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讀書的手抄報資料文字

讀書的手抄報資料文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42K 次

喜愛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下面是關於讀書的手抄報資料文字的內容,歡迎閱讀!

讀書的手抄報

讀書的手抄報資料文字

讀書的手抄報資料文字 第2張

讀書的手抄報資料文字 第3張

讀書的方法

(1)泛讀

泛讀即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

識,具備一般常識。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採衆家之長,開拓思路。馬克思寫《資本論》曾鑽研過1500種書,通過閱讀來蒐集大量的準備資料。

(2)精讀

朱熹在《讀書之要》中說:“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爾。”這裏“熟讀而精思”,即是精讀的含義。也就是說,要細讀多思,反覆琢磨,反覆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瞭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對本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採取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

(3)通讀

即對書報雜誌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瞭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誌可採取這種方法。

(4)跳讀

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覆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速讀

這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可以採勸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瞭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於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6)略讀

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瞭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瞭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

價值的書刊雜誌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複學習,“溫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爲“重讀一本舊書,就彷彿老友重逢”。重複是學習之母。重複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爲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

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瞭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我愛讀書名言名句

1、學問對人們要求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巴甫洛夫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我們可以由讀書蒐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富斯德

4、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培根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7、一切書籍不是刀劍,就是夢幻;你可以用語言進行殺戳,也可以用語言進行迷惑。——阿·洛威爾

8、書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寧

9、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0、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

1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12、我們知道的東西是有限的,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則是無窮的。——拉普拉斯

13、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科學是奧妙無窮的。——馬克思

14、讀書必專精不二,方見義理。——薛煊

15、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16、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巧妙地避開思考的方法。——赫爾普斯

17、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8、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9、夫讀書將以何爲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20、讀書能獲得知識,但更有用的知識對世界的認識卻只能通過研究各種各樣的人才能獲得。——切斯特菲爾德

21、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曾國藩

22、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23、進學致和,行方思遠。——字嚴

24、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巴羅

25、爲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