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從人類學角度探析中國避諱風俗

從人類學角度探析中國避諱風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摘要]中國歷史源遠流長,“避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獨特的現象。中國古代的“避諱”,源自於原始社會時期古老的禁忌,雛形萌發於西周,經過歲月的積澱,逐漸轉變爲特有的“避諱”,並在歷朝歷代有着不同程度的側重點,最終形成獨有的中國“避諱”風俗。“避諱”的對象、範圍、方式和規則都極其複雜。“避諱”風俗作爲中國文化中一個獨有現象,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在當今中國社會仍然有很大影響力。

從人類學角度探析中國避諱風俗

[關鍵詞]避諱;禁忌;封建文化;傳統文化

 “避諱”的起源和形成原因

(1)“避諱”的含義

“避諱”是中國古代文化中一個特有的現象。“避諱”中的“諱”,就是指“迴避不能說”的意思。爲什麼不能說呢?因爲在中國古代,或者說中國封建社會,君主或者尊者、長者爲了維護甚至是神化自己的形象,提示自己的地位,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迴避的內容,而且在古代社會,人們敬鬼神,他們認爲直呼名諱是十分不吉利的,會帶來不詳之事,所以要用一些專門的詞等等來代替,從而達到迴避的目的。

所謂“避諱”,在現代,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指爲了迴避某些事情或者某方面,有可能是物,也有可能是人。而在中國古代社會,主要是爲了表示對君主或者長輩的尊敬,避免直呼其名,而用相同意義或是相同讀音的字來代替,也有在其本字上進行修改,多寫或少寫一筆,由此來進行迴避。通常情況下,需要“避諱”的就是君主和長輩的名字,其字或者號不用“避諱”。因此在中國古代,有時人們爲了表達尊敬,尤其是文人雅士之間,常常互相稱呼字或號,一般不直呼其名。

“避諱”這一現象出現的較早,但是“避諱”一詞出現的較晚,直到漢代,王充在其著作《論衡》中第一次提出“避諱”一詞,在這一時期,“避諱”主要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我們最直觀的理解,也就是“迴避”的意思;其次就是規避君主、長輩等親人的名諱。

(2)“避諱”的'起源和形成原因

關於“避諱”風俗的起源和發展過程,大體說來,在中國古代社會中,“避諱”主要從原始禁忌發展而來,而在原始禁忌中,這種“避諱”主要由心理暗示發展而來。作爲尊者,他們認爲自己相對於其他人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那麼作爲自己代稱的名字不應該隨便出現在書面上和口語上,由此就成爲“避諱”,繼而成爲一種避諱風俗。“避諱”從何而來,一般史學家們普遍認爲“避諱”起源於周代,但真正形成制度是在秦代。“避諱是中國特有之風俗,源遠而流長。《左傳》、《禮記》、《孟子》等書就有避諱之記載,但在整個先秦時期發展很緩慢。秦統一六國之後,帝王的地位急劇提高,避諱才逐步興盛起來。秦始皇第一次在全國實行統一的避諱。秦始皇名政,全國不得用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改稱端月。”《尚書》則是最早有“避諱”相關記載的古籍文獻,從這裏我們就不難發現,“避諱”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源遠流長。

“避諱”起源於古老的原始禁忌。“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不發達的時代,語言往往被賦予一種超人的魔力,人們以爲語言與自然現象之間存在着某種潛在的聯繫,語言可以給人類帶來幸福或災禍,語言禁忌遂源由此而生。有了禁忌,就要回避,於是出現了避諱。”這種原始禁忌在古人的社會生活中有着重要意義,它不僅僅是古人精神世界的昇華與發展,更與現代社會中的法律有着異曲同工之效,禁忌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規範社會秩序的作用。禁忌也是古人認識社會的方式,這是一種和我們現代思維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在我們看來,一株花包括花的花瓣、莖、枝、葉等等,然而在古人看來,花瓣可能就代表了整株花,並且在古人的認知中,花本身也是有思想有精神世界的,而花瓣可能就相當於人的大腦,承載着花的精神。這麼說來可能會有虛幻,但在古人的精神世界中,這是真是存在的。因爲獨特的思想方式才造就了獨特的禁忌,他們認爲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做了什麼事會怎麼樣,亦或爲了避免某件事的發生,要如何做,最終發展成爲“避諱”風俗。

因我們一般認爲原始禁忌來源於四個方面,一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畏懼,因爲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不能理解種種自然現象的產生,所以會產生原始的自然崇拜。其次是對慾望的剋制。同樣的在過去,人們認爲慾望的產生是不好的現象,所以需要剋制慾望,達到清心寡慾的狀態。再次就是對宗教儀式的恪守,在原始社會乃至到後來的封建社會,禁忌總是與宗教有着很大聯繫。尤其是在原始社會,各種神靈、自然崇拜充斥,形成一整套規範的儀式,這些儀式規範着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最後就是對以往教訓的總結,人們在生活生產活動中會犯錯,這些錯誤有時會帶來很嚴重的後果,古人爲了避免再次出現這種狀況,會總結生產、生活經驗,從而在社會環境惡劣的原始社會更好地生活。

在中國古代社會,“避諱”最主要的承擔者是帝王,也就是君主。作爲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最高權威,尤其是隨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發展,君主的權威不斷增強。一方面爲了顯示所謂的皇家權威,皇帝的名諱不可以隨便出現在人們口語之中,這是對帝王的不敬,如果再上升到一個高度,帝王作爲國家的代表,這是對國家的不敬。這在以儒家思想爲正統社會主流思想的封建社會是不允許存在的。另一方面,中國古代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限制以及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社會上充斥着敬鬼神的思想,封建君主通常自幼接受儒家正統教育,他們的思想中也有着鬼神之說。封建君主在想着治理國家的同時,也會擔心自己的王位是否穩固,除去外在原因,他們往往也會聯想到一些“避諱”,認爲自己的名諱不能隨便出現,需要規避,否則是不吉利的,不利於統治國家,通俗一點說,就是擔心自己的王位不保。

中國“避諱”風俗從形成到發展,總的說來是起源於周代,在秦朝正式成爲一種制度,在唐宋之期尤爲興盛,而到了清代,隨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進一步發展,統治者尤其看中“避諱”,使得避諱風俗進一步發展,更加完善。我們所熟知的“文字獄”也是“避諱”的一種,清代“文字獄”之重,對後世影響深遠。到了現代,在人們的生活中仍然充斥着各種“避諱”,比如在沿海地帶的漁民,他們一般比較“避諱”跟“翻”諧音的字詞,認爲這個讀音會使他們在海上作業時翻船,帶來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