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史記選讀應用的作文素材以及範文示例

史記選讀應用的作文素材以及範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1、夏禹

史記選讀應用的作文素材以及範文

勤勤懇懇樂於奉獻

他懷着勵精圖治的決心,新婚四天就離家赴任,行山表木,導九川,陂九澤,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產,規定了各地的貢品賦稅,指明瞭各地朝貢的方便途徑。在治水的過程中,他在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其勤勉的精神感動過也感動着許多人。

2、劉邦

(1)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知錯即改

劉邦帶兵破關進入咸陽,按楚懷王與諸侯的約定,劉邦可以在關中稱王,他一度也曾“欲留居之”,“舍咸陽宮”。當樊噲和張良爲他分析這一做法的利害得失時,他果斷地放棄原先的打算,不僅消除了秦地百姓的後顧之憂,也在各路諸侯中樹立了威望。

(2)仁慈寬厚體恤百姓

劉邦進入咸陽後,和百姓約法三章,並且把秦朝不合理的法令制度全部廢除。秦地的百姓爲了感激他,爭着送來牛羊酒食,慰勞他的軍隊。劉邦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裏的糧食多,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這種仁愛品德自然會受到關中百姓的歡迎,擁戴他爲王,這爲他以後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李廣

(1)仁愛士卒不貪錢財

他“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爲二千石四十餘年,家無餘財,終不言家產事”。在戰場上,每遇乏絕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2)臨危不亂鎮定自若

李廣任上郡太守時,因中貴人被匈奴射鵰人打敗,李廣率騎出擊,射殺二人,俘獲一人。準備迴歸時,忽然碰上幾千名匈奴騎兵,面對數十倍於自己的敵人,李廣沉着冷靜。“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爲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首先分析戰情,迅速作出判斷,不“走”而“留”,以百騎迷惑數千敵人。繼而當機立斷,命令部下靠近匈奴的軍隊,解下馬鞍,以示不走,以此讓匈奴的軍隊以爲漢軍有埋伏。當白馬將出陣時,李廣主動出擊,將其射死。返回後不僅把馬鞍解下,讓戰馬隨意吃草,自己和士兵了都躺在地上休息。匈奴的士兵更認爲漢軍有埋伏,於是他們連夜帶兵返回。

(3)心胸狹窄公報私仇

李廣閒賦在家的時候,在一天夜裏一其隨從騎馬外出,和別人在田間飲酒,回來時走到霸陵亭,霸陵尉按規定禁止李廣通行。當李廣的隨從說他是舊任的李將軍時,霸陵尉仍然沒有通融的意思,李廣只好在霸陵亭下停宿。當漢武帝召見李廣,任命他爲右北平太守時,李廣就在漢武帝面前請求讓霸陵尉與他一起赴任,可是,當霸陵尉剛來到軍中,李廣就找了一個理由殺死了曾經“冒犯”過他的霸陵尉。

4、孔子

(1)好學和善學勤奮鑽研深思善悟

孔子去周朝廷問禮於老子,學業和見識大有長進,他從周地回到魯國後,弟子漸漸地多了起來。他曾與齊國的太師談及音樂,聽了《韶》樂以後並用心學習,以至幾個月都感覺不到肉是什麼滋味,其精神受到了齊人的稱讚。他在向師襄子學彈琴的過程中,連續十天仍不要求學習新的內容,在此過程中,他不僅追求“習其曲”、“得其數”、而且追求“得其志”、“得其爲人”。孔子晚年喜讀《易》併爲其中的一些篇目作序,由於日夜揣摩,連接書頁的牛皮都被翻斷了三次,“韋編三絕”的成語說的就是孔子勤奮的精神。

(2)堅強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孔子在被圍困在陳蔡之間,情況十分險急,身邊的弟子們都餓得“莫能興”,而孔子卻處變不驚,“講誦絃歌不衰”,以至引起子路和子貢的反感和怨憤。

5、鮑叔牙

(1)寬容心胸廣闊

不因爲自己與管仲的政見不同而落井下石。當管仲追隨公子糾陷入困境的時候,鮑叔牙主動向齊國國君推薦管仲,終於讓管仲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2)理解

管仲原先與鮑叔牙做生意分財分物時,常常多拿,鮑叔牙卻並沒有疏遠他;由於管仲出謀劃策不當,鮑叔牙時常陷入艱難的處境,但鮑叔牙從來沒有認爲管仲愚笨;管仲在作戰中多次逃跑,鮑叔牙清楚地知道他並不是膽小;公子糾爭奪君位失敗,和管仲一起追隨公子糾的'召忽自殺了,而管仲卻選擇被囚受辱,鮑叔牙不認爲他沒有羞恥之心。以後的情況證明,鮑叔牙對管仲的瞭解的確是很透徹的。

6、屈原

(1)愛國

他早已憎恨楚國的現狀,然而在流放的過程中卻始終眷戀着楚國,惦記着懷王,時刻想着能夠早日回到朝廷,盼望楚懷王能幡然醒悟,社會現實能完全改變。他思念國君、振興楚國並希望國君和社會重走正道的意願,在《離騷》中作了多次表達。在秦國攻下郢都後,自己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已轟然倒塌,於是就作了《懷沙》之賦,抱石投江。

(2)堅守自己的人格節操

他在流放地行吟澤畔的時候,面對漁父的不理解和規勸,屈原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剛洗完頭髮的人一定會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人一定會抖掉衣服上的塵土,作爲一個人,沒有誰願意自己潔白的身體受到髒物的污染,他寧可跳進江水,葬身魚腹中,也不能讓自己的高潔的品質蒙上濁世的污垢。

7、項羽

不苟且偷生有羞愧之心

在兵敗烏江時,烏江亭長曾勸他乘船到江東,以求東山再起。他作出了不肯過江東的回答,並把跟隨他南征北戰的烏騅馬送給烏江亭長。他想到自己曾帶領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而西,而現在卻沒有一個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鄉親不責怪他,他也沒有臉面去見他們,因爲他感到對不起江東的百姓。於是,拿着兵器,殺了幾百漢軍,最後把自己的頭顱送給了呂馬童。

8、荊軻

(1)見義勇爲急人之難扶助弱小不畏強權

他是衛國人,附庸於魏。魏被秦滅後,他四海漂流。燕國與一不沾親,二不帶故,在秦國大兵有增壓境的危機面前,也沒有田光把他推薦給了燕太子丹,而荊軻任何推辭,就答應燕太子丹給他去當刺客了。荊軻這所以這樣做,是基於他對秦國入侵者的仇恨,和他對東方六國人民的同情。他和戰國時代的許多義一樣,在強大的敵人面前表現了一種不可侵犯、不可折服的崇高人格。

(2)不甘失敗,破釜沉舟

戰國後期,秦國最強,秦國的版圖日益擴大,“非盡亡天下之國而臣海內,必不休矣”的形勢,是當時有識者都已經看清了的。問題是在這種形勢下,作爲東方的有志者,面對秦國日甚一日的蠶食、進攻、屠殺,是振奮自己,壯大自己,從鬥爭中求獨立、求生存呢,還是自暴自棄,自甘失敗,束手就擒,任人宰割呢?這後者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恐怕都是不應該的。有人說:秦國代表着先進生產力、生產關係,荊軻之流反對秦國,簡直是跳樑小醜,企螳臂當車。這樣說法顯然有失偏頗。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時候,背水一戰,作困曽之斗的精神仍是可歌可泣的。

9、高漸離

堅毅頑強秦國的軍隊追殺了太子丹後,太子丹的追隨者都作鳥獸散。高漸離也隱姓埋名,當他接近秦始皇並暴露了真實身份時,秦始皇就刺瞎了他的雙眼。當秦始皇認爲自己已經征服了高漸離時,高漸離已經利用漸漸和秦王接近的機會,把鉛塊藏在築中,等到進宮靠近秦始皇時,他就舉起築來撲打秦始皇,卻沒有打中。於是秦始皇便殺死了高漸離,但秦始皇至此以後,再也不敢接近諸侯國的人。

10、信陵君

(1)寬厚慈和熱誠仁愛禮賢下士

侯嬴本是大梁夷門的一個守門人,年老家貧,地位低下,可是當信陵君知道他是一個賢士的時候,就親自“往請,欲厚遺之”。結果侯嬴不受。於是乎信陵君便“置酒大會賓客”,等賓客皆已坐定,信陵君親自“從車騎,虛左”,往迎侯嬴。當侯嬴“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坐,不讓”的時候,信陵君不嫌他“傲慢無禮”,而“爲之執轡愈恭”;當侯嬴還要信陵君給他趕車子到市屠中去會朱亥時信陵君不顧市人的恥笑,“引車入市”,以至“色終不變”地等待着侯嬴的“久立,與其客語”;當信陵君把侯嬴迎到家中,滿堂賓客都還正在恭敬地等候着信陵君迎來貴客一同舉酒。信陵君把侯嬴請到上座,向客人們一一介紹,接着又親自爲侯嬴敬酒。信陵君對侯嬴這一系列的少有的恭敬,弄得“賓客皆驚”。另外,當信陵君得知朱亥也是一個隱於屠間的賢者時,他也多次地去集市上去拜訪他。後來在趙國時他又結識了藏於博徒和賣漿家的毛公和薛公。

(2)從諫如流聞過則改

當他“矯魏王令,奪晉鄙軍”救趙後,趙王打算以五城相封時,信陵君開始“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這時有個賓客就對他說,他假託魏王的命令,殺了晉鄙,帶領晉鄙的軍隊解救了趙國,對趙國是有功勞的,對魏國來說就不是忠心的了,並批評他驕傲自得是不對的。信陵君聽後,“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當信陵君留在趙國。秦“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不得已,請信陵君回國時,信陵君怕魏王記着舊帳,不敢回去。他對門人說:“有敢爲魏王使通報者,死。”舊有的賓客也沒有人敢再勸了。這時毛公和薛公就出來說:“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何面目立天下乎?”兩人的話尚未說完,信陵君“立色變,告車趨駕救魏”。這件事,從賓客的角度說,真是大義凜然,一語千鈞;從信陵君的角度說,聞過則改,也真可謂是“從諫如流”了。

11、韓信

忍辱負重韓信在集市上閒逛時,遇到幾個年輕人。他們看到韓信整天揹着刀劍,就羞辱他說:“你雖然長得很高大,也喜歡整天帶着兵器,但你不過是用這些來壯膽罷了。”並進一步侮辱他:“你如果把不怕死的話就用劍來刺我;你如果怕死,就從我的兩腿間爬過去。”韓信狠狠地盯了他一眼,就彎下腰從他的兩腿間爬了過去。

12、韓信侯嬴荊軻

知恩圖報一諾千金

“恩”有知遇之恩,受人幫助之恩。

韓信乞食漂母時曾許下諾言以後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當自己以後事業有成時,就爲這位已故的老婦人修了一座豪華的墳墓,並每年都去爲老婦人去掃墓。

侯嬴在爲信陵君獻計後曾對信陵君說,在信陵君到晉鄙軍後就北向自殺。當他估計信陵君已經到達晉鄙軍後,就用自己的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荊軻也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自己的諾言。他知道自己深入秦國,要生擒秦王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生擒不成,一定會凶多吉少,然而,他既已答應了太子丹,所以也就義無反顧地渡易水,入秦廷,獻地圖,刺秦王,直至身被八創,還笑罵秦王,威震秦廷。

史記後的想象作文四百字篇二:史記故事觀後感

《史記故事》讀後感

在去年暑假裏,我看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史記故事》。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史記》的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我覺得司馬遷非常了不起,他告訴我們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比如“臥薪嚐膽”、“鴻門宴”“晏子使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商鞅南門立木”、“仁義的敗將”……這些故事不僅精彩有趣,而且還爲我打開了瞭解歷史的一扇大門。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臥薪嚐膽”,越勾踐王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英勇無比的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大戰秦軍。

通過這本書我還結識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如:除了聰明的晏子、文武雙全的伍子胥、善用兵計的孫武、還有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秦始皇。

我最佩服的是齊國國君,不計前嫌的公子小白,史稱齊桓公。他不記射中帶鉤之仇,以親自出城迎接管仲,任命他爲齊相,主持國政。在管仲的幫助下克服困難,使齊國越來越強大。

我最喜歡的是天下第一良臣孫書敖,他非常英勇。一次他在山裏看見了兩頭蛇,當時傳說只要看見兩頭蛇的人就會死,他想:反正我要死了就讓我一個人死吧,不能再讓別人見了這條蛇死去,我要宰了這條蛇!便舉劍將兩頭蛇斬爲兩段,還將蛇埋在了山上。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把這坐座山叫蛇入山。

《史記故事》裏還有許多這樣精彩的故事,這本書真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還沒看過的同學,快去看看吧,相信你讀過之後,一定會和我一樣有許多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