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語典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指不親歷危險的境地,就不能獲得成功。語出《後漢書·班超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語典故

東漢明帝時,朝廷爲了聯絡西域各國(今新疆一帶)抗拒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首先到達鄯善國。這時,匈奴也派人到了鄯善國。究竟對漢友好,還是對匈奴友好,鄯善國國王一時拿不定主意。開始,鄯善國對班超很熱情,而且十分敬重,可過了些日子,忽然對班超變得冷淡了。這時班超從一位服侍他們的胡人口中瞭解到,匈奴已派來了使節,並帶了100多個隨從及護衛人員。班超分析面臨的形勢後,召集手下的'36人,研究對策,班超說:“現在,我們的處境十分危險,如再過一些時候,等鄯善國和匈奴結成聯盟,那時我們就死路一條了,你們說怎麼辦?”大家齊聲回答:“我們願意聽從您的命令!”班超聽了,猛地站起來,果斷地說:“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夜間把匈奴派來的人消滅掉。只有這樣,鄯善國纔會誠心歸順我朝。不然,連我們自己的性命恐怕也難保。”當夜,他們以少勝多,用火攻襲擊,戰勝了匈奴人。最後,鄯善王與漢朝正式建立了聯盟,爲漢朝進一步聯絡西域其他小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後來人們引申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現在也用來比喻不痛下決心,不經過艱苦實踐就不能認識事物本質或取得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