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牛漢一生風骨凝成詩高三傳記閱讀題

牛漢一生風骨凝成詩高三傳記閱讀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7W 次

一米九一的魁偉身材,炯炯的眼神,穩健的步伐,洪鐘般的聲音,要不是一頭華髮,你根本無法將牛漢與80多歲的年齡相聯繫。83歲生日那天,他說:“我腰板很直!不,我的脊樑很直。”每每有人稱羨他身體健康,他總是說多虧了20多年的“勞動改造”。一切的不幸被一句輕鬆的幽默帶過,無數的磨難已化作斑斕的人生

牛漢一生風骨凝成詩高三傳記閱讀題

人到晚年,自言“一輩子不抽菸、不喝酒、不唱歌、極少吃藥、只嘆氣”的牛漢,依舊筆耕不輟,詩情煥發。除了詩作,他還有散文集《滹沱河與我》《螢火集》和評論集《學詩手記》等問世。他說:“嘆氣不是悲觀。深深地嘆一口氣,像唱歌一樣地嘆氣,能把內心的塊壘吐出來,比唱歌還痛快。”牛漢的書房“汗血齋”,整面牆是書架,書桌上也堆滿了書,還有信札、詩稿。他不用電腦,不上網,與世界的聯繫不通過任何媒介,而是和大自然、人生直接聯繫。文壇上出現了罕見的“牛漢現象”。

牛漢這一輩子,遭受了太多的苦難,包括流亡、受迫害、坐牢,什麼重活都幹過……稱得上是一種“痛苦而豐富的人生”。

1923年,牛漢出生在山西定襄一個窮苦卻有着文化傳統的農民家庭。父親曾在北大旁聽過兩年,舊體詩寫得很好,家裏有全套的《新青年》等雜誌。14歲時,牛漢便在日軍的炮火聲中離開了家鄉,直到晚年才實現了在祖墳上爲先人叩幾個響頭的夙願。牛漢說他一直“土”得很,幾十年來不僅鄉音未改,就連吃飯、穿衣也保持了一些家鄉的習慣。1943年,牛漢考入西北聯大學俄文,但他寫詩的興趣卻不曾削減。那時,他便成爲很有影響的`“七月詩派”的一員,並以自己富於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喚民主的歌聲,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

1955年,牛漢因被打成“胡風分子”而被捕。他沒有發表作品的權利,不斷接受“勞動改造”……剛剛被關押時,就連看守都緊張得睡不着,但他每天仍然呼呼地睡大覺。有時,實在閒得無聊,他就學雞叫、學狗叫,學各種動物叫。1980年,胡風來到北京,牛漢去看望他。胡風犯了精神分裂症,使他感到意外。他清楚地記得,胡風曾對他說過,他的神經有纜繩那麼粗,不會斷裂。現在見到了曾爲“分子”們之“首”的胡風,牛漢感慨萬千。

牛漢一輩子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寫詩。他是歷史的傷疤、活着的傷疤,他的肉體與心靈裏裏外外都是傷疤,每一首詩都是傷疤在訴說。牛漢的詩不是個人的自傳,而是歷史大傳的一個微小的細節,是歷史結出的一枚果子。他所有的作品,包括散文,是歷史的一個活生生的、新鮮的斷層,有一種史詩的痛感。他和他的詩所以這麼頑強地活着,絕不是爲了咀嚼痛苦,更不是爲了對歷史進行報復。他的詩只是讓歷史清醒地從災難中走出來。以一個見證人的身份,表現特定歷史時期的民族苦難,祈盼中華民族永遠不會再一次重複這樣的大災難,是牛漢詩歌創作的“自定義”。

牛漢曾開玩笑說,他過去是“熱血青年”,現在是“熱血老年”。在現當代詩壇,牛漢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2003年,馬其頓作協主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向牛漢頒發了象徵着巍然權威的國際性文學獎“文學節杖獎”。

2013年,牛漢離開了我們,但他用一生風骨凝成的詩,將永遠在讀者心底吟唱。

8.簡要概括牛漢“脊樑很直”的具體表現。(6分)

9.簡要說說牛漢詩歌創作的“自定義”的含義?(4分)

10.牛漢先生曾說:“我不屬於任何美學的‘主義’,我不在什麼圈子裏。我讀的書很多很雜,但是我永遠不倚賴文化知識和理論導向寫詩,我是以生命的體驗和對人生感悟構思詩的。”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認識。(4分)

參考答案:

8.⑴他在大學成爲 “七月詩派”的一員,並以富於民族和革命激情的反抗侵略、呼喚民主的歌聲,引起讀者的共鳴。⑵1955年,牛漢因被打成“胡風分子”而被捕,他毫不畏懼,坦然樂觀面對。⑶牛漢一輩子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寫詩。⑷牛漢的以一個見證人的身份,表現民族苦難,祈盼不再重複災難。⑸他過去是“熱血青年”,現在是“熱血老年”。答對3點即可

9.⑴牛漢的詩不是個人的自傳,而是歷史大傳的一個微小的細節,有一種史詩的痛感。⑵他和他的詩絕不是爲了咀嚼痛苦,更不是爲了對歷史進行報復,是歷史結出的一枚果子。⑶他的詩讓歷史清醒地從災難中走出來。以見證人的身份,表現特定時期的民族苦難。答對2點得4分

10.⑴牛漢堅持以直接接觸的方式體驗自然、人生。⑵牛漢歷經磨難,人生痛苦而豐富,卻不悲觀,不改變。⑶牛漢詩歌創作的堅持“自定義”, 他是歷史的傷疤,用一生風骨凝成詩。答對2點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