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曾國藩名人句子大全100句

曾國藩名人句子大全100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遇事讓三分,天空海闊;心田留一點,子種心耕。下面這篇文章是小編爲各位讀者收集的曾國藩名人句子,供大家參考。

曾國藩名人句子大全100句

1、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其短。

2、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3、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5、君子貴通天下之志,疾惡太嚴則傷公明之體。

6、稱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稱人一惡,我有一惡,又何毀焉?

7、凡事皆貴專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途,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

8、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9、惟有忘記機心方可以消除衆多別人的機心,惟有懵懂纔可以消除不祥。

10、富貴功名都是人世間的虛浮榮譽,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11、不輕率進兵,不輕率撤退。

12、心要安定,氣要安定,神要安定,體要安定。

13、事業上的成與不成,人力佔其中的三成,天命佔其中的七成。

14、上天的意思究竟如何不可知道,我們竭力去做,是成是敗則不計較。

15、凡有血氣,必有爭心,人之好勝,誰不如我,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此強恕之事也。一日強恕,日日強恕;一事強恕,事事強恕,久之則漸近自然。以之修身,則順而安;以之涉世,則諧而詳。——《曾國藩書信》。

16、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之博,仁言或失於口惠,利近或失於姑息。——《曾國藩書信》。

17、初非預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無因寸朽而棄達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曾國藩書信》。

18、凡有一長一技者,兄斷不敢輕視。——《曾國藩書信》。

19、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趨於平實,頗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輕重長短一絲不差,則漸實矣。能實,則漸平矣。——《曾國藩書信》。

20、治軍之道,以勤字以先。身勤則強,佚則病;家勤則興,懶則衰;國勤則治,怠則亂;軍勤則勝,惰則敗。惰者,暮氣也。——《曾國藩書信》。

21、如用此法,總須善於相機。——《曾國藩書信》。

22、銳氣有餘,沉毅不足,氣浮而不斂,兵家之所忌也,當析細察。——《曾國藩書信》。

2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爲之計。——《曾國藩家書》

24、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爲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爲快心所惑。——《曾國藩家書》

25、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曾國藩家書》

26、人於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曾國藩家書》

27、意盡則止,辭足則止。——《曾國藩家書》

28、禍福由天主之,善惡由入主之。由天主者無可如何,只得聽之。由入主之,盡得一分算一分,撐得一日算一日。——《曾國藩家書》

29、大凡人之自詡智識,多由閱歷太少。——《曾國藩家書》

30、戒奢要從苗頭開始,而不是等待以成習慣再行改變,那就是極爲困難了。——《曾國藩家書》

31、決不可存苟且心,決不可做偷薄事,決不可學輕狂態,決不可做憊賴人。——《曾國藩家書》

32、商貿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曾國藩家書》

33、蓋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必將大玷家聲。——《曾國藩家書》

34、款待從厚,而打發從薄。——《曾國藩家書》

35、切不可浪擲光陰。——《曾國藩家書》

36、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國藩家書》。

37、餘於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曾國藩日記》。

38、凡人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爲,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曾國藩家書》。

39、天地之所以不息,國之所以立,聖賢之德業所以可大可久,皆誠爲之也。故日:"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曾國藩書信》。

40、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客氣,不挾私見,終可爲人共諒。——《曾國藩家書》。

41、風節,守於己者也;傲,則加於人者也。——《曾國藩日記》。

42、勤則興,懶則敗,一字之理。——曾國藩

43、爲善者常受福,爲利者常受禍,心安爲福,心勞爲禍。——曾國藩

44、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於世,勿悖於道。——曾國藩

45、自其外者學之而得於內者謂之明,自其內者得之而兼於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曾國藩

46、有其功,必有其效。——曾國藩

47、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曾國藩

48、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爲捨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曾國藩

49、不可輕率評譏古人。——曾國藩

50、今人計較擺佈人,費心心思,卻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壞了心術,自損了元氣。——曾國藩

51、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曾國藩

52、凡與人晉接周旋,若無真意,則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無文飾以將之,則真意亦無所託之以出,《禮》所稱無文不行。

53、寧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54、苟能發奮自立,負薪牧冢皆可讀書;不能發憤自立,即清靜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 ——曾國藩

55、凡仁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爲。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則計較多,而出納吝矣;私心生則好惡偏,則輕重乖發。 ——曾國藩

56、人有求於我,如不能應,當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誤乃事。

57、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曾國藩

58、凡事皆貴專。求師不專,則受益也不入;求友不專,而博愛而不親。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途,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炫彼奪,而大不可。——曾國藩

59、一身精神,具乎兩目。——曾國藩

60、人之精神有限,過用則竭。——曾國藩

61、讀書如譬若掘井,掘數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見泉。讀書總以背熟經書,常講史鑑爲要,每日有常,自有進境,萬不可厭常喜新,此書未完,勿換彼書耳。

62、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餘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爲本,作詩文以聲調爲本,事親以得歡心爲本,養生以戒惱怒爲本,立身以不妄語爲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牀)爲本,作官以不要錢爲本,行軍以不擾民爲本"。此八本者,皆餘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餘之八本,總不失爲上等人家。

63、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64、君子滿腹天理,故以順理爲樂。小人滿腹人慾,故以得欲爲樂。欲無時可足,故樂不勝憂。理無時不存,故隨在皆樂。至樂順理。縱慾之樂,憂患隨焉。

65、忿怒二字,聖賢亦有之,特能少忍須臾,便不傷生。

66、處天下事,前面常長出一分,此之謂豫;後面常餘出一分,此之謂裕。如此則事無不濟,而心有餘樂。若盡煞分數做去,必有後悔。處人亦然,施在我有餘之恩,則可以廣聽。留在人不盡之情,則可以全好。

67、釀五百斛酒,讀三十年書,於願足矣;制千丈夫裘,營萬間廣廈,何日能之。

68、微雨晴時看鶴舞;小窗幽處聽蜂衙。

69、一心履薄臨深,畏天之鑑畏神之格;兩眼沐日浴月,由靜而明由敬而強。

70、文涵萬古江山氣;道續千年絲竹聲。

71、捨己從人,大賢之量;推心置腹,羣彥所歸。

72、歸去來兮,夜月樓臺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風雨鷓鴣聲。

73、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

74、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誰都不得罪了。

75、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曾國藩

76、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國藩

77、好譽者,常謗人;市恩者,常奪人。其傾危一也。 ——曾國藩

78、世間極佔地位的,是讀書一着。然讀書佔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勢位上。 ——曾國藩

79、一國有一國之氣,一家有一家之氣,一身有一身之氣,元氣者,生氣也。能養生氣,則日趨於盛矣。 ——曾國藩

80、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曾國藩

81、君子事來而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 ——曾國藩

82、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 —— 曾國藩

83、輕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輕信。 —— 曾國藩

84、嘗自慮執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採天下之善,礦不敢執一律求之。雖偏長薄善,敬其有裨於吾,示嘗不博取焉以自資益;其有以讜言急論陳於前者,既不必有當於吾,未嘗不深感其意,以爲彼之所以愛我者,異於衆人泛然相遇情也。

85、氣能挾理以行,而後雖言理而不厭。

8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爲小人所忌,亦爲君子所薄。 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7、是好漢,打落牙齒和血吞。——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88、自立立人,自達達人,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89、遇疾惡太嚴之人,不可輕意在他前道人短處,此便是澆油入火,其害與助惡一般。——曾國藩

90、恆言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曾國藩

91、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間須臾,內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齊嚴肅,內而專靜純一,齋莊不懈,故身強。求仁者,體則存心養性,用則民胞物與,大公無我,故人悅。思誠者,心則忠貞不貳,言則篤實不欺,至誠相感,故神欽。

92、自修之道,莫難養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爲善去惡,則謂之自欺。方寸之自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獨知之。

93、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則知之非也。今之所謂博聞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聞見。

94、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居。

95、利可共而不行獨,謀可寡而不行衆。獨利則敗,衆謀則泄。

96、一身精力,具乎兩目。

97、常人無不行爲聖賢,毫不繫乎唸書之多寡。

98、好自制不行與共財,困惑者不行與共事。

99、繁華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100、可見年無分老小,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恆,自如種樹畜養,日見其大而不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