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以點帶面體現文味提高實效的語文教學反思

以點帶面體現文味提高實效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咱們本次研究的主題是“以點帶面,體現文味,提高實效”圍繞這一主題,針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並結合高段閱讀能力培養的要求老師們進行了反覆的剖析,我就教師行爲的觀察有了以下幾點感悟和思考。

以點帶面體現文味提高實效的語文教學反思

感謝劉嬋娟老師首次執教的《匆匆》一課,給我們以引領。尤其是在循序漸進,體現訓練的層次性上。語文課上要有訓練意識,這種訓練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講究方法,循序漸進,才能收到明顯的效果。例如教師讓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表達方法先仿說一句或幾句話表達自己面對時間匆匆流逝的感受,然後再仿說一組、三組,從文本走向生活,數量上逐漸增多,難度上逐漸加大,內容上逐漸豐富,學生進步的層次感明顯。明顯的進步激發了學生興趣,學生能力得到了提高。

背景材料的出現,一般有課前,課中兩種情況。本科教者採用了課中這種形式。出現的地方也是在應該出現/需要出現的時機出現,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背景的運用精確有效。

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思考:學生的朗讀爲什麼遲遲進入不了角色,我想這和閱讀理解的深度是密切相關的,有感情地朗讀是理解文本後的內化,也可以用朗讀這種形式最直觀的感受“逝者如斯”的複雜情感。

而艾遠琴老師執教的《匆匆》一課,在教學中教師本設計這種寫作方法多樣化的文章,重在教材的工具中,讓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去體驗大作家的寫作技巧,併爲之所用。同時爲了突破高年級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安排了再次閱讀批註,有所提高。同時在不同段落的教學中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第二段重點講解分析,第三段進行寫法指導,爲練筆做準備。第四段採取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進行情感薰陶。從這一設計上來看,教師的訓練點更有側重了。通過對凸顯主題思想的重點的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內化,達到情感體驗和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培養。

然而這是一篇名家散文,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散而神聚”,而這個“神”就是文章的'思想情感,也正是因爲這一情感主線貫穿了全文,讓我們在教學中有了點,若找準了這個點,好好利用,則可以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教學簡單而渾然一體,十分精妙。這就是“以點帶面”。劉莉老師第三次執教《匆匆》,面對整篇文章做了取捨,針對最典型的地方進行學習,深入學習,學深學透,落到實處。從統整文本的問題提出:“文章中哪些詞寫出了時間的匆匆?”到以此問題爲線,在和學生交流學習情況中,引出重點的詞句,進行理解、體會、實現方法的遷移。劉莉老師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可文本怎樣走進學生的內心呢?這不免讓我們想到了文本的情味,這種情味不是在文章末尾突兀的高喊,而是一直牽動我們逐步深入課文的情感,在這一點上我們再次看到了老師們在合理精確運用課外資料的亮點,不論是寫作背景還是成就簡介,都無疑在學生理解文本,深化情感的過程中錦上添花,起到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