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曝書的典故

曝書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盛夏時節,烈日炎炎。《左傳》雲:“冬日可愛,夏日可畏。”故《纂要》把夏天的太陽稱作“畏日”。

曝書的典故

對於古代一些讀書人來說,畏日並不可畏,竟有仰躺在烈日下曬肚皮的,由此產生出一個“曝書”的典故。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原來,古代傳說農曆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強烈,是龍王爺“曬鱗日”。人們多在此日暴曬衣服、棉被之類,以防蟲蛀。寺院僧人還要舉行儀式,暴曬經書,稱“曬經法會”。讀書人也往往在這一天暴曬書籍。晉代的'郝隆生性狂傲,自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當別人暴曬衣物時,他卻在中午時分,敞胸露腹,仰躺在炎炎的烈日之下。別人問其原因,他回答說:“我曬書。”意思是他很有學問,滿腹詩書,曬肚皮等於曬書。《漳州四時竹枝詞》:“曬衣六月蠹能除,酷熱金烏(太陽)燎太虛。此日天門開好曬,郝隆惟曬腹中書。”其後便有“曝書”之典,喻指讀書人的輕狂與清高。

《太平御覽》卷三一引晉王隱《晉書》:“時七月七日,高祖方曝書。”宋曾季貍《艇齋詩話》:“王平甫在三館曝書,見韓幹所畫馬,作《畫馬行》。”曝書另作“曬書”、“曝腹”、“曬腹”、“曬腹中書”、“臥曬書”等。唐杜牧《西山草堂》:“曬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宋李處全《再和俞叔夜七夕》:“笑曝腹書生風度。河鼓天孫非世俗,縱驚雲急雨休輕訴。”劉筠《戊申年七夕》:“豈惟蜀客知蹤跡,更問庭中曬腹人。”清唐孫華《周礫圃被盜竊書硯作嘲盜詩戲和》:“從今腹笥防窺瞰,莫向人前臥曬書。”清孫枝蔚《七夕憶內》:“遙憐弄針婦,空嫁曬書人。”毛奇齡《七夕》:“向夕陳庭嘗下果,連年每曬腹中書。”

時下,家有藏書的朋友,不妨也把書籍放置到陽光下晾曬晾曬,但不宜暴曬。至於敞胸露腹“曝書”,則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