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熱】端午節日記15篇

【熱】端午節日記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端午節日記15篇

端午節日記1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媽媽問我:“泓傑,你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我還真沒在意,隨口說了一大串:“勞動節、兒童節……”我拍了拍腦袋:“噢,想起來了,端午節。”媽媽說:“端午節要吃糉子的。”媽媽很快買回來糉子。

我看見糉子呈三角形的,裏面有糯米,還有紅紅的大棗。一聞就會讓人垂涎三尺。媽媽說:“想吃嗎?”我抓起一個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叮鈴鈴!”門鈴響了,會是誰呢?我拿起對講電話,一聽竟然是我弟弟。他叫我下去教他玩活力板。

我下樓一看,他是真的一點兒也不會。我就讓他自己練習,他有了基本功後我開始教他了。我教得很仔細,他也學的很認真。我們正教學投入的時候,媽媽說學作文的時間到了,我們也就戀戀不捨的離開了操場。

今天我這個端午節過得很充實!

端午節日記2

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糉子,糉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如果用乾的竹葉包出的糉子煮熟後就沒有竹葉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勤勞的女主人正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緻的糉子便誕生了。煮熟了揭開鍋,屋裏頓時都瀰漫着竹葉和糉子的香氣。除了吃糉子,雞蛋也是少不了的。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糉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薰,在端午節這天把艾蒿掛在門楣上。掛香包,鮮豔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裏面放上香料。每年媽媽都要幫我買上一個掛在胸前。

又要端午節了,糉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幹嘛哪麼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裏藏着的細心,樂趣,難道是用錢可以買到的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爲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端午節日記3

我想端午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吧,可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的喊聲。聽“賣糉子啦!甜的,鹹的,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都繫着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奶奶說,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了些艾草和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說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飯菜,當然少不了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說:"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裏,小朋友們正在做遊戲,瞧他們的頭上畫着"王"字,身上還佩戴着五色香囊。

端午節可真是有意思啊!

端午節日記4

端午節,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麼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後,我撒開腿就往家裏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糉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糉子,撒上白糖,然後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糉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瀰漫着香噴噴的糉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糉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糉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日記5

提到端午節,就想起了跳進汨羅江自殺的屈原。愛戴他的人們爲了不讓屈原的身體被魚是吃掉,人們就向汨羅江投米,後來,每年五月初人們爲了紀念這個日子,就會在這一天包糉子,賽龍舟。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吃着媽媽煮的香噴噴的糉子,我心想:糉子是怎麼做的呢?我跑去問姥姥,姥姥說:“做糉子首先要把糯米和糉葉放到水裏泡兩天,每天換水。包糉子時把糉葉捲成漏斗形,把米放進去,再放兩個蜜棗,用泡好的馬蓮緊緊地捆好,把包好的糉子放入鍋裏用慢火煮三四個小時,香噴噴的糉子就做好了。”做糉子的過程還真複雜,不過還是挺想嘗試一下,我對媽媽說:“明年我們也自己包糉子吧。”媽媽答應了。我想:如果是我自己包的糉子,吃起來會更香。

我喜歡端午節,因爲可以吃到好吃的糉子,還可以看到龍舟比賽,還有香噴噴的荷包……

端午節日記6

早上,媽媽拉着我的手說:“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帶你去秦淮河邊看賽龍舟吧。”我聽了,興奮得跳了起來。

來到河邊,只見岸邊人山人海,我和媽媽好不容易纔擠到了最裏面。水面上有兩隻龍舟,分別是紅色的龍舟和_的龍舟。兩隻龍舟中間各有8名手握船漿、精神拌擻的年輕人,船尾也有一位站在大鼓後面、手拿錘子的年輕人。

比賽開始了,兩隻龍舟誰也不讓誰:一開始是_的龍舟微微,可還沒到五秒鐘,紅色的龍舟又超過了_的龍舟,_的龍舟不甘落後,又奮力超過了紅色的龍舟……岸上的觀衆看着這場激烈的比賽,不時的喊着:“加油!加油!必勝!”兩隻龍舟上的隊員更加努力了。到了最後,落後的紅色龍舟奮力拼搏,終於超過了_的龍舟,得了第一。”

回家的路上,我跟媽媽說:“媽媽,賽龍舟太有趣了,等我長大後,我也要參加賽龍舟。”

端午節日記7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有好幾個來歷,有些人認爲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還有些人認爲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過端午節時,小孩子們就可以大飽口福了。因爲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這些食物可是相當美味的。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一個王,還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被稱爲長命縷。我們現在有很多地方還會舉辦賽龍舟比賽,它象徵友誼和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

端午節是大約四千年前留下來的傳統佳節,我們要好好了解它的故事、風俗。

端午節日記8

端午節的早上,我早早地就起來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奶奶已經把廚房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白白嫩嫩的糯米盛滿一盆,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裏面還盛着各種各樣的料:花生、紅豆、葡萄幹、蜜棗。板子上還擺滿了竹葉和奶奶裁好的繩子。

於是,我和奶奶把包糉子的料都端到客廳的桌子上,等着媽媽、姑姑回來一起包。媽媽、姑姑回來了坐在沙發上和奶奶開始包起了糉子,我坐在旁邊看,媽媽不太會包糉子,包的糉子上總是留一個小孔,還算可以。大概包了一個小時,糉子就包好了。

然後奶奶把糉子放到鍋裏開小火煮,一個小時後,糉子煮好了,奶奶撈了滿滿的一大碗,放到桌子上讓我們吃,我還沒吃,就聞到竹香的味道,於是我就打開電視,邊看電視邊和家人一起吃糉子,今天的電視節目是賽龍舟:湖面很寬,每條龍舟上13個人,12個人划槳,一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呦,一、二、快快”,十二個皮膚黝黑黑的小夥子動作整齊地划着,幾條龍舟你追我趕地向終點線駛去。由於划船的人力度較大,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水花濺着。從電視上看,其他的地方的端午節比我們這裏還有熱鬧。

我真想明年過端午節的時候,讓媽媽帶我到外地看賽龍舟。

端午節日記9

端午節學校放假三天。老師佈置了很多作業。我用一天的時間就把全部作業都做完了,剩下的兩天假期我就盡情地玩啦!端午節的那天上午,我在家裏做手工,下午我和琦恩在花園裏打羽毛球。

打完球我們就回家洗澡,然後,我們一起出去吃晚飯。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特別的端午節日記150字:紀念屈原

6月23日是端午節,對我來說是個特別的節日。我和外婆一起包糉子,第一次包糉子,覺得好開心!包完糉子後,外婆就把糉子煮了。過了一會兒,糉子出爐了,我一聞到糉子的香味,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

外婆說:“糉子還很燙,不能吃,過一會才吃吧。”我悶悶不樂地坐在沙發上,等待着糉子涼。又過了一會兒,我走過去,摸摸糉子,糉子已經涼了。我剝開糉子葉,吃了一大口,又香又甜,真好吃啊!昨天過了這麼一個特別的端午節,我真開心。

端午節日記10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去外婆家吃糉子,外婆做的糉子可好吃了。

我吃好多,我一咬那個肉汁,可香了,我的舌頭好像麻木了,被那個香味迷住了,吃完了一個再一個,連這個不愛吃糉子的我,一下子好像開了胃,當我吃了第3個時,我的胃實在是裝不下了,可我的嘴巴還想吃好多好多的糉子。

我吃不下了,就看我弟弟那狼吞虎嚥的樣子,可搞笑了,一手拿着一個糉子,另一隻手也拿着一個糉子,一口咬着一個糉子,又咬着另一個糉子。太可愛了!

一個快樂的端午節過去了,我期待的另一個端午節的來到!!!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臨了。

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了艾葉和蒲草,它們有很多功能,可以辟邪、驅蟲等等,還有藥用作用。

到了端午節,人們來比賽賽龍舟,賽龍舟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只看見紅隊和黑隊都準備在了起跑點上。過了一會兒,裁判把槍指向天空開了一槍,紅隊和黑隊都開始劃了起來,兩個隊伍都互不相讓,我們在場的人都在喊:“加油,加油。”

到了端午節,人們要吃五黃,這五黃是黃鱔、黃魚、蛋黃、黃瓜、雄黃酒。媽媽給了我一個香囊,媽媽告訴我:“這個香囊可以辟邪的,你要帶在身上。”我說:“我會帶在身上的。”

端午節日記11

濃濃的

20xx年 5月30日

早晨,天氣-陰-沉沉的.幾日來,家裏發生了點事情,我一直也沒有走出-陰-影,時時想起來坐着發呆.走到教室門口,一個孩子看見我"嗖"地鑽進了教室.小傢伙又想幹什麼 我心裏暗暗地嘀咕着.

走進教室,來了十幾個孩子,都七手八腳放椅子.孩子似乎看出我的變化,都懂事多了.放完椅子,孩子們該值日的值日,該讀書的讀書.漸漸的,教室的人多了,書聲朗朗.那個早晨看見我鑽進教室的孩子時時用眼瞟着我,好像在偷偷地觀察着我.我裝着沒看見,時而傾聽着悅耳的讀書聲,時而想着自己的心事微微嘆氣.

"老師,老師——"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我一愣正是那個孩子."老師,端午節快到了,這是我和媽媽昨晚親手包得糉子,給你捎了兩個嚐嚐."孩子扒在我耳邊輕輕地說到."啊,啊,謝謝,謝謝."我恍然接過孩子手中的,一陣濃濃的香味迎面撲來,心裏頓時蕩起一股暖流……

是啊,快過了,應該是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愛意濃濃的端午節,我吸了一口氣,心裏充滿了希翼.

端午節日記12

xx年x月x日星期x晴早上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要去大姨家吃糉子。

路上我問媽媽:“‘端午’是什麼意思?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媽媽說:“‘端午’的‘端’是開端的意思,也就是初。午指五,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糉子爲了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被秦國包圍後,寫了《懷沙》這首詩,跳入汨羅江,自殺而亡。南方人這時候還會賽龍舟呢!”

一進大姨家,香噴噴的糉子味迎面撲來。“啊,真香!”我大叫一聲,嚇他們一跳。大姨笑着端上穿着綠色“糉子衣”的糉子,脫下衣服露出了雪白的身子,還有一個紅“嘴巴”。糉子一端上來,我和大姨夫迫不及待地吃起來,大姨夫咬了一口,滿嘴長了許多白“鬍子”。我們哈哈大笑。大姨夫卻津津有味地舔了下嘴脣,說:“啊!又香又甜十分美味!”我們在一片歡笑中,都吃了糉子,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xx小學二年級:xx

端午節日記13

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農曆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端午節這個字的由來有了一定的瞭解呀!

再講講端午節的由來。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後人爲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糉子,划龍舟等風俗。

賽龍舟的場面十分壯觀;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悠然神往賽龍舟的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開始了。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隻離弦的箭,在平靜無波的河水中飛來飛去……

吃糉子的情景更是讓人歷歷在目,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精緻無比的糉子吸走了我的目光,看得我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剝下了綠色的皮,便露出了潔白的身子。晶瑩剔透的糯米,酥酥的肉,在墨綠色皮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

端午節,美好的節日,更是我們中華人們的節日。

端午節日記14

一說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唱起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南方過端午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日記15

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大人準備美味的飯菜和糉子,小孩就是等着品嚐棕子,媽媽把糯米洗乾淨,放在一旁。又把糉子用的竹子洗乾淨放在一旁。

接着媽媽又拿來一些葡萄乾和紅紅棗,是放在糉子裏面調味的,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接着就是包糉子。只見媽媽把竹子捲成一個原錐形的圓筒,把圓錐倒過來,但下面不封口,然後把糯米葡萄乾涸紅棗放進去包成一個棱角形的樣子用繩子把糉子紮緊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突然我也包了起來,可是怎麼包也不像,媽媽就教我該怎麼包,開始我包的糉子像一個扁三角形,後來在媽媽的指導下終於包的勉強和媽媽一樣了、然後把糉子放在高壓鍋裏壓兩個小時,熱乎乎香噴噴的糉子就可以吃了。

吃着美味的糉子,我的心裏別裏別提有多高興,看着晶瑩棱角分明糉子,我真是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