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精選5篇)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精選5篇)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 篇1

課外閱讀陶冶了學生情操

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知道了古代岳飛、楊家將等是怎樣精忠報國的;近代的林則徐、孫中山等是怎樣愛國衛家的;現代的雷鋒是怎樣助人爲樂的等等,從而使自己的思想和境界得到高尚人物的洗滌,也得到了淨化。爲自己樹立遠大的理想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讀書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着重要作用,對他們的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課外閱讀讓學生形成了能力

我們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讀書是蒐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他們從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不是很具體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纔會吸收。

大量的閱讀,可以將他們從課內學到的知識,融匯到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體”的,牢固的知識體系,直至形成良好的能力。

課外閱讀開拓學生視野

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覽羣書才能博識。閱讀是一種鞏固學習成果,豐富知識的有效手段。學生閱讀課外書的過程便是鞏固、積累知識的過程。通過課外閱讀,增加了學生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認識和理解。

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加強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邏輯性、靈活性。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只要熟讀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得到積累;課外閱讀給學生帶來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課外閱讀能使學生明白事理,增強能力,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課外閱讀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讀書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他們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對於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閱讀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從中汲取了文中的精華,從而掌握了更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傾吐於自己的作文之中,使學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寫作能力大大提高。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 篇2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1、作爲語文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爲一個讀書人。朱永新教授說:“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因此,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一個愛讀書的語文教師,不會喜歡讓學生抄寫10遍、20遍的課外作業,也不會喜歡給學生髮大量的試卷,而是會鼓動學生走進圖書館,走向大自然,去閱讀、欣賞、感悟、體驗。而這樣的教師在課堂上總是思緒千載、神采飛揚。這樣的教師已不再是蠟燭,而變成了燈塔——既照亮了別人,又永葆明亮。有這樣的老師學生還會不讀書嗎?

2、尊重學生閱讀自由,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說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教師、家長要給學生提供獨立的閱讀空間,給學生真正的閱讀權利,在一定範圍內尊重學生的閱讀選擇,不能硬性要求學生讀名著。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閱讀的興趣是不一樣的。只要是有益的東西,都要鼓勵學生讀。

二、做好課外閱讀的引導

受年齡和知識結構的限制,小學生在對圖書的選擇和識別方面還不夠成熟。那麼,如何選擇優秀的並且適合自己的書籍資料呢?爲此我們要主動做好學生課外讀物的推薦,尤其要做好以下五類讀物的推薦工作。

1、課程參考書目。這類書對學生的課內學習有直接的幫助。如各科學習指導書、學習方法指導書、與必修選修課文相關的書目等。

2、科普讀物類。科普讀物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可以啓迪智慧、豐富想象。如《十萬個爲什麼》《大自然探索》《讀者》《意林》等。

3、名人傳記類。“一本優秀的傳記不僅能讓我們認識世界,還會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人生。”如《雷鋒的故事》《名人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富蘭克林自傳》等。

4、歷史讀物類。這類讀物可以促使學生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如《中國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故事》等。

5、經典名著類。這類書籍,可以豐富文學知識,提高文學修養,也能爲寫作打下厚實的基礎。如唐詩、宋詞、元曲、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等。

此外,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電子讀物。知識載體的豐富多樣也是吸引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之一。

三、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1、精讀與略讀。精讀即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細細揣摩,邊讀邊想,在文章緊要處圈點勾畫,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略讀即先看序言、提要、編輯大意和目錄,以瞭解全文的性質、內容和規模,再閱讀全文章節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後瀏覽全文,綜述大意,獲取自己所需的材料和信息。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只有根據自己閱讀的需要,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獲得較多的知識信息,真正做到讀有所得。

2、閱讀與思考。過目就忘或者停留在淺層次的消遣閱讀,不僅效果不佳,而且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對於閱讀我們提倡“心到”,主張“熟讀精思”,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從而取得有效的閱讀成果。“好學深思,心知其意”,是閱讀的一種漸臻佳境的境界。所以學生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多思考,在理解、消化的基礎上善於將所讀之書進行概括、濃縮、抽象等,找出精華,培養閱讀概括的能力。

3、摘錄與隨感。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讓學生養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段摘錄下來,廣擷博採並消化吸收,學以致用。如此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就是閱讀的收穫。

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任務十分艱鉅,但意義深遠。我相信濃厚的閱讀興趣、正確的閱讀引導、科學的閱讀方法會使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得到提高。爲了學生的未來、國家的未來,讓學校、家庭和社會都來關心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吧!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 篇3

素質教育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其中,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成了學生的必修課。課外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於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於整個學科學習都起着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課外閱讀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語文教學內容因其所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養一代新人的優勢。"大語文觀"就是要以"人的發展"爲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尊重真理,富有責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學生大量閱讀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話故事、人物傳記、少年小說、世界名著縮編本等,內心世界很容易產生震盪。一部英國兒童小說《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連成人都不禁爲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讀中國文學、優秀中華人物事蹟更有必要:從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誠,李白"安能摧眉彎腰事權貴"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子之心……幾千年的民族精神,在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學生在自己閱讀課外書時,讀懂其生動有趣的情節,心中再現栩栩如生的形象,體味關於愛、友誼、忠誠、勇敢、正直乃至愛國主義等永恆的人類精神,從而開啓自己的內心世界,激盪起品味人生,昇華人格的內在慾望,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促進小學生獨立、自然地成長,其效果遠勝於教師口乾舌燥的說教。

二、課外閱讀有助於在讀中積累語言。

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少”字的含義有二:一是讀的少,二是記住的少。所以說話、作文時便沒詞兒了。如果讓學生多讀點,多積累些,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現今學生課外閱讀大多已徒有其名了,他們整天被練習壓得擡不起頭來,很少有學生光顧閱覽室,報廊、報架也形同虛設。這樣的現實,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許多文字上有造詣的作家、學者總結自己成長經歷時,總少不了青少年時期博覽羣書,即便是班級上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常常是對課外書刊情有獨鍾。因爲,只有“博覽”,才能給大腦皮層形成多側面的語言刺激,而且,在閱讀過程中,能再次強化大腦皮層已有的語言信息,使大腦中業已形成的聯繫系統更爲完整、嚴密。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精心指導,比如介紹課外讀物,指導課外閱讀筆記的記法,組織課外閱讀交流比賽等等。

三、課外閱讀有助於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不少家長甚至部分老師都存在着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總覺得學生看課外書是看"閒書"。他們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聽寫、背誦、寫作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這種想法,其實還是應試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試想,學生每天用半小時時間抄3遍字詞,以確保聽寫不錯一個字和讓他們每天用10分鐘有的放矢地練習難字,還是用20分鐘讀課外書,哪個更好呢?

課外閱讀對於語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且看古今部分文學大師和語文教育專家們的看法: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讀書)必須如蜜蜂採蜜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

多讀,可以改進你的寫作技能。--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間,各就自己的需要與興趣去多閱讀,那一定比不經略讀的訓練多得吸收的實效。--葉聖陶

問語文學得好的人,無一不得力於課外閱讀。--呂淑湘

這些大師的話,足以證明課外閱讀在提高人的語文實際能力中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葉聖陶先生認爲閱讀語言文學材料可以實現六個"獲得":

1、 獲得間接經驗作爲寫作材料;

2、 獲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觀點可供思索和立意;

3、 獲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

4、 獲得認識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會觀察、會思考;

5、 獲得表達方法,佈局謀篇、鋪陳比興有所借鑑;

6、 獲得語彙有了語言積累。

有了六個"獲得",語文能力何以不會提高?

四、課外閱讀有助於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從傳統語文教學觀到大語文教學觀是一個從知識本位向人本位的轉化過程。它不再以"傳道、授業、解惑"爲教學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學會學習,促進人格與個性全面發展爲重點。從這一理念出發,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得到保證,自主學習習慣必須得到培養。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愛讀的書籍,本身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的表現。而學生由封閉式讀書轉爲開放式閱讀,本身又極大激發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大力推動課外閱讀,讓學生自己去獲取,去探求,去尋覓,去掌握,從而感受讀書的樂趣,激發更強烈的讀書慾望,最終形成習慣。課外閱讀把追求學問變成學生自覺自願的行動,有助於實現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的目的。

可見,加強課外閱讀,不僅是時代對語文教學的呼喚,更是世界範圍教育成功的經驗。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要認真在大語文觀的指引下,把課外閱讀納入語文教學的軌道,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讓我們都來重視課外閱讀吧!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 篇4

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是非常有作用的。

既然說了是課外閱讀,也就是說能夠學習到課內很多所沒有學過的知識。“書中自有黃金屋。”就學習一本語文書是沒有用的。因爲一本語文書裏面,很多課文都需要查找課外的相關的資料。這樣才能夠徹底地懂得課文究竟在講些什麼,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什麼。學多一點知識,讀多一些書,慢慢的累積下來,懂的道理也就多了,也就會變得成熟、穩重和懂事一些。

另外,課外閱讀對寫作方面也是非常有用處的。課外閱讀上的一些好詞好句,在寫作文時,可以用上去,會令自己所寫的文章變得更生動、形象、具體。或者在課外閱讀時所看到別人用過的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也是可以記下來,以便在寫作文時用上去的。

所謂“學海無涯”。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就因爲看的書多,在班裏便有“才女”的美稱。

以前,我不知道讀書這個概念,現在我懂了。著名作家高爾基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知道我現在所懂得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要“更上一層樓”。其實讀書不僅能給我們增長知識,還能帶給我們許多樂趣。

春天,她帶給我們花朵的芳香,使人流連忘返;夏天,她把那清澈冰爽的溪水帶來供我們解暑;秋天,她送來了火紅的楓葉,告訴人們秋天到了;冬天,她又把美麗的雪花送到了我們眼前,似乎在淨化人們的心靈。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從無憂無慮的小不點變成了整天忙於作業的學生,但我只要有她——書,那我一身的疲勞便會消失。

啊!書,我們在你那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你則像母親一樣呵護、滋潤我們,你給了我們帶來這麼多的好處,我離不開你!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好處 篇5

人才源自知識,而知識的獲得跟廣泛的閱讀積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書中自有顏如玉”之說。杜甫所提倡的“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等,無不強調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因此,在閱讀教學重要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允許學生各抒己見 ,尊重學生獨特體驗。我們應當充分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組織學生研讀課文,思考比較,討論爭辯,引導他們準確把握課文的主旨,讓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充分咀嚼語言,吸取精華,受到審美薰染,得到情感的昇華。我們不能不深思:應該如何及早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紛壇繁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博覽羣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就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談談淺見:

一、激發興趣,促成閱讀。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載體和憑藉,有關知識的、情感的、文化的等等內容都立體地蘊含在課文中。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要領會課文的內容,就要讓學生充分閱讀。

1、巧用故事懸念誘發閱讀興趣。每個人都愛聽故事,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每個同學昂着頭挺着胸,豎起雙耳,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內容。跟着老師娓娓動聽的聲音孩子們早就身臨其境了。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際,教師聲音嘎然而止地告訴孩子:欲知後事如何,請自讀課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出示《安徒生童話》一書告訴他們,想知道結果就借讀這本書裏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2、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激發興趣。教師讀書中要整體感知在讀書中有所領悟,在讀書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蒐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這樣學生就會在課餘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二、教給方法,指導閱讀。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憑興趣毫無目的。有的學生憑着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馬馬虎虎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不可取的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這裏所要談的是幾種我們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閱讀方法: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學生爲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瞭解人類與地球、自然的密切關係,有目的地閱讀《人與自然》一書。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於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裏的閱讀方法,古人說“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儘量多的信息。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書,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教會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而採用速讀法。

4、摘錄批註法。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註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爲以後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同時還可以對自己訂閱的報刊雜誌,將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來,粘貼到自己的讀書筆記中。讀與思共,思與讀隨。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着用自己的閱歷和知識去審視、對比、評判書中的內容,並及時記下自己讀書的感受和疑點。總之讀書要做到“手腦並用”閱讀纔將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三、鼓勵先進,堅持閱讀。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爲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或是展覽優秀的讀書筆記、經驗,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地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在獲得成功後,會更堅持大量的廣泛的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又是同學們效仿的範例,這樣班裏就會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

學生的閱讀範圍廣泛了,語文的素養就會從整體上提高了,因此,我們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誦讀品味,進入課文所描繪的境界去,課外閱讀的生活領域裏,帶領學生去開闢課外閱讀的廣 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