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孝德感恩手抄報

孝德感恩手抄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華孝德文化源遠流長。以下是小編帶來孝德感恩手抄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孝德感恩手抄報

屠女守墳

南齊朝時候,有一個姓屠的女子,因爲父親雙眼失明,加上母親罹有痼疾,因此經常受到村民的欺負,於是她便帶着父母親遷移他處。她白天到山裏砍柴,晚上在燈下紡織,拿賺來的錢供養殘廢的父母。後來父母都死了,還虧她親自掘土造墳,才把父母給安葬了。有一天她忽然聽見天空中有聲音說:“這幾年來,你的孝行令我們山神感到非常佩服,從今天起,你可以替人家醫病,我們會在暗中幫助你,從那時候起,你必可因此大富起來。”

起初,她不以爲意,直到後來有一個鄰人中了毒,她試着幫他醫治,才發現她真的能幫人醫病,從此她就替人醫病,經她手裏的,沒有一個醫不好的。於是她的生活便慢慢的富裕起來,甚至後來村子裏也有人來向她求婚,但都被她拒絕了。因爲她感念可憐的雙親一輩子吃苦,卻無法與她共享富貴,於是發誓要終身守着父母的墳墓,絕不嫁人。

各位,故事中的村人,初則欺負人家貧窮,繼而見人發達,又貪圖人家的財產,真是無恥,令人感嘆。反過來再看看屠女,能不畏艱難,獨立奉養父母,生養死葬,才德兼備,真不愧是女中豪傑,令人敬佩,難怪連山神都願意爲其效命呢!(《古八德全書》)

孝德感恩手抄報 第2張

賢孝門的故事

魏縣歷史上以“德孝之鄉”享譽中原大地。在魏縣提起賢孝門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明代,魏縣城西十里有個仕望村,仕望村有戶人家主人叫王合合。王合合早年喪妻,只有一個兒子名叫王懷仁。王懷仁年長18歲,娶妻張仕望村張氏。張氏雖不識字,但通情達理,精明能幹,裏裏外外都是把好手。小兩口相親相愛,對王合合非常孝順。過了幾年,張氏生了一雙兒女。一家人和和美美,小日子過得雖苦亦甜。

然而,好景不長。這年冬天,全家人都感染上傷寒病,因缺醫少藥,嬌兒和丈夫相繼去世,只留下年過花甲的公公王合合和年輕守寡的媳婦張氏,還有一個嗷嗷待育的小孫女。一些好心的鄰居和親戚紛紛上門勸她改嫁,趁年輕再找個好人家過時光,但都被她以“伺候年邁公爹”爲名,婉言謝絕了。從此,她與公公相依爲命,慘淡度日。

王合合經不住晚年喪子的打擊,病倒了。兒媳婦守在病牀前寸步不離,精心伺候,感動得王合合老淚橫流。一次,公公要大便,說什麼也不接媳婦遞過來的便盆,用手指着,堅持上廁所。媳婦見公公受罪,心裏不忍,便一不做二不休,背起公公解手。不料回屋時,被外人發現了。於是“兒媳婦背公公上廁所”的閒言碎語便流傳開來。然而媳婦聽說後,不但不介意,反而對公公伺候的更上心了。

公公聽說後,氣的病情加重了,一連幾天不吃不喝,眼看就不行了。焦急的媳婦無可奈何。這一天,小孫女將手伸進嘴裏,哇一聲哭起來。媳婦抱起孩子餵奶,公公見小孫女吃的香,不由自主地用舌頭舔了幾下乾裂的嘴脣,將頭扭向一邊。細心的媳婦見狀,趕緊放下孩子,轉過身去,將奶水擠在小碗裏喂公公,公公還是不動嘴。在媳婦的`百般勸說下,終於開口喝了一下。之後他漸漸地能吃一些東西了,病情也好起來。

這年鬧饑荒,媳婦只好背起孩子,拉上棍子,拖着三寸小腳去要飯。她回來後揀好的食物給公公吃。公公年老,牙口不好,對討來的又涼又硬的乾糧咬不動,兒媳婦便嚼爛去喂。她對公公可以說是百依百順,老人有時心煩氣燥,吵上幾句嘴,她總是立在一旁一聲不響,默默承受。

孝德感恩手抄報 第3張

又一年夏天,老天爺連降大雨數天,王合合家僅有的兩間破土房倒塌了一間,公公無處棲身。萬般無奈,兒媳婦硬逼着公公搬到一塊住。這一來,事鬧大了,街坊鄰居風言風語,說什麼的都有:“老公公和兒媳婦在一坑頭住,叫什麼事!真是敗壞門庭,羞沒先人。”她聽了毫不在意,依然如故。窮人家,夏天好過,冬天就難熬了。到了冬天,家裏燒不起炕,媳婦就給公公暖被窩,等公公睡下之後,媳婦就抱着孩子在炕角過夜。

就這樣,張氏含辛茹苦,頂着風言風語孝順公公十幾年。後來,公公病故,女兒長大嫁人了。而張氏卻因長年操勞,未老先衰,頭髮花白,背也駝了。鄉親這才消除了對張氏的成見,真正體察了她的良苦用心。他們見年老家貧的張氏幹活越來越吃力,時光越來越難過,就紛紛接濟她財物,幫她做活,使她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張氏的“孝行”感天動地,傳遍了四鄰八鄉,人們提起她無不豎起大拇指,盛讚她是“古今少有的好媳婦”,並以此教化子女。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信陽進士董威任魏縣縣令,他崇尚禮義,爲官清正。當他聽到張氏“堅志勵節,貧苦守孝”的事蹟,深爲她的高風亮節所感動。他上任不久,就親臨寒舍看望張氏,嘉獎其孝行。爲了改變她的生活困境,他當衆拿出官銀50兩撫卹,用以建房置用。兩年後,張氏亡故。董縣令聞訊,親自到王家弔唁,並從多年積蓄中拿了10兩紋銀助辦喪事。喪事完畢,董縣令上報朝庭,爲張氏立賢孝牌坊,曰“節操範俗坊”;又建一所“賢孝祠”,以示旌表。張氏因賢孝受到褒揚,村人引以爲榮,遂改村名爲“賢孝門”,至今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