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玩出了名堂》語文教學反思

《玩出了名堂》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玩出了名堂》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玩出了名堂》語文教學反思

《玩出了名堂》語文教學反思1

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能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教第一課時,我也似乎形成了思維定勢,首先讓學生自學生字詞,自讀讀通課文。然後同桌互相當小老師檢查學生生字詞和課文的學習和掌握情況,最後我來抽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剛開始,學生積極性非常高,一個個都讀的認真,小老師也非常負責,爭着指出同桌讀音不夠標準、不夠到位的地方,簡直比我這個老師還要嚴格。可隨着這樣的小老師活動的長期開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下降了。看來,當小老師已經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了,我決定換一種方式試試。

在學習《玩出了名堂》一課時,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首先提出了今天我們要開展一個闖關的活動:字音關詞語關朗讀關,聽到這個新鮮的活動,學生們爲之精神一振,隨即我講清了活動的要求,這個闖關活動主要還是採用同桌互助的形式,以字音關爲例,凡是能讀準字音的孩子算闖關成功,可以由同桌給她畫上一顆小星星,如果有的孩子一次不能闖關成功,可以在同桌的幫助下多練習,再次讀,能讀準的,也算闖關成功。任務佈置下去,孩子們的積極性都非常高。看他們讀的搖頭晃腦的樣子,我感到一種欣慰,好久沒有看到如此積極活躍的課堂了。看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容易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只有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這樣的課堂纔是有生命力的課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需要多鑽研,要想方設法的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玩出了名堂》語文教學反思2

第四單元的課文是教會孩子學會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和物,發現自然界的祕密。如何以讀促寫,讓孩子會觀察、會按觀察的順序寫出來呢?

課程標準就閱讀要求我們做到: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嘗試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重視默讀,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讀書的訓練,力求讀透、讀精,即要通過閱讀培植學生自我感受以及理解 、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又要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體驗語文情感,豐富語文的積累。《玩出了名堂》這篇課文,爲實現這個要求我是這樣設計的:

導入課文時,進行一個說話訓練:你們玩時爸爸媽媽會怎麼樣說你?說時加上爸媽說話時的動作或表情,然後我讓學生通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概內容,誰玩出了名堂?玩什麼呢?怎麼玩的呢?玩出了什麼名堂?學生都能夠答出來。我順勢問他們家長這時會說什麼,引出第一段。在進行聯繫語境理解詞語,對“名堂”進行辨析,解決第5自然段,明白了列文虎克取得的成就,順勢引導學生探究“列文虎克玩什麼玩出了這麼大的成就”,理出了文章的線索。再讓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玩具進行研究,他是如何玩的?最後我設計了一個試驗:鹽水浮雞蛋。對課文進行拓展說話練習,讓學生說一說我們是如何玩的?再讓學生寫一寫《我也玩出了名堂》使課文的內容得到昇華。總結課文時,讓學生體會他爲什麼會玩出名堂?帶着讚歎的語氣讀文後的泡泡,最後對學生溫馨提示:玩可要節制喲,否則的話就是浪費時間的行爲哦。

在本課的教學中,既注重了學生基礎知識詞語的理解,又進行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課前的說話訓練教給學生如何觀察,如何抓住觀察順序來寫,實質上這是一個寫作方法的培養;在理解課文時,我採用默讀、指名讀、賽讀、有感情的讀等方法,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總結時,讓學生用讚歎的語氣讀泡泡,充分運用教材,提升了學生情感。尤其是最後的溫馨小提示,根據學生特點說明玩的兩面性,又提醒學生如何合理的玩,用溫馨提示的方式出示出來更能易於接受。

閱讀是讀者個性化的行爲,閱讀的過程是富有創造性的過程。閱讀教學是爲了引導和幫助學生閱讀,老師對課文的解讀,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與理解。教師不厭其煩地分析的句子,學生可能“不屑一顧”,不以爲然。尊重個性,那又如何照顧全體呢?該如何去把握?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個性閱讀的意義還在於: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傾聽不同的聲音,見識各種各樣的觀念。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思想產生碰撞,自然會產生一些個人體驗。當然,學生的個性閱讀得出的結論有時難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夠完善的地方。對於體驗中的`侷限性,我不應輕易否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給予學生犯錯誤的權利,讓學生意識到“與其重複一句正確的話,還不如試着說一句錯誤的話”。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放開與收攏之間有着一定的關聯,在實踐教學中我還需要歷練。

《玩出了名堂》語文教學反思3

我在教學《玩出了名堂》這篇課文時,課前首先設計了一個說話訓練:談談你們玩時爸爸媽媽會怎麼樣說你?說時加上爸媽說話時的動作或表情。然後在讓學生通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概內容,並提出思考題:誰玩出了名堂?玩什麼呢?怎麼玩的呢?玩出了什麼名堂?學生都能夠答出來.另外,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集體討論解答,這樣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爲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

《玩出了名堂》這篇課文是以 “玩”字貫穿全文,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明創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所以這篇課文在教學中要緊扣“觀察”這一主題,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啓發學生在平時的玩耍、遊戲中,細心觀察,有所發現。我遵循這一特點在教學時,先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遊戲和在玩遊戲中的體會,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在第二課時教學時,由於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能夠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講述這個故事了,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放在交流感悟和小練筆上。學生相互交流了受到的啓發和感受後,又進行了二十分鐘的小練筆:“平常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吧。”還未下課就已有學生寫完了,我讓這些學生站起來讀自己的作品,學生興趣很高,從孩子們的字裏行間中感受到了他們的快樂和收穫,下課時已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寫完了。看來,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樂學易寫。

不足點:在課前同學們都能說出自己玩得如何精彩,可在第二課時小練筆時很大一部分同學記的是“流水賬”,學生說的精彩寫的平鋪直敘。怎樣扭轉這種局面呢?我有些困惑,但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會不懈努力,一直探索。