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把握自己》相關閱讀訓練

《把握自己》相關閱讀訓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5分)

《把握自己》相關閱讀訓練

 《把握自己》

人,作爲會思想的蘆葦,不屈不撓,寧折不彎,自有其剛強的一面。但有時候人又會變得十分柔弱,經不得風吹,受不了浪打,一陣寒流突襲,就會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而要保持自己的本真,不迷失,不退化,不變異,最要緊的就是把握自己。

把握自己,就是時時擁有一顆清澈的心,擁有一片明朗的情懷。看問題儘量站的高一點,看的遠一點,處理事情學會多換個角度,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爲人,不貪,不妒;處世,不諂,不驕。就是時刻保持平常之心,不好高騖遠,不走極端。

同一塊土地,可生長稻穀,也可能滋生雜草,這與土地無關,關鍵是看是什麼樣的種子。稂莠草任你施什麼樣的肥料,也結不出穀穗。

把握自己,你不是大樹,你也不能老是背靠大樹,再大的樹,也只能給你一個季節的陰涼,你沒有權利老是躲在別人的屋檐下,再大的屋檐也只能給你擋一時的風雨,不能爲你遮蔽一冬的寒風。相信自己的雙手,才能創造生活中的奇蹟。靠自己的智慧,才能編織遮風擋雨的綠傘,讓你安然走過風雨。把握自己,縱使前面有山,,再高的山你也能攀上頂峯, , 。世界,相信汗水,而不同情眼淚;生命,可以迎接挑戰,但應拒絕退縮。

把握自己,就是讓自己明白,任何人的成功都沒有捷徑,一切勝利之花,無不靠汗水辛勤地澆灌。把握自己,只要方向不錯,何懼長夜漫漫。把握自己,就是讓自己明白,你不是太陽,世界不會圍繞着你轉;你不是高山,沒有誰仰望你頭頂上的風景。在你生命的田野裏,唯有“今天的麥穗”最實在,最生動,最可靠。如果你盲目等待最大的“下一個”,也許你只能收穫冰雹之後的哀嘆。把握自己,不要總說光明太少,只要你願意燃燒;不要哀嘆溫暖不夠,只要你原作炭火。

把握自己,你不是沙漠裏的胡楊,可閱盡千年秋色;你不是珠峯的山岩,可抗拒萬年的風霜。我們都是時間曠野裏的一枝弱柳或是一片楓葉。但我們也沒有必要悲觀,是一片秋葉,就盡力渲染一片金黃;是一塊爍石,就鋪平前方的坎坷。

泥土,只有足夠的深厚和踏實,才能滋長綠色的希望;水滴,只有融入到海洋,才能揚起生命絢麗的浪花。大道有大道的寬敞瀟灑,小路也有小路的情調彎彎。小鳥擁抱藍天,魚兒安翔水面。

把握自己,不能急功近利,否則,就容易銳化爲貪餌上鉤的魚,把握自己,不能心浮氣躁,否則,就會蛻變成隨波逐流的浮萍。

如果此時恰逢你生命的雨季,諸事不順,“喝涼水也塞牙縫”,其實,這正是你以出世的精神鍛造自己的韌性的時候,這時,你切要把握自己,爲生命製造陽光,爲未來收藏陽光。始終堅信“陽光普照,陰霾自散”的哲理,如果能把陽光嵌在心底,那麼你的'人生處處都是春天,你生命的蘆葦將時時充滿生機。

小題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麼?(3分)

小題2:說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義。(任選一句作答)(3分)

①一陣寒流突襲,就會把自己弄的面目全非。

②如果能把陽光嵌在心底,那麼你的人生處處都是春天,你生命的蘆葦將時時充滿生機。

小題3:聯繫前文,爲第四段空缺處補寫一句話,使句式與前文保持一致。(3分)

小題4:本文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試舉例說明。(3分)

小題5:聯繫全文,結合自己的實踐,說說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把握自己。(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要保持自己的本真,不迷失、不退化、不變異、最要緊的就是把握自己。

小題2:(1)人在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失去自己的本真。(2)當人生遇到挫折時,我們仍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保持一份微笑,在關鍵把握自己,這樣,生命纔會充滿活力,人生纔會充滿陽光。

25

小題3:縱使前面有海,再大的海你也能乘風破浪到達彼岸。

小題4:(1)大量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富有氣勢。(如“蘆葦”“泥土”“水滴”“大道”等比喻,形象貼切,更容易使讀者理解信服。(2)全文句式長短相間,整散結合,錯落有致,富有變化。(舉例略)

小題5:(1)把握自己,要時時擁有一顆清澈的心,擁有一片明朗的情懷。(2)把握自己,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心浮氣躁,不能好高騖遠。(3)把握自己,要付出實際行動去努力拼搏。(意對即可)

小題1:

小題2:

試題分析:兩句都採用了比喻說理的方法,分析其中喻體的特點,再結合本文的主旨,即可理解其含義。

小題3:

試題分析:抓住前句“縱使前面有山,,再高的山你也能攀上頂峯”內容與句式特點仿寫,用“換詞法”,把例句中相關的詞換成表述同類另一事物的詞語,比如例句陳述的主體是“山”,就換成“海”,以下也是如此。

小題4:

試題分析:本文的說明特點還是比較突出的,運用大量的修辭手法,語言豐富而生動。找到運用修辭方法的例子說明其表達效果。

小題5:

試題分析:“如何把握好自己”,可從作者所說“要保持自己的本真,不迷失、不退化、不變異”這個觀點上談,不可用作者的觀點替代答案,要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即自己學生身份,自己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