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成語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

成語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成語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1

成語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做丞相,在管仲的治理下,國力強大。楚國不向齊國朝貢,齊桓公就派兵攻打楚國,楚國使臣說:“你們齊國與楚國一南一北,相距很遠,風馬牛不相及,爲何要發動戰爭呢?”經談判,楚國與齊國修好。

【典故】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釋義】風:走失;及:到。本指齊楚相去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用法】作賓語、定語、補語;用於事情

【相近詞】驢脣不對馬嘴

【相反詞】脣齒相依、息息相關

【成語例句】

◎ 鋁和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金屬;鋼是用鐵來煉成的,但鋼怎樣可以再煉成所謂鋼"精"的"鋁"呢!

◎ 現代白話裏大量的詞,尤其新生的或新借的,如宏觀、反饋之類,與文言更是風馬牛不相及,這大家都清楚。

◎ 他意識到,這還是從前的`幼儀,中國傳統的少奶奶,當家理財的好手,卻與西洋式的開放天各儀方,風馬牛不相及。

成語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2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諸侯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齊桓公又領兵去攻打楚國。

楚國認爲齊桓公討伐他們實在毫無道理,派使者對齊桓公說:“齊國地處北海,楚國地處南海,彼此之間風馬牛不相及。不料你今天竟侵犯到我國領土,原因何在呢?”

齊國藉口說楚國進貢的東西太少,還以齊昭王南征時淹死在楚國等爲理由,揮師進發。後來,楚國又派大夫屈完去齊國大軍中說理。齊桓公爲了顯示自己的強大與威風,將諸侯的大軍在召陵排列起來,讓屈完與他一道乘兵車觀看。齊桓公對屈完說:“這樣強大的軍隊,誰能抵擋它呢?用它去攻城,哪一座城池不能攻克呢?”

屈完毫不害怕,從容地回答說:“大王如果用仁德來安撫諸侯,誰會不服從?但您如果堅持要憑藉武力來使我們屈服,楚國決不妥協,我們以方城爲城牆,以漢水爲護城河,堅守頑抗。齊國和諸侯的軍隊人數再多,也沒有用處。”

齊桓公見屈完說得的確有理,而且態度強硬,便下令停止了對楚國的進犯,與楚國及諸侯們訂立了盟約。

含義及用法: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是:馬與牛不同類,絕不會相互引誘。後來用“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不能生拉活扯到一塊兒。

注:方城,楚國的一座山。

成語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3

《左傳。僖公》“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虞君之設吾地也,何故?”

解釋:風,指雄性和雌性之間的吸引。公馬和母牛是不同種的動物,根本不會彼此產生吸引。

故事內容:

春秋時代,齊桓公得到管仲的輔佐完成霸業,公事之餘,常常徜徉在山水之間,調劑身心。有一天,齊桓公和夫人蔡姬乘着小船在江中游玩,江水湍急,小船搖動的很厲害。

蔡姬熟悉水性,一時興起,故意搖晃小船,逗齊桓公玩。齊桓公是個旱鴨子、害怕水,手緊緊抓住船緣,大叫着“夫人,要再搖”沒想到蔡姬不但不聽,反而搖的更厲害,還譏笑:“怕對不對?活該!誰叫你不會游泳。”

這些譏笑的話,刺痛齊桓公的心,並引起他的怒火,齊桓公板着一張臉痛罵蔡姬一頓。遊江的興致沒了,他們匆匆返回宮中。

蔡姬從小嬌生慣養,一氣之下跑回蔡國向父親哭訴。蔡國國君一看到愛女受委屈的樣子,心中十分火大,就把蔡姬改嫁給別人,齊桓公聽到蔡姬改嫁的消息,大發雷霆,立刻率領大軍進攻蔡國,把蔡國打的落花流水。

齊桓公打敗蔡國後,順道攻打楚國。楚成王感到莫名奇妙,派使者問齊桓公:“齊、楚一北一南,各在一方,可是風馬牛不相及,大王出兵攻打我國,請問這是甚麼道理?”使者得到的答案是:因爲楚國沒有按時進貢。

在楚成王答應補足供品後,兩國簽訂盟約,齊桓公才撤兵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