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高中語文課必須寫作素材

高中語文課必須寫作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篇一:必修1—5寫作素材彙總

高中語文課必須寫作素材

語文必修一——必修五課文論據選編

1《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人要克服惰性,增強意志力,戰勝困難,去取得各方面的成就。意志、誘惑、生命、責任、追求、勤與懶。

典型例證;孔子畢生東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陳絕過糧,在匡遇過生命的危險,還受當時隱者的嗤笑,但他有改革世界的抱負,不達理想不罷休。長沮桀溺看天下無道,就退隱躬耕,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孔子看天下無道,就犧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最在的路徑走。他說得很乾脆,“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2《我很重要》—對個體生命的的尊重,一種溫暖的人文情懷。個人與集體、親情友情愛情、大與小。 經典回放:我對於我的工作我的事業,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獨出心裁的創意,像鴿羣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們的羽毛。我的設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灘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線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線消失的遠方……沒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別人。我很重要。// 對於一株新生的樹苗,每一片葉子都很重要。對於一個孕育中的胚胎,每一段染色體都很重要。甚至馳騁寰宇的航天飛機,也可以因爲一個油封橡皮圈的疏漏而凌空爆炸,你能說它不重要嗎?

3《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高考狀元王海桐的成長曆程。自信與自卑、主見、習慣、態度 經典回放:我應該是個八尺男兒,即使不能金戈鐵馬,醉臥沙場,也應該玉樹臨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與其像某些人一樣在每一個瞬間都想抓住些什麼卻終無所獲,不如做黑夜裏的煙火,在剎那,用一生的熱情幻化絢爛的景緻,照亮我們蒼白的靈魂。//自信,對於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過是海市蜃樓,在我心底最柔軟的角落小聲而固執地鳴咽着。

4《“布衣總統”孫中山(節選)》—展現領袖人物的高尚品德。愛國、愛民、儉約、不張揚。孫中山求見清末名臣張之洞時用了一張極爲普通的名片,張嫌對他不恭,在退回時寫了“持三字帖,見一品官,儒生妄敢稱兄弟”,,血氣方剛的孫中山照禮回敬“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傲王侯“。 5《華羅庚》——在艱苦的環境中自學數學,有志者事竟成。新中國成立後,毅然放棄了美國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的職務,回國參加建設。熱心培養陳景潤。將數學應用到工農業生產,大力推廣優選法和運籌學。文理兼容、愛國、追求、謙虛、實踐(務實)、逆境等。

名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科學的根本是實。//樹老易空,人老易鬆,科學之道,誡之以空,誡之以鬆。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

6《羅曼?羅蘭》——文學大師的品格。超人的勤奮、果斷的學科選擇(由哲學到歷史地理)、受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的影響,傾心於英雄人物和全人類的藝術家。勤奮、選擇、信仰等。 7《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曲民族英雄的浩然正氣歌。

經典回放:無一絲一毫的張惶,在這生與死的關頭,他坦然選擇了與國家民族共存亡。但見,一腔忠烈,由胸中長嘯而出,落紙,化作了黃鐘大呂的絕響。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讓葵藿如何與狗尾巴草對話?你讓鐵石如何與穢土論堅? //五嶽千山因了這支歌,而更增其高;北斗七星因了這支歌,而益顯其明;前朝仁人因了這支歌,而大放光彩;後代志士因了這支歌,而脊樑愈挺。

8《我的回顧》——愛因斯坦的科學之路。信仰、選擇、興趣、

讀書“三到”始知書——眼到、心到、手到。

9《荷塘月色》——出色的描寫,第4——6段。聲光色形態味。

10 《霞》——對人生苦難的咀嚼與徹悟。生命中不是隻有快樂,也不是隻有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襯托的。//《我的家在哪裏?》——對精神家園的追求。“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纔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淡泊、坦蕩。

11《揀麥穗》——對人間純真感情的禮讚。

12《我與地壇(節選)》——史鐵生在殘了腿好幾年後終於想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之後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人的正直名字叫做:慾望。抗爭、命

運、挫折、態度、慾望等。

15 《離騷(節選)》——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對高尚品德的追求。

16《孔雀東南飛(並序)》——劉蘭芝和焦仲卿對愛情的忠貞,焦母棒打鴛鴦。

17 《迢迢牽牛星》——相思、痛苦//《短歌行》——時光易逝、求賢若渴。//《歸園田居》——逃離污濁官場後的快樂的田園生活。“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18《上邪》——震撼人心的愛情表白。“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飲馬長城窟行》——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19 《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1《我的母親》——親情、母愛。“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2《冰心:巴金這個人》——勤奮、認真、敢說真話、大公無私、人品文品俱佳。與冰心的友誼。 3《故鄉的榕樹》——鄉情。 4《沁園春?長沙》——壯志豪情。《憶秦娥?婁山關》——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9《窗》——交流

《門》——人生由一次次開門和關門構成的,人的生命是由一個個重要階段的開始和結束構成的。 10《菱角的喜劇》——事物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

11《漸》——變化:人的成長、日重一日的牛、季節、時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14《阿房宮賦》——統治者的奢侈、六國和秦亡國的原因都在自身。

15《赤壁賦》——人生無常,超脫達觀。16《項脊軒志》——親情、懷念

17《與妻書》——愛國、愛情、國與家、大與小。“爲天下人謀永福也”。

18《逍遙遊(節選)》——理想、境界、長與短。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毅力、順境與逆境

1. 《黃山》——大自然之美

2. 《鞏乃斯的馬》——自由和奔放“馬就是這樣,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兇暴之相;它

優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凌,並不懦弱。我說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徵,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恐怕也並不過分。”

3. 《瓦爾登湖》——大自然的寧靜,純潔和美好。

亨利·梭羅(1817-18620,美國作家,詩人,自然主義者,改革家和哲學家。梭羅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本來前程似錦,但梭羅撇開金錢的羈絆,避開鬧市,在愛默生的林地中的瓦爾登湖畔自建一個小木屋,自耕自食兩年有餘。專業從事寫作。本書即是他對兩年林中生活所見所思所悟的記錄。十年後,《瓦爾登湖》出版,此書充滿了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現出一個先覺者的超人智慧。但它不僅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相反還遭到批評和譏諷。然而,隨着時光的流逝,這本書的影響卻越來越大,終而成爲美國文學中的一本獨特的、卓越的名著。在孤獨中思索的觀念貫穿了梭羅的一生。

一個年輕人,帶着一把斧頭,獨自跑進森林,在明淨的湖邊選定了一方土地。他砍樹,搭房,耕作,思考。結果,美國出現一位自然主義思想家,世界上也多了一本好書——《瓦爾登湖》。

一千年前,蘇東坡在承天寺嘆道:何處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閒適如我二人耳。歷史驚人地相似。梭羅可能不會想到,從20世紀60年代起,瓦爾登湖會成爲環保主義者的聖地,他的“靜靜的書”會在中國找到知音。但不管怎樣,他在題記中表達的“吵醒沉睡的鄰居”的願望在某種意義上開始實現。如此看來,到了某種境地,到了某種發展階段,大家終究會認識到“綠色”的意義的。而 《瓦爾登湖》被重新認識,我浸浮於他的世界,乃是順理成章的事。

每個人追求的生活模式都不盡相同,但我敢肯定,簡單、寧靜、踏實不僅僅是我想要的,也是每一個人都從心底裏真正渴望的吧。於是乎我們不難理解梭羅爲什麼要遠離塵囂獨居湖邊的小木屋

過着那種原始的生活,只是因爲他要守望自己心中的那片寧靜,守望心中的瓦爾登湖。在寧靜中拋開繁蕪,找到真正的自己。

4.《寂靜的春天》——環保的警示

我們應該懂得解決環境的關鍵就是保護環境,而保護環境就是保自己。 美國女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寫成了《寂靜的春天》一書,生動地描寫了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的景象,提示了有機氯農藥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它告誡人們,人類的活動已經污染了環境,不僅威脅着許多生物的生存,而且正危害人類自己,60年代初,卡森繼續林事研究工作。由於勞累過度,並且長期接觸化學藥劑,患了癌症 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拯救環境的事業。

5. 《藥》華老栓一家、看客和茶客們——愚昧的民衆;夏瑜——革命志士

6. 康大叔——殘忍冷酷貪婪 7。《項鍊》——愛慕虛榮可能得不償失

8差別——阿諾德和布魯諾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老是抱怨什麼,應當多找找自己與別人的差別。只有認識到與別人的差別,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

9.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清新美好的大自然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堅定的信念,一往無前的勇氣

10《登高》——悲苦,辛酸,惆悵,潦倒11《錦瑟》——迷離,惘然,不可捉摸 12《蜀道難》——困難越大,克服困難的決心越強13.《琵琶行》——知音的難遇和可貴

14.琵琶女——技藝高超而身世坎坷15。《雨霖鈴》——有情人難分難捨,別後是無盡的思念

16. 《念奴嬌 赤壁懷古》——豪邁17。談笑間,強虜(牆櫓)灰飛煙滅——瀟灑

18. 《聲聲慢》——悽清,悵惘,愁緒漫漫19。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豪邁

1. 北京對"兩會"車隊與社會車輛一視同仁——小中見大,平等意識.

2. 月餅消費——折射出社會的變化.生活好了也要提倡勤儉節約

3. "雅而不高"——要增強文化底蘊

4. 呼喚生命教育——正確認識生命的價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

5. 拿來主義——對待文化遺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6. 善良——一種智慧,一種遠見,一種自信,一種精神力量,一種精神的平安,一種以代勞的沉

穩,一種文化,一種快樂,一種樂觀。

7. 《紅樓夢》的情節——波瀾起伏

8. 米洛斯的維納斯——殘缺之美,想象空間之美

9. 寶玉捱打——封建思想和叛逆性格的衝突

10. 《阿Q正傳》——國民劣根的總展覽:自欺欺人、欺弱怕硬、麻木健忘、盲目自大、排斥

異端等。

11. 《變形記》——現代工業文明中人的異化

12. 馬謖失街亭——驕者必敗

13. 棋王——精神力量之美,智慧之美

14. 《季氏將伐顓臾》——霸道不可取,應取仁義之道

15. 《寡人之於國也》——事到臨頭才補救,不如平時就做好積累。五十步笑百步。 16. 《勸學》——學習要有恆心,善借鑑,善積累

17. 《過秦論》——霸道不可取,應取仁義之道

18. 《師說》——走自己的路,不如踏着成功者的腳步。

19. 《諫太宗十思疏》——成大業要善於聽取他人的忠告

20. 魏徵——正直無私

1、 紙幣是中國的偉大發明。它的好處不言而喻。然而,自宋朝開始的這種紙幣流通,爲何在明代

逐漸退出了經濟活動?是信用太差。------可以談信用

2、 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達印度的葡萄牙人,後來的“海上馬車伕----荷

蘭”,以及把“米”字旗查到世界各地的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他們都是追逐着“錢”而走遍世界的。-------可以談“利益驅動”;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冒險與創新。

3、 文中關於“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十多年前長春‘瘋狂的君子蘭’”,20世紀80年代日本

房地產的瘋炒。------可以談炒作的害處。

第二課 市場經濟中新的道德和法制

1、 本文可以提供許多理論論據。比如“真正驅動市場經濟的力量是個人利益”“追求個人利益不是

出現醜惡現象的原因”“人與人的合作,是創造財富的一個重要前提”

2、 “柏林地鐵”這一事例,可以談“效率”,“規則”“合作創造財富”

第三課向小康生活邁進的期待

調查報告爲我們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讓我們對目前青少年消費觀念有較全面的把握。

第四課東方風來滿眼春

1、 創辦深圳經濟特區———創新

2、 “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

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嘗試、探索、闖勁

3、 “多幹實事,少說空話”,“深圳發展這快,是靠實幹幹出來的,不是靠講話講出來的,也不是

靠寫文章寫出來的。”——— 務實、實幹

第五課“神五”載人航天飛行新聞兩篇

1、“神五”(“神六”)的成功升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2、“神五”(“神六”)的成功升空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合作、精準、細節決定成敗

3、英雄瀟灑走蒼穹——意志力的重要性、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戰勝自我

第六課喜看稻菽千重浪

1、 袁隆平敢於挑戰美國著名遺傳學家辛諾特和鄧恩的經典遺傳學理論——挑戰權威、不盲目崇拜、

膽識

2、 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淤泥”尋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泥腿子專家”終於成爲“雜交水

稻之父”的事例——熱愛、堅持、理想

3、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自1976—1999年累計種植35億多畝,增產稻穀3500億千克。他的科研成果

對解決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問題都具有重大意義——知識就是財富、科學改變未來。

第七課訪李政道博士

理論論據:“創新不光是膽子要大,科學的發展還必須要有間實的根基”——基礎

“藝術是創造力與情感的結合,是人類創新的動力”——藝術與創新

“諾貝爾獎不是目的,科學本身才是目的”——目的與動力

第八課甘地被刺

聖雄甘地被刺後,在波拉宮內,悲傷把印度教徒、錫克族人融爲一體。—(來自: 書業網:一視同仁的寫作素材)—人格的魅力 第九課 雷雨 周樸園這個人物形象:非人性的一面,狡詐、貪婪、狠毒、專制、虛僞;人的一面,懷念、親情——人性的複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十課哈姆萊特——裝瘋;安排演戲試探叔父是否弒兄篡位——謀略、機智

第十二課 長亭送別——追求(美好生活、自由)、承諾、離愁

第十四課 鴻門宴——要聽取意見、剛愎自用的害處、堡壘往往先從內部攻破、團隊精神、偶然與必然、性格決定命運

第十五課 陳情表——孝道、溝通的技巧、感動

第十六課 段太尉逸事狀——勇氣與謀略、正義的力量、廉潔、爲民請命

第十七課 遊褒禪山記——好風景常在險遠之處、成功的條件、主見、堅持

第十八課 鄭伯克段於鄢——偏私、利慾薰心、多行不義必自斃、欲擒故縱、人性的光輝 第十九課 報任安書——理想的光芒、逆境與成功、榮辱

篇二:師說寫作素材

寫作運用

【適用話題】可用於“尊敬老師”“博採衆長者可成大器”“我們要敢於超越前人”“探索”“創新”“從師學習”“師生關係”“教育”“成長”“師生”“師道”“求知”“長與短”“思考”“仁愛”“善問”“敢於向流俗說‘不’”“敢爲人師”“要相互學習”“要勤學善問”“不能自我滿足,師心自用”“要相信自己,不必自怨自艾”等寫作話題或題目中。

有如下運用角度:

角度一:要勤於發問,還要善問。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講的是要勤於向老師請教的必要性。勤於詢問,才能不斷地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難題、困惑。但僅有勤於發問還遠遠不夠,還應該懂得問的訣竅,要抓住問題的重點、關鍵。文中講有些士大夫讓老師教自己的小孩,“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捨本逐末,沒有抓信根本,是一種不正確的求學態度。“問”也是一門學問,善於發現問題並敢於質疑的人才能有所建樹。

角度二: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也要學會取長補短

“術業有專攻”,一專多能的人才畢竟是少數,每個人都會是某一方面的專家。正如音樂家善於演奏樂曲,建築師精於設計高樓大廈,文學家長於描述人生百態。每個人都是一人奇蹟,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有自己的強項,因此,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潛能發揮到最大值。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虛心地向擁有其他專長的人求教,正如作爲教育家的孔子向郯子、萇弘等人請教。唯有如此,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

角度三:從學術上看,師生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揭示了師生之間沒有年齡的差距,有“道“者即爲師。老師與學生的定位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可變的。老師也許在人生閱歷、學術經驗上豐富一些,但是學生思維活躍,可能在創新方面強於老師,而且不能因爲年長,經驗豐富而否定學生的創見。孔子說“教學相長“,教師要在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中,發現不足並不斷提高自己。

【運用範例】

1、一絲嚴謹,鐫出金色之光。爲師者說:“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老師,正因爲你那寬廣的胸懷,深奧的哲思,不凡的睿智,一視同仁的嚴謹,纔有我們的進步與成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您耐心的講解着,細心的規劃着,爲我們解開心中的疑惑,爲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找出錯誤的所在,你是一位渡船的賢者,掌着智慧的舵,划着歲月的槳,在人生的海洋,幾渡往來。(《爲師者說》)

2、古人說:“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把師徒之情看做父親之情,反映了古人對老師的尊重。像程門立雪的故事,楊時寧可挨冷,也不打擾老師午睡,體現了楊時對老師的無比尊重。

居里夫人在發現鐳後,聲望極高,當他回到波蘭參加華沙鐳學研究院落成典禮時,看到人羣中的小學老師,她疾步走到老師身邊深吻老師,推着老師坐的輪椅向主席臺走去,居里夫人成功不忘恩師,受到稱譽。

居里夫人之所以如此尊重自己的老師,是因爲她深深懂得,沒有昔日老師的啓蒙、教育,就不可能有今天輝煌的成就。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試想一下,沒有教師,怎能傳授文化、發展文化?沒有教師,怎能培養人才?沒有人才,怎能使國家強盛?國家不強盛,怎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由此看來,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尊師重教。(《尊師重教談》)

3、當陶淵明高唱“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時,他承擔着辛苦勞作,清貧苦寒的生活重擔;當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時,他承受着高官厚祿的內心誘惑;當林則徐吶喊“開眼看世界”,他又何演示在忍受不得志的苦悶和流放的痛楚?

陶淵明所處的社會本是貪官遍野,文天祥所處的時代保命投敵的事例屢見不鮮,而林則徐身邊的同僚又有哪一個不是歌頌大清?然而他們去都“背道而馳”。就像那寫下“長度相同”的第六個學生,前面的五個學生或是聽取了教授的提示,或是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或是盲從他人,他們無一例外地得出了錯誤的結論。

相信自己,這是避免盲從的良藥;堅持真理,這是開啓成功的鑰匙。

自漢代至唐宋,社會上的文人雅士們無不在追求華麗的辭藻,專事鋪陳,文章華美之風盛行。然而韓愈、柳宗元卻並未亦步亦趨,他們猛烈抨擊內容空洞的駢文,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古文運動。他們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直斥文學的弊端,他們堅信文學需要改革才能重生,所以即使遭受攻訐,卻也大膽創新。他們最終成功,而中國文學也重煥生機。

文學因他而成爲文學。

科學的殿堂中也從來不乏執著而堅定的人,當社會上教會勢力強大,教徒人數衆多,宗教裁判所火刑威脅的時候,伽利略站到了被斥爲“異端“的日心說一方。即使被囚禁,即使被迫害,他也從未改變過自己的想法,只因他用看遠鏡看到了真實的宇宙。他相信自己的探索,所以直面社會的黑暗,他堅信日心說的真理,所以在宗教法庭上,他仍堅定地爲自己的學說辯護。

科學因他而成爲科學。

相信自己並不是輕易做到的,人們總是在生活中受到太多的誘惑與歷練。當社會上的大部分人都在做同一件事,聽信同一種言論,很難有人不對逆反的自己產生懷疑。同樣,堅信真理也不是輕易實現的,尤其是當你所信仰的真理被多數人甚至全社會視爲悖論的時候。相信自己還是跟隨他人?堅持真理還是求得生存?我想此時,我們需要一種勇氣,需要一種力量,需要一份執著。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雖然只是就某種情況而言,然而少數人之所以有掌握真理的機會是因爲他們的身上有一種阻止他們邁向他人的腳步的信念與力量。

我們不一定要做少數人,但要做相信自己,堅持真理的人。也許,我們應當問問自己是否有在黑板上堅定寫下“長度相同“這四個字的勇氣??(《相信自己,堅持真理》)

4、最近閱讀了《古文觀止》這本書,韓愈的《師說》給我的印象頗爲深刻。文章闡述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本文開宗明義地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點明瞭從師學習的重要性。現就其中一些句子談談我的看法。

喜歡其中一句“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簡單的來說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是我們的老師,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像一棵樹,如果花不嬌豔,也許葉子會綠得青翠欲滴;如果葉子和花都不漂亮,也許枝幹會長得錯落有致;如果花、葉子和枝幹都不漂亮,也許她的地理位置很好,在藍天的映襯下顯的格外多姿。因此,在實際生活中找準每個人身上值得學習的點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斷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能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並走向成功。

我也喜歡文中的這句“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俗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薑還是老的辣”這兩句本身就很矛盾,也就應證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只是專長不同罷了,我認爲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從師學習固然重要,在實際生活中我理應認識到從師學習是我們的起止,只有不斷努力去剖析創造纔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應這樣,才顯得更有意義。(讀《師說》有感)

5、韓愈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寫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讀韓愈其人是從讀韓愈其文開始的,因爲中學課本上就有他的《師說》、《進學解》。課外閱讀,各種選本上韓文也隨處可見。他的許多警句,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我們的行爲。一個人爲文不說空話,爲官不說假話,爲政務求實績,這在封建時代難能可貴。應該說韓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舉儒家旗幟,是個封建傳統思想道德的維護者。傳統這個東西有兩面性,當它面對革命新潮時,表現出一副可憎的頑固面孔。而當它面對逆流邪說時,又表現出撼山易撼傳統難的威嚴。韓愈也是這樣,他一方面反對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對當時最尖銳的兩個

社會問題,即藩鎮割據和佛道氾濫,深惡痛絕,堅決抨擊。他親自參加平定叛亂。到晚年時還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馬到叛軍營中去勸敵投誠,其英雄氣概不亞於關雲長單刀赴會。他出身小戶,考進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進士,在考官時又三次碰壁,烏紗帽得來不易,按說他該惜官如命,但是他兩次犯上直言,被貶後又繼續盡其所能爲民辦事。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以國爲任,以民爲本,不違心,不費時,不浪費生命。他又倡導古文運動,領導了一場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載道”、“陳言務去”,開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駢文這個重形式求華麗的節外之枝,而直承秦漢。所以蘇東坡說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他既立業又立言,全面實踐了儒家道德。

當我手倚韓祠石欄,遠眺滾滾韓江時,我就想,憲宗佞佛,滿朝文武,就是韓愈敢出來說話,如果有人在韓愈之前上書直諫呢?如果在韓愈被貶時又有人出來爲之抗爭呢?歷史會怎樣改寫?還有在韓愈到來之前潮州買賣人口、教育荒廢等四個問題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馬燈似的換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職超過八個月的也大有人在,爲什麼沒有誰去解決呢?如果有人在韓愈之前解決了這些問題,歷史又將怎樣寫?但是沒有,什麼都沒有。長安大殿上的雕樑玉砌在如鉤曉月下靜靜地等待,秦嶺驛道上的風雪,南海叢林中的霧癉在悄悄地徘徊。歷史終於等來了一個衰朽的書生,他長鬚弓背雙手託着一封奏摺,一步一顫地走上大殿,然後又單人瘦馬,形影相弔地走向海角天涯。歷朝歷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廟建祠,但哪一塊碑哪一座廟能大過高山,永如江河呢?這是人民對辦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紀念。一個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當他與百姓利益,與社會進步連在一起時就價值無窮,就被社會所承認。我遍讀祠內憑弔之作,詩、詞、文、聯,上自唐宋下迄當今,刻於匾,勒於石,大約不下百十來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種人物在這裏獎韓公不知讀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漸漸泛起這樣的四句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八月爲民興四利,一片江山盡姓韓。(樑衡《讀韓愈》節選)

6、《師說》中,對從師的標準提出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尤其是第三段中所說:“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些,都提醒我們要多向他人學習,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平,讓自己“低”下去,虛心,才能容納別人的意見,才能看見別人的長處,不斷向別人學習,才能不斷充實、提高自己。

角度點撥: 可用於“學習”、 “合作”、 “幫助”、“尊師與成材” “自信自強”、 “能力”、“擇師”、 “傾聽”、“不恥下問”、“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等話題)

篇三:作文素材之 選擇篇

作文素材之“選擇”篇

魏得強

【素材展現一】

“最美女孩”何玥

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小學生。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願將她的兩個腎和一個肝捐給了三個人。

(摘自《桂林日報》)

【素材分析】

我們這個社會,需要何玥精神,需要有一種人來感動和影響我們,從而觸動那埋藏找我們內心深處的善良。何玥的選擇,無疑給社會帶來了一種“正能量”。從何玥身上,我們讀出了無私奉獻的精神,讀出了一種發自內心的善良。

運用此材料進行寫作,我們可以把何玥和那些違背良心坑害國民的人進行對比,喚醒他們內心的良知;也可以從何玥去世後有不少人選擇了捐獻器官,來談善良與愛心的傳遞;還可以從何玥選擇要求捐獻器官,談一個人真正的素質和他良好的家庭教育等等。 可以適用的話題有:選擇、奉獻、善良、愛心、傳遞等。

【運用實例】

當今社會上出現不少與何玥事蹟形成反差之事。不少人是偷偷在“燃燒”別人,“照亮”自己。比如之前被曝光的,“問題”奶粉、地溝油等,這些都是損人利己的事。可是,爲什麼會有人偷偷去做這些損人利己的事呢?因爲,很多人往往想不到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是需要別人幫助的。所以,他們纔不會在別人需要時幫助別人。

這些偷偷做損人事情的人,他們沒有設身處地想一想,沒有想到哪天他也會求人。我們期待着何玥的事蹟能喚醒這些人的良知,即便不用他們去“照亮”別人,但也不要去“燃燒”別人。

“正能量”這個詞,爲何一下子就能通過網絡竄紅,成爲人們口中的“熱詞”?那是因爲時代在呼籲“正能量”。何玥在其最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還想到幫助別人,她是中國無私助人的“正能量”的代表者,是一個時代的榜樣。

【素材展現二】

從“科學蠢材”到“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2012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公佈後,獲獎的英國醫學教授約翰〃格登和日本醫學教授山中伸彌成爲媒體關注的焦點。他們在“體細胞重編程技術”領域做出的革命性貢獻,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細胞和器官生長的理解,促成了許多醫學領域的長足發展。但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年79歲約翰〃格登回憶稱,自己在中學時曾成績墊底,甚至被老師斷言絕不可能成爲科學家。格登的父親曾希望他去參軍或進入銀行工作,因爲格登身體很棒且是壁球高手。但格登的家庭醫生卻認爲他不適合在軍隊發展,因此將他的小感冒診斷爲支氣管炎,由此中斷了他的參軍之路。格登回憶說,幸虧當時沒去參軍,不然就沒有現在熱愛的職業生涯了。

(選自《環球時報》)

【素材分析】

從被同學譏笑爲“科學蠢材”,到今天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從中學時成績墊底到今天的醫學諾獎;從老師斷言不可能成爲科學家到今天的大科學家,英國醫學教授約翰·格登

的人生經歷給人啓迪。

這則寫作素材,首先從選擇的角度,我們可以談人生對事業的選擇要從熱愛的角度出發。正是因爲格登教授選擇了自己所喜愛的醫學研究,他纔會全身心地融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去,從而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其次,從尊重的角度我們可以談他的父母。格登教授的父母尊重了兒子的選擇,沒有強逼他去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參軍或者到銀行工作,這件事給我們身邊的父母該有多大的啓示呀!

可以適用的話題有:選擇、尊重、適合、成功等。

【運用實例】

當那麼多少年兒童被父母所逼,奔波在各類補習班的路上時,我們來看一看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英國醫學教授約翰?格登成功的例子吧。格登的父母充分尊重了兒子的選擇,從他真正的興趣愛好出發,從來沒有強逼兒子去學他不喜歡的學科,即使格登中學時的生物成績倒數,後來也沒有強逼兒子去從事父母看來很有前途的軍隊和銀行業。

格登的父母用尊重換來了兒子幸福的人生。試問中國的父母,你們真正爲我們想過嗎?是爲了自己的虛榮心,還是孩子真正的前途?只有真正的鬆綁,纔會爲孩子鋪設一條“金光大道”。

【範文展示】

同樣的時間,不同的人生

雷 島

時間是最無情的,也是最公平的。它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但是,在同樣的時間面前,不同的人卻做出了不同的成績,有着不同的結果。有的人整天無所事事,任憑歲月流逝,最後一事無成。有的人珍惜分分秒秒,勤奮刻苦,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走得堅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小程和我在一個單位時,是我的下屬,那時他剛從外單位調來,其貌不揚,並不顯山露水,但是工作比較踏實,有思路,並積極主動。我比較喜歡他,並不知道他還會寫文章。

有一次,凌晨兩點了,我去查鋪,轉到他的宿舍時,發現從他宿舍門上的玻璃窗戶上透出淡淡的光,我想,這小子肯定在玩電腦遊戲,也許熄燈之後,他先躺到牀上,做出按時就寢的樣子,過一陣等夜深人靜了,再爬起來打遊戲,我這次一定要抓他個現行,讓他做個反面典型,好好矯正這股歪風。

我輕輕推門進去,他並沒有察覺。走近一看,原來他正伏在電腦上專心地寫稿子。我們單位規定熄燈後基層宿舍不準再亮燈,所以他就靠着電腦散發出的熒光,一個字一個字地敲打着凝聚了自己心血的文章。見我進去,他趕忙站起,有些慌亂,欲掩蓋什麼,我看了看他的電腦,見他在寫作,很心疼,也很欣慰。我非常欣賞有才並勤奮的人。於是請他坐下,和他聊了起來。他和我談了他對寫作的熱愛以及他的寫作經歷,並向我表示,他只在業餘時間寫作,絕不影響工作。我知道他的情況後,非常讚賞他這種肯於吃苦、努力上進的精神,我當場表示,在完成工作的情況下,大力支持他進行寫作。以後,我有意無意地給予他一些鼓勵,他對我也很感激,寫稿更加刻苦了。晚上經常加班加點,一般都要到凌晨兩三點鐘才上牀休息。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如今,他已在全國各地報紙雜誌上發表了上千篇文章,多篇還被《讀者》、《青年文摘》、《意林》、《青年博覽》等雜誌轉載,併成爲《讀者》、《意林》和《格言》的簽約作者,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青年作家。他的名字叫程剛。

後來,他調到外地工作,還經常和我聯繫。最近他又傳來喜訊,他的作品已結集成書,由出版社出版。遙隔千里,我深深地祝福他潛心創作,取得更大的成績。

時間的確公平,在它面前,任你再怎樣聰明,也做不了任何手腳。它就像一面鏡子,照

出世人不同的人生。

(選自《鄭州日報》)

作文素材之“成功”篇

伍福常

【素材展現一】

天鵝的誕生

蓋伊·芬雷

一位年輕人走進了露天集市,忽然,他聽到一道柵欄後面傳來了輕輕的敲擊聲。他向門裏望去,只見一個女子拿着一個小錘子,在一塊大石頭前端詳了一會兒,然後在上面又輕敲了一下。她好像一點兒沒用力,但是,這塊大石頭卻裂成了十幾塊。起初,他以爲是女子弄壞了這塊石頭,但他馬上發現不是這樣。這塊大石頭裂下一部分之後,形成了漂亮的形狀,就像是一隻天鵝優美修長的脖頸。年輕人驚呆了,他想知道女子是不是施了什麼魔法。

他走進了院子,問道:“恕我冒昧,您是怎麼用小錘一下就敲出一隻天鵝的?”

“哦,你到這兒也就有5分鐘吧。”女子微笑着說,“你不知道,在此之前我已經在這塊石頭上用同樣的力量敲了幾百次了。我仔細地研究了這塊石頭的質地和結構,然後又工作了很多天,纔有今天你看到的這個結果。”

這也是所有偉大的事業能夠得以成功的祕訣:認真研究,還要有不懈的努力——變化可能是一點一滴的,但功到自然成,只要堅持下去,最終你會成功。

(選自《哲理〃文摘版》)

【素材解讀】

我們很多時候對別人的成功十分地羨慕,以爲成功來得如此地自然,容易,我們只盯着他們的光鮮與榮耀,卻忘記了背後的努力與汗水。成功來之不易,偉大運動員的背後,往往都是辛勤的訓練和汗水,同樣,任何美妙成功的背後,都是執著的努力和堅持。成功來之也不很難,堅持自己的目標,認真探究,一步步解決成功路上的攔路虎,突破一個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小目標,成功也就欣然而至。

【運用實例】

美麗天鵝的誕生不是誕生在最後的那一小錘之下,而是那上幾百次的捶打,上萬次的思索之中,無數個眼神的觀察之中的。蟬的美麗來源於蛻變的痛苦,運動員的精彩來源於無數次艱辛的訓練,科學家的成功來源於無數次反覆無味的實驗之中,成功是一段艱辛的路途,其中有荊刺,有沼澤,有陷阱,也有鮮花,只有跨過一個個的艱辛,才能取得成功的光環。

【素材展現二】

82歲考爺獲川大專科畢業證望再用五年拿本科

張冰老人是一位普通農民。1993年,61歲的他首次參加自考,同時報考四川大學法律專業專科和本科課程。此後的20年間,老人從未中斷過自考,累計參加自學考試達60餘次,現在終於完成了所報考的四川大學法律專業專科所有課程。因老人年紀較大不方便長途勞累,同時爲了表達對其求學精神的嘉獎,四川省教育考試院負責人專程趕到老人家裏爲其頒發考試成績合格單及四川大學法律專業畢業證書。

接過鮮紅的四川大學法律專業專科畢業證書,老人眼中泛着淚光。他激動地說:“沒有想到在我有生之年還能獲得畢業證書。其實,我已經把自考作爲一種精神寄託與追求,如果還有機會,我希望能再用5年時間拿到本科畢業證書。我並不完全爲了文憑而學習,更多的是希望用自己努力學習的行動給子孫後輩樹立學習的榜樣。”老人的女兒告訴記者,因爲家

裏經濟條件不太好,老人又上了年紀,家人很擔心他的身體會吃不消,一開始極力反對老人蔘加自考,可是老人卻堅信“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活到老就要學到老,學習應該是一生的事情。一番道理最終讓家人理解了老人的人生追求,家人也全力支持老人的學習。

(選自《成都日報》2013年2月3日,有刪節)

【素材解讀】

80歲的老人能夠喜獲大學文憑,這看似是一個傳奇,但這個傳奇確實在張冰老人身上實現了。成功需要堅持。張冰老人前後堅持20年自學,“從未中斷過自考,累計參加自學考試達60餘次”,這是老人堅強意志的勝利。成功需要目標。張兵老人堅持自學的目標非常明確“更多的是希望用自己努力學習的行動給子孫後輩樹立學習的榜樣”,成功者,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激勵自己朝着樹立的方向前進。

【運用實例】

我們渴望成功,卻容易忽視其背後的艱辛與努力,張冰老人的成功就在於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與堅持。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也很少有從天而降的喜悅,要想從達到成功的頂點,需要我們堅持自己的目標與理想。如今已是80歲高齡的張冰老人通過20年的堅持不懈,20年的孜孜以求,最終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績——獲得四川大學法律專業專科畢業證書,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成功。然而,成功的人生,不是止步於一次成功,而是在於不斷的追求,不斷努力攀登新的高峯。

【範文展示】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

李少春

閒暇讀清朝康熙帝“削三藩”這段歷史,細細品味,受益匪淺。“三藩”是指三個降清的明將: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平南王尚可喜,鎮廣東;靖南王耿繼茂,鎮福建。其中以吳三桂實力最強。“三藩”佔據要地,擁兵自重,成爲清初皇室的一塊心病。剛剛親政的康熙皇帝想一展雄心抱負,下決心對割據雲南的吳三桂下手。但穩重的孝莊太皇太后卻告誡年輕氣盛的康熙,撤藩的時機還不成熟,還要等,正所謂“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康熙聽從了孝莊太皇太后的勸誡,以堅定的決心和堅韌的耐心,選擇好時機下手,最終經過8年平叛戰爭,取得“削三藩”的勝利。

《易經》中有這樣一句卦辭:“潛龍勿用。”其引申的含義是,當自己處於弱小時,須藏鋒守拙,隱忍待機,不可輕舉妄動。其實,無論做大事還是小事,都要有長久的耐心。一旦陷入急躁的情緒,往往就會跌入失敗的深淵。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當年借覆滅楚霸王項羽的餘威去攻擊匈奴,認爲這樣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邊患。孰料,此時由於自身力量不夠強大卻偏要挑戰強敵,令自己深陷“白登之圍”,最後險些成爲階下囚。第一次把中國人的足跡留在茫茫太空的英雄航天員翟志剛,曾先後落選“神五”和“神六”的載人發射,與飛天夢想失之交臂。然而他卻毫不氣餒,而是拿出更加刻苦的勁頭訓練,耐心等待時機到來,終於在42歲那年一飛沖天,成爲中國“飛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做到有耐心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一些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幹部,雖然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也不缺乏“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抱負,但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就會失去耐心,變得不冷靜。不冷靜就會衝動,衝動之後難免會犯錯誤,使實現雄心的道路變得艱難。再比如,有的“新官”上任伊始,想踢好頭三腳,燒好三把火。孰料,情況不明,倉促出手就會漏洞百出,進而給以後工作造成被動??以上種種,都應了一句俗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何能做到遇事有耐心?我想,冷靜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念是至關重要的。冷靜能讓你對事物有最理性的認識,它能幫助你在正確的時間裏作正確的決定:弱小時,告誡你韜光養晦;強大時,鼓勵你乘勝追擊。而堅定的信念能將你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

個方向,不會被周圍各種各樣的干擾和誘惑所分散。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需要投入,需要在看不到結局的情況下仍然咬緊牙關、站定腳跟,不到最後,決不言敗。就像《士兵突擊》中的主人公許三多,即使天生條件並不優越,甚至有些笨拙,但就是憑着那股永不服輸的韌勁和執著,在“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支撐下,默默工作,堅韌執著,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耐心,是一種堅韌,一種積累,更是一種信心和勇氣。只要我們能對工作投以熱情,對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阻礙抱以耐心,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能架起一座通往成功的橋樑,實現自己的雄心抱負。

(選自《解放軍報》)

作文素材之“生命”篇

汪茂吾

【素材展示一】

廣州地鐵員工人工呼吸救美籍老人搶回生命

2013年2月9日,除夕這天廣州地鐵獵德站內,一對60歲左右的美籍夫婦走到入閘機前時,男乘客James突然暈倒,心跳與呼吸幾近停止。就在其妻子彷徨無助、生死一瞬的關鍵時刻,獵德站站務員張潔及時爲乘客進行人工呼吸,進行心肺復甦,搶回了一條鮮活的生命。

(選自《廣州日報》)

【素材解讀】

危急時刻,張潔挺身而出,及時爲乘客做人工呼吸,使暈倒的乘客James起死回生,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這個感人的故事引發我們對生命的思考:一、生命無價。任何時候,生命都是第一位的,因爲失去了生命,其他的一切就失去了意義。二、時間就是生命。危急關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挺身而出。試想,如果張潔稍有猶豫,就有可能使一個鮮活的生命消失。所以對於暈倒的乘客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因此,在生命面前,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三、要有愛心。張潔之所以能挺身而出挽救乘客的生命,不僅因爲她是一名站務員,更主要的是她有一顆愛心。要建立和諧社會,就是大力倡導這種大愛精神。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遭遇不測,都需要別人的無私幫助。只有人人都獻出一份愛,我們的社會纔會更溫暖,更美好。

適用話題:生命、時間、愛心、責任等。

【運用實例】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而生命有時候又是那麼的脆弱。一次偶然的不幸,一個小小的細節,都有可能讓生命消失。所以,對生命來說,不僅需要小心地呵護,尤其在它受到威脅時,更需要愛心的參與。獵德站站務員張潔在除夕之夜,就主動及時地爲暈倒的外籍乘客進行人工呼吸,使乘客揀回了一條生命。感人的故事,彰顯了人間真情,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它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對生命漠視。人間自有真情在,生命纔會更美好。

【素材展示二】

活出生命的色彩

臺灣的黃美廉女士,是一位先天性的腦性麻痹患者,全身佈滿不正常的高張力,且無法言語。但是,黃美廉女士卻靠着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對人生無比的樂觀,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