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尋隱者不遇的詩意誰知道?

尋隱者不遇的詩意誰知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譯詩、詩意

尋隱者不遇的詩意誰知道?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裏,

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

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樹下,我向隱者的小弟子詢問他師父的去向。他回答說師父採藥材去了。隱者師父其實就在這座曠遠的大山裏。但是山上雲霧迷濛,那個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師父到底在什麼地方了……

賞析

這是一首名作,評者甚衆。蔣一葵《唐詩選匯解》:“首句問,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李鍈《詩法易簡錄》:“一句問,三句答,寫出隱者高致。”王文濡《唐詩評註讀本》:“此詩一答,四句開合變化,令人莫測。”

全詩只有二十字,又是抒情詩,卻有環境,有人物,有情節,內容極豐富,其奧祕在於獨出必裁地運用了問答體。不是一問一答,而是藏問於答,幾問幾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語“我”。“我”來到“松下”問“童子”, 見得“松下”是“隱者”的住處,而“隱者”外出。“尋隱者不遇”的題目已經交待清楚。“隱者” 外出而問其“童子”,省掉問話而寫出“童子” 的答語:“師採藥去。” 那麼問話必然是:“你的師父幹什麼去了?”“我” 專程來“尋隱者”,“隱者”“採藥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來。因而又問童子:“他上哪兒採藥去了?”這一問詩人也沒有明寫,而是從“只在此山中”的回答裏暗示出來的。聽到這一答,不難想見“我”轉憂爲喜的神態。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來嗎?因而迫不及待地問:“他在哪一處?”不料童子卻作了這樣的問答:“雲深不知處。”問話也沒有明寫,可是如果沒有那樣的問,又怎能會有這樣的答呢?

詩人巧妙地以答見問,收到了言外見意的`藝術效果。“我”的問話固然見於言外,“我”與“童子”往復問答的動作、情態及其內心活動也見於言外。比方說,你讀到“雲深不知處”的時侯,只要設身處地,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圖畫:“童子”一邊說,一邊遙指;“我”跟着“童子”遙指的方向望去,東邊是白雲,西邊也是白雲;蒼巒翠嶺,時露林梢,時而又淹沒於茫茫雲海。那麼,“隱者”究竟何處“採藥”呢?

四句詩,通過問答的形式寫出了“我”、“童子”、“隱者”三個人物及其相互關係,又通過環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隱者”隱於“此山中”,則“尋隱者”的“我”必然住在“此山”外。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一般都熱衷於“爭利於市,爭名於朝”,“我”當然是個知識分子,卻離開繁華的都市,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雲之間來“尋隱者”,究竟爲了什麼?當他佇立“松下”四望滿山白雲,無法尋見“隱者”之時,又是什麼心情?這一切,都耐人尋味,引人遐想。(摘自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詩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