去年因兩分之差落榜,看着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佈滿皺紋的臉”,還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複習了.儘管父親說要去借錢,但他還是懷着一顆歉疚而苦楚的心,還有一大摞高考複習資料,去南方 打工了.這一年裏,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燈在帳下苦讀.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回來參加了今年的高考 ,結果省財貿學院的通知書來了.這位學生寫道:“他又走了,但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車啓動時,他又看 到了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佈滿皺紋的臉,於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又是多麼真實的 鏡頭!後來我問這位學生所寫的是不是真事.他說:“這全是我親眼見的,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個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還特地請假趕回家與他道別的,我寫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記下來.”

是的,我們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會使我們有所發現.不是嗎?蘋果落地,再平常不過 了,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壺水翻滾,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卻因此發明了蒸 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革命.正如契訶夫曾對一位青年作者所說的:“您看這堵牆,似乎它連一點有趣的地方 都沒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會在那裏面有所發現,找到別人以前還沒注意到的東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寫 下來了……”這就是說,要觀察,要思考,並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留心你身邊的日常事物吧,它將使你獲得知識,使你發現生活的真諦.

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羣.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衆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着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爲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裏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嫺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鍊成習慣,鍛鍊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裏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侷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纔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纔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啓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複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箇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箇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着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云亦云,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裏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爲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裏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着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準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象.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裏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爲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儘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瞭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羣.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衆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着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爲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裏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嫺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鍊成習慣,鍛鍊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裏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侷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纔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纔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啓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複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箇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箇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着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云亦云,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裏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爲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裏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着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準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象.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裏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如何寫好作文?

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供你參考。

低年級的孩子,開始多看同步作文,可以進行仿寫。鍛鍊孩子講故事,對寫作很有裨益。

高年級的孩子。一定要勤練筆。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纔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鑑。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