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需要認真地爲此寫一篇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1

清明時節到了,你們知道都有哪些習俗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自古以來,清明時節這一天要去掃墓、踏青、放風箏、盪鞦韆、拔河、植樹等等,活動豐富多彩。

有一首詩寫的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很好地表達了清明時節即沉痛哀悼死者,又迎接春天到來的達觀與喜悅心情。

首先介紹下掃墓。這是清明時節的重要習俗之一。這一天要帶着美麗素雅的鮮花、醇香甘冽的美酒、各種新鮮的水果,去給故去的親人掃墓。但有一點不能帶,那就是火。因爲掃墓都是在山上,山上有許多的花草樹木,一但燃燒了,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考慮周到)

掃完了墓,就要出去踏青,同時參加各種體育和娛樂活動。比如,可以在草地上放風箏,這時天上已經有好多的風箏了,有燕子的、有蝴蝶的、有蜜蜂的… …真是式樣繁多,花色齊全,好像天上開了個迎接春天的動物聯歡會!

同時,還可以在清澈見底的小河邊上種那挺拔的小樹,這個時候,你會看到可愛的小鳥在白雲間快樂地歌唱,小河裏的魚兒,在活潑潑地相互嬉戲,真是可愛極了!你還會看到美麗的桃花盛開了,開出了粉紅色的花瓣,像風妹妹鑽進了桃花裏伸了個懶腰。

清明時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彩極了!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2

大家到了山腳下,要開始爬山了,在上山的路程中,路面特別滑,我滑倒了好幾次,再加上有許多山地離下面的地面高了許多,需要一個人先爬上去再拉另一個人上去才行,有時候在下面的那個人太重了還有可能把上面那個人拉下來呢!在上山的小路旁邊的草叢裏一般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大坑,媽媽告訴我這一些大坑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被尋找寶藏的祖先挖出來的,所有大坑中都十有八九是埋藏過寶藏的。

大家來到了第一個祖墳,這一個祖墳下面是一位婆婆,我還記得,在我五歲那年,我在給她的墳墓上香之後,從上面滑了下來,結果扶了一下墳墓前面刻字的地方,一個東西從上面掉了下來,媽媽說:“那個可是婆婆在天之靈戴的帽子,現在你把它弄壞了大家又要重新買一個給婆婆了!”

“弘宇!”我的堂哥在叫我,“你在想什麼呢,大家去給婆婆上香吧!”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裏,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給婆婆上香,那香上面冒出的煙把我的眼睛薰得眼花繚亂,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那種感覺特別難受,鼻子也酸酸的。

大家來到了最後一個祖墳。從這個地方望下去,可以看到半個徐家村,我問媽媽:“爲什麼要把公公埋在這呢?”媽媽說:“這個地方是公公自己選的,他說在這裏可以看到子孫後代在開心的生活。”

大家拜祭完祖先後就下山了。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着濛濛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我的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後,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衆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着小雨,準備去我的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着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後,我們又拿出紙錢(清明節習俗作文500字)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並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爲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我的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4

清明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忙着準備包清明。

星期六,媽媽帶着我去外婆家包清明果。到了外婆家,外婆已經準備好一大盤包清明果的菜,有豬肉,豆腐乾、春筍、榨菜、鹹菜、大蒜……真豐富啊!看上去很好吃,我不由拿起筷子夾了一大口吃。外公和外婆在忙着,只見外婆從大鍋裏撈出艾葉和糯米粉混合煮成麪糰,是一塊白一塊青,再放到石臼裏,讓外公用產捶,下一下用力的敲捶,外婆在邊上翻面。一塊白一塊青的艾葉團,已被外公用產捶敲成的磚青翠的艾葉團了,外婆把青翠的艾葉團從石臼裏拿出來,放在菜板上揉成一條麻繩一樣,又一小節一小節擰下來,搓成圓形。我和媽媽就準備拿着這小圓形的艾葉小團開始包清明果了。

我搶了一個小艾葉團,把大拇指沾了油,把艾葉團捏成了一個碗狀形,我看到媽媽捏的十分像碗,而我像一葉小舟。媽媽說:“要捏小些,做時洞捏深一點。這樣就能做漂亮些。”我按着媽媽的方法,果然,這樣做起來就很漂亮。接着我把一勺菜裝進去,把兩邊用力一捏,皮就破了,輕輕捏,就粘不起來了。我又向媽媽求助,媽媽只好手把手教我。看來,一個簡單的清明果,到可以吃真的挺費心思的。

外婆把我們剛包好的清明果,烝給我們吃,我一口氣吃了三個,吃着美味又挺費心思的清明果,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話: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5

初春時節的細雨,伴隨着清明節靜靜地下着。天空低沉着,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心裏是無盡的悲傷。伴着林裏的鳥叫,本是清麗的風景卻給自己又增添了一份惆悵。這個清明,註定了我的憂傷。

祖母走後的第一個清明節,屋裏仍是有那股如往年一般的清香,春風依舊,可卻已物是人非。老屋現在已經不住了,到處都堆滿了垃圾。望着望着,眼淚就下來了。還記得在這裏,我們孩子的歡笑聲還在,地方雖然小又簡陋,但是卻有股野趣。在大大的房子裏,反而如在城市裏般,還少了城裏的熱鬧。記得年年我們幾個孩子總是坐在電視機前,等着祖母給我們搬來椅子,大家坐在前面吃着清明饃饃,在山上掃墓時,放着鞭炮,孩子們喜歡裝着害怕,一個個搶着往祖母懷裏鑽。

今年大家格外的沉默,一個個不吵也不鬧,安靜地走到祖母的墓前,一個個都閉着眼睛,跟祖母講着自己心裏的話。總是覺得祖母還在,還在聲聲念念着叫我不要挑食,叫我吃飯,那些時候還是浮在眼前,走不開。可人已經走了…只是希望祖母在天上,不會再受病痛的折磨了。鞭炮放響,心裏的痛一陣陣襲來,這個清明過得好悲傷,每次夢迴,夢見祖母,淚浸溼了枕頭。

鄉村裏的清新撲面而來。村裏的人過來看了一眼,幫忙墊了黃紙道:“走都走了,還是別太傷心了。”擡頭,望着天空,讓眼淚回到眼眶中,靜下心來,好好體會這鄉村景色。

草沾溼了身體,樹木從頭到尾透着一股蒼老又是一種新生。天空其實還是明亮的,純淨的沒有一絲雜質。純藍的感覺突然有股明媚。或許,我們該好好地去觀看世界,好好珍惜站在這裏的一分一秒。

請讓這股憂傷,隨着清明的過去隨風消逝吧。

朦朧中,似乎有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感覺。祖母,走好。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6

雲遮豔陽雨綿綿,溼紅落英惹人憐。往年的清明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着迷濛黯然的氣氛,勾起人們的憂愁和悲傷。幸運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終於肯放了一點晴,我們一路人,出發準備去掃墓,但更多的就是興沖沖地去尋覓春天的芳蹤。

車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花將我們包圍其間,田野裏的油菜花襯着天空的光輝,顯得格外生機盎然,雖然沒有牡丹那樣堂皇,沒有玫瑰那樣絢麗。沒有工筆雕琢的刻意,也沒有濃墨重彩的痕跡,只輕輕幾筆,就勾畫出春的律動。多想駐足,漫步到那無際的花海中去啊。但是還有任務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來沿途會遇見更多的春景。下了車,一棵桃樹,終於來到我的眼前,粉紅的花兒,已經被昨日的雨澆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個個含羞嬌美的女子,紛紛投來盈盈的笑意。

走在記憶中的崎嶇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個山陵,兩旁仍是一年四季清麗的草兒,還有點點細細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黃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叢叢,散落在草兒之中,交相輝映,一片繁盛景色。這裏的一切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路邊有一些棉菜,說的就是可以做清明糰子的東西。在綠葉外面好像就是裹了一層絨毛,這樣看上去好像是銀白色的,綠葉之間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這是黃色的。我彎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麼柔軟,那麼嬌嫩。我們埋頭摘棉菜,雖說不是滿載而歸卻也已是收穫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經歷了一年的風吹日曬,這裏佈滿了雜草和一些蜘蛛網。大家都動起手來清理,我看自己幫不上什麼忙,罷了,還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鬆軟的泥土上,一種不知名的花兒映入眼簾,是白色長條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卻散發着淡淡的幽香,後來知道說這種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過後,我們就帶着一路春色準備啓程回家了。

遠遠地,揮手再見,春色明年我們再來。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7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4月4日清明節又到來了。

在這個節日裏,我們全家決定去南郊踏青。

天下着濛濛小雨,呼吸着山間、田野特有的新鮮空氣,頓時覺得心曠神怡。

擡頭仰望天空,幾隻小燕子落在遠處的電線杆上,電線杆之間連着的幾痕細線,

多麼像五線譜哇!時停時舞的燕子正像是五線譜上的音符,正演奏着一首歡快的“春之歌”。

彎彎曲曲的小路旁,楊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桃花露出了粉紅的笑臉,梨花綻開雪白的臉龐,

它們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爭奇鬥豔,細細觀察,那一滴滴雨珠在花瓣上滾動着,

好似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小草似乎也不甘寂寞,爭先恐後地從褐色的土壤裏探出青綠色、

細嫩的小手,也許是它要和春天來個親密接觸吧!綠的芽,紅的花,青的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把田野小徑裝扮得分外美麗。

繼續向縱深前進,眼前出現一條小溪。

清澈的溪水“嘩啦啦”地拍打着石塊,歡快地流着。

潺潺流水中,幾條不知名的小魚順流而下,享受着“免費旅遊”地快樂。

小溪邊的草地上,聚集了許多出門踏青的遊人。

綠草地上的那一頂頂帳篷似朵朵大蘑菇,五彩繽紛。

老人三五成羣打着太極拳,年輕人則圍成一圈玩起了撲克。

草地上不時響起“咯咯咯”的笑聲,那是小朋友最開心地笑。

你看,他們不顧雨點的涼意,玩起了老鷹抓小雞的遊戲。

清明節是美好的節日,更是我們外出踏青的好時光。

我愛清明,更愛那清明踏青的習俗。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8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我的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我的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我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着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9

每年的"4月4日是清明節,是祭祖的日子。星期六那天我們一家照常回到家鄉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詩人杜牧說得真對,清明下了整整一天的牛毛細雨,不過並沒有掃我們一家回鄉下祭祖的興。因爲爸爸說:“下雨‘水’指的是財,表示這一年我們一家將會財源滾滾。”

中午雨稍微停了,我們去祠堂拜完後,就上山了。因爲下雨,所以路特別泥濘,很滑。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來到墳頭,只見周圍到處長滿雜草,爸爸要我們一人拿一把鋤頭,鏟去雜草。做完着一些後便拿出祭品,擺在墓前。然後拜神,人人告訴祖先自己的願望,告訴你吧,我像祖先許的願望是:今年希望能考上重點中學。不過我知道,光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應該實力加運氣才行。拜完後,便敬酒了,哥哥裝酒裝了滿滿的三杯,說:“讓他們喝醉點吧!”然後開始燒冥幣、汽車、麻將等,真是應有盡有啊!燒完冥紙後,開始鞭炮了!

“霹靂拍啦、霹靂拍啦、霹靂拍啦......”鞭炮很響,震耳欲聾,媽媽說:“鞭炮越響,越有福氣!”一切做完後,我默默地在心裏對祖先們說:“明年的今天,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安息吧!”的確,人的一生很快就會過去,時光不等人啊,同學們一定要捉緊時間,做好每一件應該做的事。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10

在傳統上,清明節是去爲祖先掃墓的日子。這個清明節,我回到了我的家鄉----連州,爲祖先掃墓。

早上十點左右,我們就到了鄉下出發上山了。我看見爸爸和一些伯伯都帶上了鐮刀、鋤頭等一些用具,我心想:“咦?不是去掃墓嗎?爲什麼要帶上這些呢?

我們來到了山腳下,我一看,嚇了一大跳。哇。這真是名副其實的“行山”啊。一條路也沒有,雜草甚至高過我的頭,只能踩泥或是小草,而且山還很徒,一點兒也不好走。聽爺爺說,有的草可以摘來煮着吃,有的樹木碰到不久全身就會發癢、過敏等現象,彷彿走進了原始森林,真象探險。

到走進大山裏,才知道,原來鐮刀是用來掃墓除草和除草開路的呀。有時會因爲草多過不去,就用鐮刀來除,爲我們開路的,我正想着,一聽爸爸叫:“張曉澄,快來拜拜你的祖先。”,我連忙跑過去,學着大人的樣子,點上三支香,對着墓恭敬地拜了三下,嘴裏念着什麼保佑大家身體健康、學業有成什麼的。接着,大人們開始燒紙錢了,過燒邊說:“領錢啦。”我撿起一張,噍了噍,問道:“媽咪。這紙錢上是‘天地通銀行’出品喲。這可比你們中國銀行強多了。天地都通用呢。”媽媽和旁邊的大人聽了,不禁大笑起來。過了一會兒,錢燒完了。只見爺爺匆匆地走來,拉着我的手,走遠一點兒。便對我說:“等一下他們要放鞭炮,太大聲了,走遠一點就稍好一點。”,就這樣,我一會兒拜祖先,一會兒燒紙錢;一會兒就躲着炮,連續拜了十多個祖先。最後拜完了我爺爺的媽媽,已到山頂了。

大約三點左右,我們就回去了,我邊看着山頂上的美景,一邊感嘆:今天真累啊。但覺得很欣慰,今天子子孫孫都回來看祖先們了,他們在天之靈也會感到高興的。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11

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又到了。

這天,天色陰沉,我們和婆婆一家駕車到中華永久墓園拜祭祖先——我的公公。路上,我們在車上看到了繁華的大街,川流不息的汽車,在郊外還看到了一大片油菜花,我們在車上,都能聞到香味。汽車開了一會兒,終於來到了墓園。

走進墓園,那裏人山人海,遠遠看見一排排各種各樣的墓碑整整齊齊地列在山崗上。墓園充滿了哭泣聲,人們的臉上都掛滿了傷心的淚珠。人們有的擡着一隻香噴噴的大燒豬,有的左手捧着一束束美麗的鮮花,右手拿着一張張的紙錢,還有的提着好吃的點心。我們來到了公公的墓前,都忍不住地哭了起來,我們一邊大聲哭,一邊用紙巾擦乾眼淚,一邊把各種各樣的祭品拿出來。接着,我們分工合作,有的在燒香,有的在倒酒,有的在放祭品,還有的在燒紙錢。突然,天下起了毛毛細雨,好像公公的回答。輪到我了,我雙手合十。我求公公在天上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過日子。我還公公保佑我考試能拿高分。過了一會兒,我們準備放鞭炮時,我搶着要點然鞭炮,母親同意了,我高興地拿着火柴點然了鞭炮,在我點然鞭炮的一剎那,鞭炮噼裏啪啦地響,鞭炮的衣裳落得滿地都是,紅彤彤的一片,預示着我們的生活火紅火紅的。隨着鞭炮煙霧的消散,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墓園。

清明時節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日子啊!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12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父親母親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着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父親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着自己的父親母親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假如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着許多外地的車輛,母親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母親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母親說:“當時,家裏不是很富裕,但是,母親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母親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母親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13

已是清明。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是鄉間少不了的景觀,紛紛細雨,讓清明時節的鄉間,多了一分哀思。

但於我,快樂的音符佔據了我的整個清明假期。

由於在我的村子,就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清明時節要燒野米飯,而且這野米飯年年要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菜餚出現。

清明節前,村裏家家戶戶就開始合計着野米飯的事情:你家燒一鍋,我家煮一桶;你家準備湯,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煙火,處處人堆。孩子們總是跟在大人後面找空地,摞磚搭竈,不一會兒,大家就都準備停當了。接下來,孩子們在大人的指揮下,去各處撿柴火,去年過冬留下的桑樹枝和路上曬乾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揀來就能燒。等到萬事俱備時,大人小孩齊上陣,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搶着幹這個幹那個。

搗鼓了半天,野米飯總算齊備了,這個時候電話也開始熱鬧起來了。不一會,各路人馬從不同的方向湊了過來,村子開始沸騰。年長的老漢一聲招呼,野米飯盛宴正式開始了。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誰家的親戚,更不管年長的還是年幼的,大家都會“搶”只碗來盛飯夾菜,沒有搶到座位的,就四個一羣五個一夥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甚至連田壟上也會成爲他們的樂園;圍坐在桌邊的老人,紅光滿地呷一口酒,三五兩句地聊起了過去,激動之處還會哼兩句過去的情懷。

漸漸地,夜幕降臨,人們帶着無盡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裏一盞盞的燈漸漸滅了,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鄉間情懷卻美美地留在了每個人們的心間。

關於清明節的日記14篇14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準備做青團,一個個圓圓的青團,就表達了我們在清明時的團團圓圓。

做青團的第一部就是準備好做青團的材料,那就是地莓和糥米粉,地莓要摘新鮮的,糥米粉也是要上好的。先把地莓洗淨放入水中煮一會,再將地莓剁細和糥米粉用水勻均地混合在一起。青團的美味主要來於它的餡料,要是餡料好吃,那青團也就好吃了。瞧,我家的餡料中就有肉末、胡蘿蔔丁、豆腐乾碎、面絲、筍絲、蝦皮等一類的蔬菜,再將它們炒好。

開始動工了,我從大團的麪糰中扯下一小塊,可是麪糰實在太粘了,似乎不願和姐弟們分離,我只好使出渾身解數,用力一拉,出來了。怎麼做呢?是不是像玩像皮泥似的,搓圓再說吧!可下面我不會了。看媽媽怎麼做,再說......

只見媽媽揉成一個小球,然後從中心戳出了一個小洞,再從中擴大做到能包多一點的餡料爲止,儘量大,儘量圓。然後,豬肉丁、麪條絲、豆腐乾碎,胡蘿蔔等一股腦兒添加進去,把口子用手沿着輪廓往裏縮,從邊緣慢慢往上面修補,儘量變圓,變薄,直至把餡料完全包在麪糰裏去了,輕輕地按壓頂部。如此,這樣一個青團就完成了。

看着媽媽得心應手地做了一個,我也一心而試,照着媽媽的方法慢慢地做了一個,雖不是太成功,青團的一邊露了餡,但也小有成就感,說到這裏我忍不住想秀一下我的小知識了,在青團蒸煮中,只要青團不粘手,那這個青團就可以吃了。

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取得的成果就是的財富。這個清明過得蠻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