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倒屣相迎成語典故

倒屣相迎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典源出處

倒屣相迎成語典故

《太平御覽》卷四○七引 《後漢書》 曰:“肅宗始修古禮,巡狩方岳。崔駰上《四巡頌》,帝嘆之。謂侍中竇憲曰:‘知崔駰乎?’對曰:‘班固數爲臣說之,然未見。’帝曰:‘公愛班固而忽崔駰,葉公之好龍也。可試見。’駰侯憲,憲倒屣迎,笑謂駰曰:‘吾受詔交公,何得薄我哉!’遂揖入也。” 《後漢書·崔駰列傳》“倒屣”作“屣履”。《三國志·魏書·王粲傳》:“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

釋義用法

後漢時崔駰才高,去訪問當時大臣竇憲,竇憲倒拖鞋子趕快去迎接。三國時王粲少有異才,受到當時大文學家蔡邕的賞識,他聽說王粲來訪,趕快出門迎接,慌忙中鞋子都穿倒了。後用此典形容主人熱情迎客,賓主相知投洽。

用典形式

【倒屐】 宋·陸游:“野客款門聊倒屐,溪潭照影一軒眉。”

【倒屟】 唐·皮日休:“多君方閉戶,顧我能倒屟。”

【倒屣】 北周·庾信:“倒屣迎懸榻,停琴聽解嘲。”唐·王維:“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宋·王安石:“摳衣最出諸生後,倒屣常傾廣坐中。”清·黃遵憲:“識公十數年,相見輒倒屣。”

【倒鳧舄】 宋·蘇軾:“里人下道避鳩杖,刺史迎門倒鳧舄。”

【倒屣迎】 唐·張南史:“俗賴褰帷問,人歡倒屣迎。”宋·蘇軾:“臥聞客至倒屣迎,兩眼蒙籠餘睡色。”

【迎君倒屣】 唐·白居易:“迎君常倒屣,訪我輒攜衾。”

【倒迎門屣】 宋·黃庭堅:“歸時定倒迎門屣,問雁安能學度遼。”

【倒屣相迎】 清·顧炎武:“門前有客跨青牛,倒屣相迎入便留。”

【登門倒屣】 唐·吳融:“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