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狂人日記賞析

狂人日記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第一部白話小說,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小說都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價值。一起來賞析吧!

狂人日記賞析

  《狂人日記》賞析

《狂人日記》寫於一九一八年,那時的魯迅受新思想啓蒙,清楚的認識到了中華民族的劣根性。決心用文學的形式喚醒中華民族,於是,他創作了《狂人日記》,該小說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矛頭直指中國封建禮教和封建家族制度。《狂人日記》是一部日記體小說,小說通過敘述一個狂人身處“吃人”的社會隨處可見“吃人”事件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具有迫害症的“狂人”形象,以批判吃人的封建禮教。

就敘述內容而言,敘事就是講故事,是通過一定的情節再現某幾個事件。而故事中最重要的便是情節和人物。《狂人日記》作者通過敘述一個迫害妄想症患者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活動,揭露了從家族到社會的“吃人” 現象抨擊了抨擊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現代人最初的覺醒意識。從作品表面來看,狂人確實是個瘋子,他具有瘋子的症狀,如,混亂的思維邏輯,變態的心理,以及虛幻的幻覺。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兇的一個人,張着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跟,曉得他們佈置,都已妥當了。”將別人善意的“笑”理解爲暗藏殺機的吃人的笑,這是完全背離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軌道。再比如,第二則中“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哪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趙家的狗是沒有情感的,況且跟狂人是沒有聯繫的,而狂人卻硬要把狗的眼神看成是有特殊意義的。這是不符合邏輯的。狂人不僅僅是心理變態,邏輯混亂,他還經常出現幻覺,而這些幻覺又是不自然的。比如“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長着嘴,同那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魚是人 ”當陳老五送飯來時,狂人看到的不是可口的飯菜,而是幻想成吃人的人的樣子,這是荒誕的。再比如“我想:我同趙貴翁有什麼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麼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

雖然小說的字裏行間都透漏出狂人的瘋子特徵,但小說通過精細的敘述,使狂人還具備完全相反的特點,即先進性,啓蒙性。狂人是一個思維敏感,行爲舉止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他知道了太多的吃人事件,狼子村的吃人事件,古代的易子而食,甚至自己的妹妹也可能被吃了。他每時每刻都不安,總想自己生活在一個吃人的社會,“我也是人,他們也想吃我。”他“晚上總是睡不着。凡事須得研究,纔會明白”,他清楚的認識到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可見,狂人是一個有文化,具有現代知識分子思想的先進的人。狂人不僅思想上具有先進性,而且他的行爲具有反封建性,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是對於吃人社會的“經典”“戒律”的蔑視和鬥爭。通過“古久”和“陳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義,將矛頭直接指向了保守的傳統文化。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對未來社會的幻想和規劃。“我也未必沒有吃過妹子的肉”。這是對自我的估價和反思,也是對自己前途的絕望。充滿了自我懺悔的精神。可見狂人是一個生活在自己幻想世界裏的既具有迫害症症狀又有先進的思想和獨立的思考能力的既瘋癲又清醒的人。

《狂人日記》在中國文學上產生重要的影響不僅僅因爲他塑造了生動的,有特定時代意義的狂人形象,還在於他的文學形式。

就敘述視角而言,小說在敘事學上屬於內聚焦敘述,即敘述者只敘述某個人知道的事,也就是從某個人的單一角度來講述故事。就小說而言,“狂人”在小說中,既擔任了敘述者的身份又成爲了角色之一,他既參加了講述“吃人”的社會這一事件過程,又離開作品環境面向讀者進行描述和評價。“狂人”作爲整篇小說的主人公實則是作者借主人公的眼睛,觀察了他周圍的人:“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給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然而,他們不但沒有起來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爲此感到不解和憤怒。小說還寫道:“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狂人的大哥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作用!你們也會吃盡。”在作品的最後一日記裏,作者深切地希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並具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在文中是一個象徵意義,他象徵着身處封建社會,坐看封建的吃人禮教卻又着一顆反抗封建的心的進步青年。當然,這也有一定的侷限性。敘述者只是角色之一,這就限制了敘述的主觀性,小說中的狂人便是這樣,《狂人日記》相當於狂人的自傳,敘述內容就只可以以狂人的角度來敘述。所以狂人看到趙貴翁的顏色纔會覺得怪,看到一夥小孩也覺得他們在議論自己。

小說是日記體形式,序言爲文言文,正文爲白話文。序言中的敘述主體爲“餘”,是講述“餘”聽說其友昆仲的弟弟生病的故事。敘述者爲“餘”,故事主人翁則爲昆仲之弟。而正文中,故事主人公爲作者虛構的“我”,由“我”來爲讀者講述一個“吃人”的社會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爲“狂人”,敘述者爲作者。也就是說,這個故事不是“餘”的故事,不是魯迅的故事,也不是狂人的故事,而是三者的交錯。這種選取三個角度來敘述的方式,可以使作者自由靈活出現在文本中。“餘”作爲敘述主體時,使故事更具真實性也將故事框定在某個特定的背景裏。在序言中,有具體的名字,身份,(“某君昆仲”)而正文中只以“我”狂人這個形象爲代號,有了名字,身份,就說明了這個故事的一定的社會真實性。這使得小說具有一定的真實可靠性。另一方面以第一人稱“我”作爲敘述主體,“我”既是狂人,主人公“狂人”以敘事者“我”的身份在文本中出現,用狂人的內心獨白表現敘事內容,面對讀者,向內瞭解自己,向外瞭解周圍人,在狂人眼中自己是正常的,受迫害的,而周圍人都“想要吃我了”,“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就是真實發生在狂人身上的事,便於生動的,形象的,有條理的敘述故事,但是狂人這一形象是具有迫害狂病症的人,是虛構的,因此他的一些言語又不利於讀者理解。如:“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就文本而言,是講狂人發現他哥哥也是會吃人的,而且還是想吃自己的人。但是,狂人的迫害狂病症決定了他的言語是混亂的,不可信的。然而,“餘”“我”這些對象又都是作者魯迅創造出來的,這就彌補了作爲敘述主體的“餘“我”的缺陷。使得故事既有一定的真實感又不受文本環境限制。

就敘事內容而言,《狂人日記》通過敘述狂人的所見所感,淋漓的刻畫了一 個既清醒又瘋癲的狂人形象。就敘述話語來講,作者運用內聚焦的視角生動再現了狂人的心理活動。又靈活運用多個敘述者,使整篇小說形式上新穎特別,內容思想上深切。

  《狂人日記》讀後感

魯迅筆下的狂人可謂令人印象深刻。這樣的人如果放在現實中,絕對會是人們眼中的瘋子。然而,當我們仔細品讀時,卻是發現了一些更深的東西。下面來說說我讀完以後的感受,也許並不準確,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記》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現)在日記中寫到自己不見月亮三十多年,在現實中顯然不可能。而這些別人眼中的瘋言瘋語在這裏卻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徵,也是文中其狂之開始。而對於趙家的狗看他兩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這種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裏,看瘋子的眼光自然會有一些異樣,無疑狂人正是衆人眼中的瘋子.主人公在癡狂狀態下,覺得周圍的人甚至趙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惡狠狠的,彷彿要把自己吃了。事實當然不會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別人要吃他只不過是他的一種在顛狂狀態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這當作一種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瘋子的日記了。在我看來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禮教制度的毒害下,人們心理扭曲,卻還要對下一代灌輸封建理念,將下一代埋葬在這吃人的封建禮教之中。而在這樣幾乎人人都被封建禮教“吃掉”的社會中,被封建禮教毒害得太深的人們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們拉進“吃人”的圈子。民衆的愚昧更是在對孝子應割肉煮了請生病的爺孃吃上體現出來。可以說實際上主人公發狂的階段是他短暫的從封建禮教中醒悟過來的時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語,在當時只被人誤解爲是發瘋是所說的瘋言瘋語。事實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時,他心裏正苦澀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癡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許是預料到自己在短暫的醒悟後,終於還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所吞沒,於是他在自己被吞沒前的最後一篇日記中發出了“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喚。作者借狂人的日記,借其狂的狀態呼喚着被封建禮教所毒害的人們的人性的迴歸。那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正是還未被封建禮教毒害的赤子。他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這樣現實與想象相交融的日記裏,魯迅先生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發現。這樣的理解我或許達不到,我僅能借助先生的視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