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向國旗敬禮2015手抄報的內容

向國旗敬禮2015手抄報的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向國旗敬禮手抄報的內容:黃龍旗的寓意

向國旗敬禮2015手抄報的內容

中國封建時代一般認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經·小雅·北山》),歷代皇朝既沒有也不需要國旗。黃龍旗作爲中國正式確立的第一面國旗,是在清朝晚期出現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着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1862年決定使用黃龍旗爲大清國旗,當時的黃龍旗是三角形的,直至1881年(光緒七年)9月,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回國後,由於三角形的旗與西方各國軍艦上的國旗皆不相同,爲和國際接軌,李鴻章經清廷批准制定了北洋水師軍旗的質地、章色,並將黃龍旗改爲長方型。旗爲羽紗質地,正黃色,用羽紗鑲嵌青色五爪飛龍,龍頭向上,分爲大小四號,頭號橫長1丈5尺6寸,寬1丈6寸5分;二號橫長1丈3尺9寸,寬9尺5寸;三號橫長1丈1尺5寸,寬7尺6寸;四號橫長9尺6寸,寬6尺三寸。軍旗提督用五色長方旗,諸將用三色長方旗,上角飾以錨形。並於1888年(光緒14年)《北洋海軍章程》頒佈與確定本爲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爲大清國旗(俗稱“黃龍旗”)。

向國旗敬禮手抄報圖

黃色及龍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爲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而據五行學說,認爲中央屬土,黃色。以黃色代表中國。黃龍旗在1912年1月10日,清朝政府被推翻後由五色旗取代。而在1917年7月1日,發生“張勳復辟”事件。張勳、康有爲等迎清朝末帝愛新覺羅·溥儀出御太和殿,改民國六年爲宣統九年。張勳受命爲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黃龍旗又在北京城出現。此次復辟僅歷時十二天即告結束。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軍入京,張勳遁入荷蘭使館,愛新覺羅·溥儀再次退位。黃龍旗又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