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吃醋的典故

關於吃醋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關於吃醋的典故1

關於吃醋的典故

【溯源】張鷟在《朝野僉載》中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欲將美女賜於宰相房玄齡爲妾,但房玄齡忌憚妻子不敢接受。唐太宗便設宴擺酒,邀來其妻道:“若你執意不允,就喝下面前這杯毒酒吧,孤且賜你全節。”宰相夫人毫不猶豫舉杯而飲,唐太宗這才撫掌笑說:“夫人有所不知,孤賜你的本是陳醋一杯罷了。”

【釋義】指因男女關係而引起的嫉妒心理。

這是唐代《朝野僉載》裏記載的一個小故事

房玄齡怕老婆

很有名,一直不敢娶小妾

有名到唐太宗想賞幾個美女給自己的愛卿,結果連一向正直的魏徵都說:“這個恐怕不妥,皇上你這是害老房啊,要是讓他家那口知道了,老房不得安生啊。”

皇帝不信,就怕內侍去房玄齡家裏去打探口風,結果真不得了了,一哭二鬧三上吊,外加一頓拳腳撕咬,老房衣冠不整幾乎不能上朝,皇帝心裏樂子大了,於是御駕來老房家裏摻和,下旨:不可胡鬧。

又下旨,天子欲賜十二名女子於房玄齡照顧飲食其居,以表彰房丞相爲國操勞之苦,如果你應允這件事,那麼這裏有美酒一杯,自此以後和和美美,如果你要嫉妒你們家老公,不允此事,嗯,朕賜你毒酒一杯,詔曰:“若寧不妒而生,寧妒而死?”

房氏“寧妒而死”拿起毒酒一飲而盡

結果呢?

不過一杯醋而已,濃濃的酸意裏卻浸透着對夫君無限的愛,寧可死,也要吃醋

吃醋的女人是不講道理的

吃醋的女人也不能說是錯的

關於吃醋的典故2

《隋唐嘉話》裏記載,有一次唐太宗賜給管國公任瑰兩位漂亮的侍女,然而任瑰帶回去之後不久就出事了。因爲他的妻子很有個性,容不下丈夫身邊再有女人,一時發狠用藥毀壞了兩位侍女的滿頭秀髮。太宗皇帝聽說後很是生氣,馬上召見其妻,指着旁邊準備好的一罈子毒酒威脅說:“婦人妒忌,理當七出。如能改行無妒,則勿飲此酒;不爾,可飲之。”這女子也很乾脆,答曰:“寧妒而死。”抱起罈子一飲而盡。可是,飲酒之後人並沒死,沒想到壇中不是毒酒只是美味的香醋而已。太宗皇帝也無奈,當時就說,你們家的事情我這個皇帝也管不着了。結果“吃醋”一詞便由此流傳開來。

還有一種說法出自《國史異纂》,認爲吃醋之典來自房玄齡的故事。房玄齡所娶夫人美麗無雙,但是他年輕時貧寒之至,爲此,房玄齡曾經表露害怕妻子看不起他、拋棄他另就高枝的顧慮。當時他妻子二話沒說,抓起剪刀自刺一目,表示永不變心,並且施展其女傑才分,全力支援丈夫成就大業。由於這一經歷,房玄齡非常敬重他的妻子,他妻子也百般呵護和捍衛他們的愛情。房玄齡作爲宰相對締造貞觀盛世功勞至巨,唐太宗爲了犒勞他,曾經下旨賜給他幾位美人,但是房玄齡卻推託不受,皇帝知道房玄齡顧及夫人的感受,只好央求皇后召見房玄齡的夫人,勸解說,人們納妾本來就有常制,完全符合規矩,而且司空(房玄齡官號)年高體弱,皇帝想用多個女人照顧他以表開心。

可是房夫人對這些毫不領情斷然拒絕。皇帝勃然大怒,給出兩個出路讓她選擇,一是改變初衷,不再妒忌,這樣可以安然活下去;二是可以繼續妒忌成性,但必須被處死。房夫人毫不猶豫表示寧可爲妒而死。皇帝拿出一罈子毒酒給她,房夫人一飲而盡。皇帝最後只好說:“這樣的女人我這個做皇帝的都害怕,何況是房玄齡呢!”當然皇帝賜給房夫人的也不是毒酒,而是香醋,所以也有人認爲這個故事就是吃醋的最早來歷。

關於吃醋的典故3

唐太宗時期的宰相房玄齡怕老婆的名聲,和他的卓越政績一起成爲了千古流傳的話題。

有一天早朝已畢,房玄齡卻在朝中徘徊不回家。唐太宗很奇怪,問他,只聽他說,請皇上下旨令他的夫人不要生氣,他纔敢回家,太宗聽了大吃一驚,沒想到房玄齡竟怕老婆到這種程度。

如此的綱常不振,真是豈有此理。唐太宗很爲房玄齡抱不平,故意賜給他幾個美姬,殺殺他老婆的威風。房玄齡當然是不敢要的,唐太宗就讓皇后出馬勸說房玄齡的妻子,自然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唐太宗大怒,親自出馬賜房夫人鴆酒說:“若同意你丈夫納我所送的美女便罷,若不同意,那就飲此毒酒,此事絕無商量!”

只見房夫人二話不說,將毒酒接過來,一口飲下,唐太宗看到這種情形,心裏大爲驚駭,嘆道:“此等女子我尚畏之,何況玄齡。”

唐太宗拿濃醋去嚇唬房玄齡的老婆,沒想到卻嚇着了自己和衆人。而將嫉妒說成“吃醋”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來。

關於吃醋的典故4

寫下“吃醋”這兩個字的時候,嘴裏有絲許“垂涎欲滴”的感覺。醋,一想起就會覺得“酸”。《紅樓夢》裏寶哥哥說“女人是水做的”,如今倒是覺得這水裏若是滴上幾滴“醋”,呵呵,豈不美哉?!

到底什麼是“吃醋”呢?原來,唐太宗李世民當年賜給房玄齡幾名美女做妾,房不敢受,李世民料到房是懼內之人,故而房不肯答應。於是派太監持一壺“毒酒”傳旨房夫人,如不接受這幾名美妾,即賜飲毒酒。沒想到房夫人確有幾分剛烈,寧願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頭。於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飲而盡。當房夫人含淚喝完後,才發現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帶有甜酸香味的濃醋。從此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來,“吃醋”便成了因愛成嫉的比喻語。現代生活中,有些人見別人受到表揚或獎勵,心存嫉妒,眼紅別人,也被戲稱爲“吃醋”。

本來這個典故也只是傳說,並沒有多少文字記載,深陷情愛,吃醋應該是一件很可愛的事情。文學家曹雪芹先生在《紅樓夢》的第三十一回中是這樣寫道:“襲人聽了這話……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晴雯聽她說‘我們’,自然是她和寶玉了,不覺又添了醋意……”爭風吃醋,在那個美麗的'春閨“紅樓”裏時有發生,先不說是怎樣的情愛,單單就一個“醋”字,那份情意多少讓人有點豔羨了。

《辭海》中對醋的含義是這樣定義的:“因嫉妒而感到心酸。”“吃醋”被引申爲“嫉妒”也許由此而來。明代傳奇《燕子箋》也有“他二位只管捻酸吃醋,不成個模樣”的記載。在情愛男女中如果產生嫉妒的情緒,甚至出現爭吵、打架的現象,俗稱之爲“吃醋”或者是“捻酸吃醋”。

古有句話說“世以妒婦比獅子”。佛教經典稱“獅子吼則百獸伏”,吃醋的獅子固然歷不可欺。有一關於“河東獅吼”的故事。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個朋友叫陳季常,他妻子柳氏是一個嫉妒心很強的女子,每當陳季常宴客,並有歌女陪酒時,柳氏就用木棍敲打牆壁,把客人罵走。平時陳季常很喜歡談論佛事,事後蘇東坡借用獅吼戲喻其悍妻的怒罵聲:“忽聞河東獅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後來人們便把“河東獅吼”作爲妒妻悍婦的代稱。何止一個“酸“字了得!

戲劇《百花亭》就有“我幾曾調他來,皆是他心上自愛上我,你吃這等寡醋做甚麼?”人們把愛流露出醋意的人稱爲醋缸、醋甕、醋鉢兒、醋罐子、醋罈子或醋瓶子,把沒來由的嫉妒稱爲吃寡醋。明末話本小說《清夜鍾》第二回有“石匠樊八……怕陳氏吃醋……又怕陳氏捻酸怪他”;《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也有關於“凌家這兩個婆娘彼此疑惑……爭風吃醋,打吵起來”一說。吃醋的近義詞還有潑醋、捻酸吃醋和爭風吃醋。《天地陰陽交歡大樂賦》中有關於“醋氣時聞,每念糟糠之婦”,文中的“醋氣”原指食醋的氣味。後因東漢時宋弘說過“糟糠之妻不下堂”一語,人們就借“糟糠”一詞作爲妻子的代稱。“醋”之起,皆因情生醋因愛而酸。吃醋也好嫉妒也罷,但吃無過了罷?!

“嫉妒”:嫉,妒也——語出《廣雅》;各興心而嫉妒——語出《楚辭·離騷》;另有語:“衆女嫉予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觀其字,皆以“女”部,究其源,應與女子有關。是爲女子,大凡易因情緒而“醋”乎?!“吃醋”與“嫉妒”的“聯姻”應該追溯到甚遠了。

“捻酸吃醋”之說應該源於唐代,宋代的“河東獅吼說”是其支流,而後來的“醋說”則只能是一種附會吧。

“吃醋”極致的女人,我覺得還是房夫人要高人一籌。話說,房大人慾納妾一事其實夫人早已知曉,只是不動聲色而已。一日他下班回家,房夫人留詩一首——“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鹽醬與茶。”好一個知書達理的賢內助,一語雙關。與你曾經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歡娛與浪漫,一樁樁一件件,歷歷在目不離不棄,如今你意欲新歡,我不得不把這樁樁件件都交付與她了,包括柴米油鹽醬與茶的煙火煩擾。唯留一個“醋”字,獨享罷了。房大人羞愧自慚,但得回心轉意。

醋,豈止是一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