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閱讀理解學習要點訓練

語文閱讀理解學習要點訓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學習要點

語文閱讀理解學習要點訓練

一.魯迅的小說創作

(1)1918年5月,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狂人日記》,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成爲中國現代小說的偉大開端,開闢了我國小說發展的一個新的時代。

(2)1918--1922年,魯迅連續寫了15篇小說,於1923年8月編爲短篇小說集《吶喊》(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時抽出《不周山》)

(3)1924年--1925年,作11篇小說,收入1926年8月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彷徨》。

(4)1934年--1935年,連編寫了5篇從歷史和神話傳說中取材的小說,與20年代所寫的《不周山》(後改爲《補天》)等3篇小說合輯爲《故事新編》。

如果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偉大開端,開闢了我國小說發展的一個新的時代的話,那麼《吶喊》、《彷徨》則是中國現代小說成熟的標誌。正如有學者評價的:"中國現代小說在魯迅手中開始,又在魯迅手中成熟,這在歷史上是一種不多見的現象。"

二.課文學法提示:

大家都知道,小說有人物、情節、環境和語言四要素。一般來講,把握情節、分析人物是我們學習小說的重點,然而作爲一種語言藝術形式,小說所運用的語言恰恰是我們進一步地分析環境、情節和人物的重要媒介。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在學習小說的過程中,我們應更多地藉助對語言的深思細研去加深我們對小說所表現的環境、描述的情節和塑造的人物的瞭解。

(一)可以藉助簡要複述的方式檢查自己對情節的把握是否準確

本文使用的是倒敘的方法,每一部分都用隔行分段的方式做出明確的界分。而且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中通過環境的描寫達成了呼應的關係。這一點同學不難看出。但在表述時還需要關注用語的準確及儘量多地傳達文中信息。

比如:第一部分,如果同學說是"作者重回故鄉,在河邊遇到已淪爲乞丐的祥林嫂……"就欠準確。因爲文中的"我"並不就是作者,可以說"我"是作者刻意安排的故事的講述者和見證人,又是小說中一個重要的人物,是一個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也是作者在文中着意塑造的一個形象,他既有與作者重合的地方(比如對祥林嫂擁有魯鎮的人所沒有的同情),又有與作者不同之處。對於魯鎮,對於社會的認識,應該說作者是高於"我"的。

再如:第二部分的複述,如果說"祥林嫂初次來到魯四老爺家做工","來到"的表述就不如"逃到"具備與課文內容一致的更豐富的信息量。

(二)對有關聯的細節做進一步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在不脫離課文的前提下理解人物,並體會作者對社會觀察的深入,對社會剖析的深刻。

比如:在理解祥林嫂這個人物時,有這樣幾個可以研討的細節:

(1)對祥林嫂的稱呼在文中有怎樣的表述?說明什麼?

文中三次提到人們對祥林嫂的稱呼:

第一次來魯鎮時,對新寡的她,有這樣一句話:"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在她第二次喪夫,後又喪子,重回魯鎮後文中說"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在四叔家不許祥林嫂動祭祀器具的描寫之後,文中還有一句:"鎮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第一次的稱呼更多的是把祥林嫂作爲丈夫的附屬品,即使丈夫已經死了,也還是他的附屬品。後文不是還進一步地說"沒問她姓什麼,…那大概也就姓衛了"。這一細節讓人形象地體會到,在封建社會中,女子是毫無獨立地位可言的。

第二次的交代據說是作者在編輯《彷徨》時特意加進去的,而且是一句話單列一段,可見作者的用意深刻。在這裏"大家"是有具體所指的,並不是鎮上的人(否則,就不會有後文對鎮上的人的特別交代)。根據上下文,可知"大家"指的是魯四老爺家。此時祥林嫂已經改嫁賀老六,雖然賀老六已死,按"出嫁從夫"推論,應該叫她"賀六嫂"爲什麼魯四老爺家卻"仍然"叫她祥林嫂呢,可見對於祥林嫂的改嫁,魯四老爺認爲是"敗壞風俗"的,這種人是"不乾不淨"的。

"鎮上的人們"的叫法,一方面說明鎮上的人對祥林嫂改嫁的鄙薄嘲諷態度,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了魯四老爺在鎮上的權威。從中可窺見祥林嫂所在的社會環境之一斑。

(2)對於祥林嫂的改嫁,人們的不同態度是什麼?

可以從四嬸、衛婆子、村裏的人、小叔子、魯四老爺、柳媽等人的反映,從祥林嫂的反抗來談。

重點分析:

①四嬸"阿呀,這樣的婆婆!……""這樣"所指的是婆婆居然逼媳婦改嫁來破壞自己家的聲譽這種做法。

②村裏人說"大約因爲在念書人家裏做過事,所以與衆不同呢。"言語之中包含着對祥林嫂以死抗拒再嫁的行爲的讚賞。

③柳媽是一個"吃素""不殺生"的"善女人"卻認爲祥林嫂當時應該"索性撞個死"。

④祥林嫂自己也在以死來維護自己的名節,認爲改嫁是不光彩的事。

(3)關於"阿毛的故事"及周圍人的反映(祥林嫂的兩次講述的重複有何作用?爲什麼說"這故事倒頗有效"?老女人們是否對祥林嫂有深切的同情?)

(4)關於祥林嫂與"我"的河邊的問答(怎麼理解祥林嫂對靈魂有無的"疑惑")

(5)關於祥林嫂的死與周圍人的反映(魯四老爺、短工和我的不同反應)

(6)關於祥林嫂與"祝福"的關係。(從情節的梳理上有五次提到不同時間的"祝福"時的祥林嫂)

上面所涉及的問題更多的還只是對文中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分析,就引發了我們這麼多的問題。結合文中的語句分析點實在很多。比如魯四老爺、我、柳媽、甚至四嬸的形象都有可揣摩之處。還有環境描寫、肖像描寫的作用等等。

對一篇小說的解讀絕不是一次完成的,更何況是魯迅的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作品,尤其需要我們細細地品味,期在每次的閱讀中都有新的發現。只要在自己原先閱讀的基礎上有所發現,就有收穫,發現越多收穫越多。不是嗎?

能力訓練:

1.選出注音有誤的一項:

A.瓦楞(léng) 間(jiàn)或 馴(xùn)熟 少不更(gēng)事

B.膽怯(qiè) 正(zhēng)月 渣滓(zǐ) 瘦削(xuē)不堪

C.謬(miù)種 暫(zàn)時 蹙(cù)縮 牲醴(lǐ)

D.形骸(hài) 兩頰(xiá) 炮(páo)烙 歆(xīn)享

2.選出下列有兩個錯字的一項:

A.走頭無路 忌諱 籠照 蹣跚

B.逍遙自在 沸反盈天 大詆 詭祕

C.安份耐勞 咀嚼賞鑑 寬恕 仰仗

D.心氣和平 百無聊賴 寂莫 寒暄

3.下面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

B.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

C.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

D.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

4."我因爲常見些但願不如所料,以爲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卻每每恰如所料的起來,所以很恐怕這事也一律。"在這裏"所料的事"是什麼?

5."然而我的驚惶卻不過是暫時的事,隨着就覺得要來的事,已經過去,並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說不清"和他之所謂"窮死的"的寬慰,心地已經漸漸輕鬆"爲什麼我能由"驚惶"而變得"輕鬆"?

答案:

1.D(骸hái 頰jiá) 2.A(A投 罩 B抵 C分 D寞)

3.C

4.祥林嫂會死去

5.我的驚惶是緣於祥林嫂的死,說明"我"對祥林嫂還有一些關心,但"我"的不定更多的是怕我的回答會對祥林嫂的死負有責任。而現在當祥林嫂真的死了時,我發現因爲其實"我"早料到祥林嫂的死是必然的結果,不管"我"給予她怎樣的回答,她都註定會死的,別人的淡然也使"我"擁有了一絲坦然。其實這種描寫是在表現即使像"我"這樣的新青年,也是有冷漠的一面的。

小議《祝福》中的外貌描寫

李 倩

《祝福》的.主人公是祥林嫂,一個被封建禮教活活吞噬的下層勞動婦女。文中對祥林嫂的描寫不多,文字也頗爲平淡,初讀並不以爲如何;然而倘靜下心來,靜靜體味一下那平而又略有些拗口的句子,便不由暗暗稱讚起作家構思之"巧"!

且看作者對祥林嫂外貌的三次白描:

先是初次來魯家;二次是再到魯家;三次是祝福之夜將死之前。

其中,第一、二次描寫情形頗爲相近。都是"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白",然而不同的卻是祥林嫂"雙頰上的紅"!通過衣着、面色,我們首先了解到了祥林嫂的身份、地位以及她生活的辛勞。之後,在閱讀完祥林嫂二次歸來的故事後,我們便逐漸懂得了作者在描寫祥林嫂外貌及她"雙頰上的紅"的消失,這唯一的一點兒變化--就是這僅僅的一點兒變化,暗示了我們發生在祥林嫂身上的鉅變,以及這些慘變在她的心中刻下了怎樣的痕跡!在《祝福》以後,巴金在《家》這部小說中也曾用過類似的雙對比方式描寫梅的外貌。這裏所說的雙對比是過去與現在,不變與變的雙對比,這樣寫不僅可以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可以突出人物性格、暗示情節。

到了第三次外貌描寫,作者幾乎運用了純白描的方式,一點一點勾畫出將死之人的辛酸。且看"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這兩句不僅寫出了祥林嫂死前的淡然與潦倒,還告訴了我們她早年的悲哀早已消盡--不是時間沖淡了一切,而是因爲過多的悲哀已經使我們的主人公麻木,甚至淡然。看這部分的外貌描寫,很容易使我想到《故鄉》中成年的閏土,他們同樣擁有一張"木刻似的臉",同樣爲生活辛勞,都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只是祥林嫂比閏土更慘罷了!

魯迅的文章是激進的,魯迅的悲哀是深沉的。這深沉的痛楚,一點一滴都裹在他那"無情"的文字下面,裹在那近乎白描的描寫當中。

本文抓住了《祝福》中祥林嫂外貌描寫的細微變化,在分析中注入了讀者細心的體會及深切的同情。更爲可貴的是,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